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宽心就会开心舍得就能获得
21159400000035

第35章 大舍大得,只有舍弃才会更多获得(3)

楚王听了这件事,感到很惭愧,知道自己的百姓糊涂,做了错事就对官吏说: “你们的边境人员除了扒乱人家的瓜秧,能没有其池罪讨吗?”楚王的言外之意是要求官吏严格地约束部下,检查有没有其他对方挑衅的事件。同时,楚王对梁国人能暗中忍让感到非常高兴,便派人带着丰厚的礼品向梁国边境的百姓道歉,并请求与梁王交往。楚王时常称赞梁王最讲究信义。楚国与梁国关系融洽,是从宋就妥善处理边境瓜田事件开始的。

在有矛盾纠纷时,退让能够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带来双方关系的和平与融洽。

但还是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执意不退,当然只有自食其果。

尼克松是个优秀的政治家,是我们极为熟悉的美国前总统:但就是这样一位睿智的大人物,却用在一个小错误上不肯退让,最终亲手毁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

1972年,尼克松竞选连任。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很得民心,而他的对手的阅历和声望都很难与他相匹敌,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他会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

然而,尼克松本人却十分不自信,曾经的失败给他造成了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他极度害怕万一出现的失败。在这种潜意识的驱使下,他做出了令他后悔终生的事情。

他指派手下人潜入竞选对手的总部——水门饭店,在对方的办公室里安装窃听器。事发后尼克松阻碍调查,推卸责任,终于在选举胜利后不久被迫辞职。

本来稳操胜券的尼克松,只因不肯退让一步,承认自己的错误,向众人道歉,而将到手的胜刊拱手送出,断送自己的大好前程。

如果因为躲避风雨,或者不小心走到人家的矮屋檐之下,为什么不低个头呢?低头避过风雨是非,尔后再昂首挺胸而去,岂不是更好?暂时低个头,才不至于碰个头破血流。

退让就是一种舍弃,舍弃表面的尊严,赢得大局的优势,宋就与尼克松的做事方式和最后结果都证明:退让有时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留给自己的余地越大越从容

退让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就是虚心,虚心不是无能和自我封闭,而是在坚信自己力量的同时所表现出来的宽厚。知识渊博的成功人士往往虚怀若谷。他们所具备的冷静、敏锐、谦逊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石。

小波在一家单位当会计,平时不受多说话,默默地敞着分内的事。一次,市里举办歌咏比赛,小波所在单位的报名者寥寥无几,领导很着急,发动职工踊跃参加,可是能一是歌喉的人实在很少,领导心有采而力不足。这时,小波说:“我报个名。”同事们都惊讶了,问她:“你行吗?我们可从没听你唱过歌。”

小波笑笑说:“我就是个业余水平,凑个份而已二”

令单位的同事震惊的是,小波在歌咏比赛中鹤立鸡群,水平超出所有参赛选手一大载,获得了第一名。立刻,小波成了市里的明星人物。

同事们惊讶而佩服地说:“我们同小波在一起工作这么多年,怎么一直没发现她还有这么好的歌喉。”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明智之人不会夸诞炫耀,只会以自己的成绩让人信服。

相反地,自满自得、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实际上是最平庸的人,他们的小聪明总让自己陶醉在令人可怜的幸福中。

总说自己行的人,要么因为太自大,要么因为太自卑。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聪明能得到人们的认可,但施展聪明要适可而止,不要给人狂妄的感觉。话说得过多,就是一种争论;事做得过头,就是一种卖弄。

邹杰刚到新公司上班,总担心领导和同事们小瞧自己.时不时拐弯抹角地夸耀一下自己的才能。

邹杰从上班的第一天开始,就把复读机挂在腰间,,同事们问他英语水平怎么样,他大言不惭地说: “以我现在的英语水平足可以和外国人流刊地交谈。”

邹杰为了让同事们相信他的英语口语好,总是在和别人说话时夹杂一些英语单词。

一次,公司来了位美国人谈业务,刚巧翻译出去办理业务,经理英语又不是特别好,正在着急之际,有人推荐让邹杰来试试。经理找到邹杰,邹杰满口答应,一个劲地保证绝对没问题。

结果生意没做成。原因是美国人说的每一句话,邹杰都得让他再重复几遍,而且还要琢磨限长时间才能大概理解。美国人认为和这样的公司打交道太累就告辞了,随即,邹杰也被开除了。

“大胆傲慢的人常为生活的不幸所打倒。”动辄口出狂言、言过其实的人,会把自身的知识欠缺、思想贫乏暴露得一览无余。过优不及,夸大其词,反而使自己说的话变成了谎言,这会销毁你原本的智慧和品位,使你成为昙花一现般的人,落到狼狈不堪的境地。

