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自己的行为有后悔表示。行为克制能力差的学生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可就是管不住自己。
3.反复性大。一般来说,行为克制能力差的学生经师长教育后,在短期内会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有所克制,但过一段时间后又会重犯,常出现反复。
4.一种不良行为被制止后,也许又会发生另一种不良行为。
(二)对行为克制能力差的学生的教育技能
1.动之以情感化学生的心灵
一个夏天,前面列举的那位同学和两个同寝室的同学又去打电子游戏。晚上1l点钟,宿舍的生活管理老师打电话通知班主任,有三个学生未回寝室。班主任立即出去寻找,找遍全城的电子游戏室,到凌晨一点多钟也未找到。当时,很多电子游戏室都关门了。班主任回家休息,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5点钟,起床又出去找,还是没找到。6点过,班主任回到校门口等,突然发现那三个学生正在不远处吃早饭,赶紧走过去。三个学生一看到老师,显得非常惊慌。班主任笑了笑,拿出10元钱给店老板,说:“他们的饭费,我付了。”转身就走了。一会儿,三个学生回来了。班主任说:“你们现在最想干的是什么?”三个说:“洗一个澡。”班主任说:“好吧,你们都到我家去洗。洗完了,再回去睡觉。”三个忙说:“不了,我们自己回去洗。”早自习时,班主任发现他们三个都很规矩地坐在教室里,没有找他们谈话。一天过去了,也没有找他们。第三天晚上,三个学生沉不住气了,一齐到办公室,向班主任认错、致谢、还钱。班主任说:“钱不用还了,算我请客。余下的还可以拿去打,不过,最好不要让我知道。知道了,我还会找你们回来。”这时,三人泪流满面地说:“老师,我们再也不去了。”哭到伤心时,双肩不住地颤动。
后来,这三个学生果真再也没去打电子游戏了。毕业时,三人都考上了大学。
人都是有感情的。动之以情,胜过许多说教。动之以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动学生的心灵,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2.晓之以理增强学生的自觉性
学生行为克制能力差,其原因除了心理不成熟,缺乏自我控制的决心和毅力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是非观念不强,对自己的行为“错在哪里”缺乏认识。因此,对行为克制能力差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明辨是非是很重要的。但是,做思想工作要讲究艺术。讲究方式、方法。你讲的道理是正确的,不讲究方法,学生不接受,听不进去,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过去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过去强调的是“良药”、“忠言”,忽视了方法。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既然是良药、忠言,不让它“苦口”、“逆耳”不是更好吗?在今天重视方法的时代,这句古话应改作“良药甜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行”了。做思想工作,特别要讲究艺术。
教育人,不是必须教训人。学生做错了事,抓来训一顿,那样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还可能激起学生的反感,产生对立情绪。晓之以理,要摸清学生的特点,顺着去做,切忌急躁和过火。
3.持之以恒抓学生的反复
行为克制能力差学生的一大特点,就是反复性大。这就需要班主任耐心细致,抓反复,反复抓,切不可因为反复性大就放弃对学生的帮助和教育。
教育工作、思想工作本身就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要有耐心。学生之所以犯同样的错误,就是因为克制能力差。如果我们放弃了对一个学生的反复教育,就意味着自己承认失败。
4.形成合力共同促成学生进步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共同促成学生的进步。否则,教育力量互相牵制、抵消,就难以帮助学生成长、进步。
有这样一个男生,他特别喜欢看武侠小说,最多时达到一个月看了30本。教师起初不知道,只发现该生上课精神差,常打瞌睡,作业完成得也非常马虎,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找来家长了解情况,家长说:“我家小孩很用功啊,经常看书到半夜。”后来才知道是看武侠小说,班主任就告知家长,希望能配合。家长回去,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数落孩子。从此以后,家长每到半夜,必定起来查看孩子在干什么。时间长了,孩子看到母亲消瘦的脸庞,终于对母亲说:“妈,您放心,我再也不会看武侠小说了,一定努力学习,我将用成绩来证明。”他母亲半信半疑地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趁此机会给该生讲道理。后来该生特别努力,学习成绩直线上升,期末考试还获得了进步奖。从此,该生的学习劲头更足了。
5.空间阻隔让学生远离诱惑
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除了动机外,还需要诱因,才能使行为达成。空间阻隔让学生远离诱惑。虽说是一种消极办法,但有时还挺管用。如果学校周围没有电子游戏室,那学生想打电子游戏也就难了。国家明文规定,距学校两百米内不准没立电子游戏室之类的场所,就是为了让学生远离诱惑。
拓展延伸
学习网址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http://www.zxs.net.cn/
青少年思想道德网http://daode.youth.cn/
研究表明,父母不良言行的影响,对学生的溺爱,忽视道德品质教育等现象,是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重要原因。因此,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定期对家长进行教育,保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对品德不良学生进行教育的一致性。
