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尘世悟语:淡定与舍得的智慧
21598700000017

第17章 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1)

众所周知,修心是一件极其漫长的事,但那些得道之人都知道,要想证得大彻大悟的境界,绝对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虚心学习,方能修成正果。我们凡人做人做事也应如此,正所谓心态决定命运。如果我们失去了踏踏实实的心态,人生就只剩下了失败。

生命的过程最重要

从前,有一个国王年龄已经很大了却还没有生孩子。他为了这件事费尽了脑筋,寻求过远近许多名医来医治他的病,可就是治不好,他为此感到很失望,之后再也没有为这事求过医。说来也奇怪,就在国王感到绝望的时候,奇迹出现了,王后怀孕了,后来生了个女儿。看着漂亮的女儿,国王喜从心生,他日夜盼望女儿快快长大。可女儿仍然在不紧不慢地长,丝毫不理会他的急迫心情。国王没办法,便把宫中的医师召来。国王命令医师:“给我一种药,能够使我的女儿吃了立即长大。”

医师回答说:“我可以给您这种药,使公主立即长大,但宫廷里还没有这种药方,要想取得这种药我就必须到远方去寻找。但条件是,在我出去找药期间,请大王您不要去看望公主,等我采到药回来,公主服完药后,再请您见公主。”说完这番话,他就到远方去找药了。

15年过去了,医师采药终于回来了,他把药给公主吃了后,便带她去见国王。国王见了长大后的女儿异常高兴,并且自言自语地说道:“确实是良医,给我女儿吃了药,能让她立即长大。”便诏令左右的侍从,给医师赏赐珍珠宝物。

朝中的人们纷纷嘲笑国王的愚蠢和无知,连起码的常识都不懂,不管女儿的年龄,看见她长大了,便认为是药的作用。

有一个佛信徒来到修行有道的高僧面前说:“我想得到您的指点,使我很快地透彻领悟人生。”

高僧便从基础开始,教他坐禅抛除一切尘念的静虑,领会佛教对人生、对社会的观察和解释,积累认识各种行为的规范,达到摒弃一切人生烦恼的修悟境界。

这佛信徒听后欢呼雀跃,说道:“真快乐啊!大师,您这么快就让我能达到修行的最高境界,真是了不起呀。”

高僧摇摇头,一声不吭地离开了。

生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生的必然和死的必然一样重要。然而,生命却不仅有这两个过程,生与死对于某个个体而言也许只是一个符号,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这是人人都应该经历的,也是人人最该尊重的。生命注定要在由小到大的过程中加入酸、甜、苦、辣的滋味,感受喜、怒、哀、乐的种种心情。在经历了一切该经历的之后,由青涩变成深红,从幼稚变成圆熟。如果你拒绝了经历,也就拒绝了生命。所以请不要在幼嫩的时候急于经风历雨,也不要在熟稔之后渴盼回到从前。一生的过程需要建立在每一天的真实感受的基础上。

《沙原隐泉》中有这样一段话:“爬,不为那山顶,只为已经划下的曲线;爬,不管最后到达什么地方,只为了已经耗下的生命;爬,站在永久的顶端,不断浮动的顶端,自我的顶端。爬,只管爬。”生命的意义在于一个攀爬的过程,那是站在今天的顶端向着明天的顶端进步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生命的终点都是一样的,都将化作泥土。

有人把人生比作一本书,中间夹杂着无数的坎坷与危机,让人久久不能平静;也有人把人生比作一场游戏,做游戏的过程中有高兴、有失落、有松弛,也有紧张,令人回味无穷。其实无论人生是一本书还是一场游戏,人生都是一个过程。一个人有好的结果,往往是因为他注重实现生命价值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从来没有失落,而是在不断地追求;因为他知道唯有追求,才能完善生命过程,充实出一个有价值的生命。成功人士对于真理、对于事业的追求无不如此。而有些人却不懂得努力的过程,过分看重结果,到头来却是一事无成;其实只要追求过、用心过,即使得不到,也不会有遗憾!因为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追求过程的充实。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过程是漫长的、思索的、致远的,是超越时空的,是漫步星河的,是触摸不到的灵魂。

磨难与苦痛造就了辉煌的生命过程。没有10年秉烛夜读,哪来衣锦还乡的荣耀?古今中外,任何成就的背后都是一个艰辛的历程,成功的事业需要经营,美满的婚姻需要经营,幸福的家庭需要经营,无悔的人生更需要经营……用心去经营吧,生命的句号一定会很精彩!

