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裁的使命
21245000000007

第7章 修戒——释放员工本力(1)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佛法渡人有三大法宝——戒、定、慧。通过几千年的实践证明,这三个字是十分正确的,也是十分有效的,而且相当简单易学。如今,许多所谓的管理大师为了显示自己的学问,总喜欢把问题搞得复杂化,其实,这世界上的真理还真是越有效的越简单。

佛家第一大法宝就是戒。佛陀在涅槃前告诫弟子:对初入佛门的人来说,一定要以戒为师,要用戒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坐、住、卧等。也就是说,该做的必须做,不该做的坚决不做。没有规矩,又哪有方圆?

人性是有弱点的,人性是需要修正的,人是很难自己改变自己的,因此,绝大多数员工都得借助外力来修正他们人性的弱点。

人跟动物一样,是从动物界来的。动物性与人性,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许多从动物身上见到的那种不好的动物性,其实在人性上都依然存在,比方说贪婪、残暴、争斗、不守秩序等等,这些东西人身上也有。

因此,如果过分地强调人性得自天命,过分地强调它的合理性,不许对它有半点限制,那就是将人性等同于动物性。

人,一半是神仙,一半是魔鬼;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几千年的演进,依然还显得太短暂,依然还有许多方面有待优化和控制,否则,就会闹出大问题。

人类的哪一次人为的灾难,不都是人性弱点的失控造成的,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伊拉克战争、拉登的911事件、银行内盗、兄弟反目等等,都无一例外不是如此。

你去看马路上的人,绝大多数身上都是正气不足,邪气有余。所以说,发展到今天的人,还不是最完善的人,还必须借助外力,才能达到修正的目的。

那么,人性要修正到什么程度呢?有一句大家非常熟悉的话,叫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人的性情要有一个度,要达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这样一种境界。

子思的《中庸》,我想很多同学都读过,《中庸》开头有一句话叫天命之谓性,什么叫性呢?天赋予你的就叫性。

《中庸》接着说率性之谓道,率就是沿着,沿着人性去治理民众,庶几乎就是治民之道了,这一点我们在上面已经谈到。《中庸》又说:修道之谓教。人性有天生的弱点,任何人不可能生下来的时候,他的人性就是不偏不倚,而且一辈子都不偏不倚,这不可能。所以要通过教来修正人性,这个教就是教育。而孔子的教育的手段就是礼和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外力。

《礼记》说礼缘情而作,意思是说礼是从人的情感出发来制定的。但礼又是以修正人的情感为目标的,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就是说,在受到外物的影响之前,喜怒哀乐没有偏向,处在中立的状态。一旦受到外物的作用,喜怒哀乐被诱发出来时,都能恰到好处、合于道的要求,这就是和的境界了,和是天下最大的道。

所以,人的情感不能大喜、大悲、暴怒,也不能怠惰、懦弱、无情,要力求进入大中至正之域,这样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文明时代的人、一个脱离了动物境界的人。所以说,这个礼是规范你的行为的。

儒家主张人应该内外兼修,礼乐文化的分工,是礼内、乐外。人的外在的言谈举止,要通过礼来加以规范;而内在的德性以及和谐的性情,则要通过乐来提升。

内在德性的提升比较困难,可能需要一生的努力才能达到,而外在的行为举止比较容易规范,对不对?为了便于大家修身,儒家制定了一套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规范,就是通常所说的礼,拿来教育大众。

《礼记》说:礼者,理也。就是这个意思。你每天践行礼仪规范,不仅可以端正行为,而且可以反过来促进你内心的修养,使你的德行内化。

我们知道,许多宗教都有仪式,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都有复杂的仪式和戒律,它们的目的也都是要让人在践行的过程中,强化内心的信念。形式虽然彼此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

儒家认为,涵养心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听德音雅乐。古代的文人都喜欢抚琴,有的还要燃上一支香,它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陶冶心性。一个人沉浸在这种德音雅乐里面,他的心态一定是非常平和的。

礼与乐,乐更加重要,是礼的内在动力。儒家特别强调人内在的德性,《礼记》有一句话,叫做德辉动于内,理(礼)发诸外。你内心要有一个德字,这个德字在发着光辉,你的合于礼的行为就会自然流露于外,内外俱修,这才是一个君子。

改变人,可能是世界上最难的事。前面共讲了三种方法,一是点的建设,二是线的建设,三是面的建设。所谓面的建设就是老总场文化建设。

老总文化,就是人化、人性化,就是人的老总化。人性的具体化,就是人的素质。从素质的角度讲,就是要使我们的每一个员工都成为君子,而不是小人。

老总文化修炼的任务,就是要根据社会进步和老总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人的素质。员工素质不提高,老总就不可能有大发展。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老总,人的素质都有不同。这就是人的素质的多样性。因此,对于不同的国家、民族、老总,其适应和提高人的素质的措施,是不能相互照搬的。

