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拷问中国教育
21122700000008

第8章

5000万“差生”是“后娘养的”吗?

所谓的“差生”,是当今中国校园里被老师和学校划分出来的“特殊群体”。那么该如何描述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呢?

河南焦作市教委教科所的周秀龙、秦迁移同志曾对当今中小学中的“差生”作了专题研究。

“差生”人数相当于一个法国、十个瑞士、一百个卢森堡的人口“差生”,也有人称之为学习有困难学生、后进生。名称不同,实质却是相同的,即学习不好、成绩差。

这类学生有多少?有人说重点班以外的学生都是,“差生”占百分之六七十;有人说,普通校普通班中也有好学生,“差生”占百分之五六十;有人说,好学生以外便都是“差生”,这种分法不科学,不合理,在好与差之间还有中等的,“差生”占百分之三四十。中国的中小学生有一亿多,即使按最保守的比例--百分之三十计,“差生”也有5000万。

5000万,这个数字是开始长征时红军总数的150倍,是到达陕北时红军的总数的1500倍。

5000万,人数相当于一个法国,十个瑞士,一百个卢森堡,比大洋洲的总人口还多。在全世界近200个国家中,总人口超过这个数字的不到20个。

他们如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当农民能耕种半个中国的良田,当工人能操纵半个中国的机器;他们如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混迹社会,吐口唾沫能造成污水遍地,呵口气能造成乌云满天。

在这5000万“差生”中,绝大部分并不笨,不少人智商还很高,他们也有远大理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差生”中有爱迪生、爱因斯坦、贝多芬,有叱咤风云的世界级伟人。现在成绩上不去,不能显山露水,他们在责怪自己的同时,也在心里呼唤:学校和老师呀,其实你们不了解我们的心。别看不起我们,更不要逼我们,我们不是不可雕的朽木,也不是听琴的牛,我们也是你们的学生。改一改你们的教学方法,把课讲得生动有趣点,我们也能出类拔萃。给我们一点阳光,我们就会灿烂;给我们一滴雨水,我们就会成长。

学校,学生学习之校;教师,教育学生之师。教育好这5000万,学校责无旁贷,教师义不容辞。

一个小学生天真地问父母:“我们的老师上课,为什么不能像单田芳、田连元说书那样呢?”

目前,在某些中小学的教学工作中,的确还存在着不利于“差生”转化、成长的因素。

教学思想、办学观念不正确。不少地方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切服从应试教育等现象充斥校园,以考试成绩论英雄、考试成绩好就一切都好的思想在教师脑海里根深蒂固。学校按考分排队,分“好班”和“差班”。对“好班”实行优先优惠的倾斜政策,把优秀教师派到“好班”任课,实验优先,教具仪器图书资料优惠;对“差班”另眼相看,派能力差的教师去看着不出乱子就行,图书资料仪器教具能不给就不给,教学实验能不做就不做。有一个学校的“好班”与“差班”,连教室都不一样。“差班”被安排在校园的一个角落,教室里连电灯也不安,理由是他们晚上不补课用不着。教师又将学生按成绩排队,分“好生”和“差生”,“好生”都坐好位置,“差生”不是坐两边,就是坐在最后。

教学手段落后。一位学者讲了一个笑话,说有一个18世纪的人醒过来以后发现,吃穿住行和交通卫生都已经今非昔比、面目全非,只有教学还是山河依旧,涛声依旧。事实的确如此。我们不少中小学的教学手段不仅落后,甚至近乎原始。教师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根教鞭,教室里一块黑板、几张桌子、几张凳子,上课是教师讲,学生听,电影、电视、录音、录像等高科技的产品,几乎与教学绝缘。当然,不少学校是没有,但是有不少学校有也不用。我们就见到有些学校装备了先进的微机,却只供检查团参观用,有的学校的投影仪、幻灯机买回来就没有开箱,放在仓库里尘封灰埋。

教学方法陈旧。如果真是受条件所限,无法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设备进行教学,倒也无可厚非;积极进行教学、教法改革,把课讲得生动活拨、富有吸51力,使学生兴趣盘然,乐此不疲也行。讲课也有很大学问。遗憾的是,教师唱独角戏,从头讲到尾,仍是当前中小学教学的主流,满堂灌、灌满堂、填鸭式仍在统治着中小学的课堂。有些素质低的教师,照本宣科,原封不动。有位老师解释“脖”,竟把字典上的解释抄在黑板上让学生去背。

