书城成功励志解压密码
21102100000034

第34章 活在现在,关注今天(4)

这样听起来有点荒唐的考试题目,答案却很有说服力,因为这个答案是盖茨本人给出的。学校在出题之前就询问了盖茨这个问题,盖茨作了回答,根据他的回函确定了答案。

我们不对这样的题目的好坏与科学程度做过多的评价,在鼓励学生创新的文化背景下,这样开放性的题目业无可厚非。这样的智能测试题,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换了是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解答。

也许盖茨的答案会对我们有所启发,在他给学校的回函中就写了这么一句话: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

看来盖茨是选择带上自己的兴趣上路。回顾盖茨的成功经历,兴趣成为了他成就自己事业的最强动力。大家都知道他是个电脑天才,凭借着敏锐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他中途从大学辍学开办了自己的公司。

当然他的事业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想想看,如果没有兴趣,就不可能有他如今的事业。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就要有自己的风格。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特色的歌手能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这也就是很多所谓的偶像很快走红又很快被人们抛弃的原因之一。

心灵感悟

要有自己的特色,并不是扭捏作态,而是自己真正兴趣的所在。当从事自己的事业或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没有兴趣,而只是为了不同而不同,一味地标新立异,很多时候不被人们所接受。财富、兴趣、幸福、荣耀和成功是每个人都想追求的。当我们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自己的兴趣比名利更重要。带上兴趣上路,其它可能就追随你而来。

装扮自己的生活

有一位探险家从20岁就开始了自己环球之旅,今年他已经60岁了。在40年的时间里他几乎走遍了地球上所有著名的荒漠、丛林和深山峡谷。

在结束了著名南非大裂谷地带的探险之后,记者曾经问他有何感想的时候,他说他始终有两大遗憾:一是为世人遗憾,地球上这么瑰丽的景色,竟然不得一睹;二是为景色遗憾,它那么壮观美丽,而不为世人所知。

但是当这位探险家来到新西兰的斯奈尔斯岛,这次旅行彻底改变了他原先的心态。斯奈尔斯岛是新西兰南部的一个小岛,面积6.7平方公里,由于远离新西兰本土,一年到头没有几个人到来。当冒险家踏上这座小岛的时候,发现这里竟生长着成片的公爵兰。

见多识广的探险家很奇怪:因为这种公爵兰,花姿奇秀,香味馥郁。在他的国家甚至在整个欧洲都被认为是群芳之首。如果在欧洲这样的花都是精心呵护,用来装点总统套房,成为奢侈生活的必备之品。可是在这个孤岛上,这些美丽的花儿却安静而寂寞地生长着,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都无人知晓。

他觉得这遗憾极了,这是他见过最大的一片的公爵兰。正当探险家在为它们难过的时候,看花上有几个野蜂正在忙碌着,把兰花上的花粉和花蜜带回自己的家。他它们辛勤地工作着,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自然。

探险家忽然明白了,其实这个自然中的一切不会按照一定的意志存在。对于这一大片君子兰来说,当成总统套房的摆设和成为野蜂的食物都是一样自然。也许他们能在这一片肥沃的土地上生长就是最大的价值,它们根本不需要别人来欣赏和赞美。

他在他的日记中写道:美丽不是为了谁存在,他们可以自己欣赏自己。这世界上有许多奇绝的景色我们都无缘目睹,这不遗憾,遗憾的是美景在前而自己不懂欣赏。

心灵感悟

如果把自己比喻成一道风景,如果也是一样的寂寞,不为人欣赏,那么也学这一片公爵兰安静地存在。不要去感叹怀才不遇,拿出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自己欣赏自己,把生活装点得更美好。

生活要简化

你是否经常有“很累”的感觉?你是否想过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如此劳累与疲惫?

如果仅仅只是劳累与疲惫还不算最糟糕,最糟糕的是:我们甚至还对今后的日子产生恐惧甚至绝望,觉得只有永远像一个战士般冲杀,才不会落在人后。社会达尔文主义是现代人信奉的原则,此时却被无限放大到生活中。欲望的都市里到处都充斥着痛苦的灵魂,在许多昏暗的酒吧里唱着空虚寂寞,喝得要死要活;有人在放纵,有人在毁灭。生活越来越繁复,而心情越来越烦闷;人与人走得越来越近,而心灵却隔得越来越远;楼越来越高,人情味越来越薄;娱乐越来越多,快乐却越来越少……

在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超出你的想象和理解的时候,你是否怀念过从前不名一文但依然快乐的时光?没有电视机也没有其他的便利,穿的衣服也好,家具也好,都是家人按照最古老最朴素的方式制造,让人好安心。在一个偏远、宁静的小村庄,那里的人对于一朵鲜花的赞赏,比一件名贵的珠宝要多。一次夕阳下的散步,比参加一场盛大的晚宴更有价值。他们宁可在一棵歪脖子老树下打牌下棋,也不愿去参加一场奖金丰厚的棋牌竞技。他们重视的是简单生活中的快乐,不会远离阳光、新鲜空气与笑声……感谢简单,他们因此而拥有幸福与快乐。

那些简单生活的日子似乎一去不返了,但真的就没有其他可能了吗?

