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员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从政箴言
21220800000028

第28章 齐家(2)

贤妻是一个男人顺应历史潮流向前挺进的人生财富,也是大是大非的十字路口温柔的向导和忠诚的同路人。“妻贤夫祸少”,对谁来说都是一条不容易打破的真理。

家庭是生活休憩的港湾,也是干事创业的加油站。每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家庭影响和支持不可低估、不容忽视。如果说制度建设和强制监督是外部的硬性的制约,那么家庭的作用就是内在的潜移默化的润泽。家庭助廉就是通过家庭成员亲情的力量,构筑反腐倡廉钢性的栅栏,在有效预防腐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家庭助廉”是帮助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最有效防线;相反,党员领导干部亲属的不端行为、贪欲、虚荣心也往往会成为党员领导干部腐化堕落的助推器。“家庭助廉”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正确行使权力的精神支持;“家庭助廉”是构建幸福和谐家庭的坚强保障;相反,腐败是影响家庭稳定,进而毁灭家庭、家人幸福的定时炸弹。“一人腐败,全家受罪。”党员领导干部家属在生活和工作上给予对方有力的支持和鼓励,在诱惑出现时给予适当的提醒和督促,既是对爱人最好的关爱,也是对自己家庭最好的呵护。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韩非子·外储说》

【释义】举荐外人时不回避自己的仇人,举荐内部人时不回避自己的儿子。指推举人才时,秉持公正无私之心,不参杂个人好恶。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办到的,这些人要推荐别人的话,一定是要符合他自己心意的人。谁不符合他的心意,就是再能干的人,他也绝对不会推荐。历史上“祁奚举贤”的故事就很好的阐释了这句话的涵义。

据《左传·攘公三年》的记载:周灵王二年,晋国大臣祁奚因为自己年纪大了,于是他向晋国当时的国君晋悼公请求退休。悼公问他:“你退休后,谁可以接替你的位置,当任中军尉一职?”祁奚举荐了与自已有仇的解狐。但是没想到的是,解狐还没不得及上任就忽然病死了。悼公只好再次问祁奚:“还有谁可以接替中军尉一职呢?”祁奚回答说:“我的儿子祁午也可以。”不久当任中军佐的羊舌职也死了,悼公又再次征求祁奚的意见,祁奚又向悼公推荐了羊舌职的儿子羊舌赤。悼公问祁奚:“你为何既举荐你的仇人,又推荐与你关系密切的儿子与下属呢?”祁奚答道:“大王问我的是什么人能胜任这些职位,并不是问我这些人与我是什么关系呀!”悼公听了深受感动,他拉着祁奚的手说:“你说得太好了,寡人感谢你这些年的操劳”。于是便任命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职的儿子羊舌赤为中军佐。

周灵王十六年,晋悼公之子晋平公重新策封祁奚为公族大夫。周灵王二十一年,当时执掌晋国朝政的大臣范宣子,在平公的授意下杀死了大夫羊舌虎,又将羊舌虎兄长叔向株连入狱。有人劝叔向找宠臣大夫乐王鲋帮忙说情,叔向说:“只有祁奚大夫才能救我。”祁奚听说叔向被株连入狱,不顾自己年老而又路途遥远,跑去跟范宣子义正辞严地说:“我听《尚书》中讲,对一位有智慧、有谋略的人应当加以相信和保护。叔向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他参与谋划国家大事而很少有过错,教诲别人又从不知道疲倦。对于这样的人不给以相信和重用,却反而被株连,这是国家的损失啊!过去舜帝把鲧处死了,鲧的儿子禹却得到舜帝的重用,管叔、蔡叔被杀逐,而他们的兄长周公却仍在辅佐成王。现在我们怎么能因为一个羊舌虎,就置整个国家利益于不顾呢?”范宣子听了很受感动,于是他与祁奚一起去面见平公,说服平公赦免了叔向。事后祁奚悄然而归,叔向了解他,也就不再登门拜谢。

祁奚这种以国家社稷为重“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救人不图报”的精神,受到了世人的称道。孔子也曾赞美过他,司马迁在《史记》中也称赞他。也正是祁奚这种公正无私的品格,让《左传》的作者左丘明也深受感动。他在《左传》中称赞祁奚说:“我早先看《尚书》里说:“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没有偏袒他人,也没有结党营私,王道政治坦坦荡荡。这句话大概是说的就是祁奚这样的人了。恐怕也只有贤人,才能推举跟自己一样的人。《诗经·小雅·裳裳者华》也说:“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只因为他有仁德,所以才能推举像他一样的人。祁奚就是具有这样的美德啊”。左丘明在这里对祁奚赞誉有加,也许在他看来能做到像祁奚这样,不管是自己的仇人,还是自己的亲属、部下,只是以德行和才能,作为推荐的标准,这样的人古往今来都是少数。因为稀少,因为大多数的人都做不到,所以他才成了榜样,也才有了光彩,才值得让人们称赞。

