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脾气没了福气来了
21595900000009

第9章 选择宽恕,就是选择了幸福(1)

生活中,有人会觉得这也不是,那也不妥,一直为别人的过错或缺憾而生气。其实,与其斤斤计较而吵吵闹闹地活,还不如放宽心胸而和和睦睦地过。殊不知,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给别人多一点的宽容,就是给自己多一点快乐的空间。

心胸放宽,生活轻松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身处低下,方能成为百谷之王。要想拥有百川的事业和辉煌,首先要拥有容得下百川的心胸和气量。

五代时,骁将王景有勇无谋,凭一身武艺为梁、晋、汉、周四朝效力,做到了节度使,宋初封太原郡王,死后追封岐王。他的几个儿子也和他一样,骑射之外别无所长。大儿子王迁义跟随宋太祖打天下,功不大,官不高,却自以为了不起,好夸海口,经常抬出他父亲的大名来炫耀,逢人便宣称“我是当代王景之子!”人们听着好笑,都称他为“王当代”。

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经常能看到。具有骄矜之气的人,大多自以为能力很强,很了不起,做事比别人强,看不起别人。由于骄傲,则往往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由于自大,则做事专横,轻视有才能的人,看不到别人的长处。

话又说回来,从整个社会来讲,还是得有人管理、有人做官。问题是对做官者来说,要注意的是,忘记地位也就是放低自己,真正地把自己视为普通人,不要把自己放在别人之上,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据《战国策》记载:魏文侯太子击在路上遇到了文侯的老师田子方。击下车跪拜。子方不还礼。击大怒说:“真不知道是富贵者可以对人傲慢无礼,还是贫贱者可以对人骄傲?”田子方说:“当然是贫贱的人对人可以傲慢,富贵者怎敢对人骄傲无礼?国君对人傲慢会失去政权,大夫对人傲慢会失去领地,只有贫贱者计谋不被别人使用,行为又不合于当权者的意思,不就是穿起鞋子就走吗?到哪里不是贫贱,难道他还会怕贫贱?会怕失去什么吗?”太子见了魏文侯,就把遇到田子方的事说了,魏文侯感叹道:“没有田子方,我怎能听到贤人的言论?”

即使成名成家也要谦和礼让,一方面,名是相对的,知识是无止境的,满招损,谦受益;另一方面,如果你居功自傲,狂妄自大,别人也会不理你那一套。《王阳明全集》卷八中这样写道:“今人病痛,大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故为子而傲必不能孝,为弟而傲必不能悌;为臣而傲必不能忠。”因此狷狂必忍,否则害人害己。

如何忍傲忍狂,王阳明认为:狷狂、傲慢的反面是谦逊,谦逊是对症之药,真正的谦虚不是表面的恭敬,外貌的卑逊,而是发自内心地认识到狷狂之害,发自内心的谦和。自我克制,审明进退,常常能发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指正,虚以处己,下礼以待人。不自是,不居功,择善而从,自反自省,忍狂制傲,方可成大事。

我们需要学会宽容,“容人须学海,十分满尚纳百川”,懂得宽容待人的好处。宽容待人,就是在心理上接纳别人,尊重别人的处世原则,理解别人的处世方法。我们要接受别人的长处,同时,也要接受别人的短处、缺点与错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和平相处。

宽容代表着一个人的美好心性,也是最需要加强的美德之一。俗语讲,眉间放一“宽”字,自己轻松自在,别人也舒服自然。宽容是一种豁达的风范,也许只有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才能面对自己的人生。

宽容就是在别人和自己意见不一致时也不要勉强。因为任何的想法都有其来由,任何的动机都有一定的诱因。了解了对方的想法,找到他们意见提出的基础,就能够设身处地地接受对方的心理。

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如果执着于过去的错误,就会不信任、耿耿于怀、放不开,并且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也限制了对方的发展。即使是背叛,也并非不可容忍。能够承受背叛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也将以他坚强的心志在氛围中占据主动,以其威严更能够给人以信心、动力,因而更能够防止或减少背叛。

