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幸福中国
21171400000003

第3章 中国进入了幸福时代(2)

其次,要知道金钱并不等于幸福的道理。我们身处一个商业化的社会,要想生活的有一定质量是需要金钱的,因此,金钱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不管何时,我们要认清一点,金钱固然是个好东西,但是还有比金钱更好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家庭、朋友等,我们决不能因为金钱而丢掉这些生命中更珍贵的东西,要知道,金钱永远只是手段,而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对财富,很多哲学家、宗教家都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甚至认为财富是使人堕落的原因。拥有一定的财富,只是为了生活的舒适一些,为了给生命增添一些色彩,但是若把金钱作为人生追求的最终目的,甚至成为唯一目的,那就很可悲了。其实,一个人想要享受生活,随时随地都可以的,我们不妨把标准定得低一点,知足才能常乐。

第三,每个人都要珍惜平凡生活,知足常乐。亲情和家庭很平凡,但却是构成人类生活的基本特性,所有的不平凡最终都要回归平凡,所有不平凡的价值都要用平凡生活来衡量。法国哲学家蒙田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能够和家人和睦相处,是人生的重大成就。如果我们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那就是人生的重大失败,更没有什么幸福可言了。对个人如此,对一个民族和国家也是如此。一个国家治理好坏与否,要看老百姓的平凡生活过得好不好,这才是人民需要的真正的幸福。

社会福利与个人幸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把直接追求幸福的动机称为追名逐利,而间接求利的动机才可能是求义。所以,过去的主流思想很忌讳谈个人幸福。

追求幸福,永远是人的天性,或者说本能。可是对于幸福的界定、幸福的表达、幸福的实现,各人却往往有不同的看法。

《中国人的幸福观》一书里,作者提到,压抑个人幸福而追求集体幸福的潮流背后隐藏着另一个关键问题------幸福是理论的还是现实的?许多神学家也曾鼓吹放弃小我、成就大我,个体灵魂可以得到升华,自我可以获得快乐和满足。个人幸福少了很多“超越”的精神快乐,但多了实在的身体快乐。眼下,幸福和“幸福指数”已经成为极热门的话题。今天,当我们不再仅仅谈论“社会进步”,转而重视“人民幸福”的时候,就意味着幸福从理论回到了现实。

20世纪上半叶,一些经济学家要把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联系起来,甚至一些福利经济学还建立起了“社会福利函数”,就是在一系列严格前提假设下,可以通过社会福利函数加总所有个人福利,得出社会总体福利。后来的研究否定了这一观点,认为这是不合理的。

在西方的发展经济学里,GDP统计多年来也一直遭受着批判,因为GDP中不包括资源利用、儿童教育、妇女压迫和环境保护。众多研究者都纷纷提出修正性的或者替代性的统计方案,如“绿色GDP”、“能源GDP”。不丹国王则直接提出了“国民幸福指数”,它主要包括政府治理、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个方面。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循着一条完全不同的思路,他的研究完全基于问卷和抽样调查,每个参考样本都直接取自个人,都与自我身体感受有关,是直接的个人幸福的反应,而不是从社会福利里去推测。因而,以此制定的“国民幸福指数”就是个人幸福尺度的代表。

幸福一旦被指数化甚至数量化,那么我们很自然地会拿它作空间上和时间上的比较。在当下,哪里的人最幸福?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城市人还是农村人?英国“新经济基金会”做了一份名为《幸福星球指数》的调查报告,满足了人们攀比的欲望。对全球178个国家及地区做了个“幸福”大排名。排名榜里,中国人民的幸福程度排在第31位,在亚洲国家里仅仅排在越南(第12位)的后面,比日本(第95位)、韩国(第102位)和新加坡(第131位)人民要幸福得多。美国只有第150位。

看到这个结果,很多中国人感觉愤怒。中国人的平均收入水平要比日本、韩国低得多,可是报告竟说中国人比他们感觉更幸福。怎么可能呢?我们大可以质疑他们的统计方法和调查手段,甚至是这份报告的权威性。但是,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拿我们和排在更前面的越南作一下对比。要知道,越南的人均GDP刚刚超过650美元,中国是1700美元。这是一种横向的比较,同一时间不同人的快乐比较。可是虽然是同一时间,但不同人脑子里对幸福的判断可能大相径庭。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判断同一个词语,结果自然就没有意义了。

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可以作一个纵向的、历史的比较。我们现代人和古代人比起来,是不是更幸福了呢?后人比前人幸福吗?一个人以后的日子一定比现在和从前幸福吗?很多人认为,总的来说,社会在发展,人们总会更幸福的。但很多现实的例子并非如此,古人们的悠然自得和很多人脑海中的美好回忆就是最好的证明。

最新的关于“快乐经济学”的调查研究证明一个“假说”。快乐与收入无关,不是正相关,也不是负相关,而是不相关。这种现象被形象地称为“跑步机效应”,经济发展了半天,幸福水平还在原地,甚至还可能倒退。我们无需为收入远低于发达国家而感觉比他们快乐而愤怒。快乐只是身体感觉,与收入不见得有关。孔子在《论语》里就曾这样夸赞自己的得意门生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调查结果现实,近些年,中国人的幸福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生先升后降的变化。为什么会导致这种现象呢?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的幸福与自己的收入水平正相关,但是与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攀比水平)负相关。当社会变得更富裕时,攀比水平会随之提高,从而使总的幸福水平保持不变。因此,个人的幸福不能简单地用社会福利的高低来评价。自己的幸福也没必要不停地拿来比较,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美好体验,自己觉得幸福最重要。我们常常生活在恐惧中,但我们相信自己的高贵品性,从而能获得简单而又高贵的幸福。