党员领导干部要知其义,记于心,行于表,要牢固树立“公大私小”的思想观念,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以公为先,以私为后,积公德,杜私欲,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始终把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第一利益,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从大局出发,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不能带个人和小团体的偏见、私欲,不能把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置于不恰当位置,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省,随时随地随事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坦荡无己私的高尚而纯粹的人。

知识链接:乐于忘记,宽待他人

乐于忘记,着眼未来,把精力放在大事上;不念旧恶,注重现在,把洒脱用于做人上。

古人云:“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别人对我们的帮助,千万不可忘记,反之,别人倘若有愧于我们的地方,应该乐于忘记。

唐朝的李靖,曾任隋炀帝的郡丞,最早发现李渊有图谋天下之意,亲自向隋炀帝检举揭发。李渊灭隋后要杀李靖,李世民反对报复,再三请求保他一命。后来,李靖驰骋疆场,征战不疲,安邦定国,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魏徵曾鼓动太子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同样不计旧怨,量才重用,使魏徵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也为唐王朝立下了丰功。宋代的王安石对苏东坡的态度,应当说也是有那么一点“恶”行的。他当宰相那阵子,因为苏东坡与他政见不合,便借故将苏东坡降职减薪,贬官到了黄州,搞得他好不凄惨。然而,苏东坡胸怀大度,根本不把这事放在心上,更不念旧恶。王安石从宰相位子上垮台后,两人关系反倒好了起来。他不断写信给隐居金陵的王安石,或共叙友情、互相勉励,或讨论学问,两人谈得十分投机。

相传唐朝宰相陆贽,有职有权时曾偏听偏信,认为太常博士李吉甫结伙营私,便把他贬到明州做长史。不久,陆贽被罢相,贬到明州附近的忠州当别驾。后任的宰相明知李、陆有点私怨,便玩弄权术,特意提拔李吉甫为忠州刺史,让他去当陆贽的顶头上司,意在借刀杀人。不想李吉甫不记旧怨,而且,“只缘恐惧传须亲”,上任伊始,便特意与陆贽饮酒结欢,使那位现任宰相借刀杀人之阴谋成了泡影。对此,陆贽深受感动,便积极出点子,协助李吉甫把忠州治理得一天比一天好。李吉甫不图报复,宽待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

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荀子》

【释义】有学问有教养的人都是送别人一些激励的话来作为礼物.庸俗的人都是送别人一些钱作为礼物.

古人此言看似有点不近人情,其实并非要否定钱财的慈善作用,而是从更深层次上论二者之间孰轻孰重的关系的。赠人以言较之散人以财,更可使人茅塞顿开而受益非浅,从而印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哲理。钱有用尽之时,物有告罄之日,而一句金玉良言却往往使一个人受益终生。

赠人以言或者受人一“言”,多多益善,心安理得,永远都会为此感到庆幸。而赠人以财或者受人一“财”,则会随着量的积累导致发生质的变化,难免要超出“送礼”与“受礼”的交往界限,逐步会陷入“行贿”与“受贿”的腐败泥潭,从此恐怕就不会过上安稳日子了。反感赠人以言,厌恶受人一“言”,势必就会导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逐步地由高雅走向俗气,由俗气走向贪婪,由贪婪走向卑鄙,由卑鄙走向牢狱,直至走向终结人生的“断头台”。

在厦门特大走私案中,原市委副书记刘丰由于受人一“财”,回报赠人以财,公然为赖昌星走私犯罪“保驾护航”,贪恋酒色,骄奢淫逸,很快就成为一个臭名昭著的人物了。他的“家里人”听到社会上的传言后,也曾多次“以言”相劝。然而,只要赖昌星一来电话,刘丰就像中了邪一样,拔腿就溜进“红楼”照样吃喝玩“潇洒”,但最终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力终身,并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落了一个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

可见,赠人以言还是赠人以财,受人一“言”还是受人一“财”,如果超越了“人之常情”所界定的正常交往,就会使得同一个人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如果赠人以言,就有可能成就一人;如果赠人以财,就有可能害了一人;如果受人一“言”,就有可能挽救自己;如果受人一“财”,就有可能害了自己。抛开这些“假设”来看,最可靠最实际的还是“君子赠人以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只有好处,没有害处,能保一辈子平平安安不摔跤,岂不是人生中最大的庆幸!

