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永不放弃——马云给创业者的24堂课
21490300000020

第20章 创业心态——积极乐观,自信人生(1)

这个世界,有这么一小撮人,打开报纸,是他们的消息,打开电视,是他们的消息,街头巷尾,议论的是他们的消息,仿佛世界是为他们准备的,他们能够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你的目标,应该是努力成为这一小撮人。

——马云

第十五课做企业不仅要“想”还要“做”

创业关键词:行动回报

梦想要生长在土地上

你太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太在乎自己的包装,人不能沉浸在自己所谓的成功里面,忘记自己本来是想要做什么,走到后面然后又改回来……

——马云

犹太商人常常教育自己的孩子:“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能没有梦想,成功就是从梦想开始的。”同样,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如果没有梦想,世界将呈现怎样一种景象呢?创业也是一样。任何创业者在最初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梦想,也会为达成这个梦想付出努力,但是有很多创业者在取得一时的成功后,往往就会放慢前进的步伐,守着眼前的成功止步不前,而不肯再为最初的梦想而努力了。像这样的创业者是不会有很大的成功,因为他们只会停留在长跑比赛的途中。只有时刻不忘创业梦想,并能一直坚持下去的创业者,才会有机会拨开云雾见到彩虹。

和马云同为互联网风云人物的盛大网络创始人陈天桥曾说过这么一段话:“当每天收入到100万的时候,我觉得它是诱惑,它可以让你安逸下来,让你享受下来,让你能够成为一个土皇帝。当时我们只有30岁左右,急需要一个人在边上鞭策。就像唐僧西天取经一样,到了女儿国,有美女有财富,你是停下来还是继续去西天?我们希望有人不断地在边上督促说:你应该继续往你取经的地方去,这才是你的理想。”陈天桥说的其实和马云主张的一样,那就是让创业者不要忘记最初的梦想,不要为一时的成就而迷失。

在创业者看来,当老板不仅是拥有财富的象征,也是有身份地位的表现。他们喜欢财富,尊重知识,敬畏权力,因此他们从来都不放弃自己追求财富的梦想,在他们看来,梦想是成功的开始。成功创业者的经历告诉我们:他们从最初的走街串巷提篮叫卖,到如今成为商场柜台的承包者、市场建设的领头人,无数放下“铁饭碗”的创业者都在做自己的老板。但是要想考究成就背后的秘密,就是因为他们有一个梦想在支持。正因为从小他们就立志要在商业世界里占有一席之地,所以他们从来比别人来得更实在,所谓心里有梦想,社会上才会有舞台。梦想是一切行为活动的基础。

有这样一个富含哲理的小故事,会给怀揣梦想的创业者一些启示。

2002年11月28日,感恩节的前3天。芝加哥一位名叫赛尼·史密斯的男子,向法院状诉,要求赎回自己去埃及旅游的权利,此案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事情发生在40年前,当时赛尼6岁。有一天,他的老师玛丽·安小姐让每个孩子说出自己的梦想。同学们都很踊跃,尤其是赛尼,他一口气说出了两个,一个是有一头属于自己的小母牛,一个是去埃及旅行。

当老师问到杰米时,杰米却说自己没有梦想。老师便建议他向同学们购买一个梦想。后来,在玛丽·安老师的见证下,杰米用3美分向赛尼购买了他的第二个梦想——去埃及旅行。

40年过去了,赛尼人到中年了,在商界已经小有成就。这些年里,他去过很多地方,瑞典、丹麦、希腊、沙特、中国、日本……就是从未涉足埃及。其实他很想去,但是他觉得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一个讲诚信的商人,他是不能去埃及的,因为他已经把自己的这个梦想卖掉了。

2002年感恩节的前夕,他决定和妻子一起去非洲旅行。他们设计旅行路线时,赛尼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赎回他的梦想。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安心坦然地踏上埃及的土地。

这就是文首提到的状诉,但是赛尼却没能赎回自己的梦想。因为经过联邦法院的审定,他的梦想现在已经价值3000万美元。要想赎回,他就得倾家荡产。

杰米也不同意赛尼赎回梦想,他陈述了自己的原因。

杰米说,自己从小就是一个穷孩子,穷到不敢有自己的梦想。在玛丽老师的鼓励下,他花3美分从赛尼那儿买下了一个梦想——去埃及旅行,之后自己就彻底变了,内心变得很富有。

杰米从此不再散漫,开始用功学习,并考上了华盛顿大学,因为他想要完成自己的梦想。他之所以认识自己美丽贤惠的妻子,也得益于这个梦想。因为她对埃及也很着迷,一次图书馆的相遇,两人热恋了起来。

杰米的儿子也在斯坦福大学读书。因为杰米从他儿子小时就对他说:“爸爸有个去埃及的梦想。如果你学习好,我就带你到那个美丽的地方。”儿子也在这个梦想的召唤下,走入了大学。

