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的学校到底在哪儿
1999年四五月间,“英美教展”、“国际教育展”、“英国中学收大学预科教育展”分别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爆满”。
“水泄不通”、“人山人海”的现场提示了这样一种倾向一出国留学再掀髙潮,留学低龄化日益显著。
上海:有5岁幼童留洋的头版头条。有上海市教委国际交流处张沧海的“工作总结”1998年自费留学人员总数上涨了30%,1998年中小学出国留学的绝对人数虽然只有1000,但数倍以上的咨询、关注人士使“这股热膨胀起来了”。另有上海留学主要中介之一的因私出人境服务中心留学部经理王嘉良提供数据:从1999年初至今,办理高中的大学预科留学申请60人,初中及小学10人。
深圳:据深圳留学人员服务中心、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会深圳分会及中国教育服务中心深圳分会等出国留学中介机构估算,申请留学的中小学生占所有留学申请人的70%至80%。深圳大学社会学系对该市650名大中学生及家长的调查显示,中学生“希望出国”的比例为86.85%,高于大学生的76.65%。
北京:教委没有全市的统计,但据教育协会估计,近年出国低龄化明显,绝对数字高于深圳和上海。
中国学生出国留学低龄化的趋势,可否看成是中国学生对国内学校教育现状的惧怕与厌烦,而作出的“背叛”和“变相逃学”呢?《南方周末》的记者刘天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采访报道--
为什么逃离学校
蒋卓斌:我从小就想出国
上海青浦14岁男孩子蒋卓斌秋季新学期的报到地点将是新西兰林吾得中学。
如今,仍然严格遵守着早6:30起床、7:00到校、18:00下晚自习的蒋卓斌时常展开世界地图或翻阅旅游杂志,搜罗有关新西兰的气候、植被、风土人情资料,印证脑海里关于“热带风景”的想象。
“我从小就想出国。国内的方法不外乎两个字,一个是‘逼,,一个是‘罚,。我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再适应下去了。”对于老师、同学以及报纸上的“望三思而后行”,14岁的蒋車斌回答果决:“我一点都不害怕。我有自制力,我有目标。”
比儿子的自信更“酷”的是父亲蒋跃进的“世界观”孩子生出来就不再仅仅属于父母了,他是国家的,也是世界的,我不准孩子在父母身达长大。我们大人在一天天变老,抱不动他了,他非得学会自己生存不可。他这回出国,我们对他的要求是三年内不准回家。
父亲蒋跃进对儿子的“放心”似乎来自他一以贯之的教育之道。生活在郊县,从小住校的蒋卓斌不仅衣食住行自理,而且每逢周末假期必须到父亲的公司参加劳动,搬货、收账,跟从父母出差、谈生意……“我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对儿子的教育,我的政策也是‘开放。”现已拥有一家养老院、一家装潢公司的蒋跃进夫妇一直致力于让儿子补充“书本”以外的见识,而出国留学对儿子而言,是一条“必经之路”。
树蒙达:不喜欢标准答案
上海初三女生树蒙达已经预购了7月15日飞往新加坡的机票,同行的还有母亲韩女士。
由来已久。蒙达肯定是要出国读书的。虽然树蒙达本人对美丽的新加坡心驰神往,远比不上母亲韩女士的义无反顾,韩女士对女儿的培养方案一方面根据自身国外研修的背景,另一方面来自韩女士本人对国内中小学教育方式的不敢苟同。
每天我看着女儿早出晚归,书包一天比一天沉,我就常常问自己,值吗?不值。当我做了几次女儿的语文试题,我就确信不能让自己的女儿再钻死角。至今令韩女士耿耿于怀的一道语文题目是归纳下文中心思想:一个银行女职员在与抢劫者搏斗中被打伤。病床前围绕众多的新闻记者,大家料定女职员醒来第一句话不是坏蛋抓住了没有,就是谢谢领导的关怀,谁想女职员醒来的第一句话却是把镜子给我。女儿蒙达的答案是英雄人物也有自己的个性;母亲韩女士的答案是女职员很热爱生命,是个爱美的人。结果二人都错了,标准答案是:新闻记者浮夸,不了解社会。
每年l0万人民币的学费生活费,另要韩女士放弃上海的工作陪读至女儿适应新环境为止,像所有富于牺牲精神的父母亲一样,韩女士不在乎别人把它比作盈亏难料的期货,她仍认为这是理性的投资,教育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而女儿的成长是不可重复的过程。
明天的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
留学抑或在家,孩子与家长甘冒风险的另类选择透漏着他们的保留意见武汉被剥夺尊严的14岁男孩跳楼自杀,忍受不了学习压力的北京中学生集体离家出走层出不穷的极端事件之外,更有日常的荒诞。北京一个仍在体制内挣扎的小学生曾向记者这样描述忍无可忍的每一天。
学校无非如此。课前5分钟,语文、算术老师为抢占讲台,在激烈的争执之后达成妥协前两节语文、后两节算术。这节课不是语文就是算术,这是我用不是就是造的句。上课了。老师在按倒数第一的理解力讲那讲了五六遍的模拟题。无聊的同学开始睡觉或是传纸条。老师动用教鞭、粉笔头、作业本,无比准确地投向坏孩子然后下课铃响了,教师才不理那一套,继续留作业老师、学生、家长都挺可怜,就像下跳棋,谁都往中间挤,谁都不肯让一步,结果谁也动不了,成了一盘死棋。