近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一种叫“简单生活圈”的活动。这种在草根人士中盛行的活动,强调的是如何简化自己的生活,提倡完全抛弃物欲。但是在我们的欲望之上,我们会自我设限,而且这种设限并非来自外力,而是自己心甘情愿——你了解到其中的深意,并能真正地享受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简单生活,使自己有更多空闲的时间、金钱与能量,你可以有更多机会与自己及家人相处。

许多人都会因自己跟不上邻居的生活水平,平日忙忙碌碌于单调乏味的工作,最后变得心情沮丧,而且持续着这样的恶性循环,最后生活中只有压力、疯狂的消费与被浪费的时间而已。大多数人都会陷入这种无止境的需求、渴望与物欲当中。似乎许多人都相信多就是好—一更多的东西、更多的事情、更多的经验等等。但是生命的真相真的仅止于此吗?

在某些时候,我们会忙到没有时间享受生活,似乎一分一秒都在计算之中,都被排在计划之中。我们经常由一个活动赶到下一个活动,对手边正在做的事毫无兴趣,反而对“下一场”是什么充满期待。

除此之外,大多数人都会想要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多的衣服与更多的东西。无论我们已经拥有多少,总是感觉永远不够。我们对物欲的需求已然是个无底洞。

简单生活圈这个有趣的概念,并不去刻意强调限制富人的财富,而是在鼓励大多数人认清生活真相。有一些收入微薄的人,他们也主张简单生活圈的概念,同时认为自己所得已足够自己所需。这同样是想得开,放得下,绝对令人佩服。

有时候简化生活代表着你会选择住一间便宜的小公寓,而不是拼命挣扎着要买一间大房子。这样的决定让你的生活轻松自在,因为你有能力负担便宜的租金。另外一种简化的例子是吃得简单、穿得简单、生活得简单,而且互相交换旧衣物。总之,所有的重点都在让生活更自在、更简单。

几年前,希明将在豪华商务区的办公室搬到了另一个地方,这个简化的策略带来许多好处。首先,这间办公室比原先那间要便宜很多,减少了~些财务上的压力。另外,新办公室离家很近,他不需要花时间长途跋涉才能到办公室,以前需要60分钟的车程,现在只要步行5分钟就行了。希明一年几乎要工作50周,现在这个简化的策略,使他无形中一年省下了200多个小时。当然,以前的办公室看起来气派一些,但是真的值得他那样的付出吗?回头看看,还真不值得呢!他说:“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做同样的决定,毕竟我的客户都开车,而那里停车位很紧张。”

简单生活圈不是单一的决定,也不是自甘贫贱。你可以开一部昂贵的车子,但仍然可以使生活简化。你可以享受、拥有、渴望好东西,但仍然能过着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关键是诚实地面对自己,看看生命中对自己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如果你想要的是多一点时间、多一点能量、多一点心灵的平静,建议你多花一点时间来想一想如何简单生活圈的概念。

心灵感悟

当人在物质上的要求减少时,精神上的收获会增加。爱默生曾说:“快乐本身并非依财富而来,而是在于情绪的表现。”当我们腾出心灵的空间,从各个角度去体验人生,当我们开始了解到自以为必需的东西其实很多是可以不要的时候,就可以发现:我们现在拥有的东西已足够让人快乐了。

逍遥天地间,像庄子一样

逍遥,指的是没有什么约束、自由自在——当然,法律与道德的约束还是需要的。也就是说,逍遥是一种基于心灵大自在之上的行为太潇洒。逍遥表现在自然个性的呈现、精神思维的自由和言谈举止的洒脱。

史上最著名的逍遥派大概就是古代那个庄子了。这个逍遥派的掌门人,在《庄子·齐物论》说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天,他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庄子)。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人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人呢?

——上面就是“庄周梦蝶”的典故。看看,庄子(庄周)多么糊涂,一觉醒来,居然分不清楚自己到底在现实中还是梦中,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一只蝴蝶还是一个人。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这个亘古以来的千年追问。有人认为拥有至高的权位最爽,可以享受支配他人的快感。有人认为拥有金山银山胜过所有,因为金钱可以换取很多东西:有人认为拥有好的名声最重要,即使死了也还会活在人们心中。更有人什么都可以不要,只要美人……

但是庄子飘然而来,把手中的拂尘轻轻一扬,便击碎了尘世中的所有牵绊。他说:快乐至上。他在《庄子·至乐》中说:“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惛惛,久忧不死,何苦也!”意思说:富有的人,劳累身形勤勉操劳,积攒了许许多多财富却不能全部享用,那样对待身体也就太不看重了。高贵的人,夜以继日地苦苦思索怎样才能保住权位和厚禄,那样对待身体也就太忽略了。人们生活于世间,忧愁也就跟着一道产生,长寿的人整日里昏聩不堪,长久地处于忧患之中而不死去,多么痛苦啊!

