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老先衰,9岁得了颈椎病
进入2000年,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东院部对2000例颈准病患者的调查表明,青少年颈椎病患者的人数成逐年上升状态。该门诊的主任医师说,患病的青少年几乎都是由于学习紧张,长期伏案读书写字,过度疲劳造成的。
前来该门诊看病的年龄最小的病人只有9岁,还有一个孩子才12岁就得了颈部骨质增生。颈椎病专家刘道矩说:颈椎病以前是中老年易患的疾病,现在患者越来越年轻化。但我从医几十年,这么小的病人真让我感到吃惊!调查表明,青少年颈椎病患者在所有患者中所占的比率,由1997年的8.9%上升到去年年底的12%,而且其中的87%伴有脑血管痉挛。
在这些青少年颈椎病患者中,发病年龄多集中在12~13岁和l6~18岁两个年龄段,正是学生由小学升初中和初中升高中的时期。专家指出,伏案姿势欠妥以及每天上学背着沉重的书包会导致颈肩肌疲劳,脊椎变形,若长此下去,会引发椎间炎症水肿,严重的可造成颈椎问盘脱出。得病的青少年主要症状是颈肩疼痛、头痛、眩晕、呕吐等。
课业负担过重,谁是罪魁祸首
哈尔滨市对中小学生负担的调查结果令人吃惊。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此课题组负责人、哈市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德滨研究员认为,应试教育是罪魁祸首:它的基本特征就是以考武为中心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一切同考试有关的都得到重视,一切同考试无关的都受到排斥。学校、教师、学生都要受考试杠杆的支配,由分数决定成败得失。为了考得好,就要死记硬背,就要多留作业,就要延长课时,就要增加补课及参加各种班,就要多考试测验,就要多发卷子,就要考试后排名次,就要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家长、老师对学生甚至认为只有上大学、当专家才是人才。另外,教材太深和教学方法简单也是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李德滨说,我国中小学教材的程度深、内容多,这是因为现行教材不是教育家根据现代教育思想,根据中小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知识来编写的,而是集中各学科优秀教师来编写,每门学科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他们那一个学科的专家。教材越编越深,很多成年人也做不了现在学生的作业。
李德滨认为,解决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必须要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上进行改革,特别是在观念上解决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让学生松绑,给他们以创新和实践的空间。在实际操作中,要解决中小学生过重的负担,教育体制结构调整是基础,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是关键,改革教程和优化教学过程是核心。
学习焦虑症正大面积围困中小学生
1998年,北京某家调查公司调查结果表明,在目前的年龄段中,心理负担、工作负担最重的竟是中小学生,而这个年龄段在人的一生中,应该是最无忧无虑、最具活力、最贪玩耍的时期。而事实恰恰是:早上6:45起床,洗漱、吃早饭、上学,中午12:00放学,12:30吃过午饭,12:45睡午觉,下午2:o0起床到校,6:00放学,7:O0~10:O0甚至更晚一点才能做完作业。每天学习、走路的实际时间竟达l3个小时,而我们国家规定成年人每目的工作量才8小时。全国大部分中小学校星期六上午还上课,星期天还布置大量作业,孩子们实际休息时间也只有半天,而国家规定职工每周都有2个休息日。好不容易熬到寒假,应该说是属于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间了,但又有大量的假期作业,家长们又让孩子们学习钢琴、书法、绘画等。
孩子们就在这张苦累的网中无望无奈地挣扎着。《羊城晚报》竟用黑体大字呼吁:学习焦虑症已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我们的教育还要让孩子在这张无形的网里困死么?
