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记载:“定公问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鲁定公以一个国君的身份请教孔子,问他作为一个君王,应该怎样对待臣下;作为臣下又该如何侍奉君主?孔子从道德修养方面回答了鲁定公的问题。孔圣说,只要领导对下属真诚地礼敬、爱护、礼贤下士,臣下就会对君王尽心尽力、忠贞不二。孔子认为君礼臣忠。君应当以礼使臣,凡事当依国家所定的规矩而行。儒家认为,君主与臣子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应该对等,并不是单方的义务。臣应当以忠事君,要尽其应尽的职责。君臣相遇,各尽其道,各尽所责。
儒家倡导在君臣关系上,首先臣下要以礼侍君。在处理君臣关系上,孔孟强调了一种有条件的命令与服从关系,在常态下,人当然要尊老、自谦、礼让,要下级服从上级。没有这样的秩序,社会就无法运作,也不可能和谐。
《论语》中就详细记载了一则孔子面见君王时的样子:“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意思是说:“进入朝廷大门时,曲身鞠躬而入,敬畏似无容身之处。不站在大门中央,因中央为君出入之处,立中门为不尊。行不踩踏门槛,踩门槛则不恪。过位,门之中位即君之出入位,不可穿越。君虽不在,过之必敬,足不可轻入之;同时说话声音低微,好像力气不足的样子。进入朝廷议事大堂,先要提起衣服的下摆,使之离地而不止于绊脚栽倒而失礼。侍立于大堂听君令,静心屏息,不喘粗气。这是近临君身当有的气容肃穆。议事毕出大堂之门,下了一级台阶后,才舒气解颜,恢复平日的怡然愉悦。下完台阶之后,像鸟儿般快步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复其常态的从容,但仍存有敬谨之心。”
这些都是孔子对君主的应尽的礼节,但更重要的是表现了孔子对君主的尊敬。孔子也曾自己说过:“事君尽礼,人以为诌也。”意思是说,对君主尽忠,人们认为是在谄媚。这样做是不是有一点过分了呢?做人难,做一个忠臣更难。一个人有时候想作一个好臣下,对君主尽忠合礼,而别人会认为你是溜须拍马。所以孔子告诉学生,做臣子就要有个臣子的样子,与君王相处必须讲究礼仪规矩,不要管别人怎么看,只要你的内心是真诚的,不是故意讨好巴结就行。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扪心自问而无愧。
《论语》记载:“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夫子事君极其敬谨。君主所赐之熟食,必先正坐而尝之,再分赐于他人。正席先尝如面对君食一般敬重。君所赐之生肉,煮熟之后,必先进供于天地祖宗。君王所赐之畜生之类,必念君之惠,念生之怜,不敢杀之,而当精心畜养。周礼有“王日一举,膳夫授祭,品尝食,王乃食”。故服侍于君王,君祭祀前不能食,而己不祭则先食之,似若为君食也。或若有疾,而君来视,则移身于南牅下东首,使君得以南视之。东为生气之方,首向东以受生气。病卧不能着衣束带,又不可以亵服见君,故加朝服于身,又引大带于上,犹如着朝服面君一般,敬之至也。夫子身为大夫,若君有命召见,则即刻赴命,不等驾好车马就先步行走了。
除了以上的观点,儒家还认为臣对君还需要尽忠。何谓忠?查《说文解字》:"忠,敬也,尽心曰忠。"《左传·桓公六年》:"上思利民,忠也。"《左传·昭公元年》:"临患不忘国,忠也。"这是春秋时代人们对忠的解释。忠,是一种应有的品德和行为准则。它是一种对事对人的应有品德和行为准则,因为它必然要通过人事才能表现出来。其对象较为广泛,对自己的份内之事,对亲、师、友、君所交待的事都要忠(尽心)。间接地,也便成了待亲、待师、待友、待君(都应该忠(尽心),当然这忠并非无原则的忠。在孔孟那里,"忠"隶属于"仁",忠是诚实的表现,它所传示的精深内涵本身便是仁义。《荀子·君子》篇里:"忠者,敦慎此者也。"把办事敦慎称为忠。忠是侍奉君主的原则,更是做人的原则。
同样的,君主对待臣下也要以礼相待。当君主与臣子发生矛盾,君王有违天道人伦、发生错误时,臣下应该“从道不从君”,坚持正义。儒家从来不认为忠君就要卑躬屈膝,失去自我。《孝经》中曾参问孔子:“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孔子回答说:“是何言与?是何言与?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意思是当忠君就会陷于不义的时候,就可以与君争,不从君命!
对于无原则的“愚忠”是儒家极力反对的。《左传》是儒家经典教材,儒家对于是不是应该死于“君难”的看法是:“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就是说国君为了社稷国家去死,死得其所,我们就应该与之合力赴难,如果是为自己的私利而死,死的就不得其所。那么大臣们就可以不为其殉难。
“亚圣”孟子谈到忠时,和孔子一样,绝没有认为忠是无原则地听从上司、君主之命。不仅这样,儒家还认为当君主不能善待或者迫害臣下时,不但可以不忠与他,还可以起来反抗他。《孟子·离娄》篇中,"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意思是: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把臣下当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腹心;君主把臣下当狗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一般不相干的人;君主把臣下当泥土草芥,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仇敌。孟子还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意思是,当君主残暴不仁,就完全没有必要在忠于他,而是应该讨伐他,而不被视为弑君,如果再为暴君效力,则是助纣为虐。君的原意是群,君的职能是维护群体的利益,残害仁义的纣王只是独夫民贼而已,没有资格再被视为君。
韩愈、二程和朱熹等人开创的宋明理学或称道学,演绎出一个“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原道》,《昌黎先生集》卷十一),以后又经韩愈、朱熹传之后世的儒家“道统”。儒学认为,臣子应该“从道不从君”,发展了“道统”思想,为臣子怎样侍君提供了行动的原则。道统思想中所表达的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把“道统”从“政统”、“皇统”中独立出来,甚至凌驾于后者之上,臣子可以挺直腰板,不卑不亢,以浩然正气面对君主的过错。正所谓投桃报李,士为知己者死;又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做事注重权变之道
【子曾经曰过】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论语·雍也》
【智者感悟】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之儒,不要做小人之儒。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儒家的传统观念,体现的是儒家思想中的入世的一面,也是封建道德标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