宽容更是一种财富。拥有宽容,就拥有了一颗善良而真诚的心。这是易于拥有的一笔财富,它在时间推移中升值,它会把精神转化为物质。选择了宽容,便赢得了财富。因此,只要用一种比大海还要宽广的胸怀去对待人生、对待他人,这样,福气就来啦。

品悟人生

宽容是一种幸福。我们在饶恕别人的同时,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所以说,宽容是一种看不见的幸福。

宽容是对人最好的教化

宽容是一种美,因为有了宽容才使许多人有了浪子回头的决心。因为宽容才使那颗犯错的心有了安全的回旋余地。当你选择宽容时,你就给了这个世界无比的荣耀。而你将得到这世界最美的祝福。禅者说:“量大则福大。”就是在说因为你有一颗宽容的心。所以,能获得最大的福缘。

一天晚上,一位老禅师在寺院里散步,忽然发现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一看就知道有出家人违犯寺规翻墙溜出去了。

这位老禅师不动声色地走到墙角边,把椅子移开,就地蹲着。没过多久,果然有一位小和尚翻墙进来,他不知道下面是老禅师,于是在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脊背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落地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原来踩的不是椅子,而是老禅师。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木鸡般地呆立在那里,心想:“这下糟糕了,肯定要被杖责了。”但是,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老禅师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平静而关切地对他说:“夜深天凉,快回去多穿点衣服吧。”

老禅师宽恕了小和尚的过错。因为他知道,此时此刻,小和尚已经知错了,那就没有必要再饶舌训斥了。之后,老禅师也没有再提及这件事,可是寺院里的所有弟子都知道了这件事,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夜里翻墙出去闲逛了。

这就是老禅师的度量,他给犯过错的弟子提供反省的空间,使其悔悟,自戒自律,所以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宽容地对待别人的过错,这是何等的胸怀。学会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气度,因为你能容得他人不能容,所以你也必将拥有了别人不能拥有的。

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宽容是一剂良药,医治人心灵深处不可名状的跳动,滋生永恒的人性之美。我们不仅要宽容朋友、家人,还要宽容我们的敌人、对手。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以大局为重,你会体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喜悦。要知道你并非踯躅单行,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人们各自走着自己的生命之路,但是纷纷攘攘中难免有碰撞。如果冤冤相报,非但抚平不了心中的创伤,而且只能将伤害捆绑在无休止的争吵上。

一位妇人同邻居发生纠纷,邻居为了报复她,趁夜偷偷地放了一个骨灰盒在她家的门前。第二天清晨,当妇人打开房门的时候,她深深地震惊了。她并不是感到气愤,而是感到仇恨的可怕。是啊,多么可怕的仇恨,它竟然衍生出如此恶毒的诅咒!竟然想置人于死地而后快!妇人在深思之后,决定用宽恕去化解仇恨。

于是,她拿着家里种的一盆漂亮的花,也是趁夜放在了邻居家的门口。又一个清晨到来了,邻居刚打开房门,一缕清香扑面而来,妇人正站在自家门前向她善意地微笑着,邻居也笑了。

一场纠纷就这样烟消云散了,她们和好如初。

宽容敌手,除了不让他人的过错来折磨自己外,还处处显示着你的纯朴、你的坚实、你的大度、你的风采。那么,在这块土地上,你将永远是胜利者。只有宽容才能愈合不愉快的创伤,只有宽容才能消除一些人为的紧张。学会宽容,意味着你不会再心存芥蒂,从而拥有一分流畅、一分潇洒。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与人发生磨擦和矛盾,其实这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常常不愿去化解它,而是让磨擦和矛盾越积越深,甚至不惜彼此伤害,使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用宽容的心去体谅他人,真诚地把微笑写在脸上,其实也是善待我们自己。当我们以平实真挚、清灵空洁的心去宽待对方时,对方当然不会没有感觉,这样心与心之间才能架起沟通的桥梁,这样,福气就来啦。