虽然,对于基础教育机械化、专制的批评,政府和学者可以理直气壮地摆出经济发展水平等种种苦衷,得出类似需要一个过程的结论,仍在过程中的孩子和家长不免对明日之学校迫切想象。
柏拉图的学园?陶行之的晓庄师范学院?杜威的明日学校?对于束缚已久的中小学生来说,最富魅力的还是橘子皮尼尔的夏山学校虽然被批评者讽刺为无所用心的任其枯萎,该实验学校针对学生的课程表不无魅力二周一晚电影欣赏,周二演讲阅读,周三晚会,周四休息,周五话剧,周六自治会,周日电影;针对执教者的校规不无棘手没有处罚,没有训话,没有制服,没有考试,没有作业。而她的八字校训快乐、诚恳、均衡、合群又是多么令人神往,多么难以企及。
刘天时所描述的中国孩子明天的学校,对中国孩子来说现在还仅仅是一种期待与悬念,但对于中国教育来说,制度与教法的改革却不该再期待下去了。如果我们的学校吸引不了孩子,甚至让孩子畏惧、逃匿、避之都惟恐不及,学校的教育与培养岂不是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孩子们为何不愿回家?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真是应有尽有、无忧无虑,如同生活在蜜糖罐里一样,应该说,他们是幸福不过的人。可湖北一所学校的初一年级一百多名学生共同完成的一篇《家庭给我的……》作文中,竟有的学生写出了《家庭给我的烦恼》,尤其令人不解的是有不少同学在作文中开门见山地写道:“我最不愿意去的地方就是‘家,。”他们究竟烦什么,又为何不愿回到自己的家呢?
湖北教育工作者秦昌汉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
一个学生在作文里写道:他的父母为了他的学习,购买了大量的习题资料,除了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要做父母规定的习题练习;就连星期天也是如此。倘有不服,不是打就是骂,因此,他成天像笼子里的鸟一样,完全失去了自由。于是,他哀叹:“尊敬的父母,还我一片天地,给我一点自由吧!”还有一位班上的尖子生,父母为了让她好好学习,出人头地,什么家务都不让她干,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连茶水也都是大人亲自送到书桌上,而且每次都是老调重弹:“一定要为大人争光,考个名牌大学。”谁知,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她只得了72分,望着那张考卷,她哭了许久许久,因为,面对她的将是棍棒和辱骂。她在作文中大声疾呼:“难道我们这些孩子只有在打骂中成长吗?”由此可以看出,父母期望过高,孩子压力过大,造成孩子们有家不愿回。
平时,我们有些家长总认为“我吃的盐比孩子吃的米还多”,孩子理所当然要听从大人的。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有些家长对孩子的事过分干涉,遇事也不问一个所以然,就横加指责。有一个学生因在学校写黑板报,回家晚了,父母指责他在说谎,硬说他是在外边同别人鬼混。这个学生在气得无奈的情况下,连忙打电话给老师,才澄清了事实。还有一个学生对学钢琴一点也不感兴趣,于是,父母采取了高压政策:不学琴不准出去玩。结果,琴没有学会,学习也耽误了,琴也廉价处理了。还有一个学生特别喜欢看一些《成语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等课外读物,可父母却硬要买一大堆习题练习,并把他喜爱的一些课外书给烧了。一个“差生”在作文里生气地写道:他在一次数学测试中,第一次获得了全班第五名,当他连蹦带跳地回家报告喜讯时,万万没想到父母竟说他是抄别人的,气得他第二天整整一天没有回家。家长制作风使两代人缺乏沟通,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与前两种父母相反,有些家长走向另一极端。他们对孩子撒手不管,放任自由,使孩子缺少家庭的温暖。有一个学生在作文里写道:“我多么希望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呵!但难呵!每天刚一吃完晚饭,妈妈便外出跳舞,爸爸则在家中摆开了‘方阵,。正当我聚精会神地学习时,他一会让我倒茶,一会又让我为他们买烟。每当爸爸输钱,父母便要大吵大闹,我怎能静得下心来学习呢?”还有一个学生诉说他常常以方便面充饥的情景,原因是他的父母成天奔波于股市,回到家中还要收看股市行情,连他们自己也是饱一顿饿一顿,哪还有心思管孩子。还有不少孩子写到家中“战争”不断,让人无法安宁。如有一个学生说,他的母亲每天跳舞回来,家中就要发生一次地震,闹得他无处藏身。一个学生说他的爸爸由于工作上的应酬,几乎每天沉湎在酒桌之中,每当夜深人静回到家中之后,家中就会出现一场闹剧。他们非常羡慕别人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渴望有一个能让自己安心学习的港湾。
看了以上这些出自于孩子们笔下的烦恼,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难道不该从中反省一下自己该如何做父母吗?当我们向孩子提出各种各样要求的时候,自己又该为孩子做什么样的表率呢?