心灵感悟

人是伟大的,但也是渺小的。人可以改变一些事物,但对于大自然的命运却经常无能为力。一个下雨的早晨,再多公鸡的鸣叫也唤不出太阳。与其呐喊、抱怨与诅咒老天,不如撑一把雨伞来个雨中漫步,给自己一份悠闲与浪漫。当追求幸福的人因求之不得而苦恼的时候,只要换一种心态,就能很容易地体会到逍遥的快乐。当一个人与幸福失之交臂的时候,也许恰好具备了逍遥的条件。得到和失去一样能够快乐,这就是生活的公平、公正和微妙。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做人;世本是世,不必精心处世。这就是返璞归真之人生大自在的箴言。

珍惜自己,生活在当下

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生活的。每个人的成长不仅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本身的生活环境。历史上有的时代人才辈出,群星灿烂,而有的时代则万马齐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环境的不同。社会环境是人们成长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是人们成长、发展的土壤。

虽然,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一定的时代条件,但是,任何人也不能主观地去选择时代,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去认识时代为你提供的条件,进而加以改造和利用。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也就是说,每一个人不仅有一个认识环境的任务,还有一个改造环境的任务,要减少压力,离不开这两项任务。

是顺境有利于人的成长发展,还是逆境有利于人的成长发展?有人提出逆境出人才论,并举出屈原、司马迁、孙膑的例子,可谓艰难困苦,玉汝乃成。也有人反驳说:逆境不是窒息了众多的潜在人才的发展吗?于是,又有人提出顺境出人才。

其实,生活的海洋并不平静,人生的道路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立志成才者难免会遇到种种挫折、不幸,如政治上的打击,家庭中的不幸,身体上的病残,心灵上的创伤等。这种恶劣的环境是对每个人的一种沉重打击。但身处逆境而能奋发崛起,是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原因。立志成才的人,只有把握住现在,活在当下,脚踏实地地一步步向前,才能最终战胜压力,并到达成功的彼岸。

有一位善于解决人生困境的老师,身边聚集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弟子。这些弟子有什么疑问都来问老师,老师总是说:“要活在当下呀!”

但是,“活在当下”这一简单的答案,无法满足弟子们的要求,他们总是恳求老师给一个更深奥和更详尽的解答。

这时候,老师就会面有难色地说:“好吧!既然如此,等我查一查古代的圣贤是怎么说的,明天再告诉你们,对于这么深奥的问题,他们一定有很好的答案呀!”

原来,老师有一本大书,记载了古代圣贤最重要的智能,锁在书房最高的柜子里,由于这本书是如此珍贵,他严禁任何弟子靠近。

第二天,等老师翻过那本大书,弟子就会得到一个充满智能的答案。可是,如果有了新的问题。老师又说:“要活在当下呀!”

弟子不满意的时候,老师会再一次翻阅大书,说出一个充满智能的解答。

这样一而再、再而三,一年一年地过去了,日子久了,弟子开始对老师起了质疑:“老师只懂得一句活在当下,这是任何人都知道的事呀!不像古圣先贤,真的充满了智能。”

一个弟子说:“老师自己并没有什么智能,他只知道活在当下!”

另一个弟子说:“老师的智能和我们没有什么差别,差别只是他有一册圣贤的书,如果拥有那本书,我们自己就可以当老师了。”

还有一个弟子说:“这个老师真的太差劲了,我们是来自各地的精英,谁不知道活在当下呢?这句话也轮得到他来说吗?我们想学的是历代圣贤的言论和思想呀!”

在背后议论老师久了,许多弟子都生起了这样的想法:“等到老师死了,我只要抢到那本圣贤书,就可以做老师的继承人,收很多的弟子,为别人解决生命的困境!”

老师渐渐老了,终于要告别人间了,他并没有指定任何的继承人,也没有把圣贤书交给任何的弟子,他只说了一句遗言:“要活在当下呀!”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老师死后,弟子们不但没有哀伤,反而一拥而上,冲进书房,争夺那锁在最高柜子里的圣贤之书,甚至因为抢夺太激烈,把书柜都打碎了。他们把那本大书撕成好多残篇,才发现那本书根本是空白的,一个字也没有。

只有书的封面有老师的笔迹。写了四个大字“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