品悟人生

禅者说:“量大则福大。”就是在说因为你有一颗宽容的心。所以,能获得最大的福缘。

选择宽恕就是选择愉快

没有人不会犯错,而知道自己犯了错的人最希望得到别人的宽恕和谅解。假如别人希望在自己犯错之后求得你的谅解,你是否能够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这便是你选择做一个宽容的人还是做一个苛刻的人的机会。

释迦在世时,弟子中出了一名叛徒。这个背叛者是释迦的堂兄弟提婆。

提婆妒忌释迦的名声,屡次设计要杀害他都终告失败。释迦一次次宽恕了他,不过他这个人却恶劣成性,始终不改。有一次,尼僧法施谆谆告诫他,却惹得他凶性大发,杀死了法施。

然而,一重又一重的恶行积压下来,终使提婆不堪良心的谴责而病倒了。病床上的提婆每天都过得极忧烦痛苦,非常希望有什么方法能减轻身心上的折磨。于是他拖着病体,乘了一顶舆轿到释迦那儿去,想要向他忏悔自己的罪过。

然而当舆轿一着地,大地就刮起了一阵大风,而提婆也就活生生被打入阿鼻地狱去了。

释迦的一名弟子见状非常不忍,就对释迦说:“我想救救提婆。”

释迦说:“很好,可是有一点要注意,你要以正心说教,让他彻底改过。因为要让恶人幡然悔悟,实比在枯木上雕刻还难。”

这名弟子即刻赶往提婆那儿。只见提婆正痛苦地挣扎着,提婆见了他,就哀求他说:“我的痛苦就好像被铁轮辗碎了身子,被铁杵痛捣身体,被黑象践踏,把脸投向火山一样,请快来救我!”

弟子答:“赶快皈依我佛吧!如此就可以得救。”

说完,所有的痛苦都化为乌有,提婆也痛悔前非,自心底深深悔改。

释迦用宽广的心胸原谅了提婆的过错,包容了他的无礼,这就是宽恕!人们犯错是一种平常,而用宽容的心对待别人的冒犯却是一种超常。

佛陀常常告诫弟子们,“比丘常带三分呆”,就是要弟子们大智若愚,凡事不要太计较,即使遭到了别人的无礼也要宽恕他们,因为宽恕别人,也是升华自己。

宽恕,是一种净化。当我们手捧鲜花送给他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而当我们抓起泥巴想抛向他人时,首先弄脏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手。

宽恕别人并不困难,但也不容易,关键是看我们的心灵是如何选择的。

美国前总统林肯,少年时期曾在一家杂货店打工。有一次,一位顾客的钱包被另一位顾客拿走了,丢了钱包的顾客认为钱是在店中丢的,所以杂货店应当负责,便与林肯发生了争执。而杂货店的老板却为此开除了林肯,老板说:“我必须开除你,因为你令顾客对我们店的服务很不满意,因此我们将失去许多生意,我们应该学会宽恕顾客的错误,顾客就是我们的上帝。”

林肯一直都不接受这位顾客的无理和原谅老板的不通情理,但是很多年以后,做了总统后的林肯却意味深长地说,“我应该感谢杂货店的老板,是他让我明白了宽恕是多么的重要。”

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仇恨只能永远让我们的心灵生存在黑暗之中;而宽恕,却能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自由,获得解脱,这样,福气就来啦。

品悟人生

这样,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宽恕别人,不意味着为犯错的人找借口,而是将目光集中在他们好的方面,从而把自己从痛苦中拯救出来。这正应了那句话: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量宽福厚,器小禄薄

脾气好的人,由于胸怀宽广舒坦,就能享受厚福而且长久,于是形成事事都有宽宏气度的样子;反之心胸狭窄的人,由于眼光短浅思维狭隘,所得到的利禄都是短暂的,得只顾到眼前而临事紧迫的局面。

