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优化消费环境,净化消费市场。消费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要想增加居民消费需求,我们还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和结构。通过规范市场秩序,可以提高消费领域信用水平。因此,我们要彻底清理整顿消费环境,消除消费陷阱,为大家创建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建立健全消费信用体系,构建“放心消费”市场,让广大居民放心消费。
第五,拓展金融投资渠道,引导居民树立投资观念。对储蓄之外的其他金融投资品种不熟悉,也是导致居民被动储蓄的重要因素,股票低迷、金融投资市场不健全、买不到债券等原因也常使居民不得已选择储蓄。基于此,我们应该加快健全和完善金融市场,积极开展金融创新,拓展投资理财新渠道,发展多层次金融体系的建设。因为政策引导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增强居民金融投资意识、风险意识,适当引导居民手中的资金由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
不能让住房消费成为幸福的绊脚石
从多种相关调查来看,随着房价的上涨,居民幸福感是逐渐下降的。是到了认真倾听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声音,还房地产业民生本质,实现房价理性回归的时候了。
幸福是什么?不同人或许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我们的幸福必定和生活密切相关。马斯洛需求理论把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分成五等,其中,居住和穿衣、吃饭、看病一起,是满足人类生存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虽然它处于最低等次,但却是最强烈的不可回避的需要,也是推动人类各种行为的原动力。住房问题不仅是人民的生存梦想,也是一项关乎权利与福祉的民生工程。
房子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住处,更和生活质量、个人地位紧密相关,连接着情感亲疏、家庭存亡等方方面面。从目前的房价来看,买房不仅是低收入人群难以企及的梦想,就是中等收入者,也要付出艰辛代价。一些在城市生活的白领,即使住在宽敞的房子里,也因为房子倾尽所有而成为实质上的“穷光蛋”。房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居民生活的是否轻松舒适,关乎人们的幸福感。
近年来,高房价已经成为一个举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在高房价下,出现了一些人住不起房甚至租不起房的局面,影响了一批城市年轻人的创业热情;在高房价下,即使工资上涨,也失去了改善生活的意义,他们不得不拿出其中的一大部分应付房价或租金的上涨。一个社会的良性运转,是一个不断在经济社会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提升之间找取平衡点和结合点的过程。作为检测社会良性运转的指标,公众幸福感不仅是“晴雨表”,也是“指示器”。如果一个社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出现下滑,那就要对这个社会发展的走向进行深入反思,并及时做出调整。
在中国,许多年轻人的幸福和希望在房子上,但居高不下的房价却让他们“望而却步”,房价和居民经济巨大的落差造就了中国特殊的“房奴”阶层,房子成了我们追寻幸福的绊脚石。只要想买房子,注定要操劳一生贫困一生,这不仅是哪一个家庭的问题,而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难看出,如果把安居作为一项幸福考核指标,当下的公众期望值和社会现实间显然还存在一段距离。住房保障是一项关系社会稳定的民生工程,是建立和谐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的住房保障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得到重视和解决。政府只有解决了百姓住房问题,让百姓享受中国房地产事业发展的成果,才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大业。
经济学家认为,高房价下的房地产业不仅不能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而且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复兴的最大障碍。在许多城市,买一套房,相当于吞噬掉一个中等收入家庭几十年的全部收入。他们哪里还有能力消费?至于那些按揭贷款者,在长达10年、20年、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背负着沉重的还贷压力,平常不得不节衣缩食,高房价透支了他们未来几十年的消费能力!再加上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因此留下的巨大缺口仍要由他们来填补,内需还怎么拉动?