“一个懦夫穿着英雄铠甲,这有什么光荣?”不要成为一个自高自大的人,那将会孤立自我,失去别人对你的尊重,断送你的前程。摆正与池人的关系,有张有弛地展现实际价值,虚心接受真理,把持人生的航道不偏离,这样,你才能从从容容。

虚心不是无能和自我封闭,而是在坚信自己力量的同时所表现出来的宽厚。知汉渊博的成功人士往往虚怀若谷。他们所具备的冷静、敏锐、谦逊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石。

人生是不断得失的过程

舍得是一种人生境界,舍得是一种人生态度,舍得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人生选择。舍得出自佛语,意思就是有舍有得。人生,取舍的艺术。舍得舍得,以“舍”为“得”,先舍而后得。就像在田地里播种,这就是一种舍,没有这样的舍,我们又如何期待收获季节的得呢?

舍,在佛语中就是布施的意思!布施就像播种一样,春天播下什么,秋天就会收获相应的果实。播种爱心,收获尊重;播种健康,收获幸福;播种希望,收获成功。那么,你播下种子了吗?

在一辆飞行的列车上,一位老人一不小心自己刚买的鞋子掉出了窗外,当周围的旅客们还在为老者感到惋惜的时候,老者却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另一只鞋子扔出了窗外。周围的旅客诧异地看着老者,老者从容一笑,解释说:“不管我买的鞋子多么新,多么珍贵,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如果我把剩下的那只扔出去,就有可能让拾到鞋子的人捡到一双新鞋,这样或许他还能穿。”

老人丢了一只鞋后,竟然毫不犹豫地将另一只也扔出去,如果第一只鞋是因为意外,那么第二只鞋就是刻意为之,老者舍弃了一只没有用的鞋,或许能让一个乞丐,或者一个铁道工人拣去,这样这双鞋依然在产生价值,为人们所用。老人的成熟与理智,老人的从容达观的人生态度,会给别人带来快乐,同时也使自己心情舒畅。老人这种舍得的境界令人感到敬佩,也值得人们深思。

舍得,先舍后得。有一个人买船过江,船上满载了他辛苦大半辈子得来的财富,但是,船到江心,遭遇意外,要沉了,怎么办?两种选择,一为和自己的财富一起沉入江底,二为把金银财宝抛到江里,自己活下来!这就是舍得,只有舍弃一些东西,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

有一天,一位来自名牌大学的着名教授来到一家寺院,希望能够向禅师问禅。禅师对教授以礼相待,教授始终沉默。禅师也始终没有说禅。于是,禅师亲自为教授倒茶,但是,杯子满了,禅师并没有要停止的意思,还在继续倒。

这时,教授看到了这一切,连忙对禅师说:“师傅,茶杯已经满了,不能再倒了。”这位教授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终于沉默不住了,大声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能再倒了。

“你就像杯子,”禅师说,“杯子里面装满了茶水,你不先把杯子清空,如何才能喝到热茶呢?”

禅师是睿智的。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抓着自己的东西不放,这样必然就会成为我们接受他人东西的障碍。不放弃未必是一件好事,很多时候,舍弃就是一种获得,舍弃是为了更多的得到。有所失才会有所得,说的就是这样道理。

只有做到有舍才能有的。舍迷入悟、舍小获大、舍妄归真、舍虚由实,佛家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以舍为得,妙用无穷。吾人要能学习“舍”的性格,金钱物质、知识技能,能将其舍给别人,你必然会得到金钱物质、知识技能。舍给别人好的,会得到好的;舍去性格上坏的,也会得到好的。当我们把烦恼、悲伤、无明、妄想都舍了,自然就会得到人生另外的一番新境界。

超然一些,看淡得失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这是出自《论语·阳货》中的一句话。其含义是:当人们没有得到的时候,拼命地想去追求:等得到了,又时时刻刻担心害怕失去。人生处世的一大禁忌,便是患得患失。自古以来,在芸芸众生中,既有超然物外者,也有患得患失者。前者是一种健康而积极的人生态度,奉行这种人生态度的人,往往容易体会到心灵的自由和满足,能够过着悠然洒脱的生活,充分享受人生的尊严和快乐。后者则是一种病态消极的处事心理,这种人往往终日在得与失的罗网里钻来钻去,无法得到内心真正的超脱自在,更无法体悟到人生真正的快乐滋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患得患失常戚戚,超然物外天地宽”

却说《资治通鉴》中“崔光取绢”一文,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

北魏建国初期十分强盛,东夷、西域各国每年都向其进贡。又特意设立了交易市场,获取了不少南方的货物。到了梁武帝天监年间,国库全都充满了。胡太后有一次临幸储藏绢帛的仓库,当场让一百多位同去的王公、妃嫔、公主凭喜好任意拿绢回去。大家都尽其所能地搬取,最少的也拿了100匹以上。尚书陈留公李崇与章武王元融两人更是因为贪心,扛的绢太重而跌倒在地上,李崇扭伤了腰,元融扭伤了脚。胡太后看了很生气,让人把他们取的绢夺了,两手空空地出来,这件事在当时成为那些达官贵人茶余饭后的笑料。而侍中崔光只拿了两匹绢,胡太后奇怪他为何拿得这么少,他回答道:“臣子我只有两只手,只能拿两匹绢。”众人听了,都感到很惭愧。

