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爱心中的芭蕾,不要爱芭蕾中的自己。——乌兰诺娃
只要提起乌兰诺娃,中年以上的爱好艺术的人们,总会在心中升起一种亲切美好的感觉。她的名字已化为上世纪芭蕾艺术辉煌时期的一个象征。她曾经访问过中国,并把她的优美舞姿留给了中国观众。
1.原先并不想跳舞
珈丽娜·谢尔盖耶夫娜·乌兰诺娃1910年1月8日出生于俄国彼得堡一个芭蕾世家,母亲罗曼诺娃是一位芭蕾演员,父亲乌兰诺夫是芭蕾导演和舞台监督。尽管她从小就生活在剧院的气氛中,可是父母起初并没有想到让乌兰诺娃也成为专业舞蹈演员,这也许与她很早就显露出十分羞怯和谦逊的天性有关。
后来母亲发现,乌兰诺娃在童年时表现出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特质。她的动作有一种轻松感,对一切美的事物特别敏感,对音乐尤其偏爱。那时乌兰诺娃喜欢倾听母亲娓娓地讲述舞剧的故事。当母亲逐渐看到女儿出色的形体后,终于改变了想法。1919年9月,她把女儿送到了玛丽亚剧院附设的舞蹈学校,当时她在那里兼任低年级古典舞的课程。
在学校里,幼小的乌兰诺娃常常哭鼻子,要求父母把她带回家去。因为她讨厌上课和每天苛刻的芭蕾训练,她根本不想成为芭蕾演员。特别是她那羞怯的天性,在各方面都妨碍着她。她在课堂上不好意思大声回答老师的问题,被老师叫起来后常常就默默地站着,垂着头,暗暗流眼泪。乌兰诺娃知道父母非常爱她这个独生女儿,但对她的教育太严格了,有时“甚至是残酷的”。
不过她还是在舞蹈学校呆了下来。后来她曾经说过:“我清晰地记得夏天放假的日子里,每天早晨都要站在‘可憎的’把杆旁,开始永无止境的形体训练。那时我曾多么憎恨这门‘凶狠的艺术’,多么希望抛弃这一切,跟大家一样跑到湖边划船,游泳。可是一种听不见的声音一再坚定地重复:快练功吧!快练功吧!只要你不停下,你就将是个名不副实的芭蕾女演员!”
1926年的一天,乌兰诺娃的母亲去观赏学生演出的芭蕾《护身符》,由一群女生扮演的一群“星火”在满台飞舞,其中有一个女孩的造型特别吸引人,表演也很有激情。在她津津有味地瞅着这女孩的身影时,突然发现,原来这就是自己年方十六的女儿乌兰诺娃!母亲终于发现了女儿所具有的非凡的舞蹈潜能。
当时乌兰诺娃已经转到瓦冈诺娃的班上,向这位俄罗斯最杰出的女子芭蕾教育家学习芭蕾。乌兰诺娃体质很弱,腿很细,她患过麻疹、猩红热、腮腺炎、黄疸病,几乎所有的常见病都轮流得过。瓦冈诺娃也感觉到了乌兰诺娃体质柔弱,她帮助乌兰诺娃平衡发展整个形体的造型,使她正确地运用舞蹈中的各种技巧因素,逐渐形成自己的造型风格。以后瓦冈诺娃还精心为乌兰诺娃选择了毕业演出剧目:《仙女们》中夹心糖仙子与王子的慢板舞,展示了她的抒情才能和古典舞的高度水平。
在上个世纪里,瓦冈诺娃培养了十来位优秀芭蕾女演员,从谢苗诺娃、乌兰诺娃、维契斯洛娃,直到最晚的科尔帕科娃等,都是世界级的芭蕾艺术家。可以说,没有瓦冈诺娃就没有以芭蕾而闻名世界的乌兰诺娃。1928年5月,乌兰诺娃从舞校毕业,进入列宁格勒歌舞剧院工作。但她仍坚持在瓦冈诺娃的演员进修班里继续学习了十六年。
乌兰诺娃的成功离不开老师,也离不开她的父母。母亲的一丝不苟的意识深刻地影响着女儿,她总是毫不留情地提出尖锐的意见,所以她成了乌兰诺娃最好的助手、老师和朋友。母亲在专业上非常严格,她上课时,要求学生们从一个动作平稳而富有创造性地过渡到另一个动作,使它们联系协调,与音乐配合一致,这就养成了后来乌兰诺娃那种优美如歌般的流畅,而不是去醉心于诱人的所谓绝技。
2.不顺心的感情生活
芭蕾演员的艺术生命是短暂的,可是乌兰诺娃却毫不逊色地跳到了50岁。1928年5月16日乌兰诺娃在列宁格勒歌舞剧院的舞台上演出了她的毕业剧目———《仙女们》;1960年12月29日乌兰诺娃在莫斯科大剧院的舞台上又跳了《仙女们》。可是观众并不知道,这是她在大剧院的最后一场演出,就在她蜚声天下,取得辉煌成就时,乌兰诺娃从舞台上退下来了,去当了一名舞蹈教师。