幸福感与幸福观

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的幸福和人生的美满。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出现了很多思想困惑,而幸福感也并没有随物质富足得到提高,不少人甚至面临着幸福困惑,出现精神失衡与错位。有些人虽然拥有丰富的物质生活,但却常常被巨大的失落、苦闷所笼罩,成为物质、金钱或权力的奴隶,精神生活极度匮乏,出现迷茫、浮躁等不良情绪,甚至感觉生活失去了意义,继而出现道德沦丧、危害人民等行为。

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让人民群众有幸福感。建设让人民群众有幸福感的社会,是国家的责任和发展的目标,当然,也需要全体社会成员一起努力。有什么样的人性观、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幸福观。我们必须在综合人性观的基础上确立我们的幸福观,幸福首先不能仅仅确立在感官快乐上,我们应当追寻一种基于自然物欲又超越自然物欲的持久的心灵快乐和精神幸福。同时,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国家这个大集体的一员,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因此,个人的幸福追求必须和他人幸福、社会幸福和谐一致。

从个体而言,什么样的心态更容易获得幸福感?什么才是科学的幸福观呢?从快乐的要素来看,获取幸福感,个体需要的是身心健康、家庭幸福、自我价值实现、经济收入和亲情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从社会角度而言,我们应该提倡和崇尚什么样的幸福观?社会对于成功和幸福的观念应该有更为明智和丰富的观念,可以使个体在这些观念上有更丰富的选择。社会应该让个体知道,成功的路有千条万条,幸福的生活也有不同的选择,同时,也需要媒体和公众对这些观念的认知有更高尚和更通达的理解。

受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社会复杂化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幸福观出现了多元化取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权力至上主义等不合理的幸福观严重影响着人们。有人认为吃饱穿暖就是幸福;有人认为“跟着感觉走”就是幸福;有人认为趋利避害就是幸福;有人认为及时行乐就是幸福;有人认为拥有权力就是幸福;有人认为出名就是幸福等等。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价值取舍和行为准则。社会应该引导人们树立和践行正确、合理的幸福观,提高人们的幸福感,这就需要加强幸福观教育。

研究表明,真、善、美等价值追求相联系。道德教育能帮助人获得人悟幸福的心灵我们幸福感的下降,与我们的教育有密切关系。从小到大,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我们除了得到怎么挣钱、怎么读书、怎么成功的教育外,有多少是教我们怎么获得幸福快乐的呢?很少!传统的成功教育,往往急功近利,甚至追求一夜成名、一日暴富,甚至不惜以牺牲健康和生命为代价。激烈的竞争和争斗往往导致感情和道德缺失。这样的社会环境,自然使幸福感大打折扣。所以,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应该深刻反思。从现在开始,要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要为人们提供心灵的营养。那么,我们应该什么样的幸福观,并以此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呢?

第一,需要保持身心健康,树立良好的信仰和信念。身体的健康是幸福的基础,心理健康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信仰和信念是个体强大精神力量的源泉。信念,就是要认为有一份幸福在前边等着自己,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坚定向前走,从而获得一种内心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

第二,努力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合。我们都知道,幸福感的获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个体要努力通过诚实劳动创造一定的物质财富,使自己的幸福生活建立在坚实的物质基础上。在拥有一定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必须拥有一定量的精神财富。只有用健康高尚的精神生活指导和支配物质生活,才能真正感到生活的意义和幸福。

第三,要善于感悟和发现幸福。幸福感的体验离不开一颗善于感悟幸福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其源于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幸福存在于人生的细节之中,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生活愿望的达成,一个容易满足、懂得知足的人才更容易找到快乐、得到幸福。

如果没有健康的幸福观,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就不会有幸福感。真正的幸福必然与真、善、美等价值追求相联系。道德教育能帮助人们获得真正的人生目的、获得幸福人生所必须的道德法则。良好的道德修养使人心胸开阔,让人从内心体验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体验到快乐、满足和幸福,从产生幸福感。

幸福形态的多样性

什么是幸福,一万个人会有一万种解释,甚至一万零一种解释。一个饥肠辘辘的饿汉看到一个馒头,他可能会拿自己的宝石去交换。因为这时馒头比价值连城的宝石更让他感到幸福。反过来,一个亿万富翁吃了一顿山珍海味,反而不如吃几碟乡下土家菜更满足。所以,“幸福”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幸福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人们对生活经验的感受,因此,幸福的形态不尽相同。

幸福是人类共同的期盼,人人期望过上幸福的生活,但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却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人注重物质享受,有的人注重精神富足,有的人喜欢繁华都市,有的人钟爱恬静乡间,这就是各人对幸福的标准和感受不同所导致的对幸福的追求不同。

幸福是每个人通过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体验生活价值和意义的快乐感受。不同的人身处不同的生活环境,对幸福的理解就会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幸福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不可能拥有完全相同的幸福体验,人们对幸福的价值有着不同的理解、对幸福生活有着不同的感受,这体现了幸福的多重内涵和多种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