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大国,首先是民生大国
幸福大国建设之道,直指民生,这也是2011年两会在“幸福中国”这个主题下,聚焦民生的原因。
中国大多数人都具备相当程度的幸福感,这才叫作“幸福大国”。温家宝总理在“两会”前与网友交流时,也指出:“幸福就是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之所以在两会上提出“幸福中国”、“民生大国”这两个概念,也就是说这是国人前进的目标、努力的方向,也就是说这个目标现在尚未达成,没有达成也就意味着有那么一部分人不幸福。所以当有此问:这部分人为什么不幸福?而这个“为什么不幸福”就是中国成为“幸福大国”的主要障碍和解决问题的落脚点。
人民为什么不幸福?这个问题只能让人民来回答:有声音说看病难,医疗保障有问题;有声音说,“尘肺病”缠身,受尽万般折磨,俺“因病致贫”;有声音说,住房消费大,我压力重重;有声音说教育制度不合理,要改革。有声音说,俺农民工讨薪不成,权益没保障;有声音说,我们独生子女,养老压力大。这么多声音,汇集成庞大的民意,民意反映出来的无一不是这部分人切实的生活状况,生存状态,这是什么,这就是民生。所有的这些民生问题解决好了,人民日子就过得舒心了,安心了,对政府也有信心了,国家稳定,人民安泰,“幸福大国”这个概念也就实至名归。所以说,“幸福大国”首先是“民生大国”,那么如何才称得上“民生大国”呢?
我们知道,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指涉所有同民生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其概念几乎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任一领域,无所不包,甚至还可以包括历史观方面的问题,具有高度综合性。但这个概念冲淡了人们对于直接、切身、具体、真正的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改善,使民生问题难以同改善民生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有效地结合起来。所以,在具体政策和实际生活领域,人们采用狭义上的民生概念,这个概念从社会层面着眼,其概念意涵渉指民众的基本生存状态、生活状态、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的保护状况,等等。
在不同的时代,“民生大国”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外延,孟子曾在《梁惠王章句上》中一段精彩的阐述,可以作为其时孟子对“民生大国”的想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时代变迁,环境易变,在当今21世纪的中国,“民生大国”的具体外延又有不同,笼统的说,现今民生安泰的外延指涉中国13亿多民众自身价值的实现,权益和自由的保障,高品质的生活质量。具体一点,教育、社保、养老、住房、文化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极大改善,都是一个“民生大国”的应有之义。
民生之下,有大问题,也有小问题;有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有暂可缓之的问题。但,民生无小事。“如何建设民生大国”是施政者以及民众本身都应严肃对待的重大课题。
于施政者来讲,合理的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并拟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以及正确方案,并严格的贯彻实施,这是他们的职责;于民众来讲,积极的配合施政者的方针政策,也是民众当尽的义务。
在面临诸多民生问题时,“民本思想”应当是执政者在分析和解决民生问题时的第一要义。庄子曾言:“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民犹水也国犹舟也,欲行大舟,先蓄厚水,物理之自然,政理亦使然。“想人民之所想,思人民之所思,虑人民之所虑”,这是执政者对其自身的基本要求,也是民众对一名合格执政者的合理期望。
民生大事,匹夫有责。民生事关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中国民众作为当事人,面对需要迫切解决的民生问题时,我们也不要讽刺挖苦,冷嘲热讽。而是应该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思路。当我们提供建议的时候,要彰显法制和人文,积极而不失稳健,有实质、有见地。摈弃落后的观念,树立新的理念,为执政者提供各种可能的、新颖的思路和办法,或别有洞天,柳暗花明,岂不妙哉!?