除此之外,杰米已经有了六家超市,总价值在2500万美元左右。前不久,他也正在准备和全家人一起去埃及。杰米对法官说,如果不是这个梦想的激励,自己就不会有今天的财富,这个梦想,是杰米的无价之宝,所以他不会再次卖给赛尼了。这起特殊的诉讼,成就了两个人的人生。

由此可见,能让梦想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会给你的人生有着怎样的改变。但是,也有很多创业者,取得了一点成功,就被眼前的一切止住了前进的脚步。这种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

具体来讲,创业者为什么不能满足于一时的成就呢?这里面有三个主要的原因:

第一,如果创业者不满足于目前的小小成绩,就会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将自己的项目做强做大,不会满足于一时的小小成绩止步不前,会继续为社会作出贡献,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小小成就虽然也是一种成就,也是自己安身立命的资本,但社会的变化太快,长江后浪推前浪,如果你在原地踏步,社会的潮流就会把你抛在后头,后来之辈也会从后面追赶过去。相比起来,你的“小小成就”在一段时间后根本就不是成就,甚至还有被淘汰的可能。

第三,一个人不满足于目前的成就,积极向高峰攀登,就能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比如说,原本只能挑100斤重担的人,因为不断地练习,进而突破极限,挑起120斤甚至150斤的重担。因为一个人只要安于现状,就失去了上进求变的动力,没有动力,就无法付诸切实的行动。

人们不可能指望一个放任自己随波逐流的年轻人有什么大作为,因为他们往往是安于现状的。小小的成就就以为已经到了事物的极点。即使他们知道自己体内还有许多潜力可挖,也还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白白地浪费耗损,面对停滞不前的现状他们还能不为所动、安之若素。也许他们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收获或成就,但他们永远只能被眼前的小小成就蒙蔽了眼睛,看不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些小成就成了他们可炫耀的资本,却不知人生还有更多伟大的目标等着人们去实现。就这样甘于平淡的生活,他们体内曾潜藏的那点潜能也将因为长久的被弃不用而逐渐荒废消亡。只有那些不满足于现状,渴望着点点滴滴的进步,时刻希望攀登上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并愿意为此挖掘自身全部潜能的年轻人,才有希望达到成功的巅峰。

很多人的理想都是过于平庸,或者说跟他们的能力相比,他们的目标定得过于低调。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能比较容易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抱负,人们还有前进的动力吗?你不可能指望一个总是回头看的人能攀登上顶峰,人们的抱负必须略高于自身的能力。这就要求你不能满足于眼前的小小成就。

远大的理想可以带领着人类走出蛮荒的沙漠而进入充满希望、生机勃勃的大陆,进入太平盛世。只有那些停止了进步的人才会对现有的成就感到满足。对于那些永远追求前面的目标的人来说,他们总觉得自己身上还存在某些不完美的因素,因而总是渴望着进一步地改善和提高,他们身上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从不墨守成规,这使得他们总认为任何东西都有改进的余地。这些人是不会陶醉在已有的成就里的,他们总会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达到更美好、更充实、更理想的境界,正是在这一次次的进步当中,他们完善着自我,也完善着人生。

作者寄语

梦想是虚幻的,只有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梦想才有实际的意义。

创业要专注地做事

10只兔子摆在你面前,你不能希望一次全抓到,否则你一无所获。

——马云

马云非常重视专注的重要性,他认为现在的创业者尤其是年轻的创业者,往往或多或少有浮躁的毛病,他建议创业者要“重点突破,所有的资源在一点突破”。

马云的建议蕴涵着深刻的创业哲理。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事实上,在选择创业后,只要你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做成功一件事,你就绝对不是失败者。

凡是有专注精神的人,必定干一行爱一行,把专注之事视为快乐,忘掉了困难和苦涩,如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失败了5万次也不灰心和动摇,最终获得了成功。所以说,专注是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阶梯。

奥克斯生于1858年。由于家庭生活艰苦,没有机会进入正规学校读书,少年时仅在夜校读过几年书。12岁开始在药店和杂货店当童工,14岁时又到《洛斯威利记事报》当杂工,16岁时当排字工人,后又转到一家地方小报当排字领班及记者。17岁时进入《洛斯威利论坛报》当排字领班。奥克斯是位勤奋好学的青年,专注精神十分强烈,就是这种精神,使他的事业获取了较大成功。

