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常言又道:“人怕出名猪怕壮。”猪养壮了,必定是一刀的结局;人出名了,必会招人侧目、忌妒,加于迫害。所以,善于处世的人知道在名利两字上瞻前顾后,反复考虑,适可而止,有所节制,懂得适度的可贵。“过犹不及”的意识,在这里仍然适用。
曹植
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氏父子。父亲曹操很注意接班人的选择。长子曹丕虽为太子,但幼子曹植有才华,文名满天下,曹操有易储的念头。曹丕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恐慌,便跑去问他的贴身大臣贾诩该怎么办。贾诩说:“愿你有德性和度量,像个寒士一样做事,兢兢业业,不要违背做儿子的理数,也就这样了。”
一次曹操亲自出征,出发前,曹植当众在朝堂之上朗诵自己歌功颂德的文章,既讨父亲的欢心,又可显示自己的才能。而曹丕却伏地而泣,跪拜不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曹操问他为何如此,他哽哽咽咽说:“父亲年事己高,还要挂师亲征,我作为儿子心里又担忧又惭愧,所以说不出话来。”
一言既出,满朝默然,文武大臣们都为太子如此仁孝而感动。反过来一考虑,大家反倒觉得曹植只晓得为己扬名,未免有些华而不实,有悖于为人子之孝道,这样的人来做一国之君,恐怕难以胜任,毕竟写文章不能代替道德和治国才能吧?结果曹丕还是被定为太子。可是曹植仍然不吸取教训,不收敛锋芒,不装些糊涂,仍然结交名士,以才名炫世,最终被亲哥哥曹丕置于死地。
而与之相反的例子却也大而有之。春秋时的子罕在宋国任司城。有一天,一个宋国人得到一块美玉,前来献给子罕。子罕说:“我从来不收受别人的馈赠,你拿回去吧。”献玉的人说:“您为什么不收呢?我拿这块玉给玉工看过,玉工说这是一块宝物。我把宝物献给您,您为什么推辞呢?”子罕说:“我已经有宝物了,所以不收。”献玉者问:“您的宝物是什么?能否给我看看?”子罕说:”我的宝物就叫不贪。我把不贪婪看作宝物,你把美玉作为宝物,我们各有各的宝物。如果我接受了你的美玉,你丧失了你的宝物,我也失掉了我的宝物。”献玉者见硬给不成,便跪下叩着头说:“我是个平民百姓,拿着这样的好东西一定会被强盗图财害命。我把它献给您,是为了免自己一死。”子罕说:“这好办。”于是他接过宝玉,命人送到自己的乡里,让玉工进行加工雕琢,然后把玉卖掉,并把钱交给献玉的人,让他回了家。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曹植能认清形势,稍作收敛,或者不至于遭恨;而如果子罕不以不贪为宝,收受宝玉,也或者就不会在今天被以不贪而称道了。因而说,受名利所挟并不是真明白,不受名利所挟也不是真糊涂,到底谁明白谁糊涂,公道自在人心呀!
智慧金言
庄子说:“荣辱立然后睹所病。”其意思是说,人们心中有了荣辱的念头之后,就可以看到种种忧心的事情。过分关心个人的荣辱得失,就只能忧虑烦恼,无以摆脱。他在《徐无鬼》篇中说:“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势物之徒乐变。”大意是说,追求钱财的人因钱财物积累不多而忧愁,贪心者永不满足;追求地位的人常因职位还不高而暗自悲伤;迷恋权势的人,特别喜欢社会动荡,以便从中扩大自己的权势。这种为名利之欲而主宰的人,得了天下,又当如何呢?所以说,名利面前,还是糊涂一点的好,懂得适可而止,便是足够聪明之人了。
求誉不得,或为福也
译文
求取名誉而得不到,这也许就是福气了。
解读
获取名誉未必是福,得不到名誉也未必是祸,此理和塞翁失马相同。总有人会为求不到的名誉而忧,他们这是太在乎名誉所带来的好处了,实际上他们并不了解和珍惜名誉。笼罩着光环的人物,并不是人们想像的那样事事顺心、时时快乐,名誉所带来的压力和反作用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从人生的意境上讲,得不到名誉并没有实际上的损失,相反却可尽享平凡的乐趣。
活学活用
难得糊涂,吃亏是福
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不为琐事而烦恼,最大的灾祸莫过于疑神疑鬼。惟有整日劳碌奔忙的人,才知道轻松是最大的幸福;只有那些心如止水平静安详的人,才知道多心猜疑是最大的灾祸。
一位外国学者这样说:“会快乐生活的人,并不一味地争强好胜,在必要的时候,宁肯装一下糊涂,吃一点亏。”
明朝正德年间,朱宸濠起兵反抗朝廷。朝廷派王阳明率兵去征讨,由于他出色的指挥,一举擒获朱宸濠,立下了大功。当时的总督江彬——是位受到正德皇帝宠信之人,十分嫉妒王阳明的功绩,认为他夺走了自己大显身手的机会。于是,他广布流言说:“最初王阳明和朱宸濠是同党,后来听说朝廷派兵征讨,才抓住朱宸濠为自己解脱。”想以此嫁祸于王阳明,并除掉他,把这个功劳夺为己有。在这种情况下,王阳明和好友张永不得不对这不白之冤讨论对策:“如果退让一步,把擒拿朱宸濠的功劳让给江彬,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假如坚持下去,不做妥协,那江彬等人就要狗急跳墙,做出伤天害理的勾当。”为此,他将朱宸濠交给张永,使之重新报告皇帝:“朱宸濠捉住了,是总督大人的功劳。”就这样,王阳明堵住了江彬的嘴,使其不再乱说话。随后,王阳明就以病体缠身为由,回家休养去了。张永回到朝廷后,大力称颂王阳明的忠诚和慷慨推功的高尚事迹。正德皇帝明白了事情的始末后,就重新给予了王阳明应得的封赏。
正德皇帝
王阳明以退让之术,避免了横祸的发生。由此可见,有时候懂得吃亏是很必要的。