增城市广远小学六年级(2)班郑茜小朋友给某大报的信中写道:我是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成绩不错,可是每次考试都不能拿到最高分。一次数学单元测验,因为少看了一个小数点,原来是l00分的成绩也变成了99.5分。老师和妈妈要我改掉粗心这个毛病,不然升中学考试会因少了0.5分而进不了重点中学,可是我总改不了。亲爱的编辑叔叔、阿姨,请您们给我一方良药,治治我粗心大意的毛病吧!这些困扰着孩子成长的学习焦虑症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广州市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曾对广州地区大中小学生按千分之一的比例进行抽样调查。在这项名为广州市人才素质与素质教育研究报告中,他们发现:52.3%的学生患有学习焦虑症,孩子们感到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和睡眠不足,其中66.7%的同学明确表示对学校的学习竞争和成绩排位做法反感。
进入2000年,广州市一项青少年素质发展调查结果惊人:目前,广州市有近七成(69.5%)的青少年正时刻承受着来自日常工作和学习的巨大压力,在压力的如影随形之下,大约有73.2%的青少年常出现生理疾病,这些压力的副产品主要有疲倦、睡眠不好或失眠、腰酸背痛等。并且年龄越小的孩子,尤其是10~15岁的孩子,越能肯定自己所能感受到的压力。东山区某校有一名13岁的初一女生,经常用刀片割自己的手割到流血来伤害自己。毕业后,该女生被分到一所较差的中学,她的爷爷设法将其转到了一所好中学,于是该女生更加变本加厉,不读书不做作业,常常打群架动手伤人,在作文中大骂老师、同学和爷爷、奶奶,又哭又闹地用刀片割自己,不去上学。2000年2月下旬,家里人带她到团市委手拉手越秀辅导中心去进行心理咨询时才发现,原来这个女孩从小随爷爷奶奶长大,平时爷爷奶奶对她要求很严格,自从转到了较好的中学后,女孩接受不了自己总是差生的现实,于是用伤害自己来发泄心中的压力。
分数和考试的压力的确就像一张无形的网,让学生无法轻松。1998年绍兴某中学初一学生施展就因期中考排在全班第20名之后,每晚为自己加压最后猝死在书桌旁。
孩子们在这样不堪忍受的重压下,除了无望无奈的苦苦挣扎之外,还用自己幼稚的思想和稚嫩的生命之花进行着徒劳无益的反抗。海口一位小学生给内地的同学写信说:我都快苦死累死了,这个星期天,除了正常作业,老师还发了4张数学模拟考试卷,2张语文模拟考试卷让我们做,按规定要做9个小时,我做到晚上12点还没有做完,妈妈还陪着我。我困死了,老打瞌睡,越困越错,做到最后我连二位数的加减都错了,人活着真不如死了好!
孩子们活得苦累,家长们也活得不轻松。早上送孩子上学,中午、下午接孩子放学,操心孩子的营养,操心孩子考上重点中学,考上重点大学,积心处虑地让孩子考试获得高分数。也许我们中国的家长们身陷其中,感觉不到自己的苦累了,一位长期在中国的美国人斯托克斯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家长活得真累。他在文中写道:
美国的小学放学很早,下午3时半左右就回到家了。但美国有一条法律,就是l3岁以下的孩子不得在家独处,这缘于爱护孩子的考虑,所以家里没有保姆的美国家庭,会让自己的孩子课后参加学校的一些课外活动,以打发时光。美国家长对孩子平淡得多,任其发展。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家长很累、很累,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中国家长抓紧对孩子投资。我老师的孩子,除了参加学校的书法班、作文辅导班外,他还琢磨着再让孩子参加一个校外英语辅导班。在我看来,这似乎已经不是一种兴趣了,而是一种责任。
在北京,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于是学而优则奖已成为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良方。我的老师说,他的孩子原来学习不太好,夫妇俩给孩子立下契约:只要能考满95分以上,每次奖一件新玩具或者50元钱,结果学校考试频繁,儿子连连夺魁。
而在美国,家长给孩子礼品从来不以学分相威胁,孩子只在圣诞和生日时有希望得到自己念叨一年的礼物。
肩负着如此沉重的重压,孩子们尽管无望无奈,但他们并不是一只羔羊,他们用尚不成熟的思想进行着并没有多大用处的反抗。于是几乎在每一座城市的每一个学校里,都发生过学生因厌学而出走的事件;因不堪学习重负而自杀的事件;学生对学校的感情由淡漠变成憎恨。《南方周末》发表了一位11岁男孩的文章:我最喜欢唱一首不知从哪里学来的歌谣:太阳当空照/僵尸对我笑/骷髅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要炸学校/心情特别好/一拉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炸飞了。
妈妈问我为什么要炸学校?我想都不用想,以歌代言:上学真苦恼/书包压弯腰/睡得迟/起得早/功课多得没完又没了。
半数教师存在心理障碍
在残酷的应试教育竞争中,教师也是受害者。2000年放寒假前,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l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约有五成的教师存在心理障碍。
这个课题组从l999年下半年开始,采取国际公认的SCL一90心理健康测量表这一工具,由心理学专业人士对教师实行测验,检测结果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从心理有问题的教师分布上看,小学多于初中,初中多于高中,城市多于乡村,而小学女教师的心理问题多于男教师。据介绍,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在20%左右,而受调查的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50%。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在多方面,如自卑心理严重、嫉妒情绪突出、焦虑水平偏高等。其中较典型的是69%的被检测教师有较强的自卑感,与匣期毕业进机关的同学相比,他们觉得社会地位、经济实力耗差甚远;与下海成大款的昔日同学相比,也觉得寒酸。对于教师心理存在障碍的原因,近五成受检测的教师认为是工作太劳累,其中37%的教师反映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校长们则反映,如今上级的检查太多太滥,教师心力交瘁。在受检测者中,被拖欠工资的农村教师达到三成,最多的一个就被拖欠上万元。
检测后还发现,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成正比。近年来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暴力事件增多,也与此有关。
应试教育下的“逆子”们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句话用来描述中国应试教育下学生的心态虽不完全贴切,但多少也还有那么一些意味。
压迫与反抗,作用与反作用,本来就是一种相伴而生的力。物极必反,何况人乎?当众多的孩子感到大人们强加在他们身上的学习压力已经让自己难以承受的时候,他们渐渐出现逆反心理,进而用形形色色的行动进行抵制甚至反抗。
告急!“学校恐怖症”威胁校园
上海一位初一学生家长打电话给《文汇报》社的记者,诉说他的孩子每到考试前,就会产生末日来临的感觉,即使到了考场,也会突然腹痛得死去活来。奇怪的是,只要一脱离学校的环境,就到处奔跑、看电影、打电子游戏,前后判若两人。使这位家长感到困惑不解的是:一个12岁的孩子怎么会装病装得如此逼真?
