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进退——处世生存的12个应变法则
21199100000004

第4章 法则2: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1)

判断形势,择时而动

一般来说有两种因素能影响行动的结果。一种是必然性的因素,另一种是偶然性的因素。当然在现实中,往往是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人们常说做事情要有机会才能成动,机会就是具有偶然性的有利因素,它是有时间限制的,时间过了机会也就没有了,所以又叫时机。俗话说:“开船要趁涨潮”,如果不看时机,而轻易行动的话,结果就是事与愿违。

秦始皇死后,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合伙逼死秦始皇的长子扶苏,立小儿子胡亥为皇帝,即秦二世。赵高依仗秦二世对他的宠信,大开杀戒,干了不少坏事。后来他害怕有大臣入朝上奏时揭他的老底,就想方设法捂住盖子。有一天,赵高对秦二世说:“天子之所以尊贵而有威权,是因为群臣只闻其声,不见其面。何况陛下正当年轻又刚刚即位,不一定对每件事都了如指掌,万一在朝廷上措置不当,给大臣留下话柄,这就不好了。不如深居宫中,同熟悉法律的近臣及侍中,一起处理政务,事情就有了缓冲的余地。这样一来,大臣就不敢上奏没有把握的事,天下的人都会称颂陛下是圣明的君主。”昏庸无知的秦二世乐得把朝野大事交给赵高代理,从此他不再上朝,一味地在后宫里寻欢作乐。而随着权力的扩大,赵高的野心也不断地膨胀,因此除掉李斯就显得日益迫切了。

当时的秦朝事实上已是危机四伏,胡亥对秦始皇的暴政变本加厉。沉重的徭役赋税和残酷的苛政刑法,使人民苦不堪言。六国的旧贵族们也日夜谋划着复辟江山,各种复杂的矛盾交织在一起,终于点燃了反秦的熊熊烈火。李斯面对危局,心急如焚,屡次想进见秦二世,秦二世只是不许,赵高见此情形,假意对李斯说:“当今关东盗贼出没,但皇上仍然声色犬马,毫不关心。我本想劝阻一番,无奈位卑言微。丞相乃先帝重臣,为何不肯进谏呢?”李斯说:“我何尝没有想过。只是现在陛下常居深宫,我很难见到,找不到机会啊。”赵高见李斯已上钩,心下窃喜,表面却不动声色:“只要丞相肯进言,卑职一定留心,瞅到皇上有空闲,立即来禀报。”李斯自是感激不尽。

赵高深知胡亥已沉湎于酒色而不能自拔,当然就十分反感别人在他玩兴正浓的时候来打扰。于是,每当看到胡亥歌舞狂欢,与众姬妾厮混时,赵高就派人通知李斯:“皇上正闲着,可以奏事。”李斯赶忙去求见,一连几次,都是如此。胡亥非常恼怒,破口大骂:“我闲着的时候他不奏事,偏我宴饮正酣之时再三扫我的兴致。难道是看朕年轻,瞧不起朕吗。”赵高趁机说:“若是这样,事情就严重啦!沙丘之谋,丞相曾经有功。如今陛下已立为皇帝,而丞相地位没有提高,他这样做是想让陛下实行分封,立他为王呢!如果陛下不问臣,臣是不敢说这些话的。我还听说丞相的长子李由与反贼之间有书信往来,不过我还没有掌握确凿的证据,因此没敢报告皇上。”秦二世见赵高分析得头头是道,因此,准备拘捕李斯,又恐怕把握不大,打草惊蛇,便先派人调查李斯儿子李由与盗贼相互勾结的证据。

