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在创建阿里巴巴网站时有人也提出了质疑,甚至是嘲笑。马云说:“在我刚开始创业的那个时候,有人说如果阿里巴巴能够成功,无疑是把一艘万吨巨轮从喜马拉雅山脚下抬到珠穆朗玛峰顶,我就要让他们看看我是如何把这艘万吨巨轮从珠穆朗玛山脚抬到峰顶上。”如今马云成功了,因为他坚信“付出就有回报”的真理,只要坚信自己的梦想,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其实,创业者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盲目地去创业,是不会成功的。
以色列有名的商人邦斯,他从小就随父母到耶路撒冷做生意,他的父母耐心地教育,培养他有责任心,并且要刻苦地学习。邦斯考上了耶路撒冷市非常有名的经营管理专业大学,毕业以后进入国际著名的哈斯坦公司来做销售的工作,工作非常吃苦。在他进入青年时代时充满了活力,头脑敏捷,兢兢业业并且勤学苦练,努力奋进,使得成绩卓越,深受领导的赏识与同事们的赞赏。邦斯凭这股劲经过四五年的努力,便被破格提拔成了公司的总裁。后来经过十多年的千辛万苦,最终成为了享誉全球的著名商人。
其实,在他上任之前他就知道如果仅靠自己,公司就没有办法大步前行,于是他就做了充分的准备。上任第一天,他提早到了公司,准备当天的工作,准备就绪以后,到9点,便召集了管理层的干部开会。在会上,他点名提拔了几个可以把握住局面与世界经济大趋势的顶尖的人员,要他们扶助他的工作,并要求他们很快地投入工作,协助他总结前辈总裁的经营管理经验来进行调研查访;对以往的经营管理的模式进行分析,重新预测公司的未来发展趋势。摸清公司的优劣形势与研究的实力,并和相关的人员一起研究起了财政收支状况,调整了公司的资本运营,适当地进行内部的机构调整,废除繁琐与不合理的经营程序,选拔了优秀人才参加公司的队伍,进行组班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办事能力和办事效率。10点半会议才算结束了。但是,这一切都是在按照邦斯的计划进行着。
一个星期后内部的调整完了,邦斯总算是放下了心。他知道,简单管理,重新组合,居安思危,减少后顾之忧,才可以安居乐业。于是他又很快地步入下一步的工作。他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经营管理工作当中,邦斯工作起来一丝不苟,日复一日,并且废寝忘食。那时在研究课题上,邦斯开始时对别人研究出的课题,不太明白,在付于实践时他只能理解他们的意图。但是他找来专业人员不耻下问,并且刻苦钻研,就走出了困惑,然后就向顶尖的人员学习经营管理、办理事务的新思维,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扶助预测商品走俏的市场趋势,掌握国内外商业动态、商品供销信息、流通渠道拓展的工作。
两个月以后,邦斯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由自己总结出的经营管理、办理事务的思路与工作方法,创造出了自己的经营管理模式并进行了操作。这使得他培养出了灵活办事的能力,可以灵活地处理各种各样的市场的千变万化,提高了决策的效果,并且也创造了收益。
他每一天工作完了都要做反思,回顾这一天的工作,顺利了就总结经验;失败了就去查找原因,考虑相应的措施,把它完全纳入了计划当中,然后才会去睡觉。经过一段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他便把握住了成功与失败的要领,丰富了自己的阅历,他就从中受益匪浅,资产数额直线上升。不久他便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商人。邦斯所取得这些成功,也是他不断努力的结果。
由此可见,只有那些不停奔跑的人,只有那些不停忙碌的人,才能拥有这个世界,他们为了生活忙碌着,他们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如果有一天他们停止了这种奔跑,那么就有可能被别人甩在身后,更可能因此而失掉积极进取的斗志,这样的人,最终会被社会淘汰掉。只有不断探索,不停地奔跑,主动出击,不断前进的人才会为自己赢得主动,才会在人生和事业中常变常新、不断向前。反之,沉醉于一时的成功或安于一时的快活而停滞不前,最终将会落于别人之后,平庸和失败也会尾随到来。因为遭受过别人没有经历过的痛苦,所以他们深深懂得这一点。尽管他们受尽了歧视和迫害,但他们从来不消极悲观,而是积极进取,不停地进行着奋斗。他们有极强的时间观念,认为消沉和坐以待毙不但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更是把宝贵而有效的时间白白地浪费掉了,将可能的财富和机会拱手让时间冲走,这不仅是可惜的,而且是可悲的。
在生活中,人们有美丽的愿望自然是好事,但一味地空想,不去付诸行动,到最后不但会一无所获,而且还会挫伤你的进取心。人们总是希望拥有美好的生活,但是,人们却不愿意为之付出相应的代价。很多人甚至连一丁点儿的付出都不愿意,只是盼望着天上能够掉下馅饼,这种事情是多么的愚蠢与可悲呀!然而,在这个社会上,你要得到多少,就必须先付出多少。任何东西只有先从你这儿流出去,其它东西才会流进来。
总而言之,要想获得回报,你就要付出努力,付出劳动,只有这样,才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另外,你所付出的额外服务也会为你带来更多的回报。就像种植小麦的农民,如果种植一株小麦只能收成一粒麦子,那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但实际上他的收成必定多出他所种植的好几倍。有时候,即使你的慷慨付出并不能保证得到回报,你也要毫不气馁地去付出更多的美好东西。记住,只要我们付出,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将是“获利者”。
作者寄语
我今天的收获,是我过去付出的结果;假如我想增加明天的收获,就要增加今天的付出!
