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甜甜上床睡觉时,李老师都要坐在她的床边拉着她的手说:“你真是个好孩子。”然后轻轻地抚摸,直到她沉入梦乡。甜甜的父母说她很小就开始失眠,晚上经常做恶梦。可是在李老师这里,甜甜睡得沉、睡得香,恶梦不再缠绕着她。
每当甜甜写字时,李老师便坐在她身边轻轻地拍着她的背,使狂躁的她渐渐安静下来。甜甜读书时,李老师一句一句地领读,使语不成句的她渐渐有了语感和句感。
对于甜甜的种种反常表现,家长不知所措,医生找不到病根,可是李老师知道,那是精神创伤造成的,要治愈她,先要走进她的心灵。李老师说,所有送到这里的孩子,心灵都受过有意无意的伤害。而伤害他们的往往是老师和他们的父母。她说:“我并没有什么绝招,我只是和学生平等地、真诚地对话,总是给学生以希望,使他们找到自信。因为每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自尊、有不同个性的人,尊重他们,真诚地鼓励他们,爱护他们,他们就会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事,这种学习的快乐感会激发出求知的欲望和创造的沖动,从而开掘出每个人本已存在的潜能。”
6年来,先后有十几个孩子和李老师生活在一起,她既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妈妈。李老师有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她的育子经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注意孩子的情感饥饿和皮肤饥饿;不要对孩子说,你这不行那不行,真诚地称赞孩子的优点;实事求是地评价孩子的才能,不给孩子盲目制定目标;不在精神和肉体上驾驭孩子,真正将他们当作朋友……
在几天的采访中,我还听到了熹熹的故事、大虎的故事、亮亮的故事、岳岳的故事……6年中,先后有五十多个孩子被送到李老师身边。他们每个人都有过恶梦般的过去,是李老师让他们摆脱了恶梦的纠缠,使他们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学习的快乐,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对比死去的秋于,对比那些仍在痛苦炼狱中挣扎的孩子,他们是幸运的。
李老师说她有个梦想,就是创办一所专门收所谓“坏孩子”、“笨孩子”、“傻孩子”的学校。在那所学校里,老师不只是授业者,也不是学生精神和肉体的驾驭者,老师给学生的永远是真诚,是平等,是信心,是希望。这所学校是学习的乐因,快乐的天堂。
吴宓雯为我们展示的关于马月的故事、甜甜的故事,还有那些未讲出但巳让人感受到的故事,终于让我们真正看到了一位优秀教师的崇高形象,也让我们真正着到了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一中国广大的教师要都能像李圣珍这样,中国的教育界还会出现那么多令人揪心的事情吗?
当然,公平客观地说,造成中国教育界这种现状的远不只在教师,还在于家长。而最为根本的,还在于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
父母,多么温塞的名字!衣食父母,不管是谁,不论你是贫是富是贵是贱,你能来到世上,都离不开血肉相连、生你养你的父母。父母的养育之恩,谁能否认?而且,古今中外,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孩子在成长的历程中,尤其是在少年时代,都几乎把父母作为自己心目中最早的偶像。而在当今中国,父母还是不是孩子心目中的偶像呢?
一项调査结果,应该让中国所有的父母感到震惊与心痛一一
让人意外的报告:中国父母不再是孩子的偶像
“谁是你最尊重的人?”“父母。”日本和美国孩子的第一选择。“父母?”中国的孩子置疑。在他们心中,父母名列十位以后。以上这一结论来源于日本青少年研究中心主持的一项调查。问卷对象选择了曰本15所高中的13000多名学生,美国13所高中的1000多名学生,中国大陆21所高中的1200多名学生。
换句话说,代代传递的父母偶像作用在我国这一代独生子女眼里越来越削弱。许多家长陷入茫然:这是怎么了?想当年,父母可是我们最尊重的人啊!