对赵高在皇上面前打他的报告,李斯已有耳闻。他也不是省油的灯,知道自己中了赵高的圈套。他上书给秦二世,一面申诉自己的冤屈,一面指出赵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提醒秦二世注意。然而此时的胡亥,早就被赵高完全迷惑,他反而将李斯的申诉书交给赵高过目,嘱咐他要小心。赵高佯作悲伤地说:“丞相父子谋逆之心已久,所担心的就臣一人。臣死不足惜,只是担心陛下的安危。”这几句“赤胆忠心”之言,使胡亥大为感动。他安慰赵高道:“有朕在,谁敢动你。”自此赵高更加肆无忌惮。

当时,造反的人越来越多。李斯邀同将军冯劫和右丞相冯去疾联名上奏秦二世,建议暂停阿房宫的工程,减少边区戍守和转输,以缓解民愤。秦二世对李斯本就有怒气,这下一触即发。他咆哮道:“这些都是先帝开创的功业,必须继续从事!如今我才即位两年,就蜂盗并起,完全是因为你们镇压不力所致。你们身为两朝重臣,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还有何资格占着丞相、将军的位子!”说罢,叫人把冯去疾、李斯、冯劫统通抓起来,投入监狱。冯去疾、冯劫知道消息后就自杀了。李斯觉得自己一向劳苦功高,皇帝不会把自己怎么样的。那知秦二世把李斯交赵高审问定罪,赵高拷打李斯,鞭答像雨点般落下,李斯不胜痛楚,被屈打成招。李斯自负能言善辩,自己又确实没有造反的心,于是又找机会上书,希望秦二世能赦免自己。然而奏书呈上,全落在赵高手中,赵高指使狱吏将奏书扔在一边,压下不报,并说;“囚犯无权上书”。

后来,赵高暗派宾客十余人冒充为御史等人,再次开庭审判李斯。李斯仍然坚持原诉,赵高则派人再次拷打他,李斯只得又改口。秦二世派人复查李斯的案子,李斯以为与以前一样,说了也没用,为了不受皮肉之苦,便违心服罪。秦二世知道后,高兴地说:“没有赵君,差点让丞相把我卖了。”秦二世二年的七月,李斯被腰斩,并弃市咸阳。相传由于秦始皇的赏识,当初李斯不仅官运亨通,他的子女也都跟着沾光。在一次酒席上,李斯想起了他的老师荀卿告诫他的“物忌太盛”这句话,感慨地说:“我是个平民百姓,今天却做了丞相,可以说是富贵到了极点。但是,物盛则衰,我还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而到了临死前,李斯对二儿子说:“我想与你再次牵着黄犬,一同出老家上蔡的东门去追赶狡兔,这已是不可能的啦!”由此可见,李斯曾经对现实的认识还是比较清醒的。可惜他贪恋权力,虽然知道有危险却迟迟不肯离去。

赵高的算计是造成李斯最终被腰斩的重要因素,但对于李斯来讲,赵高的算计毕竟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当李斯得知赵高的算计和时局对其不利,仍然要与人联名上奏秦二世。这种不合适宜的行为最终决定了李斯的命运。

智慧火花

时机就是在前进或者后退时,事情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有利情况。所以英国著名的政治家狄斯累利说:“人生成功的秘诀,就是当好的机会来临时,立刻抓住它”。因此,成功的秘诀是根据当前形势抓住好机会而果断行动。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时机具有时间性,所以好的时机不可以放过,因为它失掉了就不会再来。俗话说:“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在进退之间,不能把握时机的人,必将一事无成。然而机会稍纵即逝,犹如白驹过隙,只有真正聪明的人,才能在关键时刻抓住机会。

隋末天下大乱,各路人马纷纷造反。后来,北方基本形成唐、郑、夏三足鼎立的态势,而南方则相对复杂一些,不过虽然有较多军阀势力,而真正有实力可以与唐军对抗,只有萧铣一人而已。当时萧铣定都江陵(今湖北荆州),雄踞南方,拥有精兵40万。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高祖李渊为了平定天下,委派大将李孝恭和李靖去攻打萧铣。行军途中不仅要经过山高路险的蜀郡,更有长江三峡的陡峭天堑易守难攻。李靖认真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并迅速决策,很快做好战斗准备。