通过对一些中小学生的采访,记者发现,另一些孩子身上也有类似的问题发生。一位担任中队长的小学生,平时事事以身作则,学习成绩优秀。出于器重,老师对她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她也就更加努力,不允许自己有半点差错,每天一次又一次验证作业、检查书包、反复练习明天的中队长讲话渐渐地,她得了一种怪病,早上出门前一会儿想大便,一会儿想小便,可是去医院检查却没发现任何胃肠疾病。另一位重点中学的学生因为一次考试失败而恶梦不断,见到老师就浑身发抖。这些孩子到底为什么如此恐惧学校和考试?记者请教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忻仁娥教授。忻教授指出,这些孩子是患上了一种名为学校恐怖症的心理疾病。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全国22个城市的数万名4到16岁少年儿童中被诊断为轻度学校恐怖症患者的占千分之一。忻仁娥介绍说,此类患者的共同表现是害怕学校和考试,尤其害怕在学校当众出丑,其程度远远超过一般学生临考时的紧张心情;如果迫使他们继续上学,则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和焦虑性躯体症状。比如,心神不宁、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心率急促甚至腹痛、便急、尿频、呕吐等;倘若同意患者暂时休息不去学校,焦虑情绪和躯体症状会很快得到缓解。至于发生这些病的原因,她认为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因素。此类儿童往往是好学生、乖孩子,存在过于胆小、多疑、谨慎的性格缺陷,他们特别爱面子,受到一点批评时就会羞得无地自容;而来自家长、老师的过高的期望和要求又超过了他们心理所能承受的程度,逐渐造成了他们的焦虑性心理。
忻仁娥请家长们注意:学校恐怖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儿童心理障碍,若不及时加以纠正,会严重影响学习,一些得不到理解、内心痛苦不堪的孩子甚至会采取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的手段来逃避现实。对已经患上学校恐怖症或有类似迹象的儿童,首先要劝告他们处事不要过分谨慎,让他们了解学生的任务是学知识,有些不足之处是正常现象,同时应请心理医生进行咨询和必要的药物治疗。
无可奈何,少男少女逃学去
既然学而生厌,众多年少的灵魂自然早已从教室纷纷飞向窗外,寻求自由自在的空间。学生们厌学逃学的形式自然也五花八门多种多样。
冒充外籍少女的逃学女生
都说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然而面对在竞争压力日益加剧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们,每一位父母,是否真的了解孩子们在想什么和最需要什么呢?
2000年3月1日的《北京青年报》刊登了国培源、乔宪宁采写的这样一则新闻:
2月20日夜,北京西城马甸桥附近的郭林家常菜饭馆老板向警方求助称:有一韩国少女在他的店内吃饭不给钱,而且还要留宿店内。为此,他们感到十分为难。
西城德外派出所接报后,十分重视,马上请来韩语翻译赶往现场。
经过接触,民警感到此少女的情况有些蹊跷,这名自称是韩国人的少女虽然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且能左手写汉字、右手写英文,但却听不懂翻译说的好多母语韩语。面对民警的盘问,她用英语表示我有彼保持沉默、我了解贵国的法律,说着女孩还拿出几张在某五星酒店的消费收据,示意她住在那里,民警马上按此线索与酒店联系,但得到的答复是:查无此人。
她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