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拷问中国教育
21122700000009

第9章

这些学生被贴上“弱智”的标签,心灵会蒙上阴影,更为严重的是可能会毁掉他们的终身前途。几年前听到台湾女作家三毛自杀的消息时,我总是忆起她本人曾在书中描述过的一个镜头:她因为数学成绩太差,被老师当众用毛笔在脸上画了个大大的黑圈--“鸭蛋”。三毛“自闭”的心灵是否由此蒙受耻辱与痛苦?三毛以后的心理不健康是不是也与童年的此类经历有关?

开弱智证明,这种做法给孩子造成的最直接伤害是伤及孩子的自尊心,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到了13岁以后,被看作愚笨比面对失败更让他们痛苦。背着“弱智”标签的孩子会有深深的自卑感,进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上面提到的那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说:你可得努力学习,争口气。孩子没好气地说:“还有这必要吗?我都让人叫‘大傻子,了,努力有什么用呢?”一旦把能力当成学习好坏的决定因素,学生当然会贬低努力的价值,产生厌学情绪。“弱智”的标签眙害无穷。

不要滥用智力测验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然后告诉老师班上有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有潜力。一段时间后,果然这几个学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果真是因为他们智商高吗?当然不是,因为罗森塔尔只不过随机抽取了几个学生,而老师却对罗森塔尔的话信以为真,无形中对这几个学生报以更多的关注和更高的期待。教师的高期望值才是这些学生进步的原因。这就是教育心理学中著名的期待效应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期望值成正比。如果教师对学生期望值低,甚至评定他们为弱智,那么他们的学习成绩还会每况愈下。可见,智力测验结果不决定学习成绩好坏。因此,老师不可滥用智力测验。智力测验确实可以用来评定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在教育实践中也只是用来作为因材施教的依据。通过智力测验鉴别出的智力超常和落后的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得到特殊教育,使超常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使智力落后者得到特殊照顾。而开弱智证明的作法无疑是违背智力测验的初衷的,因为它对学生有害无益。

弱智会导致学生成绩落后,然而学习成绩落后却未必是由于弱智,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也近乎是一个常识。超常和弱智者在人群中都是极少数。在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智力正常的健康孩子。那些被老师要求去开弱智证明的学生,多数在智力上并无异常。他们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多数还是因为非智力因素,如贪玩、对学习没有兴趣、不努力等,还可能有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教师的态度冷漠(如不善于利用罗森塔尔效应)、教学方法不当等。中小学生的可塑性是很强的,教师和家长辅之以正确的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成绩差的学生是有可能得到提高的。大家都知道,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人物儿时求学期间成绩都不好,国外如牛顿、爱迪生,国内如数学家华罗庚、作家三毛,他们以后都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很大成就。我们的学校为什么不能给成绩落后的学生创造更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环境呢?

况且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可能在其他方面很有天赋,比如有音乐、绘画或体育运动才能,我们称这种智力为特殊智力,仅因为成绩不好就给学生贴上弱智标签,显然是不负责的做法。

不妨淡化分数

国外一些学校的做法是不公开学生的分数。一方面,他们认为学生有权利不让其他同学知道自己的成绩;另一方面,这种作法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对于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来说,与自己比较比与别人比较能更有效地提高学习动机,如果学生能在每次考试后看到自己的些许进步,他就会更努力一些以取得更大的进步。学生之间原本就存在着差异,这是一种客观现实,教师的任务并不是让每个学生都取得高分。而是通过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取得进步。

对分数的格外重视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我国教育界现在正提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我们的学校给社会输送的应是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用现在盛行的一个说法,高情商的学生比高分数的学生将来更能适应社会。因此我们在对一个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仅用成绩这把尺子,多把尺子才能全面地衡量人。

学校成了学生升学面前的“拦路虎”

2000年4月,中央电视台的一则报道披露了某些学校在这方面的恶行:为了升学率,甘肃通渭县竟剥夺40%学生的高考资格!