不久大军浩浩荡荡的向蜀郡进发。蜀郡的探子得到李靖大举进攻的情报,急忙向萧铣报告。萧铣先是大吃一惊,继而哈哈大笑,他跟部将说:“眼下秋色潇潇,寒气凛人,谅他李靖几十万兵马能飞过长江不成?再说三峡天险,危路岌岌,他纵是神通广大,也难免葬身鱼腹。我想李靖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不必多虑。”经萧铣这么一说,部将们也都放下心来,放松了防守。更要命的是,此前萧铣实行了“罢兵营农”的政策,身边才留有军队数千人。李孝恭和李靖率领大军来到长江边时。只见江水横溢,白浪滔天,其势如千军万马,令人心惊胆寒。有位将领见此情景,便向李靖建议说:“江水泛滥,三峡险峻,战士们渡江一定十分困难,依我看,不如等江水退了,我们再打过江去,不也是很好吗?”

古人说:“夫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意思是难以得到而容易失去的东西,是时间;时间到了就会来但又转瞬即逝的,是机遇。当时萧铣只以为李靖他们会被江水阻隔,不会马上进攻自己,所以放松了自己的防守。这对李靖来说,就是绝佳的机会。李靖明白眼前虽然有江水阻碍的困难,但是克服这个困难,后面的事就可以势如破竹了,所以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于是他坚定地说:“现在一定要渡过江去,打他个措手不及!要知道,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萧铣只以为我们被江水阻隔,不会马上进攻。所以我们必须在他还没有调集兵马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下子攻到城下。这才是用兵的上策。”将领们听了这席话,个个奋勇争先。在李靖的指挥下,他们很快包围了江陵,萧铣一下子招集不齐人马,只能开城投降。被押解到长安之后,李渊可没有对萧铣宽大处理,立马下令杀了他。

要说捕获机会,见机而动,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错失时机的原因,主要是时机到来后,却没有能够及时的发现它,或者是认识不清,把握不准。要知道机会不可能形象生动地摆在你的面前,它常常被复杂变幻的迷雾所掩盖。比如在战国时期,秦昭襄王未听白起长平之战后,立即乘胜攻打赵国邯郸的建议,而是修整了几个月。要知道长平一战,赵国主力全军覆没,已是元气大伤,秦军如果一鼓作气,乘胜追击的话是很有可能灭掉赵国的。然而修整给了赵国喘息之机,再加上赵国后来的对策得体、用人得当,结果反败为胜。这就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它使秦国灭赵的大计未能在昭襄王手上实现,这一推就推到了几十年后的秦始皇的手里。

可以说,把握了机会就是一步顺,步步顺,而错过了机会,却可能是一步走错,满盘皆输。这一得一失之间就是对机会的掌握。

智慧火花

把握时机就是要求人们,在恰当的时间里,用恰当的方法,做恰当的事情。然而时机不会明显地摆在那里让人看到,它需要人以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它,并迅速抓住它,因为它总是稍纵即逝。为此必须养成审时度势的好习惯,随时把握客观形势,通过对各种力量对比变化的分析,才能透过现象发现事情的本质,这样才有可能及时抓住时机。

审时度势,做出正确的判断

生活的妙处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等待你的是什么。因为生活中充满变数,人们必需要审时度势。在有利条件下,须抓紧时机,以求迅速行动;而遇到难处,则又需审时度势,宜退则退。如果不知道审时度势,一味地按照原先死板的计划行动,结果常常是与目标背道而驰;只要懂得审时度势,进退有道,就可能趋利避害。

公元1219年,金军大举向南进攻。首领李全统领义军抗击南犯金军。一场大雪后,淮河结冰,李全想趁封冻之机,出击已经被金军占领的泗洲,并夺取泗洲城。于是,亲自率领3000精兵,深夜过淮河,潜向泗洲东城,当其挥师踏城壕之冰逼进城下时,突然城上燃起了数百支火把,并且听到金军守将的叫骂声。李全知道城中已经有了准备,攻城难以奏效,便知难而退,引军而还。