§§§第四节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请班主任先看一组让人触目惊心的数字:
据调查,某省共有青少年1744万人,占省内人口总数的40%,其中未成年人1215万,占总人口的34%。从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人民检察院提供的统计数据来看,近三年来,全省25岁以下的青年人和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从涉案人数和案件数量看,均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到2003年6月,全省共起诉刑事案件32899件50174人,其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案件19433件18161人,分别占起诉案件总数和涉案总人数的59%和36%。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以下特征:
1.犯罪主体年龄结构趋于低龄化。据某市检察院统计,2001年以来,全市共批捕25岁以下的各类犯罪嫌疑人1279人,占批捕青少年犯罪嫌疑人总数的72.5%;共批捕18岁以下未成年犯罪嫌疑人491人,其中14至16岁的111人,16至18岁的380人,占青少年犯罪嫌疑人总数的21.5%;起诉18岁以下未成年犯罪嫌疑人447人,其中14至16岁的96人,16至18岁的351人,占青少年犯罪嫌疑人总数的20.6%。
2.侵财和暴力犯罪呈上升趋势。据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统计,2000年,全市共判处少年犯32人,占当年未成年犯罪人数的61.5%。其中故意伤害案件6人,占未成年犯罪人数的11.5%;抢劫案件23人,占未成年犯罪人数的44.2%;强奸案件3人,占未成年犯罪人数的5.8%。2001年,共判处少年犯119人,占未成年犯罪人数的73.8%。其中故意伤害案件19人,占未成年犯罪人数的11.7%;抢劫案件87人,占未成年犯罪人数的53.4%。
3.具有明显的团伙化作案特征。在青少年犯罪,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过程中,作案人员往往因年龄小,心理和智力尚不成熟,犯罪过程中往往想寻找心理依靠,少则2至3人,多则5至6人。
4.主体多来自教育弱化的家庭。“放任型家庭、溺爱型家庭以及简单粗暴型家庭”等各种模式的家庭环境,由于家长对教育认识不够,导致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出现一些反教育的现象。例如,某省某市有一家长对子女是“恨铁不成钢”,为了严格管教子女,居然将孩子用绳索捆绑殴打致死,教训十分沉痛。
5.违法犯罪的耻辱感日趋淡化。在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下,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群体性道德失范、价值观念和道德水准多元化现象,不少青少年的耻辱标准明显错位,他们对犯罪的耻辱感越来越淡化,认为老实本分等于无能、不守法的富人比守法的穷人更受人尊重。青少年一旦犯罪,他们只认为自己运气差,并不认为是什么耻辱。在调查中工作人员发现,有的青少年竟然能供出一大批比自己更坏、更恶劣、仍然逍遥法外的人,并表现出一副尊重、崇拜的表情。在这种耻辱感日趋淡化的前提下,一些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在盲目中形成了畸形的人生追求、灰色的人生态度。有的毫无顾忌地放纵自己、吃喝玩乐;有的早熟早恋、公然同居试婚;也有的盗窃抢劫、强奸杀人。
6,性犯罪突出,犯罪手段极其残忍。此外,不少违法犯罪青少年已将作案重点向治安防范体系相对弱化的偏僻小城镇及农村转移。在这些违法犯罪青少年中一部分是城市无法就业的闲散人员。另一部分是农村青少年在失学和进城打工无门的情况下,便在一些小城镇和农村铤而走险。
从这些资料中,我们发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在社会急剧转型、经济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激烈的今天,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出现的问题是全新的,给社会、家庭、学校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问题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社会、家庭、学校都存在着薄弱之处。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非常艰巨,班主任责任重大。
《意见》中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要求班主任“认真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积极主动地与其他任课教师一道,利用各种机会开展各种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远大志向、增强爱国情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贯彻上述精神,本专题将主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第一部分新形势下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年轻一代是未来世界的主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1999年,亚太地区教育革新国际教育研讨会上,引述教育专家的话指出:“我们留给孩子们的世界,取决于我们留给世界的孩子。”改革教育,发展教育,培养品德高尚的现代文明人,是世界各国努力抓紧的“大事业”。