三分之二的家庭教育不得当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王极盛教授,在对北京1800对父母做了3年的追踪调查后得出结论:2/3的家庭存在教育不当的问题。
教育专家指出,如果教育和关怀没有跟上,磨难对心理不成熟的青少年会造成终身打击。
正在感受着竞争压力的父母们都怕孩子将来会输在起跑线上,但别忘了,压力太大,会让孩子没到起跑线就先被压垮在赛场外了。望子成龙,不要到头来成了“压子成虫”。
“爱之深,痛之切”,用这句话来形容当今中国父母们“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恐怕极其贴切。然而,物极必反,何况人乎?古人亦云:“己所不爱,勿施于人。”遗憾的是这句带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古训,在利令智昏的中国父母们面前早已成了耳边风。于是,当一个个活泼的生命被强制着按照既定的模式去机械地承接知识时,那些原本并非真的毫无价值的知识在青春的灵魂面前也变得越来越索然无味,而那原本完全是“一片好心”的家长们在一些丧失理智的子女面前似乎也变得面目可憎了。悲剧,于是也悄悄地降临到他们的家庭……
杀父弑母或自杀,中国学生不断上演人间惨剧
一个16岁的初三学生在班里因成绩排名落后,遭母亲责骂,本想自杀,在神情恍惚中转而杀了自己的父母。一位老教师说,是“应试教育”害了他,害了他全家--
牡丹江市一初中学生持刀向父母
4月2日,牡丹江市某金融单位办公室主任李富春及妻子金霞被杀死在家中,李富春身中55刀,金霞身中十余刀。人们惊讶地发现,凶手竞是死者16岁的儿子李非 个文静而沉默的少年!
李非是牡丹江市第11中学初三学生。他的班主任张老师说,这孩子平时很老实,上课基本上不举手,学校活动也很少参加,学习成绩虽不好,但作业都完成得很认真,从不惹是生非。
在预审室里,李非告诉民警们:他以前从未动过杀害父母的念头,杀死父母的那把7寸长的尖刀,他原本是打算用来自杀的。
这个16岁的孩子,下定决心要自杀的惟一原因就是“成绩太差”。初一时,李非的成绩在全班排第三十名,初二第四十几名,初三时就落到了倒数第几名。每次考完试李非都战战兢兢,惟恐遭到父亲的责打。金霞是下岗女工,她责骂儿子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将来要是学习好,上大学,就能像你爸一样,当官;不好好学习,就得像我一样,下岗,吃不上饭。”3月30曰早晨,李非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出门,却没到学校,而是走到了一家电子游艺厅,呆呆地看别的孩子玩。3月31日,他又看了一天。4月1日,他决定不活了,于是到市场买了一把尖刀。李非打算当晚回来取点钱,第二天去大连看看海,然后死在海边。
4月1日晚,李非回到家中。晚8点左右,金霞回来,李非神情恍惚的表情引起了金霞的注意。金霞多次追问,得不到回答,就生气地说:“明天让你爸去学校看看,回来有你好看的。”李非当时有点懵了,他怕逃课的事被父母知道,自己也就看不成海了,于是便把刀掏出来,在母亲身上刺了十几刀。2日凌晨左右,李富春回家,他边脱衣服边问金霞去哪儿了,李非朴过去一刀刺下去,父亲惊愕了:“我是你爸爸,你这是干什么?”李非颤抖着说:“爸,我对不起你。”但手却没停。
在父母的尸体旁,李非迷迷糊糊地睡了4个小时,清晨5时许,他离开了家,在一家医院包扎好自己杀害父母时划伤的右手,然后登上了去大连的火车。
牡丹江市东安分局侦破此案后,李非的恶行引起了许多人的忧思。
李非的班主任张老师是初三刚接这个班的把关教师,李非逃学的那几天,她曾让同学们去找李非,同学回来说李非头痛。4月1日,张老师又找到李非的大姨金华,让金华去找李非的家长,李富春夫妇被害就是金华首先发现的。张老师觉得自己对李非的内心了解不够,可是她又怎么可能深入了解一个沉默内向,各方面都默默无闻的普通学生呢?李非所在的班级共有80多人,教师的讲台紧紧顶着学生的课桌。而教师最重要的工作是帮助学生们战胜“人生第一个挑战”,让更多的孩子考入重点高中,这也是大多数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家长们的愿望。
一位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老教师听了李非的故事,感慨地说:正是这种升学愿望、这种“应试教育”害了李非,也害了他的一家。这位老教师激动地说:“据一项全国4至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少儿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长此下去,怎么得了?”教师们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