从老总的角度讲,对于老总的老总和员工的人性的修正所依靠的外力,是老总的伦理道德建设。因为,老总不可能像国家一样,建立自己的法律,也不可能设置自己的法庭等等,所以,老总用来修正人性弱点的最有效手段,只能是老总的伦理道德建设。

所谓老总伦理,是指老总全体(或多数)员工认同并在实际处理各种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善恶标准、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伦理道德以其特有的社会功能对老总发展施以影响。在老总内部,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一种校正人们行为及人际关系的软约束,它能使老总人员明确善良与邪恶,正义与非正义等一系列相互对立的道德范畴和道德界限,从而具有明确的是非观、善恶观,提高工作效率。

“老总正而后市场平,市场平而后社会稳,社会稳而后民风纯。”这是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建设顺序。从某种意义上说,伦理是老总竞争力的最初发源地,是老总核心竞争力最本质的因素。在当前行业组织结构调整,老总联合重组的进程中,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和讨论这个问题,是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老总伦理受习俗、舆论的支持,它对成员的约束是自然的而非生硬的,它对老总的影响是长远的而非短期的,因此,伦理道德属于老总文化系统中的习俗化要素。伦理道德一般又是人们自觉自愿地追求的,是人们行“善”的内在动力之一,因而又和老总文化系统中的品质化要素紧密相关。

老总伦理的优劣对老总发展有着长期而深远的影响,老总伦理需要长久不懈地修炼。员工道德素质的高低,必然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影响整个老总的形象;但是老总道德的优劣,对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更大,并直接决定着整个老总的形象和发展前途。

东方文明一贯具有重伦理、讲道德的优秀传统。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老总文化在中国的兴起,必然使东方文明注重伦理、讲道德的优秀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同时,为了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伦理道德的观点与内涵,又必然会突破历史上固有的局限,而得到进一步发展。

比如联想集团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观:

宁可损失金钱,决不丧失信誉;

生意无论大小,一律一视同仁;

待人真诚坦率,清清白白教人;

勤勤恳恳劳动,理直气壮去挣钱。

这样的道德观对联想的发展,可以说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员工道德和老总道德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但老总道德处于主导地位。老总道德是以善良、正直、公正、诚实等为标准,来评价老总和员工的行为,并调整老总与老总、老总与顾客、老总与员工之间的行为规范。

老总道德一方面通过舆论和教育来影响员工的心理和意识,形成员工爱憎分明、是非明确的善恶观念;另一方面又通过制度形式在老总确定下来,成为约束老总和员工行为的原则和规范。

2、员工的心灵要规范

老总文化必须注重三个方面建设:物质建设、制度建设、精神建设。老总文化有外在文化和内在文化之分。

内在文化就是精神文化,内在文化和外在文化靠制度文化来沟通。内在的精神文化通过制度文化的制约、雕刻,才会得出外在的老总文化。

外在文化就是物质文化,如员工的行为,公司的环境设施。走进一家公司你不会直接看到“以人为本”,或者“诚信”,只能看到外层的东西,如员工待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公司周遭的氛围等等。

抓物质建设是对的,但物质的丰富难以解决人与人、人与老总的矛盾,仅仅抓物质建设,而不抓心灵建设,人与老总就会产生剧烈的矛盾,老总是皮,人是皮上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但老总的承受力是有限的,老总所给予员工的物质是有限的。员工是水,老总是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我们的过去时代,大多数老总把主要精力用在了物质建设上,基本忽视了员工的心灵建设,现在必须要抓心灵建设了,否则,矛盾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尖锐,越来越复杂。

道有体、相、用,体是根本,相来自于体,用是对相的应用。比如一棵大白菜,它之所以成了大白菜,是由它的体决定的,它的体决定了它是白菜,而不是韭菜和菠菜,我们看到的大白菜,是一种相状,是相,我们种白菜,吃白菜,就是它的用。

人同样具备体、相、用的属性,体就是心灵,相就是外貌特征,用就是人的功能。一个人是否成为一个文明优秀的对老总有用的人,取决于人的体——心灵,不取决于人的外貌特征和功能。人品质的优劣取决于人心灵的结构和状态。

所以,要想彻底解决人与人,人与老总,人与自然的矛盾,首先要从人的心灵上着手,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精神建设和心灵建设不是一回事,精神主要是思维意识的一种状态和心理的一般活动,心灵主要是生命的一种状态和灵性灵觉,精神起源于心灵,心灵起源于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生命观。人都有精神,精神的状态和品质是由心灵决定的,希特勒精神和法西斯精神有别于基督精神和佛陀精神。