充实自己的一生

人活一辈子都无法领悟透两个字——“生”与“死”。“生”与“死”既是人生的起点又是终点,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来一趟世上,走一圈就回去了,很少有人深刻地思考活着是为了什么。在同等境况下忙忙碌碌的一生里,有的人活了个明白,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有的人却一辈子稀里糊涂,不知自己在忙什么,为什么而忙!可想而知,这两种人的命运与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六祖慧能认为悟禅与人生是一样的,如果在悟禅时“只在嘴上念叨空”,而不去探究其中的“究竟”,那么,这段看似在用功努力的时间实则是荒废掉了。慧能认为如果这样的话,“就是花费一万劫的时间,也不能修得正果,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六朝时期的宝口禅师对于六祖慧能这段话深有体会,他作有:

口内诵经千卷,体上问经不识。

不解佛法圆通,徒劳寻行数墨。

不管是六祖慧能也好,宝口禅师也罢,他们都想揭示一个禅理,那就是人活着就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不能混混沌沌地过一辈子。

的确,人生宛如白驹过隙,倘若我们不能驾驭人生,那只有让它如流水般,只有流走的,却没有留下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这短暂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怎样过才是有意义的。

人们在平时并没有察觉到生命的可贵,往往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才会明白活着的价值。不要将自己的时间浪费在那些没有丝毫意义的事情上,要抓住每分每秒可以利用的时间充实自己。

世上有许多名人的生命虽然短暂,然而他们却活得很精彩;有的人虽然能够活到百岁,然而他们的生活过得稀里糊涂,简直是空活百年;有的人总是因为害怕死亡而嫌时间过得太快,事实上他们每天都在浪费时间;有的人却忙碌得来不及考虑这些无谓的问题,他们的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被充分利用上了,根本“来不及老”。而这种“来不及老”的人,虽然无法达到参透生死的境界,然而他们离这种境界却并不遥远。

悟光禅师门下的大弟子大智,出外参学30年后归来,正在法堂里向悟光禅师述说此次在外参学的种种经历。悟光禅师总以慰勉的笑容倾听着,最后大智问道:“师父,这30年来,您老一个人还好吗?”

悟光禅师答道:“我很好,每天在法海里泛游,讲学、说法、写经,世上没有比这种日子更潇洒的了。我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

大智关心地说道:“师父,您太辛苦了,您应该多一些时间休息!”

夜深了,悟光禅师对大智说道:“你休息吧,有话我们以后慢慢谈。”

天已经亮了,大智还在睡梦中,他隐隐约约听到悟光禅师的禅房传出阵阵诵经的木鱼声。白天,悟光禅师总是不厌其烦地对一批批信众开示,一回禅堂不是拟定信徒的教材,便是批阅学僧的心得报告,每天总有忙不完的事。

好不容易看到悟光禅师刚与信徒谈话告一段落,大智就急忙跑过来抢着问悟光禅师:“师父,你我分别这30年来,您每天的生活仍然这么忙碌,怎么都不觉得您老了呢?”

悟光禅师道:“我没有时间觉得老呀!”

“没有时间老”,这句话后来一直在大智的耳边回响着。

事实上,悟光禅师已经眼睛昏花,腿脚行动也迟缓了,事实证明,他已经老了。毕竟是30年的光阴啊,时间对于谁来说都不算短,而悟光禅师却并没有觉得自己老。这主要还是在于他对待人生的态度上,正是他将自己每天的工作安排得很充实,让原本一天中的无数个断点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他才“来不及老”的。

相信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还是孩童时,曾经有过许许多多的梦想,但当我们还未来得及去实现这些梦想时,死亡已经悄然而至。我们只能感叹,只能埋怨种种原因导致我们没有看清什么是人生。于是,我们梦想出种种假设,梦想我们能够回到年轻的时候,这只能当作一种心灵的安慰罢了。所以无论我们现在是背着书包上学堂的娃娃,还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抑或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只要我们安排好自己剩余的人生,奔着我们拟定的人生目标实实在在地做点努力,才不会留下那么多的遗憾与悔恨。

生命的意义就是在于奋斗,奋斗是一种乐趣,追求是一种动力。所谓人生不过是一场匆忙走过世间的过客生涯。我们就如一粒尘埃飘落到人间,在这个世界上不过是沧海一粟。生命对于我们来说,看似是漫长的,如果融进历史,生命只是一个瞬间。或许你已经明白,人生不过是一场游戏,当游戏结束时,你我还是如来时一般干干净净,不会带走一丝云彩。

虚心做事

我们要以一种虚怀若谷的心态与人和睦相处,只有这样才能去除心中的烦恼与顾虑。很多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少之又少。

善昭禅师曾经很形象地手执竹杖,面对弟子们说,修行之人须懂得“拄杖子”,才能彻底修行,了毕参学大事,而后作了《竹杖偈》:

一条青竹杖,操节无比样。

心空里外通,身直圆成相。

渡水作良朋,登山堪倚仗。

终须拨太虚,卓在高峰上。

在这首偈中,竹杖色泽青翠,象征人的韶华正盛,风操卓异。其心空形圆,象征人的虚怀若谷,圆融通达。“卓在高峰上”,比喻可励志助人到达崇高的境界,而这一切喻象,又蕴含着深妙的禅意,颂赞参禅者悟后之空明心境,以及迥异于世俗的节操。