创业需要敢想敢为的人
创业最需要的就是敢想敢干的人。
——马云
必须承认,从现阶段的中国来看,创业是最容易实现自己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前提是创业者必须拥有足够的敢想敢为的创业胆量。对此,马云十分赞成,他多次在青年创业论坛上对此发表演讲,强调敢想敢为的创业胆量的重要性。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有点眼光的人却没有充足的胆量,致使创业计划一改再改,一拖再拖,最终化为泡影。因此,创业不仅需要商业眼光,更需要敢想敢为的创业胆量。尽管敢想敢为的创业胆量是创业家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创业毕竟不是赌博。因此,胆量决定一个创业者成功与否。在这里,我们来看看马云的创业故事。
4年之内连续两次放弃,这是一种敢想敢为的创业胆量。就像马云最开始选择离开那个神圣的教师岗位一样。然而胆量和雄心总是成正比的。就如同陈胜吴广当年喊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如果没有当王侯将相的雄心,又何来揭竿而起的胆量?从马云第一次接触互联网这个概念开始,创业的雄心就开始蠢蠢欲动,接下来就有了两次揭竿而起,如果没有这份雄心,马云这辈子或许就是以“凤尾”的身份终结,正是这份雄心支撑着他连续两次的放弃,让他成为了领袖级的“鸡头”。
马云是电子商务方面的权威人士,同时也是成功学方面的专家。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创业论坛上,马云询问了几个想创业的人“对于未来有没有打算,预想一下自己能在几年内达到自己所设定的成果”。然后为青年人讲述该如何达到自己的目标,也就是成功之路。马云告诉想创业的人,妨碍青年成功的因素为:无目标、无胆量、无毅力、无责任感。成功需要胆量和气魄,就像他当初创建阿里巴巴时一样,能创造阿里巴巴这个大集团就是目标加胆量加毅力。
事实上,在21世纪的今天,创业仅仅只有智慧是永远不够的。纵然有勇无谋只能做个莽夫,但有谋无勇也只能做个懦夫。而现代社会里,教育的发达和信息技术的高超让大多数人都有一定的“眼光”,但胆量却绝非是人人都能具有的。从这层意义上说,智慧,只是胆量的一个组成部分。确实,马云如果没有敢想敢为的创业胆量,那么马云不可能拥有今天的成就。
马云提醒那些即将创业,或者正在创业的人,“在创业者追求成功的道路上,第一个要素就是要有敢想敢为的胆量。”确实,成功需要敢想敢为,要有突破现状的勇气。任何组织和个人发展都常出现一个规律:在初期往往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改造能力。但是当工作一旦上手了,并且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时,就很容易有抗拒心理,反对任何改变,即使自己也有试图改革与创新的想法,但怕麻烦,怕失去原有优势而不想改变。
同样,来岛船坞企业集团的创始人坪内寿夫对创业必须要有足够的胆量的观点十分赞同,他在接受《朝日新闻》采访时强调:“只要肯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但大部分人还没有去做,就说做不到,首先要除去这种心理。一旦努力作为,七成以上的成功率是跑不了的。”
毋庸置疑,胆量是决定创业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马云在《赢在中国》栏目中点评时非常强调胆量在创业时的作用,他说:“创业,最需要的就是胆量与勇气。因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要有梦想,你还要有胆量,毫不妥协的信念和实现梦想的决心和行动才会赢,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应该说,马云的成功是中国诸多创业者比较成功的一个,究其原因就是胆量让马云发现了自己经营企业的潜力,而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则无疑彰显了他非凡的胆量和超人的能力。
