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吕氏春秋》学生活
21742300000018

第18章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秦国以后,把它献给了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左右侍从和他的嫔妃看,但秦王绝口不提交换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就上前对秦王说:“大王,和氏璧上有一个小小的斑点,请允许我指给您看。”秦王信以为真,就把和氏璧递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接过和氏璧,后退几步,靠在大殿的柱子上,对着秦王怒目而视,说:“我真的没想到秦国君臣是如此的不讲信义。我看你们根本没有拿十五座城市交换的诚意,所以,我才把和氏璧要了回来。大王您若是把我逼急了,我的头就会和这块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你们也将永远失去和氏璧。”秦王惟恐蔺相如真的撞碎了和氏璧,就连忙向蔺相如道歉,同时命令手下人取来地图,指划着十五座城市给蔺相如看。看过了地图,蔺相如对秦王说:“和氏璧价值连城,应当选一个好日子,举行隆重的交换仪式。”无奈,秦王只好答应了。蔺相如心里非常明白,秦王到底也不会真心与赵国交换的,等下去的时间越久,和氏璧的危险就越大。他让同来的人化装成一个普通百姓的样子,带上和氏璧,连夜抄小路回到了赵国,自己则冒着生命危险留在了秦国。到了约定的日子,蔺相如按时去拜见秦王。他泰然自若,对秦王说:“我已经把和氏璧送到了赵国。您如果真心想交换的话,就请您先把十五座城市划给赵国,我马上亲自把和氏璧送到秦国来。”秦王一听,暴跳如雷,命令手下把蔺相如拉下去杀了。蔺相如笑了说:“您杀了我无所谓,您得不到和氏璧,还会被天下人耻笑:秦国无信无义,再也没有人敢相信你们秦国了。”

蔺相如始终大义凛然,没有顾及自己的生命危险,体现了高尚的士节。

智慧金言

士的为人,主持正义不避危难,面临祸患忘却私利,舍生行义,视死如95。有如此行为的人,国君无法与他交朋友,天子无法让他称臣。大到安定天下,其次安定一个国家,一定要用这样的人。所以君主想要立大功名的,不可不致力于访求这样的人。明智的君主总是把精力放在访求贤士上,而对于治理具体事物,却采取了超脱的态度。

季冬纪·诚廉

题解

文章主要论述了作为士应该保持的高尚气节。作者通过伯夷、叔齐归文王以就有道等事例赞扬了他们的气节。

原文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坚与赤,性之有也。性也者,所受于天也,非择取而为之也。豪士之自好者,其不可漫①以污也,亦犹此也。

昔周之将兴也,有士二人,处于孤竹,曰伯夷、叔齐。二人相谓日:“吾闻西方有偏伯②焉,似将有道者,今吾奚为处乎此哉?”二了西行如周,至于岐阳,则文王已殁矣。武王即位,观周德,则王使叔旦就胶鬲于天地四内③,而与之盟曰:“加富三等,就官一列。”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于四内,皆以一归。又使保召公就微子开于共头之下,而与之盟曰:“世为长侯,守殷常祀,相奉桑林,宜私孟诸。”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于共头之下,皆以一归。伯夷、叔齐闻之,相视而笑曰:“嘻!异乎哉!此非吾所谓道也。昔者神农氏之有天下也,时祀尽敬而不祈福也。其于人也,忠信尽治而无求焉。乐正与为正,乐治与为治,不以人之坏自成也,不以人之庳自高也。今周见殷之僻乱也,而遽为之正与治,上谋而行货,阻丘而保威也。割牲而盟以为信,因四内与共头以明行,扬梦以说众,杀伐以要利,以此绍殷,是以乱易暴也。吾闻古之士,遭乎治世,不避其任,遭乎乱世,不为苟在。今天下暗,周德衰矣。与其并乎周以漫吾身也,不若避之以洁吾行。”二子北行,至首阳之下而饿焉。人之情莫不有重,莫不有轻。有所重则欲全之,有所轻则以养所重。伯夷、叔齐,此二士者,皆出身弃生以立其意,轻重先定也。

注释

①漫:污。

②偏伯:边远地方的长官。此指西伯姬昌。

③四内:古地名。

译文

石头可以砸破,但是不能改变它坚硬的本性;朱砂可以研磨,但是不能改变它朱红大还丹的颜色。坚硬和朱红是石头、朱砂本来就有的本性。本性是从上天那里承受下来的,并不是人为选择制造的结果。持节洁身的豪杰之士,他们的名声不能被玷污,也和石头与朱砂一样。