教学态度差。现在,中」、学都是班级授课制、兵团作战、集体行动,一个班就一个进度、一种教法,这使那些不适合这种教法的学生兴味索然,使那些一时落后的学生如听天书,听不懂,学不会,坐晕车。如果我们的教师能进行一些必要的个别辅导,或许能弥补一下这种授课方式的缺陷。然而,我们看到部分教师不管学生听得懂听不懂,学得会学不会;不管学生爱听不爱听,爱学不爱学,只顾赶进度。学生爱听则听,不爱听则拉倒。个别学生有疑问,教师板着面孔动辄训斥一番,一句话就能挫伤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一个眼神就能打消一个学生的进取心。

可以这样说,在以上的教学思想、办学观念指导下,用这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再精的学生也被教傻,再聪明的脑子也被教糊涂。一次次考试,一次次淘汰。这种教育是故意生产“差生”的教育,现在的“差生”是现在的教育有意生产的。我们只知道埋怨“差生”,却不知道学生坐晕车,听不懂,学不会,不想听,不愿学,坐在教室里百无聊赖,闲得发慌,急得发慌,如坐针结。在这种情况下,做小动作是正常的,不做小动作才是不正常的。许多学生竟然在听不懂、学不会、不想学、不愿学的情况下,不迟到,不早退,不缺课,从早坐到晚。他们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忍耐力呀。我们真应该向这些同学致以崇高的敬礼。

一个小学生天真地问父母:“我们的老师上课,为什么不能像单田芳、田连元说评书那样呢?”

在大人看来,孩子的提问不可思议。可是从孩子的问题中可以看出,对于老师的授课,学生不也感到不可思议吗?数学课就是书本上的例题搬到黑板上再演算一遍,语文课就是根据教学参考书把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抄一大黑板,让学生抄、背。照本宣科,程式化,枯燥乏味,把不曄睡的学生也讲得打瞌睡。那些学生,要在和尚念经式的讲课中度过45分钟,跟打坐参禅毫无二致。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就哀叹说:“上学真没意思。”小学二年级,今后的学生生涯还很漫长,即使到初中毕业,还有8年。8年,一个抗战的年代。要在一个没意思的环境中熬过8年,一个有良知的人听了这话,怎能不为这小学生一洒同情之泪?

21世纪已经到来,21世纪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不会没有,也不能没有这5000万。教育好这5000万,就等于为21世纪的现代化建设输送了5000万劳动大军;抛弃这5000万,使他们辍学流人社会,就谈不到“两基”,就谈不到教育的高质量高效益,我们的民族将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搞好教学改革,把5000万“差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5000万“差生”的学习成绩提上来,事关民族、国家生存大计;深化教学改革,让“差生”和其他学生一样接受教育,这是5000万“差生”的呼唤,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呼唤。

我们在埋怨指责学生“差”的时候,先想想我们的教学方法差不差吧!

要深化教学改革,首先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现在。我们把差生的原因全推到学生身上,对待差生埋怨,指责,一推二躲三抛弃。常听有人说:一个班的学生,一个老师教的,一样的教法,为什么别人听得懂、学得会,你们就听不懂、学不会?这样说就忽略了最起码的知识:人非机器,不可能一按开关,就一起动作。人毕竟是人,性格、脾气、秉赋、体质、出身、环境等,千差万别。他们会受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各种各样的因素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一人教。一样的教法,有的学生能学会,有的学生学不会,这是正常的,都学会才是不正常的。古人就知道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就要采用不同的教法,用不同的教法,才能把不同的学生都吸引到学习上来。教师的天职是教学,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学生的天职不变,教师的天职也不变,可变的是我们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知识水平。只要我们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得当,差生是可以转化的,不能转化差生只能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没做到家,我们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还有待改进。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差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没有差生。在我们埋怨、指责差生的时候,想想差生是不是也在推、躲、抛弃我们。不少学校竞赛获一个奖,统考得个第一,高考上一个学生,欣喜若狂,你知道差生对此怎么看,怎样想?尤其是让所谓的高水平教师教好班,让低水平的教师教差班,这是一种最落伍、最不合理的做法。学生都在笑这些学校的领导、教师素质差,水平低,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钱梦龙班上没差生,魏书生把差生教成好生,他们都是靠教差生成为教育家的。我们之所以没取得像魏书生、钱梦龙那样的成绩,不能成为像魏书生、钱梦龙那样的人,就是我们没有像他们那样对待差生。可以这样说,只适合好生的教法不是最先进的教法,能满足各类学生所需的教法才更有价值,只会教好学生的教师不是最优秀的教师,能把差生也教成好学生的人才有真本事、大本事,我们的思想认识不转变到这样的轨道上来,就是我们的思想认识还没有转变。