作为一名妇女,她也经受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命运考验。在乌兰诺娃的书橱里可以看到全套的《航空与宇宙》杂志,乌兰诺娃对航空事业的兴趣,与她最早的个人情感生活密不可分。但是一场空难夺走了她的第一个心上人,他是一位飞行员。后来她与前苏联第一代戏剧大师扎瓦茨基共同生活,他比她大16岁,虽然在艺术上志趣相投,可是两人爱好各异,后来终于分手了。乌兰诺娃在舞台生活中,曾与不少才貌双全的“芭蕾王子”相遇,可是只知为艺术奉献的芭蕾圣女,竟没找到其中的任何一个作为生活伴侣。50年代后期,乌兰诺娃与大剧院美术总设计师瓦季姆·伦金结婚,并一同赴欧美巡回演出,这成为乌兰诺娃爱情生活中的高峰。瓦季姆·伦金比乌兰诺娃大8岁,于1974年谢世。之后乌兰诺娃度过了近二十五年的单身生活,直至1998年3月去世。在她身边伴随她的,只有在英国演出时伦敦一位观众送的一条可爱的鬈毛犬“博利绍伊”(含义是“大剧院”)。乌兰诺娃十分宠爱它。可是常给女主人带来欢乐的鬈毛犬寿命有限,也先于她离开了这个世界。
最使乌兰诺娃内心隐隐作痛的,是先后扮演罗米欧的男舞伴,这些舞台上的“心上人”共有十余位,由于芭蕾男演员超负荷的体力消耗,竟一个个先她而去。她的养女塔季扬娜也在满60岁时去世,对乌兰诺娃又是一次沉重打击。塔季扬娜去世后,每天晚上她都要对着相片,说说悄悄话,告诉她自己这一天是怎么度过的。她确实能感觉到自己和相片中的人的感情联系。
乌兰诺娃还有一个“永久的秘密”。她有一本绿色人造革封面的笔记本,早在1928年刚从列宁格勒舞蹈学校毕业时,她就开始使用。本子的装订线已经松散,她用一根红色的丝带捆扎着。这个日记本保存和使用了70年。可是乌兰诺娃宣称,这不是日记,在她一生中,自己从来就不记日记。她笔记中据说只是详细记载了何时何地跳了什么舞,舞伴是谁,因为这对她来说是最重要的。可是乌兰诺娃不肯说出最后一篇记的是什么,她搪塞道,她正在记录一些对她来说是十分珍贵的诗篇。这些诗篇都是别人特地献给她的,这些诗句充满了爱的情感。但是决不能认为,这些人跟她有什么谈情说爱的关系。有人当面问乌兰诺娃,难道过去和将来,都没有人读到她的这些笔记吗?乌兰诺娃肯定地说:“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可能读到,它们将伴随我一起死去。”她最终没有保留自己的文物档案,因为她不喜欢别人干预她个人的生活。
3.曾想上前线的芭蕾女皇
在纪念二战胜利57周年之际,俄国《议会报》首次发表了杰出的芭蕾大师乌兰诺娃60年前写给全苏艺术委员会主席赫拉普琴科的一封信。信中乌兰诺娃以极大的爱国热忱请求上前线,直接参加消灭德国法西斯的战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页上方印着苏联国徽的信笺。由于岁月的流逝,信纸已呈灰色,遒劲的笔迹仍清晰可见,在信中写道:
尊敬的米哈依尔-鲍利索维奇!
鉴于目前的情况,我已不能平静地在剧院工作了。请您批准我上前线,或者作为战地宣传队成员,或者作为护士。剧院现在不需要像我这样的不完全合格的工作者,您对我的多次请求置若罔闻,始终不肯帮忙。如果这次您再不回信,再不答应我的请求,我就要寻找更富有人情味儿的领导的支持了。
当时乌兰诺娃在基洛夫剧院担任独舞演员,由于德国入侵苏联,剧院疏散到莫洛托夫市(现在的佩尔米市)。乌兰诺娃已从艺14年了,在《天鹅湖》、《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剧中塑造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荣获了10万卢布的斯大林一级奖金。
在这封信中,乌兰诺娃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陷于战争苦难中的同胞,只要能上前线,她甚至愿意做护士或宣传队员。收到乌兰诺娃的信后,赫拉普琴科立即复电,同意她休假。乌兰诺娃在回电中仍坚持自己的意见:
莫斯科艺术委员会赫拉普琴科感谢复电。我准备在夏天身体康复后再休假。我不撤回上前线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