民生牵涉甚广,施政者所虑,有宏大的、概念性的,如政权的稳定、经济的腾飞、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大,此为国内民生的基本保障。有的则是具体的,操作性的,甚至延伸至民生的细枝末节。但民生问题也不能简单的这么划分,其复杂程度不可想象,往往一个问题包含着无数个问题,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此,解决问题之道和在?是大刀阔斧,快刀斩乱麻?还是轻触细探,寻找问题根本,系统性的解决问题呢?二者各有利弊,前者暴风骤雨般的行事办法怕动摇国之根基,后者又难触实质。前者要看中国有没有能力承受得住那大刀阔斧,后者则是投鼠忌器,顾忌重重,问题牵涉相连,怕是治好了头疼,导致肚子疼。所以,在拟定问题时,“积极稳健”或许才是正道。如此,2011年两会关于“幸福中国”的浪漫主义想象才有实现的可能。
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俨然已经有了获得幸福感的经济基础,转而“幸福感”成为了中国繁荣富强的新的衡量指标,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的精要所在;“幸福感”成为社会发展程度衡量指标,体现了执政者的人文情怀,是对中国人民生活的终极关怀,是中国早就真正和谐社会的契机所在。
中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在“幸福中国”这个主题下,“让人民更幸福”、“中国要成为民生大国”成为中国政府未来工作的努力方向和落脚点。中国由“国富论”转向“幸福论”,提倡“经济转型”、“绿色发展”。“抗通胀”中国打“精准站”,无不以对人民的深切关怀为目标,处处体现对“民生问题”的热切关注。
在两会的热议下,中国的问题也牵动着世界的神经,法国《欧洲时报》执行社长张晓贝建议:“中国政府应着重考虑如何从强调经济发展到转而强调社会公平公正,如何从主抓经济建设的领导型政府转型为公共服务型政府。”这一建议深度契合“民本思想”,深谙“民生大国”之要义,也是中国政府一直以来所坚持“为人民服务”理念的体现。是中国成为“幸福大国”必由之路。
中国人民的幸福在哪里,在民生,是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活干,有学上,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都过上好日子。要实现这一目标,“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概念要深入人心,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等现实问题也要得到妥善解决。如此,中国距离“幸福大国”不远矣!
总有一种力量鼓励我们前行,尽管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放慢自己的步伐,但是我们的脚步从来积极稳健、落地有声,我们也从来没有改变自己前进的方向。惠民天下,社稷安康,大国泱泱,幸福总长!
让“因病致贫”现象成为历史
温家宝总理说:“医疗制度的改革是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虽然它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但是我们迎难而上,毫不退缩。”我国“新医改”破冰,并在期待与摸索中努力前行。希望修改后的新医改方案能真正做到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结合,切实减轻人民就医负担,让“因病致贫”成为历史。
韩群凤有两名13岁的脑瘫儿子。但在去年11月20日的深夜,韩群凤给两个孩子吃下安眠药,然后一个接一个地把他们放入浴缸……孩子死后,她自己服下农药自杀,但被救活。13年来,为了给两个儿子治病,这位母亲耗费了近百万元,奔走于各地求医……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一个母亲,当她对生活、对社会感到绝望,当她不能再为脆弱的孩子提供庇护的时候,她对自己深爱的孩子做出了如此举动。对于一个母亲来说,以这样的方式夺走自己儿子的生命,该是怎样的绝望和心痛啊!
