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幸福中国
21171400000026

第26章 繁荣科学文化,为幸福提供精神给养(1)

幸福不单是一个经济概念

“文化民生”是指用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十二五”提出了“文化民生”的理念,把关注幸福指数的问题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GDP以年均9.3%的高速度增长,创造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奇迹,是值得肯定的经济成就。经济成就举世瞩目,而整体的人文发展情况却呈现出与GDP增长不协调的逆态势。2003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当年GDP的15%,反映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基尼系数超过0.4的社会失衡临界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史提格里曾说过,当今世界GDP愈来愈成为衡量社会福祉与经济结构变革的唯一标准。但实际上对人类生活品质而言,GDP是一个糟糕的衡量标准。一个国家真正的强盛,不能单单从一个经济指数来衡量,而要看综合指数,也就是这个国家的人民是不是感到生活很幸福。

荷兰Erasmus大学的Ruut Veenhoven教授对中国进行了三次幸福指数的调查,中国1990年国民幸福指数为6.64,1995年上升到7.08,但2001年却下降到6.60。数据表明,即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也并不能保证国民幸福的持续增加。中国近几年的城市幸福感调查也显示,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不能完全代表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程度,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主观幸福感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很多与经济无直接关系的因素,例如文化、社交和环境等,这些人们生活中的“软性”因素对居民幸福感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人的幸福受到文化、教育、环保、人权保障、工作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俗话说,金钱能帮助人们得到很多东西、实现很多梦想,但有钱却不一定能拥有幸福。幸福学研究显示,当一个国家中的大部分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时候,发展经济无疑会提高人的生存率和幸福感;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经济与幸福的关联度就会减弱。

幸福,就像穿在脚上的鞋子,舒不舒服、合不合适,只有自己最清楚。在今天这样一个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多彩的时代,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更加迫切。关于“幸福生活”,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定义,而我们也一直在为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努力着。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大家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官员、百姓、富人、穷人、男人、女人等,各种人的幸福标准是不同的,影响幸福的因素也各不相同。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幸福更多地藏在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普通日子里和安身立命的居所,以及良好的学习、就业、医疗等生活保障里。那么,一般而言,一个人怎么才算过的幸福呢?除了衣食无忧、居有其所,还应该有一些内心和精神方面的追求,受到一些文化的熏陶。

人民幸福的核心是民生,只有解决好了民生问题,才有能力提供“科学的幸福文化”的保障,也才能提高“科学的幸福文化”的技术含量。广东提出了“科学的幸福文化”,倡导树立科学的幸福观,这对政府和每个公民来说都很重要。政府承诺要让百姓过上幸福生活,这是一种自信,更是一种责任。老百姓们都希望政府能认真地兑现这个承诺,给百姓真正的幸福。当然,政府在一步步履行着这一神圣的诺言。五十年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人们渴望的幸福生活;六七十年代,“三转一响”(三转,自行车、缝纫机、电风扇;一响,收音机)就是幸福的日子;八十年代的“万元户”是百姓的幸福和满足;九十年代要有车有房有钱才过的幸福;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民,要全面和谐、全民奔小康;2010年温家宝总理又提出了“有尊严的生活和有尊严的幸福”;2011年,政府将人民的幸福摆在了核心位置,力争从每一件小事上都体现出“民生难点问题”和“百姓幸福指数”。政府提出建设“幸福生活”、“幸福家园”等策略,从就业、住房、教育、生活、看病等事关民生“幸福”的方方面面着手,处处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

近年来,在政府精神文化建设的倡导下,各地方政府开始重视文化建设,实施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文化惠民工程,新建了大量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为老百姓提供了精神栖息的处所,用文化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政府应多用情感和关爱与百姓沟通,沟通才能带来信任,信任才能带来幸福。政府的公信力会越来越高,政府与百姓间的互相信任也会越来越牢固。几年来,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取得新进展,为应对各种困难和危机,各级政府兢兢业业,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解决了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动争议各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幸福国民不能没有文化生活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民族素养的内在因素。“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内容,更是惠及每个公民的重要民生工程。

“衣食住行满足了,精神需求不能匮乏。”2002年,党的十六大做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战略部署。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分化速度加快,利益格局差距较深,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人们的精神和心理也经历着各种变化的冲击,一些人甚至出现了理想迷失、道德困惑、信任危机等,贫富差距加大过程中的焦虑感、挫败感、不公正感等负面情绪也在部分群体中滋生起来。发展和谐社会,需要物质条件作为基础,制度和法律作保障,同样也需要发挥精神文化滋润心灵、缓解心理压力、凝聚人心等作用,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困惑和矛盾。引导人们参与各种文化活动,让人们在生活上达到富裕的同时,精神上也获得愉快和满足,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文化是植根于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需要社会化、公益化,而不是市场化,文化是不可以购买的,群众自发的文化才有生命力,政府的引导和带动对文化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文化最重要的落脚点是人,需要群众参与进来。因此,发展文化首先要挖掘出群众最根本的现实需求,从而根据需求推动解决。