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差生最怕的是枯燥无味和尚念经式的照本宣科的教学。彻底进行教学改革,设计适合差生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生动性、趣味性、吸引力,把他们吸引到学习上来,是转化差生的关键。近几年,尽管我们先后推出了六课型最优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目标教学法等方法,但都是热了一阵子,随即又冷了。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我们的教学改革缺乏冲击力和爆发力,理论上到不了制高点,实际上缺乏操作性,老师们试验了一阵,觉得费神力,就又回到传统教学方法上来。我们应该探索出一种或数种先进的、科学的,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操作性的适合每一个教师的,且每一个教师都愿意做、乐意做、做得到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必须既不费时,又不费力。应该说,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找到,起码是一时还难以找到。但是,我们又不能等找到了这种方法再进行改革,这就要来一点行政命令。当然,教学方法没法搞一刀切,难以整齐划一,难以作统一规定,但是,经过一段努力,就会苦尽甘来。教育局长、校长尽可放手让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中,丢掉的是照本宣科、和尚念经、死气沉沉的教法,得到的却是生动活泼的局面和优中差生的共同进步。实际上搞教学改革也并非高不可攀的难事。有一位铁路学校的老师讲数字很难记的庚子赔款时,他没有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指着窗外飞驰的列车说:这些黄金白银,用装50吨的车皮,需装XX列火车。学生一下子便记住了。利用眼前事物进行教学,化枯燥为生动,化陌生为熟悉,类似这等改革,人人都可以进行。教法改革不是能搞不能搞的事,而是愿搞不愿搞的事。教脖字,顺手指一下脖子就行了,学生印象深,乐于学,保准课堂气氛也会好,何必去抄词典让学生死记硬背,倒学生的胃口,败学生的兴趣呢?

第三,要改进教学手段。差生都有这样的特点:好动,爱玩,好奇,兴趣广泛,形象思维强,他们听课也喜欢生动、形象、有趣。科技发展到今天,要满足学生这样的心理需要已易如反掌。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多媒体等,能让我们看不完,乐不够。我们尽可以放手,寓教于乐,寓乐于教,让他们听,让他们看,让他们唱,让他们乐,让他们在听、唱、玩、乐中学知识,长能力,引导他们由对形式(教学手段)的好奇到对内容(知识)的迷恋,逐渐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最终去掉他们的浮躁浅薄,把他们引到刻苦学习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在这里,我们不责怪那些具备以上的教学仪器,没有以上教学手段的学校和教师,我们只是代学生对那些购买了先进的教学仪器却束之高阁的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提出抗议。

最后,还要提高教师素质。教学是创造性劳动、教师不仅需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敬业的精神、爱生的态度,还要有点灵性、悟性。部分教师把教学当作一种挣钱的职业,和尚撞钟,干一天算两晌。教育行政部门要对他们进行师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促使他们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部分教师知识贫乏,经验缺少,有关部门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该脱产学习的就送出去脱产学习,该在职进修的就创造条件在职进修,让他们尽快补充知识,积累经验,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能力。部分教师没有灵性,缺少悟性,不适合教学工作,有关部门也要妥善安排,让他们去作适合的工作,免得误人子弟。

的确,如果说学生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产品,那么这种产品的优劣与否显然取决于教师的优劣。如果说学校培养出了劣质产品,那么教师和学校难道不应负主要责任吗?

用心险恶:成绩差就把你打成“弱智”!

惦一惦强行给学生贴“弱智”标签的轻重

在全国学生因成绩差而被怀疑“弱智”的情况并非个别。每年放寒假前,有些地方学习差的孩子,常被“示意”由家长带到医院测试智商,并被贴上“弱智”的标签。仅北京儿童医院每年就有800多个学习困难的孩子前来检查智商,其中1/3为中小学学生。这种做法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室博士朱莉琪建议为学习困难的孩子多备把尺子,她不无忧虑地作了如下分析--

贴上“标签”害处多多

一名14岁初中生的母亲曾气愤地告诉我,孩子的老师要孩子去医院开弱智证明。这位母亲对我说:“您是学心理学的,您给测测,我们家孩子真的傻吗?”我不禁哑然。同住一个楼门几年,常看见那个男孩与一群小同学嘻嘻哈哈拿着足球躍蹦跳跳上下楼,见到同楼的住户,也总是愉快地打招呼,是个挺讨人喜欢的孩子。与他母亲对话的几天后再见他,已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

时下,有的学校确实存在这么一种做法,即老师建议或暗示某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去医院幵弱智证明,这样在统计班平均成绩和学校升学率时,这些学生的成绩就可不计入。学校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不言而喻的。可不知学校和老师有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会对这些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造成多么巨大的心理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