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三十六计与现代市场经济
21438400000017

第17章 第十六计指桑骂槐

一、综释计名

【指桑骂槐】指桑骂槐亦作指桑说槐。桑:桑树;槐:槐树。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明里指甲而暗里对乙。

此计用于军事:对弱小的敌方,可以用警告诱迫他;对于强大的敌方,可以旁敲侧击威胁他。根据敌方的强弱,适当的压力可以得到对方的拥护,坚毅果断的手段可以使对方顺从。

古今着作常用:《红褛梦》十六回:“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茅盾《小圈圈里的人物》:“上课以前,她就饱听了一顿贝师母的冷言冷语的奚落,和指桑骂槐的咆哮。”

延伸到经济领域:指桑骂槐的情况常有发生,有的指桑骂槐是为了求得公平、公正;有的表面上指责张三,实际上指责李四;有的表面上与张三洽谈生意,实际上与李四成交;也有的根据对方的弱点,运用警告、旁敲侧击等方法,诱惑、威胁对方,使对方顺从自己。

二、军事计由

【田穰苴指桑骂槐 宰庄贾警成全军】

春秋时期,齐国王齐景公命田穰苴为将,带兵攻打晋国、燕国,并派宠臣庄贾作监军。

田穰苴与庄贾约定:“明日正午时,在军营门前集中。”第二天,庄贾失约,黄昏时才到。田穰苴按照军法决定要斩庄贾。庄贾急派人骑马飞报齐景公求救。但田仍依军法斩了庄贾,全军十分震惊。田斩了庄贾,警戒了将士,谁也不敢不遵将令。

齐景公派使者拿着符节飞马闯入军营,叫穰苴放了庄贾。田穣苴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时,田见来者骄横,又问军正:“在军中疾驰,军法上是怎么规定的?”军正回答:“应当斩首。”来者惊恐万状。田穰苴不慌不忙地说:“君主的使者不能杀。”于是下令斩了使者的仆从,并杀了马的左骖,砍了车的左辅。田穰苴的指桑骂槐,警戒了全军,震惊了齐景公。由于军纪严明,田穰苴打了胜仗,收复了失地,齐景公命田穰苴为大司马。

三、市场计谋

公正者指桑骂槐 神医面纱被揭开

人都不希望有病,即使有病也希望尽快康复,特别是一些重症、癌症病人,有的为了治好病,不惜一切代价,舍得花数万、数十万元。社会上有些缺乏职业道德的人,深知病人的心理,昧着良心,通过种种方法兜售假医假药,并吹得神乎其神,不少病人上了当。世上好人终比坏人多,正义终究能战胜邪恶。

我国北方一位有识之士,不信伪科学的谣传,千里迢迢来到祖国南方某地,与一位《早报》记者,经过深人的调查研究,连续在某《早报》上发表儿篇文章,指桑骂槐,戳穿该地医疗市场上所谓“克癌”的谎言,揭开了“神医”的面纱。

“克癌神医”之所以如此出名,是被少数人吹出来的,与个别地方领导和有的文人墨客虚假吹捧密切相关。有识之士和公正的记者,根据他们了解到的真实情况,经过精心策划,抓住吹捧“神医”的人和事,运用指桑骂槐的方法,揭露“克癌神医”的假面具。

一指某作者撰写着作,引起某县府发出“红头文件”,骂“克癌神医”非法行医。指出一位作者在着作中写道:“某厂长接受季某治疗后出现了奇迹般的疗效。摆在眼前的事实使有远见卓识、有开拓精神、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某县县长决定将季扶出来。他亲自找县政协副主席、县卫生局局长谈话,并委托认真调查,写出可行性的报告。”

为了使民间肿瘤防治所的成立合法化、规范化,某县长亲自主持召开了办公会,统一了大家的思想认识,然后下发了一份‘红头’文件。随即成立了一个筹备班子,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工作。”随之,季某犹如得到“尚方宝剑”,并自吹自擂地说:“凡是淋巴细胞癌,只要患者还能吃药,还能走路,坚信我的药,按要求忌口,我是没有治不好的。”一传十,十传百,季某这个“克癌神医”日趋合法化、神秘化,季某既无资职,更无医德,在非法行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偏。

二指香港某学院为季某戴上了一顶“荣誉博士”,“骂”“克癌神医”以此作为行骗的资本。香港某学院的这顶桂冠,更使季某欺骗病人得心应手。他不顾良心的谴责,长期非法行医,非法制售假药。

三指某报发表了吹捧季某的长篇通讯,“骂”季某非法所得大量钱财。中国绝大多数人是相信报纸的,凡是在报纸上刊登的东西,几乎无人不信。因此,季某行假医卖假药,有的病人也坚信不疑,大鼋钱财像流水一样流人了季某的腰包。季某在某县城盖起了二幢楼房。