甘肃省定西地区通渭县有这样一个规定,高考升学率必须达到30%。为了达到这个指标,该县在离高考还有两个多月的时候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预选,一些同学被剥夺了参加高考的权利。

4月7日至9日,通渭县鸡川中学组织高三学生进行了一次考试。10日,一些考试成绩不好的同学便被通知不必再去学校上课了。学校张榜公布了可以继续上学参加高考的学生名单。据了解,该校高三学生共有196名,而上榜的只有113名。几乎40%的学生就这样被挡在了高考大门之外。据学校介绍,被筛选掉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了会考,取得了毕业证书,具有高考资格的。

据了解,4月份的这次考试是定西地区组织的统考。原本目的是对该地区的高考生进行一次摸底测试。只是通渭县对这次考试赋予了一个特殊使命。该县教科局局长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将这次测试作为高考预选工作来抓,要下决心通过这次考试减少参加高考的学生人数。”许多落选的学生都不愿意告诉家长这个消息,特别是那些从外乡来求学的孩子们。他们只得整天在外面游荡。而知道这一情况的家长则担心会造成不良后果。

这一年,国家面向西部地区的招生人数将比去年有较大增长。西部省份高考录取率将超过30%。而通渭县却在压缩考生人数,并且给每个学校定下升学指标,完不成就要受到处罚。有的学校竟然从初中就开始缩减人数。

尽管后来经有关方面干预,鸡川中学按照通渭县教育主管部门的紧急通知,让预选中落选的学生回校上课,学校表示将恢复学生们本来就享有的高考资格,但其间折射出来的问题真让人们的心灵久久难以平静。当然,有压迫就会有反抗,受害的学生及家长不会都保持沉默!

母亲索賠額惊人:107万!

1997年这一年的最后一天。一位伤心的母亲作为儿子的法定代理人状告儿子所在校老师及同学骂儿子白痴引起精神分裂症。这天下午2时整,此案在北京丰台区法院右安门法院开庭审理,这位母亲要求学校赔偿儿子残疾生活补助费、精神损害赔偿费、护理费、医药费共计1077600元。据称,这名学生今年16岁,现已休学在家。自小学六年级未考上初中后,就在精神上受到极大压抑,接着,他就被扣上了弱智的帽子。一个差生何以发展成为精神分裂症?法庭上,家长与学校就此在质证阶段就已针锋相对。

出于尊重本案原告母亲的意见,媒体报道时未出现原告姓名及就读学校名称。据起诉状称:原告于1990年9月就读于丰台区某小学。1994年7月因考试分数低,未能升人中学。而后,在该校留级。l995年和l996年在校学习期间,该学生遭到校方部分老师和同学的歧视、虐待,被学校老师强行带上了弱智的帽子。老师逼迫原告的父母到医院开弱智证明,然后,从校长那里将该学生所谓的弱智秘密公开化。

据原告律师介绍,要求学校赔偿l077600元的诉讼请求包括原告从16。70岁的残疾生活补助费(以每月400元计)共259200元;从16~70岁的医药费(以每月最低标准540元计)共349920元;护理费(以每月260元计)共168480元;精神损害赔偿费30万元。

校方对此案作了如下答辩:该名学生现在的病情与在校期间的经历无必然因果关系,说学校打骂此学生无证据,此种起诉即是对学校的诽谤行为。同时,学校在该学生入学时就开过行政会,规定其可以任意选课,主要学习语文、数学,给予了其继续上学极大的便利与帮助。对个别教师对他不合活的作法.学校曾进行了及时的教育和处理。校方不接受原告提出的赔偿数额,将不对原告做任何经济赔偿。

据一位和原告相处了8年的邻居介绍,原告小时候很好玩,爱下棋,成绩还行,这名学生已被残酷地确定为精神病患者。法律最终如何裁决这桩案件,笔者最终未见到后续报道,但107万元的索赔费无疑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l07万的惊人数字,无疑也凝聚了众多家长对应试教育下此类行径的无比愤怒,因为给学生贴弱智标签的背后,教师和学校的动机完完全全是为了分数和排队,彻头彻尾地违背了教育的宗旨。只要你考试分数低,现今的不少学校和教师会想方设法地抛弃你这个包袱。

争分夺秒!家长孩子踏着硝烟

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人大都会说:“这一代的孩子最幸福!”这话不假,但这只能就物质生活而言,因为这一代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每一个家庭这“惟一”的孩子那稚嫩的身上承载着父母太多的期望。于是,这一代孩子失却了童趣,失却了众多的友情亲情,他们大量的时间都被大人们逼着用于学习。孩子们的精神世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沉甸甸的书包,气喘吁吁的“童子军”

现在什么人最忙,什么人最累?不是工人,不是农民,也不是企业家,最忙最累的是中学生,尤其是重点中学的学生,对于他们,小太阳的称谓是名不符实的,他们是很少见到太阳的起落的,大大IJ,4,的考试和分数,肩上的负荷,也与他们的年龄不相符合。

许多家庭中都有人在中学或小学读书,上中学的早上6时前必须起床。离学校不太远的6时30分左右要从家出发,赶往学校,离学校远的还要去坐车赶路而晚上放学后,多数l8时30分之后才能到家,家远的还要晚。

