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30不怕40不悔50不憾
21228000000091

第91章 人身三宝:精气神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自太上辟道以来,历代人都很重视人体精、气、神的修炼,并把它们看作是人体最宝贵的东西,视为人体生命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物质。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是指藏于肾的生命之精,使人类具有繁衍后代的能力;后天之精是脏腑之精,来自饮食的营养物质。有了营养物质的不断补充,才能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精气充盛,能够抵御外邪,可以化生血液,生成脑髓,人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莫不与精的盛衰有关。

气流动于体内,其作用是维持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人体的呼吸吐纳、水谷代谢、血液运行、抵御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依赖于气化功能来维持。气来源于先天父母之精气、后天水谷之气,以及吸入自然界之大气。

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活动的生命统帅。它包括魂、魄、意、志、虑、智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体现人的健康状况。神生于先天之精气,又被后天水谷之气的充养,故精气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

精、气、神三者之间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很密切。从中医学讲,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所以说,精充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气虚神也就少。反过来说,神旺说明气足,气足说明精充;神少说明气虚,气虚说明精亏。中医评定一个人的健康情况,或是疾病的顺逆,都是从这三方面考虑的。因此,古人称精、气、神为人身“三宝”是有它一定道理的。由此看来,只有维护好人体“三宝”,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古人有“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死”的说法,以此也不难看出“精、气、神”三者是人生命存亡的根本。当精、气、神逐渐衰退变化,人已步入老年的时候,就更应该珍惜此“三宝”,古人对这点非常重视。荀子认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这里说明两个意思:一是说要注意精、气、神的物质补充,二是强调不可滥耗“三宝”。

正确的养生方法应是惜精、养气、守神。

(1)惜精养性——生命之本

孟子说:“人生莫过于食色二欲。”食维持生命,色繁衍生命。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可以毫无忌讳地谈论饮食文化,然而,谈性则色变。其实,两者是同等重要的。性活动是人的本能,性生活是人类的正常生理活动。饮食需要遵循规律,性生活同样如此,违反规律也要受惩罚。和谐适度的性生活可以提高人的活力和生活情趣,延缓衰老,有益于身心健康。

然而,许多现代人不知道惜精如金,年轻时什么都不相信,只顾狂施乱泻,一到中年便百病缠身,老了才明白,但为时已晚。所以,懂得惜精养性的道理十分重要。

(2)养气——生命的源动力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活力的精微物质,气聚合在一起便形成有机体,气散则形体灭亡。人体的气,从整体上说,是由肾中精气、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清气所组成,在肾、脾、胃和肺等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下所生成,并充沛于全身而无处不到。

气是不断充养人体的一种无形物质,气的升降出入就是生命运动的基本形式。气也缘于先天而养于后天。先天之气称为“元气”,存于丹田;后天之气则指呼吸之气与水谷之气,两者相传于胸中而称为“宗气”。元气启动了生命的活动,为后天之气的摄入奠定了基础;而后天之气又不断培补先天的元气,故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除元气、宗气外,根据气在人体内分布的部位、作用、性质不同,还有管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3)守神——生命体的主宰者

神藏于心中,在体外则成为生命的象征,在体内则成为生命的主宰。狭义的神包括脑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全部机体活动功能和外在表现。神的生成主要以“先天精”为基础,以“后天精”为补养培育而成。

神,是我国传统医学中被经常使用的概念之一。《内经》中就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的记述。意思是说,神的存在标志着人体的昌盛,而神的消失则说明人体的死亡。可见,神与人体的生死盛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无怨无悔无憾箴言

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大凡讲究养生的人,都把“精、气、神”称为人身的三宝,把保养精、气、神作为健身、抗衰老的主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