以前周朝将要兴盛的时候,有两位贤士住在孤竹国,名叫伯夷、叔齐。两人商量说:“听说在西方有个西伯,好像是位仁德之人,现在我们为何还呆在这儿呢?”于是两人向西行去周国,走到岐山之南,文王却已经去世了。武王即位,宣扬周国的政德,派叔旦到四内去见胶鬲,跟他订立盟约说:“给你增加三级俸禄,居一等之官。”准备了三份文辞相同盟书,在上面涂抹牺牲的血,把其中的一份埋在四内的地下,双方各自携带一份回归。武王又派太保召公到共头山下去见微子开,跟他订立盟誓说:“让你世世代代作诸侯之长,奉守殷朝原来的正常祭祀,共同奉尊桑林之乐,可以让你拥有孟诸作为你的封地。”准备好三份文辞相同的盟书,在上面涂抹牺牲的血,把其中的一份埋在共头的地下,双方各自携带一份回归。伯夷、叔齐听到这些事后,相视而笑道:“哼!真奇怪啊,这不是我们所说的‘道’啊!古时候神农氏治理天下的时候,虔诚恭敬地举行祭祀之礼,但是不是为了乞求福祉。对于百姓,忠信为先尽职尽责而无所苟求。百姓乐于这样的政令,从而喜欢其统治和执政者的临上而治,不会因为别人的失败而使自己成功,不会因为别人的卑微而使自己高尚。如今周国看到殷朝国政混乱,便急于搞好它的政治教化,使它得到治理,先是谋划着以好处拉拢,又依靠高丘大山来加强他的威猛形势。宰杀牺牲举行誓盟借以表明诚信,通过四内和共头的盟约来表明其立场,宣扬武王灭商之梦兆来说动百姓,利用战争攻伐攫取利益,像这样做来取代殷朝,不过是用混乱代替暴虐而已。我听说古代的贤士,遇到太平盛世之时,不回避自己的贵任;遇到动乱之世,不苟且偷生。而今天下黑暗周政衰败,与其依附在周国而玷污我们的名节,不如逃离这里来保持我们清白高洁的德行。”于是两人向北而去,走到首阳山下饿死在那里。

人的本情,都有各自所注重的,都有各自所轻视的。对于所重的就会希望保全它,对于所轻视的,就会用所轻视的来护养自己所注重的东西。伯夷、叔齐这两位贤士,都舍弃生命来求取行事处世的道义,这是因为他们重义轻生的原则早已确定了啊!

活学活用

节操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历代文人和名土所追求和践履的。我们都知道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优美诗句,都知道他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也许我们对他的其他方面了解还不是太多。陶渊明(372~427年),名字叫陶潜,是江西九江人。他自幼受到传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同其他有理想抱负的知识分子一样,他也有一颗济世爱国之心。他生性耿直,往往难以见容于世。从二十九岁那年起,他也担任过一些小的官职,但都不太得意。后来在他做彭泽令时,一次郡里派一个督邮到彭泽来视察,手下的官员让他穿戴官服,准备迎接上级官吏。陶渊明说:“我不能为这五斗米的俸禄卑躬屈膝,向一帮乡里小儿弯腰行礼。”因不愿侍奉权贵,陶渊明请求解职,仅仅当了八十一天的小官。他讨厌官场里的逢场作戏、阿谀逢迎,于是决定“躬耕自资”,就是自己种田养活自己。其实,陶渊明自己也知道,一旦按自己的决定去做的话,恐怕生计也成问题。但他宁愿过这种生活,也不愿低头哈腰事权贵。在陶渊明四十岁那年,一场火灾烧光了他家的全部房舍和仅有的财产,陶渊明一家只得露宿街头。又加上当时几乎年年闹旱灾,陶渊明一家有时甚至要靠乞讨度日。但即使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陶渊明仍然不肯改变自己的个性。他借用了《楚辞》的风格继续写诗,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物质生活是清贫的,但陶渊明却获得了无与伦比的精神追求的满足。陶渊明归居田里之后,朝廷征召著作郎,被他拒绝了。有一次,江州刺史檀道济来看陶渊明,正赶上陶渊明好几天没吃上饭,就劝陶渊明说:“贤者处世,是该隐的时候才隐。现在的世道是比较开明的,你应该出山求仕了!何苦要如此地苦自己呢?”但被陶渊明谢绝了。

智慧金言

石头可以破开,然而不可改变它坚硬的性质;朱砂可以磨破,然而不可改变它朱红的颜色。坚硬和朱红分别是石头、朱砂的本性所具有的。本性这个东西是从上天那里承受下来的,不是可以任意择取制造的。洁身自好的豪杰之士,他们的名节不可玷污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