在当时,李崇、元融官至尚书令、章武王,算是“中央高级干部”了,什么样的场合没见过?什么样的好处没捞过?结果却为了几匹绢帛扭伤了腰和脚,不但颜面尽失,而且在太后面前摔了跟头,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实在不值。他们之所以落到这步田地,完全是由于患得患失所致。如果他们不患得患失,怎么会做出如此愚蠢的举动?怎么会惹得太后恼怒,闹出了一场笑话?又怎么会被后人耻笑?综观人间世事,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这是常理,可有些人总想不通这层理儿,只要涉及个人利害得失之事,总少不了要去争,要去斗,要从争斗中得到更多。殊不知这种做法,总会给人带来莫名其妙的烦恼,难以言状的痛苦,排解不掉的忧愁。名利尽管得到,可是人的尊严丧失了,人的洁净丧失了,人的品味丧失了……这样,看来是有所“得”,但失去的是否比得到的更多?而且这种“得”究竟有什么意义?

前些年,某杂志社编辑部评职称,有一个副编审的指标,竞争者却有三人。这三人中有两个是同一届大学本科毕业,有一个则晚两年,但文章颇具文采,并且有一篇在全国性的评选中获奖。若按照论资排辈,这个副高职称指标要在两位同期毕业者中选出一个。若按成就大小,这个副高指标则非第三人莫属。怎么办?经单位领导再三研究,再三斟酌,决定从工作时间长的两位中考虑,那位毕业晚两年的编辑也主动放弃竞争,待以后有机会再说。可是,那两位毕业时间和工作年限基本相同者,却争执不下,曾多次对论,各执己见,这是正常现象,并无什么可以厚非的。然而,其中有一位与领导的私交很好,而且善于溜须拍马、玩阴谋、耍诡计,曾不只一次在领导面前揭对方的短,夸自己的长,而且说得活灵活现,神乎其神,并且像乞丐讨饭一样讨取名利,像蚂蚁储食一样攒积荣誉。明智的人纵有天大的本领和业绩,也会尽量避免如此行事,免得他人说自己浅薄。功劳、优点尽可让别人去说,万不可盲目地推荐、夸耀自己,把自己说成是一朵花,把人家说成是豆腐渣,但此人却违反常情,竟愚蠢地这么做了,而且还果真奏了效,最后竟然如愿以偿。

消息传出来之后,大家自然议论纷纷,有的说为了名利,不惜丧失人格总是令人可耻的;有的说别看他外表上表现得泰然自若,其实内心没准儿像猫儿抓着似的;还有的说当他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时,他就已经丧失掉某些人生真正美好的东西……他的所作所为使得他声名扫地。而那位与他公平竞争不耍花招、不做手脚的人,两年后也顺顺当当得到了副高职称,另一位明智退出的竞争者,过了三个春秋也顺顺利利地得到理想的职位。这两位当年没评上并获得广泛同情的编辑吃了多少亏呢?不过晚戴副高头衔两三年,少了点工资,可他们不争名、不争利的美德,众人可知。他们都感到自豪的不是因为自己终于得到了什么,而是因为自己把握住了做人的道理。而那位编辑由于采取不正当行径争名夺利,到头来将自己的自由、尊严和人格丧失殆尽。两相比较,孰重孰轻,明眼人不是一目了然吗

人生在世有所得,必有所失,两者总是很难兼顾的。因此,在生活中,对于所拥有的要珍惜,要知足;对于失去的东西,不要耿耿于怀,老是放不下;对于那些不该得到的东西,切勿不择手段,一味奢求,这是精明、智慧和机智的生活态度。当然,在得失问题上,还要弄懂弄通两者往往是相辅相成的。这正是祸福相依相成的道理。所以对得失,尤其对功名利禄方面的得失,应该淡泊一些,豁达一些,千万不可太介意、太看重。

享誉五洲四海的西方哲学家、美学家尼采曾指出:“不患得患失是活得久、过得好的艺术。”在患得患失中度过一生的人,他的生活无时无处不充满忧虑,生命也因此衰老得更快;而在不患得患失中的人,他的生活时时刻刻充满乐趣,因而他的生命也获得久长。精神的力量传递给肉体、感染着肉体,美好的情绪既能使人快乐,也能使生命延伸。所以,就让活得长久,过得快乐的艺术成为每一个人的座右铭吧,它可以使人生充满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