报纸上监督有威有力,指桑骂槐有根有据。季某也一下子由“神医”变成假医。

季某和他的文人深知某《早报》指桑骂槐,便跳出来指责《早报》侮辱和丑化了他们的人格,并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季某的代表律师列举了某《早报》的所谓侵权理由:一是采访未经本人同意,强行录音、拍照;二是季某的博士头衔揭穿是假的,而实际上是真的;三是《早报》将季某与其他不法分子相联系,列举了“七点相似”和一个“相同点”,是一种恶意诽滂行为;四是季某的药是否对癌症有疗效,不是专家调查组“掌握十多个病人的材料”所能否定的,也更不是由被告记者所能诽谤得了的,列出大景所谓事实来抵挡被告的所谓诬蔑之辞;五是某作者为祖国返学呐喊几句,创作源泉来自真实的素材,来自各方的取证和原始凭证,被告诬蔑作者,这是对原告名誉的极大损害。

法庭经过审理,认为本案事实清楚、是非分明,被告主动上门戳穿“克癌神医”的假面具,是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采访报道属实,符合新闻报道宗旨,没有侵犯季某及其文人的肖像权和名誉权。

四、评议计策

指桑骂槐伪装者 相信科学不信邪

有识之士和公正的某《早报》记者为仆么指桑骂槐?其原因有:

首先,季某无能力无资格行医。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材料证明:季某从未向有关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其治癌“神药”的研制方法、质量指标、药理及毒性试验结果等资料。季某自家生产的药水经科研机构检验,“神药”根本没有治癌功能。季某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曾治好一个癌症病人。季某没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也没有经过有关部门批淮,甚至没有经过基础医学知识培训,就以“神医”的名义给人治病、开药,人肆收受钱财。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氏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某《早报》记者与有识之士联手打假、指桑骂槐,对季某非法行医进行报道,是新闻媒体单位依法行使舆论监督权,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揭露和谴责,完全是正当合法行为,应当受到法律保护。季某用无治癌作用的假药,骗取名利,其行为违反了有关法律的规定。

其次,文人吹捧是子虚乌有。某文人声称他“介绍季某”是“为祖国医学呐喊几句。创作的源泉来自真实的素材”。果真如此?某文人在为季某所写的着作中写道:“从认识季某起,就注定了我要为他做点什么,至少为他写点什么,为他呐喊儿句。”于是,某文人通过宣传“神医、神水、神话”和季某的“奇人、奇遇、奇迹”,将季某吹捧为“克癌神医”,并且直接了当地宣称:“季某克癌的关键,在他的制药上。他神,也神在药上。”这样的“呐喊”是为了什么?这不是昭然若揭吗?

再次,香港某学院属“皮包公司”。季某的“博士”学位是假的。有关部门曾对“香港某学院”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香港某学院”及其下属机构均是一些皮包公司,根本不是什么科学机构。其创办人已经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他所设下的骗局真相大甶。季某依靠“香港某学院”来包装自己终将还以本来面目。

其实有识之士和公正的记者纯属是为了尊重科学、相信科学、维护法律,提醒人们认识“神医”真面目,并不是为了追求其他什么。有识之上反诉中只请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赔偿标的额为1元人民币的赔偿责任。他们讲了苏中的原因:“从法律角度看,他们造成了我的经济损失,也造成了我的名誉损失,那么我提出反诉,按照一般的常理,应该计算造成了多少经济损失而如实地向法院提出。”之所以提出一元钱,他们的用意是以此1元钱来提醒人们关注。1元、1万元、100万元本质是一样的,1元钱足以维护法律的尊严,足以明辩是非,让人们认清谁站在正确的一方,到底谁有道理。从另外个角度来说,季某非法行医、非法制药、售药,在这个地方于时间没有得到有效地查处,而他自己见到指桑骂槐的报道,又跳出来向法院起诉。这是一个难得的传播愚昧迷信、草菅人命、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典型的伪科学案例,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证,这个例证是有积极作用的,它让更多的老百姓通过新闻传媒,知道伪科学是什么样的表现形态。所有的传播愚昧迷信的神功大师身边,都有文人的影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一些文人,他们放弃了中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的优秀传统,他们只为“孔方兄”而不惜出卖自己的人格。这个案子说起来很滑稽,他以名誉权受到侵害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而事实上,损害名誉权的正是他们自己。

这起侵权案,从起诉、审理到宣判,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案件本身,它是科学与伪科学的抗辩,是正义与邪恶的论战,是良知与愚昧的较量,是守法与违法的抗衡……

有识之上和某《早报》记者运用指桑骂槐之计,揭露“克癌神医”的真面目,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科学小是虚伪的,而在实际生活中有人相信伪科学,结果受骗上当,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