近年来,赠人以言似乎越来越被看淡,甚至还会蒙上用嘴“玩人”的嫌疑,往往使得“送礼”者和“受礼”者都很尴尬,可能就此断送培育多年的“君子之交”。而赠人以财则越来越成为“时尚”,由名烟名酒到名猫名狗,由金银首饰到豪华别墅,最为简便首推金钱美女和高官厚禄,送礼的敢送,受礼的敢受,不能不说是一种可怕的悲哀。长此以往,既不是说“君子”会越来越少,也不是说“庶人”会越来越多,而是说滋生了一批贪官就会祸国殃民,这就关系到党、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了。

党员领导干部的说话非常重要。党员领导干部尤其要“言顾行,行顾言,”“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刀剑。”忍一言,息一怒;绕一着,赢一步。话语虽轻,份量不轻,对朋友、对亲人、对同事,在他困难或困惑的时候,一句良言可能使他顿开茅塞,走出困惑,也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老子·九章》

【释义】满屋子的金玉财宝,并不能长久保持。由富贵而生骄纵之心,是自己给自己遗留祸殃。

所谓“金玉”泛指珍宝与美器,以及所有难得的货品。“富贵而骄”中也带有“为富不仁”的含义,也可以简单的解释成:富贵而骄奢。古往今来,有哪一个攫取利益的成功者能够把他所得的利益,如金玉、珠宝、财富、名声、门第等,传之无穷呢?没有人能做到。不仅如此,个人占的财富过多,就会骄奢淫逸。而骄奢淫逸,往往会为自己招来灾难。

贪图权位与俸禄的人,往往不知满足而得寸进尺,结果会引来别人的嫉妒;拥有众多的财货,是不可能长久守住的,而且稍有不慎还会招来别人的虎视眈眈,所以老子认为这些是危险的。历史上有多少人帝王将相曾经显赫一时,但到头来大都身败名裂,家破人亡。比如汉朝的齐王韩信位极人臣,最终是被吕后与萧何设计害死;唐朝名臣长孙无忌,显赫多时但最终也难逃自缢而死命运。多少血淋淋的例子提醒着我们,“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的道理。

李斯是秦代政治家。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人。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李斯当了秦国宰相后名声显赫,最终还是难逃一死。可见富贵而生骄纵之心,是自己给自己遗留祸殃。

满堂金玉,人之所欲。自古及今,搞得金玉满堂的人,都想永远保有,并惠及子孙。可是,或随即失之,或子孙失之,甚者因福得祸。所谓富不过三代,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所以,满堂金玉者如能以之造福社会,才是大聪明。“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富与贵常常并生骄与横,富贵者却往往骄横而不自知。富贵者本来就高高在上,招人妒忌。骄横则如火上浇油,肇祸就怨不得别人了。

骄奢淫逸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拦路虎、绊脚石,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敌。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历史起点,牢固树立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有足够的认识,绝不可视而不见、掉以轻心,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决反对一切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牢固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力戒骄奢淫逸的腐朽作风。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

——《增广贤文》

【释义】意思是人可欺,天不可欺。劝我们待人接物不要弄虚作假。因为头顶上有神灵在始终看着我们。

这句话想这同封建迷信并无瓜葛,只是告诫我们对神灵该有份敬畏心才好。起码能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天地间是极其渺小的,不要随意违背天理人伦。

做什么事情都要问心无愧,纸是包不住火的,做了坏事,就算隐藏的再好,总有一天真相也会被发现,一些人利欲熏心。为财、为名、为权,不择手段费尽心机,甚至置法律于不顾,却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东汉的杨震是弘农华阴人,少好学,博览群经,当时称为“关西孔子”,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杨震淡泊名利,年轻时多年寓居湖县及潼关等地。他到东莱出任太守途经昌邑时,以前经他举荐的荆州茂才王密时任昌邑县令,为答谢杨震的举荐之恩,趁夜深人静怀揣10锭黄金到驿馆拜见杨震。杨震对王密此举很是生气,毅然拒绝。王密四下瞅了瞅说:“夜黑人静,是不会有人知道的。”杨震义正词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说没有人知呢?”说完他生气地将黄金掷于地上。这就是著名的“四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