马云多次指出:“创业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难,难就难在很多人只有创业的想法,而没有敢想敢干的创业胆量。”事实上,创业面临着更多的困难,比如创业环境、投资政策、创业时机未到、好项目有限、启动资金筹集难等等这些都是理由。数据显示,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国内的创业环境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有创业意向的年轻人不能将创业计划付诸实施呢?我认为创业环境、投资政策等因素绝对不是有创业冲动的人不去实现梦想的关键因素,最重要的理由只有一个——没有敢想敢为的创业胆量。
农民企业家鲁冠球以90.5亿元的资产占据2006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十位。作为中国最受尊敬的第一代企业领袖之一,鲁冠球还见证了万向集团从一个小工厂发展成为国内最大民营企业之一的全过程,只有初中文化的鲁冠球向世界伟大的企业领袖展示了一个农民的传奇故事。
鲁冠球,这位至今都带着浓重乡音的浙江老汉,15岁辍学,做过打铁匠,3年的铁匠生活使鲁冠球对机械农具产生狂热的爱好。他把一间农机小作坊打造成中国乡镇企业的佼佼者,并把持万向集团的方向盘稳步前行,在数不清的桂冠和乡镇企业大多昙花一现的背景面前,鲁冠球奇迹般地成为民营企业家中的常青树。在WTO与国际化大潮汹涌而来之际,鲁冠球再一次成为故事的主角,成为国内第一个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供零部件的OEM厂商。
鲁冠球首次创业是办了一家米面加工厂,后因被人指斥为办地下黑工厂而遭关闭,机器被迫廉价拍卖,他只好出卖刚过世的祖父遗下的三间旧房,才得以还清向亲友借贷的3000元欠款。这一次创业几乎使他倾家荡产。196年,鲁冠球受宁围公社领导邀请,接管了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开始第二次创业。他依靠作坊式生产,生产犁刀、万向节等五花八门的产品,这种多角经营,为他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
1979年,鲁冠球调整战略,集中力量专业化生产汽车万向节。1980年,鲁冠球在经济十分拮据的情况下,将价值43万元不符合标准的万向节,送往废品收购站,在全国万向节厂整顿检查中,他的工厂以99.4的高分居全国同行业之首,被列入全国仅有的三家万向节定点生产专业厂之一。从1980年至1989年,鲁冠球的万向节产品经济效益年均增长达40%以上,1988年鲁冠球以1500万元向宁围镇政府买断万向节厂股权。1990年开始,鲁冠球提出“大集团战略、小核算体系、资本式运作、国际化市场”的战略方针。他的“钱潮牌”万向节产品打开了日本、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每年创汇在229万美元以上。
凭借良好的商业触觉和早年打下的根基,1992年后的万向已在跨国并购和金融领域实现了更深层次的扩张,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已经呼之欲出。1994年,万向美国公司在美国注册成立,这是鲁冠球为整合海外资源而投下的一枚重要的棋子。万向美国公司最初主要负责将中国生产的产品销售到美国,通过“股权换市场”、“设备换市场”和“让利换市场”等方式,整合海内外两套资源。1997年8月,万向集团生产的万向节正式敲开了世界汽车业巨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大门,成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配套产品。2001年8月28日,他一举收购NASDAQ上市公司UAL。开创中国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至此,他手中的上市公司内有万向钱潮,外有UAL。现如今鲁冠球已经将26家海外企业揽入自己的企业帝国版图之内。
回首鲁冠球的创业轨迹不难发现,鲁冠球对时局的精确把握和商业手段的扎实运用,方能把握住每个稍纵即逝的机会,现在的他依然处于时代大潮的浪尖。2005年7月18日,杭州市政府对万向给予300万元巨额奖励,半年后杭州萧山区政府又因万向对地方经济的突出贡献,奖励其宝马车一辆。在媒体和官方众口一词的好评面前,万向这家影响力非凡的企业并没有在功劳簿上睡觉,万向的产业布局正在向纵深推进。
应该说,鲁冠球的成功是中国成功创业者其中的一个,究其原因就是胆量让鲁冠球发现了自己经营企业的潜力,而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则无疑彰显了他非凡的勇气和超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