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顺治身后留下的一片狼藉中建立起一个足矣令世人所臣服的王朝,康熙帝采取了前文提到过的各种手段与措施,甚至亲自六下江南,开启清代帝王巡游江南的序幕。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导致了朱明王朝的最后覆亡。清军入关,康熙继位之后,大清的天下基本已经初定,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由于两个朝代的变更时间离康熙成长时期较近,所以,很多有关前代失国的典故轶事,不但在民间广泛流传,就是在宫中,也有不少年老的太监宫女对此津津乐道。康熙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也能了解到历代的兴亡得失,常常以历代灭亡的教训引以为戒并总结了一些经验,跟大臣们分享。
康熙常年深居宫廷之中,但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对民间百姓的疾苦和对朝廷的要求十分重视,更是懂得百姓生活质量好坏的情况不是单靠自己一个人就能够全然了解的,所以,对各个地方的百姓官特别关注,要求各级官员凡遇事都须迅速奏报,不能总想着报喜不报忧来博得皇帝的好感,如果发现有谎报之事必定严加惩罚。坚决杜绝臣子们只顾着邀功而蒙蔽欺骗中央政府的情况。
为了更加彻底地了解民愿、了解民情,康熙甚至还经常出京巡视,亲眼查看官员们是不是在据以实报。在政治愈发稳定之后,他就时常走出皇宫进行频繁巡行活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六次南巡。康熙南巡的目的是多元的,有治国,有治水,有考察,有巡视,有省耕,当然也有游览。
康熙帝从31岁到54岁之间,六下江南,累计共520天,这在清朝皇帝中,甚至是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所有的帝王中也是首屈一指。他是第一位跨过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条大江河的皇帝,开创了清帝南巡的先例。康熙帝的南巡,巡的又是什么呢?不外乎这几点:
康熙南巡的主要目的,首先是治理黄河。
康熙深知黄、淮两河关系运道民生,最为紧要,所以将它视为南巡任务中的重中之重,早在平定三藩之前,他就把治河列为国家三大事之一。南巡考察河务并不是做做样子给百姓看的,而是切实做一些实事,康熙亲临工地,视察河务,了解、研究河势汹涌之原因。根据实际情况,不惜花费重金命令河臣加固运河堤岸,以抗御黄河水流的冲击和侵蚀。皇帝如此重视,大臣们当然也不容疏忽,每每都把黄河的治理提到首要。康熙之时,河道尽管仍时有溃决,但水患已经大大地受到了控制。
南巡中,康熙还不忘团结笼络江南汉族士大夫。清朝初期,清政府处于推行武装统一的非常时期,对于汉族士大夫此起彼伏的反抗斗争,主要采取的是高压政策。康熙执政后,国内情势趋于好转,鉴于形势的变化,逐步改变了清朝初期的高压政策,反而采取亲汉民政策。康熙每次南巡都谒孔庙、拜禹陵、祭明太祖陵,以迎合汉民族的心理。
康熙的这些做法不是向汉族低头示弱,而是想通过这些活动,使汉族士大夫的反抗情绪,进而依附于清朝,扩大了清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康熙南巡时,在整顿吏治的同时,还重视了解民情,注意为各地兴利除弊。百姓的话才是真实的话。康熙见到生活艰难的百姓,无不嘘寒问暖、散金相助。他的这一举动使百姓欢悦,不胜感激。
民众之所以没有对康熙的南巡产生反感,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每次出巡都不讲究排场,更不会给百姓造成麻烦。他不但自己以身作则,还多次告诫臣子,南巡是为了更好进行江山的社稷而不是游山玩水,因而严禁地方官吏布置供帐,科派扰民。对那些在康熙南巡过程中妄想通过逢迎而加官晋职的官员,康熙更不会口下留情,严加训斥。
康熙一朝,是号称“康乾盛世”的起始,这应与康熙勤勉于政务,经常巡行四方、体察民情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