一个人只有愿意吃小亏、敢于吃小亏,不去事事占便宜、讨好处,日后才有大便宜可占。相反,那种事事处处要占便宜、不愿吃亏的人,到头来反而会吃大亏。许多历史故事都能证明这一点。
春秋末年,齐国的国君横征无度,苛捐杂税严重,害得民不聊生。田成子看到这种情况后说:“公室用横征暴敛的手段榨取民脂民膏,‘取之犹舍也’。”于是他就派人做了大小两种斗,把自己粮食用大斗借给饥民,用小斗回收还来的粮。田成子这种惠民的政策深得民众拥护。于是,很多人纷纷前来投靠田成子,给田成子种地。一时民归如流水,最终齐国国君宝座为田氏家族所得。
史学家范晔说:“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不知与之为取。”其实,田成子看似失去了很多粮食,吃了大亏,但是他得到了比粮食更重要的人心。得与失是相互转化的,失只是一时的,随之而来的便是收获。
无独有偶,孟尝君也是一个尝到了“吃亏”甜头的君子。冯谖是孟尝君门下的一个谋士,感于孟尝君在自己落魄时候的真诚相待,决心为孟尝君效力。
一次,孟尝君要派人到封地薛邑去收租,问谁愿意去。冯谖便自告奋勇地说他愿意去。临走时,冯谖问孟尝君回来时要买点什么,孟尝君告诉他说:“你看家里缺点什么就买点什么东西吧。”冯谖去了薛地后,把民众召集到一起,对大家说:“孟尝君知道大家生活困难,所以特意派我来告诉大家,以前欠的债一律作废。”百姓都目瞪口呆的,怎么也不相信。冯谖为了使大家相信他说的话,他当着百姓的面把债条烧了。百姓都感动地跪下,高呼孟尝君是好人。冯谖两手空空地回来了,并报告说债已经收完了。孟尝君很高兴,问他买了点什么回来。冯谖说买了义回来,接着便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孟尝君听后很不高兴,说:“好贵的义!”数年以后,孟尝君被谗言所害,逃到薛地。薛地的百姓成群结队地走出数里来迎接孟尝君。至此,孟尝君才真正体会到冯谖给他“种下”的义。所以说,好予者,必多取。暂时的损失,会带来更大的收获,吃亏并不是祸。
商场如战场,要想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商战中取得胜利,懂得“吃亏”也非常重要。
美国的亨利·霍金士是一位国际著名的企业家。亨利·霍金士性格淳朴厚道,他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在于他性格上的这种诚实可靠。亨利·霍金士在经营食品加工的初期,美国的《食纯正品法》还没有制定,于是有不少食品加工企业往食品里面加了各种添加剂。加了添加剂后的食品不仅色泽好,而且香味十足,深得人们的青睐。但是,这些添加剂会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亨利·霍金士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往食品中加入添加剂。如果一定要加的话,必定要经过专家验证,保证对人体绝对无害。他的这种做法遭到同行们的非议和排挤,使得他的工厂效益很不景气。
后来经过验证,防腐剂对人体的危害达到惊人的地步。结果公布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为了存放和保鲜,往食品中添加防腐剂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很多消费者食用了太多含防腐剂的食品。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很多食品加工企业联合起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集会,说亨利·霍金士别有用心,因为报告是他发布的。他们还联合起来在业务上排挤亨利·霍金士,想把亨利·霍金士彻底打倒。这确实给亨利·霍金士的企业带来不小的打击,可谓吃了不小的亏。但是美国《食品纯正法》的颁布,给亨利·霍金士的公司带来了生机。他从事业的低谷逐步发展壮大,随着消费者对他们公司的信任,他很快步入了事业的黄金时代。
郑板桥有一传世风行的条幅:“难得糊涂。”他还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变糊涂更难。”孔子也曾说过:宁武子在国家安定时是一个智者,在国家动乱时是一个愚人。很多人能赶得上他智的一面,但几乎没有人赶得上他愚的一面。
这里孔子说的“愚”和郑板桥的“糊涂”之所以难做到,是因为要想真正做到,需要的是勇气和毅力,以及行为上的忍辱负重和殚精竭虑,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大智若愚,大巧似拙”的境界,也不会被琐事缠身,不会为闲言困扰,才能成为一个有为之人。
智慧金言
一个普通人,也应该是以一生平安无事、没有任何祸端为幸福的。所有祸端多半是由多事而招来,多事又源于多心,多心是招致灾祸的最大根源。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自然俯仰无愧,根本不用怀疑别人对我有过什么不利的言行。只有整日无所事事的小人、闲人才会为无聊的闲事、琐事忙碌,为依附权势、争夺名利奔波,为闲言碎语费尽心神地猜疑。这些人的思想境界很低,难以意识到自己的可笑、可悲。所以古人云:“吃亏是福。”太多的人不懂得吃亏,邻里之间为了一点鸡毛蒜皮小事,常常闹得不可开交。遇事忍一忍,暂时或许会吃点小亏,但以后会有更多的大便宜在等着自己去捡。如果做每一件事情都权衡得失,吃亏的事情一点不干,那么以后很难有大便宜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