《中国青年报》刊登了该报记者原春琳对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就此一问题进行的专访:
“当年,我们生活在经验社会,父母的权威是自然形成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都杰英解释,上一代人的成长,无论是在实际生活还是在工作中,主要靠经验的传递,成人具备的知识和经验都比年轻人要多,而且当时媒介不发达,除了父母和老师,孩子得到知识和经验的途径很少,因此父母的权威自然形成。再加上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造成晚辈对长辈的绝对服从。
如今,晚辈与长辈的争执如同家常便饭,长辈反过来向晚辈求教的事情也是毫不鲜见。
有一次,某大报总编辑与几个老朋友争论有关电脑的问题,其中一位编辑大声反驳说:“不对不对,你的说法不对,我孙子说应该如何如何……这个问题,我得回家问问孙子。”
时代在变。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与上代人相比,变化尤为明显。
首先,随着科技和现代媒介的发展,这代年轻人获得信息、知识的途径明显增多,眼界开阔了许多。父母不再是最主要的知识传递者。
其次,新的生产、生活方式进入国内,年轻人适应很快,如鱼得水。他们懂的知识父母未必懂,而父母的很多经验和知识落后于社会的发展。
还有,在社会转型期,社会道德标准出现变化,甚至有混乱和失范的地方,成年人在道德观念上也产生迷茫,由此他们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可能会出现不一致,这直接影响到下一代。
“不管怎样,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心一意为他们着想,他们还不满意?”一位家长疑惑不解。“我知道父母爱我,可他们爱得我想去死。”一个小学生如是说。
“父母自以为是,不尊重我们,有意和我们过不去。”“郝老师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开通一个多月,接到1200余人次的咨询电话中,约80%的孩子对父母持如此观点,令具有专业咨询知识和丰富经验的“郝老师”们震惊不已。
郗杰英主任认为,从中国家庭的特殊性来说,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父母对孩子的一味关爱,只是家长个人意愿的单方体现。一方面孩子在物质上得到很大满足,但他们不知道父母为此付出的辛苦、做出的努力,认为这很自然;另一方面父母几乎包办一切,孩子学什么自不必说,甚至连孩子的业余爱好都安排好了,孩子没有个性发展的空间,精神上很受压抑,造成孩子的心理反抗,即所谓的“关爱强迫症”。所以孩子从歌星、影星等公众人物身上去寻找一种个性张扬,去寻找内心的解放。
郗主任介绍,这种状况在转型期的中国表现极为明显。但在欧美等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年轻人的变化不如中国强烈。
据都介绍,这一调查只是在城市中的一些学生中进行的,这种苗头可能会有扩大的趋势。但等到这一代年轻人也为人父母之后,冲突不会更激烈,他们会更宽容、务实。真正的和谐不是传统的纵向传递,而是同伴之间的平等交流,更能容忍个性。
作为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的郗杰英先生,对此的分析和判断无疑是准确的。
如果说中国的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已走下偶像的神坛,其原因主要还在于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开放的话,那么下面另一项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其原因就令人不寒而栗、值得深思了--
石破天惊的结论:中国孩子最怕父母亲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曾推出“家教亲子话题排行榜”调査,回收调查问卷597份,调査结果令人深思!
孩子最怕问的恰是家长最爱问的
“晚餐时,孩子最怕问的是什么?”“学习”高居榜首。87%的小学生和的中学生做了这样的回答。而此时“家长最爱问的是什么”?恰恰是“学习”。62%的小学生家长和63%的中学生家长意见一致。
另据一个相关调查显示,一组小学生1000人在回答“在家中最不髙兴的时刻是什么时候”的问题时,最多的答案是“晚饭时最难熬”。忙碌一天之后,一家人往餐桌旁一坐,家长就开始谈“正事”了,问孩子一天的学习和考试情况,犯了什么错误等等。
家教研究会专家彭占魁认为,要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必须从低年级抓起。家长想与孩子谈心一定要找准时机,当孩子需要帮助时,当孩子取得进步时跟他聊,就能找到切入点。吃饭时、孩子不高兴时、不愿意谈时则不要急于谈。
孩子最关心的却是家长最不关心的
“双休日,孩子最关心的是什么?”88%的小学生和72%的中学生回答“玩”。同样是双休曰,“家长最关心的是什么?”725%的小学生家长和79%的中学生家长态度坚决:“学习”!对于“玩”的事,只有10%的小学生家长会考虑,而中学生家长竟没有一个人同意让孩子在双休日里玩。孩子的想法呢?只有4%的小学生和19%的中学生愿意在双休日里安排学习。
另据一个相关调査显示,一组中学生(210人)在回答“双休日的期望是什么”时,中学生对家长的期望是“让我们自己安排时间”。但是,许多家长利用双休日为孩子请家教、报补习班,让孩子在这两天内大补特补功课,使孩子比平时更忙、更累。专家建议,每周为学习差的孩子补上两小时的功课,使其在薄弱的学科上不致掉队是有必要的,两天中的大部分时间还是要让孩子自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