精神建设的目的主要是激发活力,而心灵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人知道如何做人。心灵是根,精神是根上长出来的一种活力,心灵的好坏决定了精神的优劣。

人与人之间,人与老总之间矛盾的产生不是物质引起的,也不是精神引起的,而是心灵的不完美导致的。

比如有人许多人只知道蔑视、拖延和借口,而不知道服从、立即和执行;还有许多人只知道背叛、猜疑和将就,而不知道忠诚、信任和严谨……这不是物质的原因,也不是精神的原因,而是心灵的问题。

心灵建设,应该是老总文化修炼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灵建设的目的就是培育老总精神,力求发扬民族精神,体现国际精神,紧扣时代精神,并不失本老总特色。

心灵建设,要依靠哲学层面甚至是宗教层面的修炼,确立老总理念,达到精神的升华。哲学作为追求真、善、美的学问,能够引导人在求真、向善、臻美的过程中达到人格的统一、精神的升华。而宗教层面的修炼,拿松下幸之助的话解释就是:“宗教是普度众生的出世事业,经营老总则是除贫造富的入世工作,生产可以帮助人类生活趋向富裕和繁荣,也是神圣的使命。”

老总管理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领导与员工、员工与消费者、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各种矛盾等,而哲学在人的思想中居统帅地位,对人的一切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因此,管理的一切问题都与哲学有关。它不仅能够使我们洞察人们不断发展的需求,而且能够使我们理解员工的需要,从而能够使老总有效地协调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海南航空公司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典范,他们从儒、佛、道三家修身养性之学中,摄取精华,写成海南航空员工守则,即干部管理守则十条。

在制定海航奋斗目标和发展目标的同时,海航也以传统中国文化为核心,制定了海航同仁共勉:团体以和睦为兴盛;精进以持恒为准则;健康以慎食为良药;争议以宽恕为旨要;长幼以慈爱为进德;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待人以至诚为基石;处众以谦恭为有理;凡事以预立而不劳;接物以谨慎为根本。

海航员工训条也具有典型的国学特色:积厚德,存正心;乐敬业,诚为本。入角色,融团队;坚誓愿,志高远。赢道义,勿自矜;吃些亏,忌怨恨。讲学习,敬师长;不夸能,勤精进。除懒惰,止奢欲;培定力,绝私弊。离恶友,甘淡泊;忍人辱,达道理。

海航老总文化格言也颇具中国特色:为社会做点事,为他人做点事,为自己做点事。至诚,至善,至精,至美。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

海航老总的心灵文化建设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

心灵建设,就要员工在心灵上达到真善美圣及其统一。真善美圣及其统一是人类的永恒追求。真善美圣是相互联系的,有着内在的统一性。离开了真谈不上善和美;不善,往往也达不到真和美;没有美,真和善就不完全;而圣是一种超越的境界。

真是美的源头和基础。真的追求对美的探求产生积极的影响。美的事物包含真理的成分,只有把握了真理,才能按照美的观念、美的理想去发现美、创造美。虚假的东西,无论怎样“包装”、“美化”,最终总会露出丑态。善,不仅是美产生的根源,也是目的。善是美的灵魂。人们按照美的观念,创造出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就实现了善的目的。

美是事物结构上的特征,善是其功能上的提征。美内在地包含善,美必须是善的,恶不能成其为美。圣是真善美的升华,是一种精神境界。

真善美圣是一种内在的统一。真是人们认识领域内衡量是与非的尺度,具有认知价值。善是人们在道德领域内辨别好与坏的尺度,具有教育价值。美是人们在审美领域内观照对象并在情感上判断爱与憎的尺度,具有审美价值。圣是人们在精神领域判断圣与俗的尺度,具有信仰价值。求真,而善,臻美,达圣,符合人类崇高、神圣的理想,而以客观现实世界为出发点。真善美圣的统一,也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是心的追求的最高境界!

心灵建设是老总活动的灵魂,是老总行为的先导,它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老总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战略决策,等等。老总经济运行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层次无不渗透着经营管理思想,老总的发展或停滞、成功或失败无不融入了正确或错误的经营管理思想。这些经营思想无不扎根于老总的人生哲学,而他们的这种人生哲学就是我们所说的老总精神,它是老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心灵建设是老总文化的内核。

老总心灵建设有一种软性模式,这些是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方式。通过一个贯穿全部的主轴利用一些软性模式的工具:内部刊物、内部网站、内部活动,将抽象的老总文化转变成具体的老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