“十一五”期间,文化产业快速增长,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8400亿元,占GDP比重由2004年的2.1%提高到2.5%左右。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文化产业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改革催生活力,促使文化建设在近几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对于百姓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享受到的公共文化服务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便捷。

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市场主体比较弱小、创新潜力还未完全发挥、文化企业融资困难等。各地在进行“十二五”规划时,要重视文化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要看到文化的独特作用,把文化产业考虑进去、规划进去。

“十二五”期间,我们的目标是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城乡居民尤其是基层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在基层,薄弱环节在农村。未来五年,文化部将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高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水平,继续完善国家、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使农民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基本的文化服务。

“十二五”期间,政府要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对文化事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力争高于同期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还要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比如一个县城至少建一个剧场或影剧院。此外,还要大力发展免费公共电子阅览室,解决弱势困难群体和农村基层群众上网难的问题,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服务。还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各项文化惠民的重大措施,体现均等性、便利性、普惠性,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把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发展服务的对象。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提高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保留了很多文化遗产,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做好展示和传承工作。另外,还要努力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把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好、最值得向世界传播的东西,通过交流、贸易等方式推向国际舞台,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发展文化民生,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包括通常所说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两个基本方面。文化民生事关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思想状况、文化权益和生活品质,体现国家的“软实力”。没有文化的民生是不完整的民生,是不健康的民生。

蓉中村是福建泉州南安一个不靠山、不靠海、没有矿产资源的小村庄,正是在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上,人们走出了一条“经济先行、文化引领、科学发展、强村富民”的发展道路。走进蓉中村,最显眼的位置有一幅巨大的标语牌,上面写着:“做幸福的蓉中人”。什么是蓉中人的幸福?改革开放后,蓉中村比许多地方先富了起来,但各种落后的思想观念和民俗中的糟粕仍然存在。富裕起来的村民们口袋鼓起来了,却觉得无事可做,成年人喝酒、打麻将成为家常便饭,许多人连孩子都顾不上管。村领导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富裕并不等同于幸福,“口袋富了,脑袋不能空”,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对文化生活的渴望,用先进文化引领村民们的思想。把村民都引导到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活中,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就会逐渐减少,凝聚力就会增强。村领导为全村树立了“小村庄办大文化”的理念,提出“富脑”工程,首先开始抓教育。爱学习成为村里最时尚的风气,带动全村群众求知的热情,“家家户户进课堂”成为村庄的一道风景线。蓉中村将每年的9月28日确定为“终身教育学习日”,并设立了专项教育基金会,先后筹资300多万元投入教育,建成从幼儿园、小学、中专、电大到成人教育、远程教育、老年大学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各类学校已有10多所。如今,蓉中村的家庭才艺擂台赛、农民书法大赛、篮球赛、广场健身舞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已经成为村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文化生活丰富了,村民们精神面貌改变了。村民们说:“光富口袋不是幸福。幸福不仅仅要有高收入,还要有精神充实的脑袋。”

民生不仅仅是物质需求的满足,还与文化需求密切相关。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是民生,文化也是民生。尊重人的文化权益,关注文化民生,让文化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人民群众,用人文的情怀关怀人、疏导人、引导人,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文化民生是现阶段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着眼于民生建设,提升人们幸福感的迫切需要。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和矛盾凸显的关键时期,文化具有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妥善协调利益关系等功能,可以很好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和谐方面的需要。

在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日趋强烈追求的当下,文化逐渐成为民生的主要内容和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说过:“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地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许多新的要求,精神文化消费的层次越来越高,对文化产品内容和形式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发展文化民生,就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使群众平等地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平等地参与文化建设,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文化发展,要体现文化的公平性、基本性、多样性和参与性。公平性是指每个公民都拥有平等享有文化服务的权利,平等享有科学文化进步的权利,平等享有参与文化生活和文化创造的权利,平等享有文化创造成果受保护等方面的权利。基本性是发展民生文化的出发点和目的,也就是要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多样性是指提供的文化服务和产品的品种、层次、特色要多样化,服务对象也要多样化,能惠及不同群体。比如人们的精神、观念、信仰、理想等,人们的性情、才能、思维、意识等,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伦理仪式、风俗习惯、交流方式、文化权利等。参与性是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开展文化生活和文化创造等方面的参与性,以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我国,文化与民生的关系曾经相距较远。连人民最基本的温饱和安全都没有保障的情况下,文化是奢侈品,当然不会把它作为民生的重要部分来发展。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的物质需求已基本都到满足,文化需求就表现得越来越强烈。文化越来越深入地渗透于社会生话之中,即使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也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文化内涵。因此,文化成为公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有机组成部分。

普及教育事业,播种幸福希望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面向未来,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

当今世界,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各国纷纷把发展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举措。能否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因此,我们必须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