虚怀若谷是一种极大的谦虚的态度,在现实中许多人都缺乏这种自谦,尤其是那些无知但又骄傲自大、自私自利的人;其次是那些稍有点成就的“人物”。他们中很少有人会说:全凭机遇好,才得以享此地位荣誉。或者,即使口头谦虚,那心中的尾巴,却早已翘到天上去了。这些人往往是粗俗浅显、无大智慧之人,建树也会戛然而止。

有一位年轻人热爱绘画,其中也拜过很多名师,均不满意,所以他为此感到有点失望。但是他始终怀着一颗崇高的丹青梦,他下过决心一定要找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老师。于是他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并对那里的释圆住持说:“尊敬的老住持,我从小热爱绘画,并且决心要学好它,但是十几年了,我苦于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

释圆住持非常理解这位年轻人的心情,于是就笑笑问他:“年轻人,当真你走南闯北十几年,真没能找到一个让你满意的老师吗?”

年轻人摇摇头,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您不知道,世上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见过他们的画作,有的画技甚至还不如我呢。”

释圆住持听了,只是淡淡一笑,说:“老僧我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那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便吩咐一个小和尚拿了笔墨纸砚来。

释圆住持说:“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爱品茗饮茶,尤其喜欢那些造型流畅的古朴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

年轻人听了,用充满自信的口吻说:“画这样的画对我来说也太容易了点。”

说罢就开始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注入到了茶杯中。画完,年轻人就问释圆住持:“老住持,我已经画完了,您看这幅画您满意吗?”

释圆住持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位置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

年轻人听了,笑道:“您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壶往茶杯里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道理?”

释圆住持听了,又微微一笑说:“哦,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

释圆住持的话看似不合理,但仔细分析就能看出来里面的深刻道理。江河之所以能纳百涧之水,就是因为身处低处。做人也应如此,只有将自己的身份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越是文化修养高的人越是不显山露水,越是肚子里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越是爱摆架子,这种人与人打交道总是有着一股唯我独高的气势。这两种人中一种是有实力而不显耀实力,是智者的处世方法,后一种是总爱摆架子,这种人是最招人厌恶和抛弃的。

西汉高祖刘邦驾崩以后,吕后总揽朝政,这期间南越王赵佗在岭南自治,不服朝廷管制。朝廷大臣普遍认为赵佗的兵力根本不值得他们放在眼里,只要朝廷一出兵赵佗必死无疑。于是群臣纷纷劝说吕后出兵攻打赵佗,收复南越。他们说:“南越为蛮族之邦,其军队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昔日高祖皇帝无心攻打他们,便实行了安抚政策。现在我国兵强马壮,物资丰厚,正是讨伐南越的大好时机!”吕后担心兵祸再起,没有同意立即发兵,然而在她心里面还是对南越王赵佗充满了鄙视。

长沙国和南越为邻,长沙王为了扩大势力,极力主张对南越用兵。长沙王见吕后不肯动武,于是建议禁止在南越边境上进行铁器交易,以遏制南越的发展。赵佗见朝廷政策有变,十分气恼,他便派军队攻陷了长沙国南部数县。吕后派兵反击,攻入南越国境内,平息了战争。

吕后去世后,汉文帝即位,在南越的问题上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一位反战大臣对文帝说:“我乃天朝大国,要打败小小的南越不在话下。可问题是,现在我军受不了南方的酷热潮湿,若打起仗来一定伤亡惨重。何况蛮族人生性野蛮,不好治理,我们胜了也会在南越的事情上大费精力,这样一来就得不偿失了。”

文帝觉得此番话说得很有道理,便问这位大臣的看法。这位大臣回答说:“做事不能为了虚名而受实害,如果皇上不在意取胜的虚名,那么就可以不去战胜南越,改攻伐为安抚。南越一旦受了皇上的恩惠,一定会感恩自省,消除对我国的敌意,这样国家就安宁了。”

于是文帝撤出南越国的汉军,对赵佗好言安慰。赵佗双亲的墓地在真定,文帝就将真定赐给赵佗,并派人在此地守墓,按时祭祀。文帝又寻访赵佗的亲属,给他们礼遇优待,还亲封他们做了朝廷的高官。

一向对朝廷有抵触行为的赵佗知道了文帝的所作所为后,果然感动了,他从心里敬重文帝。于是,他上表文帝请和,说:“从前我不明事理,冒犯天朝的神威,现在看来我是罪孽深重啊!”赵佗请求以藩属国的身份,入京进贡。从此南部边境平静下来。

吕后武力征伐也没有达到她想要的结果,而文帝只靠安抚就做到了让赵佗归顺汉朝。文帝的罢兵一方面减少了伤亡,一方面也让赵佗感受到了大国的仁义,他从心里真正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