2004年中央“8号文件”颁布以后,我国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空前重视,已经出现可喜局面。中小学班主任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现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未成年人也有许多新的特点,其思想道德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必须深入研究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探索规律,加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教育的实效。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既有时代性、国际性,又有地域性、民族性。就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看,主要面临以下挑战:
(一)价值观多元化的挑战
经济领域的国际化,世界文化的大交汇,多渠道、无障碍、快速涌流的信息潮,使人们面对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多姿多彩而又鱼龙混杂,各种价值观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头脑,要未成年人不受冲击、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教育者在教育未成年人的时候,总是以我们的主导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并不是所有的教育者都能做到)去影响他们。这在以往相对封闭、信息不发达的时代是容易奏效的。今天,孩子们从小就不是“一张白纸”,五颜六色早已印入头脑,想向他“灌输”一种颜色是非常困难的。
例如,当我们主张必须以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年轻一代时,却存在着太多的宣传个人主义甚至极端个人主义的东西,孩子们难以辨别。、我们要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振奋中华民族的精神,有人却偏偏大力地宣传“丑陋的中国人”,宣传民族虚无主义。这就是价值观多元化带来的挑战。
值得引起重视的是,一些教育工作者本身也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主导价值观在他们身上非常微弱,甚至荡然无存。这就更加剧了挑战的严峻性。
(二)成人社会道德现状的挑战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未成年人是看着成人的背影长大的。教育理论中的“社会习得”是谁也不能否定的客观规律。然而,我们的成年人是否都如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期望的那样,时时刻刻给孩子们树立正面的学习的榜样呢?事实令人遗憾,甚至令人痛心。现今的成人社会中,太多的不良表现乃至罪恶行径——贪污腐败、行贿受贿、卖淫嫖娼、纳妾插足、赌博吸毒、诈骗凶杀——既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又彰显在多种传媒里。我们的未成年人耳濡目染,躲也躲不开。这种挑战实在太严峻了!
在开放的时代,我们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的东西,然而,当我们打开窗口时,苍蝇、蚊子也—起飞了进来。我们本不想学也不该学的东西,有的人却学得非常快,“性自由”就是明显的例证,2006年网络上有关“性”的言论及事实信息,严重冲击着年轻一代的稚嫩的心灵,上百万人感染艾滋病毒的背后,有严重的道德和道德教育问题。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的确有“腹背受敌”的感觉。
(三)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形而上学
思想道德教育最忌讳形而上学,如果不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不研究时代特点,不研究孩子的道德实际,不考虑孩子的发展需要,不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进行慎重的选择与创新,简单化地进行说教或形式主义地搞“活动”,不可能使道德教育入脑人心,也不可能在孩子身上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思想道德教育有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知、情、意、行”必须在教育过程中都得到落实。我们往往重视道德知识的讲解,或者也注意一次、两次的道德行动,而忽略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忽略了道德习惯的养成。结果,使我们的道德教育仅仅停留在浅层次上,孩子们没有在深刻的体验过程中,形成鲜明而深厚的道德情感和坚强的道德意志。道德教育必须强化道德践行的环节,强化切身“体验”,必须摒弃形而上学。
(四)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滞后
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作为德育的最重要的组成因素,必须有与时俱进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就是盲目的实践。我们有传统的德育理论,需要进行扬弃。现在,也有一些人在研究现代德育理论,但是,无论从研究者的数量,研究内容的广度、深度,研究成果的实用性都远远不能满足时代发展、教育发展的需要。
有的研究者,没有深入教育实际,仅仅以思辨的方式、文献的方式研究思想道德教育,脱离实际较远,他们的著作文字艰深,只有少数人能读懂,广大的教师、家长读不下去,也用不上,难以解决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