那么,是什么在推高中国的房价?经济学家给出的答案是:过于倚重房地产,商品房一枝独秀,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垄断。在发达国家,开发商供应的住房在整个住房供应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一般都在25%左右,而保障性住房或者带有保障性特征的住房,则占比非常高。这样一来,既可以解决国民的住房问题,也能有效避免房价的失控。而在我们国家,由于经济适用房被架空,廉租房许多地方政府没有动力建,城镇居民自建房被禁止,导致整个城镇住房供应体系的90%以上被商品房所占领。商品房一手遮天,正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垄断地位牢不可破,房价持续上涨,民众为住房问题深切忧虑的根源。由于高房价导致的购买力的下降,严重抑制了房地产的积极作用,使得房地产业成为民族经济发展的障碍。
衣食住行原本是生活的必需品,而在中国,在某种程度上,住房已经成为一种“崇拜物”。许多人找对象,已经不再是单纯地寻求爱情,还有房子,他们希望爱情背后立着一栋像样的房子。当人们搀扶着房子走入婚礼的殿堂,我们不能不感叹,房子在顽强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不少年轻人奋斗的目标不再是实现某个宏大的理想,而是拥有一套房子。房子取代理想成为终极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能代表一个民族未来发展动力的群体迷失了。
当房子被提升到“崇拜物”的地位,我们不能不承认一个现实:一个民族,正在住房问题中迷失或沉沦。当西方国家把高科技、军工、汽车、电影、农业、金融业、服务业列为支柱产业时,如果我们仍然停留在依靠蚕食民生、降低民众幸福感的房地产业来发展经济的程度,我们这个民族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又在哪里?因此,是时候对房地产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了,我们应该积极正视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认为,政府应该重视并将解决公民住房问题提上日程,采取多方面措施,使人们买得起房、有房住,不至于因房致贫,比如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非盈利性或微利性住房,同时为开放居民自建房及集体土地房屋等。这样不仅能拉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而且民众购房的支出大大减少,有利于民众财富的积累,当然也有利于支持居民消费。住房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利于民生问题的解决,而且,困扰中国经济多年的内需不振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既给“面包”又给“面子”,让人民幸福更有尊严
现在,幸福的内涵丰富了,外延拓宽了,体面、尊严就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意味着要尊重每一个个人的幸福感。让每一个中国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是中国民生的新布局,也是亿万中国人的新愿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经历了由温饱不足到初步小康、再到迈向全面小康的里程碑式发展,消费结构也由生存型向改善型、发展型转变,部分群体已迈入享受型消费阶段。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4000美元,已进入世界银行划分的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越来越多的中国老百姓“正在奔跑中寻找幸福”,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他们开始更多地考虑如何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舒适、更便捷。“十二五”规划中着重强调,让每一个中国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还需要加快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但目前,我国在居民各种消费需求方面的供给能力还不足,未来一段时期,应该充分科学认识改善民生的阶段特征,准确把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改善民生的新期待。比如,老年人、年轻人、儿童、男女,城市人口、乡村人口,农民工、白领,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人们需要的、消费得起的休闲、文化、娱乐、健身等消费渠道,满足人们身心发展需要。
2010年“尊严”被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而2011年报告中每一项工作规划、每一个具体措施无不透露着让人民“幸福”的气息。我们国家已经从过去的“GDP崇拜”,转变为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这表明政府对人民幸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幸福感表现在幸福指标上,在地方“两会”中,已经将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纳入重要一项。如果说去年提出“尊严”,今年在强调“尊严”的同时,更加突出“幸福”。这表明“以人为本”的施政思路逐步得到提升,政府对民生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幸福是一种感受,为了让公众感到切实的幸福,还需要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对于政策提倡的,要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政府工作的重点还是要放在促进人民富裕、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上来。“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年均增长7%,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要超过7%,迈出了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的历史性一步,并强调“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这符合新时期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实现“民富”的目标,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切好“蛋糕”。一方面,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可以为提高居民收入奠定坚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通过收入分配改革、规范分配秩序、健全收入分配体系,又可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十二五”规划围绕民生领域提出的多项约束性指标,成为一大亮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年均增长3.3%,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不低于7%……以约束性指标的形式为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戴上了“紧箍咒”,赢得人们一致叫好。政协委员们说,让这些民生指标具有约束性,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到实处的最好形式,对于政府是一种鞭策,同时也为民众传递出政府的坚定信心。我们在肯定约束性指标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民生涉及的领域很广泛,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既细致又复杂,因此,为了督促政府部门对这些约束性指标的完成情况,我们应该推广采取综合的考核体系,让考核机制真正发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指挥棒作用。
“民生”作为当下的热点话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政府工作的目标是要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温暖和幸福,还要活得有尊严。我们要知道,对于老百姓来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每一件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事都是实实在在的,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实现的。特别是当一些具体的民生实践与经济发展的其他目标发生冲突时,就更加考验执政者的诚意和智慧。比如一些地方搞城市建设片面地“贪大求洋”,结果是马路宽了,交通却堵了,给人们工作出行造成很多不便;高楼建起来了,为了美观,很多菜市场都拆了,结果居民们没地方买菜了。因此,我们说坚持民生为重,在制定任何策略、做任何决策前,首先都要想到人民,看是否把百姓的利益放在了首位,是否把人民的幸福和尊严放在了前面。
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这一美好的目标凝聚着百姓的期望,也需要政府和人民一起付出不懈的努力。
健全社保制度为“幸福”护航
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目前从总体上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经济体制改革相比仍明显滞后。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问题正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一方面,社保资金的来源不足,社保资金没有统一的投资渠道;另一方面,社会保障的深度不够,还有大量的人群没有被社保所覆盖。以我国医疗保障为例,目前城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约有1亿,仅占城镇人口的20%;而农村只有不到10%的人口能够享受到农村合作医疗保障。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将近10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并且,相对于经济较发达、各方面条件较健全的城市社会保障来说,落后的农村地区社保问题更加突出。因此,眼下我们应提高对农村人口社会保障的关注,并制定相关措施以提高农村居民社保水平。
同样严重的还有农村养老问题,80%的中国农村老年人没有养老保险。目前中国有6000万农民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积累了216亿元保险资金,有108万的农民开始领取养老保险金。但是,这些占人口总数80%的农民也只享受到了20%的社保资源。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说,享受社保依然是一个“奢侈”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