冬去春来,淮河封冻即将融化。李全马上组织了3000精兵在封冻还没有完全融化之前,发起了突然袭击。城中金军本以为封冻即将融化可以放松戒备,没想到这时李全的部队却发起猛烈的攻击。最后李全终于夺取泗洲城这一关键战略要地,为后来的抗金大业奠定了基础。

李全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审时度势。通过估量自己的力量,再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处理难易不等的各种事情时,也应该先估计一下自己的力量是否能胜任。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计划,因为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审时度势并做到恰到好处才是最好的计划。也只有审时度势才能做到进退相宜。

审时度势最为重要的是要懂得对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只有对大趋势判断正确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就要求我们从大局出发,灵活处理各种问题。在做任何决定之前,首先应考虑的是大局而不是个人的荣辱得失。

东晋时期前秦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王猛,虽长期居于高位,权倾朝野,但其肚量过人,善于通权达变,驾驭属下。他在率军与燕主帅慕容评在决战前夕,曾派遣将军徐成前往燕军阵前侦察敌情,规定中午返回,然而徐成到黄昏时分才归来,且讲不出正当理由,王猛大怒,要按照军法将其处斩。

大将邓羌为徐成求情,王猛坚持不答应。邓羌回到自己的营内,纠集手下人马要进攻王猛。王猛问其原因,仍为徐成之事。于是,王猛赦免了徐成,还称谓邓羌义而有勇。

战斗开始以后,王猛望着对面漫山遍野的敌兵,对邓羌说:“今天这场战斗,非将军不能破敌取胜,请将军努力。”不料在此紧急关头,邓羌又讨价还价,要王猛答应他一个司隶校尉的职务,并以罢战相要挟。

于是,王猛被迫答应了他的要求。邓羌乐得从床上跳起来,捧起酒坛大喝一顿,然后跃马横枪,与部将张蚝、徐成等人一起直扑敌阵,四进四出,旁若无人,夺旗斩将,杀敌无数。

邓羌身为大将,徇私求情,扰乱军法;带领士兵欲攻主帅,目无上级;临战之时欲求要职,等于要挟国君。有此三条,罪该杀头,对于邓羌的这些错误,王猛全部容忍退让,他之所以能容忍邓羌之所短,完全是让调动邓羌之所长。王猛完全是从国家的根本利益这个大局着眼,从当时的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处理问题。

作为集体的一员就应该以大局为重,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做任何决定之前,一定需要从大局上考虑问题。

智慧火花

有人说过:成功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一个只知道埋头苦干的人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他会成为最早被时代淘汰的人。只有那些能够掌握大局、审时度势、权衡进退并恰到好处行事的人才,能走得又快有稳。一个不懂得分析局势、权衡利弊的人,很难有所成就。我们应该从根本利益这个大局着眼,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处理问题。只有掌握大局、审时度势、权衡进退并恰到好处,在关键时刻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洞察大势,才能顺势而为

人生攻守进退实际上就是不断顺应趋势的过程。一个能够洞察大势的人必定是智者。因为他能够把握大环境的变化,让自己处于一个有利的地位。大环境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方向,能够洞察大势的人,不会判断错了方向,他们成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天时、地利、人和。而天时说的就是大趋势,如果没有天时的配合,就是没有了成功的大环境。所以我们要学会为自己选择一个有利的大环境,这样才能成功。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是在某个时期,拥有了一个成功的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学会进退就是学会洞察大势,学会选择和改变自己的环境。

秦国的丞相李斯未发迹时,在其家乡上蔡县衙当差。作为小吏,李斯被人呼来唤去,受了不少的屈辱。李斯胸有大志,不满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