母亲把亲生儿子溺死在浴缸里,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同情她?甚至在法庭上,连公诉人都为韩群凤求情。这一定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谋杀,一定牵涉到了很多人内心的痛处,引起了多少人“因病致贫”的共鸣!时下有一句话说的很形象,一人得病株连九族。听起来很残忍,但是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确实不争的事实。也就是说,一个人生病,全家的成本都要搭在里面,而且没有尽头。
近几年,国家政策不断加大对“三农”的倾斜力度,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和城镇居民拥有的配套医疗设施相比,我国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依然很简陋,属于“先天不足,后天羸弱”。在很多农村人的观念里,“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有个小病小痛的不算什么,扛扛就过去了;实在抗不住了,就自己随便买点药吃,根本不舍得去医院看病,更不用说接受全面的检查。如果得了大病,那就更不敢去医院了。因为一般村里的诊所医疗条件都十分简陋,只能开点普通的药,看个头疼脑热,根本治不了“大病”,所以只要一说大病,似乎都和城市里的大医院有联系。对于普普通通的乡下人,根本就不敢进城看病。他们全家一年到头也收入不了几个钱,去了大医院,那就是个无底洞,离倾家荡产就不远了。
作为公民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医疗保障向来关乎民生大计。但多年来,对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民怨颇多,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表现突出。近年物价上涨,医疗费用支出随之攀升,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这时候,农村合作医疗就适时的出现了。家住夏邑县的农民老杜逢人便夸:“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就是好,不仅救了我的命,还救了我们全家!”在我国广大农村,像老杜一样通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摆脱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例子不在少数。
我们国家在广大农村地区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是组织广大农民团结互助,共同抵御疾病风险,对患病农民给予一定比例的经济补偿,让农民不至于“看不起病、不敢看病”,让“因病致贫”现象成为历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民“一人得病株连九族”的现状,消除一部分农民贫困的根源,逐步走上富裕之路。
我们国家实行医疗制度改革,一定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中国的实际是什么?是老百姓的收入低,医疗保健条件差,健康保险水平低,政府支出困难,社会救助能力弱,看病难、看病贵。因此党和国家应该把建立“病有所医”作为医疗改革的终极目标,老百姓热切盼望能够享受到“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另外,医疗改革的资金如何用也是一个重点要解决的问题。要把有限的医改资金用在刀刃上,医改的钱要用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用来救死扶伤。只有科学投放医改资金,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认为,中国的医改,要根据我国国情和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采取多种改革制度相结合、统筹兼顾的方法,既要推行健康保险,也要深化医疗机构的体制机制改革,更要努力增加国民的收入,政府还要对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全面救助。多管齐下,对症施治,合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才能达到“病有所医”的民生目标,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历史。
改变国人“重储蓄轻消费”的观念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说中国经济结构存在什么大的问题,那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储蓄率太高、消费太低的问题。
近几年,重储蓄、轻消费已越来越成为我国居民一种普遍的行为取向。究其原因,既有居民个人的因素,如收入水平较低、消费观念陈旧;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如可供居民个人选择的资产种类不多、证券市场风险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消费信贷开展缓慢等。经济学家指出,这种重储蓄、轻消费的现象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很有必要“对症下药”进行“诊治”,刺激消费,以分流过多的银行储蓄,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很多国外的研究甚至认为,中国的老百姓爱储蓄、不懂得消费,说中国人重储蓄、轻消费,其实是对中国人的一种偏见。怎么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购买力。提高消费能力最主要的还是要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增加农村居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收入,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购买力,使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能够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在城市,可以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水平、税收调节等手段缩小收入差距。在农村,除了已经开始推行的免征农业税等优惠措施外,还必须想办法降低生产资料价格,否则农民减轻的负担将被提高的生产资料价格所抵消。此外,还可以提高粮食生产补贴,既保证粮食产量,又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居民消费后顾之忧。许多针对居民储蓄和消费的调查显示,城镇居民最突出的储蓄目的是为了“子女或家庭成员教育”和以后的“养老”做准备,这方面所占比重达64.0%,其次是为了“防病”。因此,针对这方面问题,政府应该出台真正有利于消费的政策,大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保护范围,降低居民未来支出预期,减少人们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预防性储蓄动机。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改变人们消费倾向的关键,调查结果表明,83.8%的城乡居民认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刺激消费的有效措施。因此,我们应该尽快完善和健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关系民生的保障机制,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从而增强居民即期消费能力。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应该逐步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扩大保障的广度、加大保障的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提高民生保障,人们才能从心理上突破消费“瓶颈”,人们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去消费,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从而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适当降低房价,解决人们最基本需求。通过相关的调查了解到,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房子是他们的心头大患,降低房价能够有效刺激消费。为了扩大内需,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适当降低房价,鼓励开发商降价,促使房价回落到合理的价格区间,让一般人能够承受房价之重,使人们住有所居。另外,由于房子需求的弹性大,如果适当降价,可以刺激一部分人买房,有利于转化居民的长期储蓄为有效购买力,满足人们拥有自己的房子的愿望,同时也释放了居民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