学生吃完晚饭,常常是l9时之后。学生在路上、在学校的时间多在12个小时左右,而晚饭后,还要完成当天的作业,睡眠不充分,是普遍现象。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每天下课后,都要补课,补课成为上课的必须组成部分。多数每天补两堂课。有的学校,补课后。还要回本班考试、测验,合格后,才放学。

这些中小学生,究竟承担了多大的学习负荷呢?让我们来看看某重点中学初中学生的日程表:早晨,6时20分起床,读l5分钟英语,吃早饭,7时半早自习,上午下午各4节课,中午有时还得赶作业。

晚饭和晚自习之间只有一个多小时,晚自习后精疲力尽地回家,老师还要求预习第二天的课,如果当天的作业没有完成,还得挑灯夜战。

星期六照常上课、早自习,星期天语文、数学、英语都有作业,外带一篇作文。考试每周有,学生的负担之重可想而知,披星而出,戴月而归,小太阳何曾见到太阳!

在北方哈尔滨的学校学生,冬天常常是太阳不出来离家、天漆黑才能到家。更为严重的是,双休日,老师要给学生补课,这种补课,多数占半天,有的占两个半天,学校名义上不准补课,老师为了学生统考成绩好,要背着学校到校外租教室,请其他科的教师来给学生补课。

还有相当多的学生家长,为了子女学好功课,能考上较好的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还占用学生的星期天或晚上休息时间给学生补习数学、外语或其他课程,还有的给孩子找家庭教师。

作为毕业班的初三和高三更是可想而知,他们大都在晚上12点半以后才能上床睡觉。由于没有保证足够的睡眠.一些学生上课打瞌睡,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效率很低,考试成绩不理想,于是老师又再布置大量练习,晚上再延长学习时间,导致不良循环,使老师生气,学生厌学。而睡眠不足的情况并不是一周、一个月,六年的中学时间都在如此紧张的气氛中度过,在这些半大孩子发育的宝贵时期,他们的身体受到的损害和影响可想而知。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好大学,但为了升学而影响健康,导致身体素质普遍下降,代价是否太高昂了?

2000年1月10日的《长江日报》曾以《书包成了行李箱,广州初中生书包竟达十斤》为题报道:初一学生的书包里竟然有31种复习资料,高一学生的学杂费、资料费居然占当地人均收入的63%,某地小学生书包平均重量5公斤,初中生的更是高达l0公斤,不得不使用行李箱!报道还说,不少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因压力过重而严重损害:缺少自信心,对学校老师学习产生逆反心理;不少学生体质下降,脊背弯曲、近视增多还是1995年的数字:城市小学生23%,初中生55%,高中生79%患有近视。

我在一所重点大学看到,录取的一批高分学生中一半以上戴着眼镜,全是文弱书生。我也看到了一所大学的一年级女生上体育课,绝大多数都那么瘦弱,没有几个发育强壮的,也找不出几个身材较高的。面对这种情况,我感触颇深。

生龙活虎般可爱的孩子,一进中学就不得不收拾起烂漫童心,每天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想着排得满满的课表,步履蹒跚,匆匆往学校赶。从初一开始,整个家庭,都以孩子升学为轴心运转,这情景要持续6年,直到孩子考上大学,大人和孩子才算松了一口气。

对这种情况,学校有学校的看法:我这个学校不上晚自习,别的学校上晚自习,你星期六不上课,别的学校星期六上课,我的升学率就上不去。各校之间竞争激烈,升学率是硬指标,学校的知名度,收费标准、校长的荣辱升迁、老师的职称奖金福利,一切的一切与此相关。所以,尽管国家多次提出在减轻学生负担,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的局面却难以扭转。

反过来,中学时苦苦背诵的知识,不过是进大学的敲门砖,一经考上大学,便将敲门砖扔到一边,再也不用辛苦了。此时的大学生,俯视仍在拼搏的中学生小弟妹,刺股悬梁,真个似蝼蚁负重,能不哑然失笑?中学考试半分必争,大学却是60分万岁,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起伏跌宕,也许是中国人的幽默?

文革十年,荒芜了一代人的学业,耽误了一代人的青春,矫枉过正,现在的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又似乎要压垮一代人!

石破天惊!15万元请来家教

竞争是白炽化的。参与竞争的除了受苦受累的孩子,还有他们的家长。如今中国的都市,一对父母只有一个孩子,为了这仅有的一个孩子能够升学,为了能够在学习成绩的排名表上不落人后,所有的父母们可以说都不惜血本,全力以赴支持或强迫自己的子女参与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