奥克斯在19岁时,萌发了与人合作办报的念头,于是与一位叫保罗和一位叫麦哥云的人合作,办了一份《漆坦隆加快报》,结果只经营了几个月就倒闭了。

合伙办的报纸失败了,奥克斯却没有灰心,他反复思考后,决定利用报社的残存机器和纸张发挥作用,编印一本《工商指南》,相信从中可赚到一些钱。根据其思路,他走访了许多工商界人士,记录了他们的地址、企业名称及经营目录、电话等等,然后自己亲自排字及开机印刷,装订成书,向工商界出售。这《工商指南》实质是一本广告刊物,在当时还算罕见,对工商界开展业务十分有利,因此非常畅销,使他赚了一笔钱。他顺着这路子,编印了一些小册子及承印一些宣传目录,获得了不少收入。

1878年,奥克斯20岁了,他的专注精神使他又迈进了一大步,他决心自己独立办报。此时正好有一家《漆坦隆加时报》因经营不善而将告倒闭,它正在廉价寻求买主,奥克斯以500美元买下了。

奥克斯接办了该报后,进行版面及内容的改革,集中报道社会大众关心的问题。同时,他对报社内部进行改组,精减了1/3人员。他自己既当总经理,又兼当排字领班;结果,不到两年,发行量大大增加,获利不少。到1892年,《漆坦隆加时报》成为当地最有名气的报纸,奥克斯积累增多,他投资15万美元盖起报社大厦。在19世纪末的15万美元价值可不是个小数目,因此该大厦十分豪华,对这份报纸的信誉十分有利。

奥克斯的专注精神使他雄心勃勃,他不满足于《漆坦隆加时报》的成就,决心向全国性报纸进军。1896年,他发现米勒接手后的《纽约时报》面临危机,他乘机插手,把它接了过来。奥克斯接管了《纽约时报》后,大胆进行了改革。他与银行取得了共识,对该报发行股份l万股,每股100美元,以2000股换回股东全部股份,另发行债券40万美元,以30万美元还债,其余当作周转金。这样,奥克斯实际上没有注入多少钱,通过扩股和发债券之手法,使他掌握了《纽约时报》。1896年8月13日,时报改组成功,奥克斯成为该报董事局主席了。

奥克斯跟着对《纽约时报》的编排也进行了改革,增加了金融新闻。此时正是纽约市经济起飞之时,城市人口增长很快,这为《纽约时报》的销售提供了有利时机。奥克斯是排字工人出身,他在多年的排字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改革《纽约时报》中,他针对各竞争对手的报纸情况,把《纽约时报》精心编印,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面貌,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他每到周末又增刊“周末书评”,使得各出版界纷纷在其报纸刊登广告。更重要的一招,是把零售价从每份3美分,降价至每份1美分。这样虽然减少了发行费的收入,但报纸销售量大大增加了,而厂商们看到《纽约时报》发行量大,大家纷纷在该报登广告。这样,《纽约时报》的收入反而增加了。

奥克斯刚接管《纽约时报》时,其发行量只有9000份,到1900年时,发行量已超过10万份,奥克斯的收入迅速增多。1904年,奥克斯斥资250万美元兴建《纽约时报》大厦,高为22层,在当时是少有的高楼大厦。

1928年奥克斯70岁时,他仍精力充沛地主持着这份报纸,当时另办的一份《星期日时报》也发行40多万份,他靠这两份报纸的经营,每年盈利近3000万美元,当时他已是美国的著名富豪了。

成功的事业依赖的是执著的追求和埋头苦干的精神,但是,在必要的时候,也要懂得变通,大胆创新。

创业成功者只做一件事,做深、做透、做专,做细致、做完全、做彻底,做到尽善尽美,做成绝技,做成专家。而失败者做了许多事,狗熊掰棒子,做一件丢一件,没有一件弄懂、弄通、弄明白。结果是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结果是说什么都天花乱坠,干什么都一塌糊涂,几十年一事无成,老之将至还在寻找赚钱项目。

当然,创业并不是只能做一件事,而是将一件事做成功,再接着去做另一件事。成功地解决一个问题,就有可能成功地解决第二个、第三个问题……如果一个问题都解决不了,就有可能永远地丧失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业者应该明白专注的道理,做生意的关键在于精而不在于杂,卖“水”可以产生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卖快餐可以产生肯德基和麦当劳……而如果一切美好的创业构思被你一遍又一遍演讲得天花乱坠,那也只不过是一种空洞的理念罢了。所以只有做,而且还要更专注地做,才会在创业的路上有机会登上成功的阶梯。

作者寄语

逐二兔,不得一兔也!

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

从第一天开始做互联网,我们被人家当作是骗子,到后来当疯子,到今天别人把我们当狂人了,我已经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了,只要你认为你做的事情有价值,请相信自己的眼光,只要努力去做,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马云

激烈的竞争意味着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我们是在和别人赛跑,也在和自己赛跑,我们能掌控的是自己,但是时间却在不停地向前走,因此,只有坚信“付出就有回报”的真理才会使你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