庞涓与孙膑同在鬼谷先生门下学兵法。庞涓自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又听到魏国正在厚币招贤,访求将相。于是匆匆辞别鬼谷,投奔魏相国王错,王错将他推荐给魏惠王。魏王见他兵法精熟,便任他为元帅,兼军师。

孙膑为人忠厚,鬼谷先生便将自己注解的《孙武兵法》传授给了他。孙膑三日内尽行记下,鬼谷便索还原书。

魏惠王从墨翟口中知道鬼谷门下还有一孙膑,好生了得,于是便派使臣迎至魏国。魏惠王问庞涓,孙膑才能如何,庞说在己之上,要魏惠王任他为客卿。客卿地位虽高,但不掌握军权。孙膑在惠王面前演习兵阵,庞涓预先请教孙膑,然后在惠王面前一一指出阵名,惠王便以为庞涓胜孙膑。

庞涓既害怕孙膑分宠,又想得到《孙武兵法》真传。他开始设计陷害孙膑。孙膑是齐国人,庞涓叫人假造了一封家信,由手下人扮作齐使者,将信交给孙膑,说是齐国他哥哥来的信,请他回去祭扫祖坟。孙膑回信谢绝,庞涓得信后,加进了孙膑想效忠齐王的内容。连夜送给魏王看。又假装探望孙膑,唆使孙膑第二天上书请假,惠王便真的以为孙膑不忠,想出卖自己,于是把他交给庞涓处理。庞涓当着孙膑的面,说是要去见惠王,救孙膑。实则在惠王跟前请求对孙膑用刖刑(即锯去膝盖骨)。回来后说自己只救得不死,假表歉意后,便叫手下人将孙膑弄残了。孙膑从庞涓的下人那里打听庞涓想在兵法到手后便弄死他,情急生计,便装癫佯狂。墨翟得知此事后,便到齐国把详情告知大将田忌,田忌言之于齐威王。于是齐国借口其他事派使臣至魏,趁庞涓不注意,将孙膑偷运至齐国。

孙膑到齐后,只愿做田忌的军师。后庞涓率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田忌用孙膑“围魏救赵”计,就近进攻魏国的襄陵。庞涓果然回兵,结果在桂陵中了孙膑预设的埋伏,大败。

庞涓知齐威王得孙膑后,一直寝食不安,又行反间计,使田忌、孙膑免官。庞涓得意忘形,以为天下无敌了,便率大兵攻韩。韩国向齐求救。当时齐威王已死,宣王继位,并重新启用了田忌、孙膑。齐国待魏兵与韩兵交战了很久之后,才出兵。这次又采用“围点打援”计,直逼魏都大梁。庞涓火速回兵,孙膑又用减灶之法迷惑敌人,使庞涓误以为齐兵大多逃亡,不堪一战,于是全力追赶。追至马陵道时,又中了孙膑的埋伏,全军覆灭。不仁不义的庞涓被万箭穿心。

庞涓本和孙膑有同窗之谊,但庞涓命缘福浅,无幸获得鬼谷先生的《孙武兵法》,这使他迁怒于孙膑,他利用孙膑的善良和正直,设计陷害他,弄残了孙膑的双腿。但孙膑最终还是逃脱了庞涓的魔掌,在战场上惩处了不仁不义的庞涓。庞涓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从庞涓的下场,人们理应吸取教训,正如《菜根谭》所云:量宽福厚,器小福薄。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啊。

品悟人生

心胸狭窄的人,由于眼光短浅思维狭隘,所得到的利禄都是短暂的,得只顾到眼前而临事紧迫的局面。

宽恕别人最能快乐自己

当遭受别人侵犯的时候,很多人会带着怒气选择怨恨或还击。为什么非要这样火冒三丈地折磨自己呢?因为运用宽容就能不烦不燥地解决问题。宽容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心理。“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就是告诉我们对己要严,对人要宽。宽恕别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