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止学》学生活
21445800000003

第3章 智卷一(2)

劝君做一个“荣辱毁誉不上心”的没事人、清闲汉吧!

2.沉静是美质

吕新吾说:“沉静是美质。”“沉静”一词是作者用来表达他所描绘的理想人物形象中,最重要的字眼。他又说:“这样的人,他的内心是很沉稳的。有的人,当自己无聊寂寞的时候,或是遭遇到什么难题,便会无法克制地喋喋不休,大发谬论。这种人,即使本身非常孤傲,也不能称得上是一个有德行的人。”

这段话对现代人启发很大,尤其是“遭到什么难题……”以下这一段,对很多有此毛病的人尤其有训诫作用。身为一个社会中的分子,想要尽到自己的本分,首先必须培养“沉静”的品质。我们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没有一个时代比现在所失去的“沉静”的品质更为严重。

从前在英国国会开会时,曾经有一个在野党的议员,做了一段长达三十分钟的质询演说。当他结束质询后,上台的首相只用了一句“是的,先生”来回答。这位首相确实具备了吕新吾所说的“沉静”的美质。因此,他的内心十分沉稳,比起那位质询演说的在野党参议员,在修养上高出一筹。

荀子也说过:“言而当知也,默而当知也。”即由发言而论及核心,可谓“知”;保持沉默同样能达到核心的,也可以称得上“知”,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无论雄辩或沉默均是相同的。有时候毋需开口说话,利用表情、眼神、举止、态度等等,也能充分地表达意念而接触到核心。现实社会复杂多变,有时候不开口比开口更有效,所谓“沉默是金”,利用沉默的效果,往往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3.随遇而安,无祸即福

大丈夫不论得不得志,皆能恬然处之。孟子说:“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观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在不得志的时候也不忘记义理,在得志的时候更不违背正道。孟子还认为君子是不受外界动摇的,只要不做欠缺仁德、违反礼义的事,则纵使有什么突然降临的祸患,也能够坦然以对,不以为祸患了。

孟子本人不仅坐而言,而且早已起而行,达到那种境界了。有一次,公孙丑问他:“倘若夫子做到齐国的卿相,得以推行王道政治,则齐国为霸诸侯、称王天下,也就不算什么稀奇事了。可是当您实际担负这项重职时,也能够做到毫不动心的境界吗?”

孟子回答:“是的,我四十岁以后就不动心了。”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呢?孟子列举了两个方法,即“我知言”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所谓“知言”是指能够理解别人所说的话,同时也能明确地判断。《孟子》中讲,“听到不妥当的话,就知道对方是被私念所蒙蔽;听到放荡的话,就知道对方心里有邪念;听到邪僻的话,就知道对方行事有违反正道的地方;听到闪烁不定的话,就知道对方已经滞碍难行了。”换言之,拥有这种明确的判断力,就不会被那些无关痛痒的小事所愚弄,更不会因而动摇自己的心意了。

第二,“浩然之气。”公孙丑问孟子,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这段话的大意是,这种气极其广大、刚健,若能对自己所行的正道抱着相当的自信,以这种方法来培养它,就能充塞于天地之间。但它只是配合着道与义而存在的,若缺乏道与义,则浩然之气也就荡然无存了。只有在反复实行道与义时,才能够自然而然地获得,如果仅是偶一为之,就不可能获得。总之,首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合乎正道之事抱着坚定的信念,然后才能产生“浩然之气”。

在《论语》中有“孔子绝礼于陈”的故事。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时,在陈卷入政治纠纷中,连吃的东西都没有,连续几天动弹不得。最后,弟子子路忍不住大叫:“君子也会遇到这种悲惨的境遇吗?”孔子对于子路的不满视而不见,只是淡淡地回答:“人的一生都会有好与坏的境遇,最重要的是处在逆境时如何去排遣它。”

荀子根据这段故事指出:“遇不遇者时也。”任何人的一生总会有不遇的时期,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会有和预期相反的结果。长此以往,任何人都不免产生悲观情绪。然而,人生并不仅有这种不遇的时候。当云散日出时,前途自然光明无量。所以,凡事必须耐心地等待时机的来临,不必惊慌失措。相反,在境遇顺利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成功;可是总有一天,不遇的时刻会悄然来临,因此,即使在春风得意之时也不要得意忘形,应该谨慎小心地活着。

智慧金言

身处顺境而不骄矜,身处逆境而不颓唐,这才是聪明人所应采取的生活态度。

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尽哉

译文

大智慧的人知道适可而止,小聪明的人只是不停地谋划,智计有穷尽的时候而天道却没有尽头。

解读

可以说,在天理道义面前,智计的作用终是有限的,它可以让人得逞于一时,可若是违逆了这个大道,纵是当时不见其害,也是埋下了祸害的种子,日后终有报应。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从反面也印证了智慧不是万能的,适可而止才是智慧的核心所在。

活学活用

大智若愚

宋代宰相韩琦以品性端庄著称,遵循着得饶人处且饶人的生活准则,从来不曾因为有胆量而被人称许过,可是在下面两件事上的神通广大,实在是没有第二个人,这才是“真人不露相”的注脚。对于这样的老好人谁会防范呢?他因此而得以在无声无息中做了这两件大事:

当宋英宗刚死的时候,朝臣急忙召太子进宫,太子还没到,英宗的手又动了一下,宰相曾公亮吓了一跳,急忙告诉宰相韩琦,想停下来不再去召太子进宫。韩琦拒绝说:“先帝要是再活过来,就是一位太上皇。”韩琦越发催促人们召太子,从而避免了权力之争。

担任大内都知职务的任守忠这个人很奸邪,反复无常,秘密探听东西宫的情况,在皇帝和太后间进行离间。有一天韩琦出了一道空头敕书,参政欧阳修已经签了字,参政赵概感到很为难,不知怎么办才好,欧阳修说:“只要写出来,韩公一定有自己的说法。”韩琦坐在政事堂,用未经中书省而直接下达的文书把任守忠传来,让他站在庭中,指责他说:“你的罪过应当判死刑,现在贬官为蕲州团练副使,由蕲州安置。”韩琦拿出了空头敕书填写上,派使臣当天就把任守忠押走了。

要是换上另外的爱耍弄权术的人,任守忠会轻易就范吗?显然不会,因为他也相信一贯诚实的韩琦的说法,不会怀疑其中有诈。这样,韩琦轻易除去了蠹虫,而仍然不失忠厚。所以大智若愚实在是一种人生的最高修养,也是一种人生大谋略。大智若愚的人总有更多的成功的机会。

南朝梁人羊侃,字祖忻,泰山梁父人。开始做北朝魏国的泰山太守。因为他的祖父羊规曾经是宋高祖的祭酒从事,所以羊侃想回到南方来。归途中,走到涟口这个地方,大摆宴席。有个客人名叫张孺才,喝醉了,在船上失了火,烧了70多艘船,烧掉金银财物不可计数。羊侃听说了,根本不挂在心上,还是要大家继续喝酒。孺才既惭愧,又恐惧,就逃跑了。羊侃派人去安慰他,并把他找回来,仍然像从前一样对待他。后来羊侃回到南朝,做了梁武帝的军司马。

晋代人裴遐在东平将军周馥的家里作客。周馥作主人,裴遐和人下围棋。周馥的司马劝酒,裴遐正玩在兴头上,所以递过来的酒没有及时喝。司马很生气,以为轻慢了他,就顺手拖了裴遐一下,结果把裴遐拖倒在地。在旁边的人都吓了一跳,以为这种难堪是难以忍受的。谁知裴遐慢慢爬起来,坐到座位上,举止不变,表情安详,若无其事地继续下棋。王衍后来问裴遐,当时为什么表情没有什么改变,裴遐回答说:“仅仅是因为我当时很糊涂。”

另一个晋代人谢万,字万石,是谢安的弟弟。曾经和蔡系争一个座位,蔡系把谢万从位子上推了下去,把帽子和头巾都弄得快要掉了。谢万慢慢站起来,拍拍衣服,边坐回座位上,边说:“你差点儿弄伤我的脸。”蔡系说:“本来就没有考虑到你的脸。”后来两人都没有把这件事挂在心上,当时人们都称赞他们。

这些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忍让的故事,受侮受损的一方都没有为自己的难堪而大发其怒,记恨在心。相反,都表现出了宽宏大量,毫不计较的美德和风度,结果不仅没有受到更多的伤害,反而得到了大家的敬重,也使伤人者感到无地自容。

李燮至此心烦意乱,痛哭失声,王成又劝慰他说:

“你不同常人,他日必成大器,为父雪耻。可惜你不知时下之要,一味消沉,我真为你担心呐。你若没有真才实学,不趁眼下时光修习本领,将来终是要后悔的。为了你的家仇国恨,你一定要振作起来啊。”

李燮为其喝醒,从此专心跟王成学习,苦读经书,学问日渐增长。

十多年后,梁冀被杀,李燮回乡和姐姐相见二人抱头痛哭,在场之人见之落泪。姐姐对李燮说:

“梁冀机关算尽,终遭报应,看来天道有情啊。只是我们李家付出的代价过于惨重,你以后行事要加倍小心了。”

朝廷征召冤死大臣的后人,李燮被任命为官。姐姐喜泣之下,告诫李燮说:

“朝政混乱,世道不公,父亲正直无私,反遭祸患。可见若是保命安身,无智不可,事关厉害,当要多思。倘是关及国家命脉,你也不要虑及私利,畏首畏尾,辱没父亲的名声。现在奸贼伏诛,弟弟当谢绝众人,不要轻易和他们交往,更不要说梁家的坏话,要知梁家毕竟和皇上是至亲,否则祸患又要降临了。”

李燮听从了姐姐的教诲,行事处处小心。他对别人的诽谤如同未闻,只要不事关重大,他都是不予计较,一笑置之。他的朋友见他如此,都以为他变得怯懦乖巧了。有人便指责他说:

“你为名臣之后,自不会愚痴如此。朝廷对你多有厚望,只要你时时表现自己,多出智计,相信你定会受到朝廷重用。似你自己眼下模样,当是让李家蒙羞啊。”

李燮不和人争辩,姐姐听闻此事之后高兴地对李燮智者啊。”

张良和外人从不袒露心声,好友探望他,他从不议论时事。一次,群臣因刘邦要废掉太子刘盈之事找他相商,他枯坐良久,最后只轻声说:

“皇上有此意愿,定有其道理,做臣子的怎能妄加评议呢?我对太子素来敬重,只恨我人微言轻,却不能帮太子进言了。”

群臣苦劝,张良只是婉拒。群臣悻悻而去,张良心腹家人对张良说:

“大人一口回绝,群臣皆有怨色,再说废立太子乃天大之事,大人怎忍置身事外,不闻不问呢?”

张良怅怅道:

“皇上性情,我是深知啊。此事千头万绪,关系甚大,纵是我有心插手,只怕也会惹来一身的麻烦。群臣怪我事小,皇上忌怪于我事大,我又能怎么样呢?”

吕后派吕泽去强求张良,软硬兼施之下,张良无奈给他出了主意,让吕后请出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邦一直崇敬这四个人,待见他们出山相助太子,刘邦大惊之下,自知太子羽翼已成,遂不得不放弃了废太子的念头。

吕后派人向张良致谢,张良却回绝说:

“这都是皇后的高见,与我何干呢?请转奏皇后,此事切勿再议了。”

吕后听罢使者回报,感叹良久,她对自己的妹妹说:

“张良不居功是小,弃智绝俗才是大啊。我先前只知他智谋超群,今日才知他是深不可测,非我等可以窥伺的了。”

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张良对世事的变故一概不问,求见他的大臣他也一律不见。吕后见他潜心研学道家养生之术,便不以他为患,反而对他愈生钦敬,她派人对张良说:

“人的一生,十分短暂,应该及时享乐。听闻你为炼仙术,竟致绝食,何须如此?切不要自寻烦恼了。”

在吕后的一再催促下,张良这才勉强用饭。吕后对其他的大臣说:

“你能隐藏锋芒,忍辱负重,这才是做大事的样子啊。”

汉灵帝时,李燮任安平王刘续的国相。刘续被张角抓去作了人质,朝廷用钱财赎他回来,还让他回封国当王。李燮思及此事关系朝廷声誉,不顾多人劝阻力言不可。劝他的人惊骇地对他说:

“你平日少言寡语,做事谨慎,这会当是糊涂之极了。此事无论成败,你都会得罪了王爷和朝廷,于你没有丝毫好处,这不是最大的不智吗?”

李燮凛然回道:

“大是大非,岂容计较个人私利?我若瞻前顾后,不进直言,当是违逆了天道。我不想在此过多地计较得失,否则天下当无忠贞的臣子了。”

他上奏皇帝,极力劝阻,皇帝不听,刘续回到封国后便对李燮实施报复,罚他到军中服劳役。人们替他惋惜,他却平静地说:

“安平王逆天行事,必败无疑,事实会证明这一点。”

不到一年,刘续因为多行不法之事被朝廷处死,李燮官复原职,人们对他的预见和勇气无不感佩。

李燮去世时国人哀泣,百姓自发地痛悼他,先前对他多有误解的官吏此时才如梦方醒,自愧弗如了。

智慧金言

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处处算计的人最终也逃不脱天理的安排。

谋人者成于智,亦丧于智也

译文

谋划别人的人成功在其智计上,也会失败在其智计上。

解读

对智计的迷信和依赖是许多人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该说,谋划别人没有智计是不行的,可对智计的滥用和偏好也是有害的。撇开智计的高低优劣不论,单是对智计的这种误解就不是智者所为了。智计和其他事情一样,都有其两面性,即有利和有害的两面。认识不到智计的这一本质,趋利避害就成了一句空话,智计的反作用就会让人措手不及,一旦智计有失,便会陷于完全被动,难以应变。只有权衡智计得失,当用则用,当弃则弃的人,最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活学活用

待人之道和气谦逊

崇尚节义的人容易有偏激的行为,所以须调剂以温和平缓的胸怀,温和平缓就不会与人有意气之争;功成名就的人容易有自大的心理,所以须辅助以谦恭和蔼的美德,谦恭和蔼就不会招致人们的嫉妒。

《尚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又说,“以五礼为正诸,同敬,合恭,使能和善”。

《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和衷”就是和合善良的美德。“忿争”则是“怒争”,“忿”有怒之意。严格遵守“节义”的人,为保持情操,必须与他人有所区别,这样容易产生对立抗争的印象,并使人产生怨恨。

坚持节义操守的人,容易陷于“唯我独尊,行动特出”的孤高境界中。为了弥补因固守节义而产生的与众人之不协调,应以和善之德修身,才不会与他人起纷争。

恪守情操没有非难的地方,只是严格遵守节义的人,为了实行它遵守的道义,必然会显得与他人格格不入。由于社会是个多数人共同生活的团体,无人不能离群索居,因此,遵崇节义时,如何与众人相处融洽时首先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