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大览·下贤
题解
“下贤”就是尊重贤能、礼贤下士的意思。文章着重强调圣贤之士的道行,强调他们对于君主成就功业的重要意义,认为君主如果能礼贤下士,小则平治国家,大则称霸称王。
原文
有道之士固骄人主,人主之不肖者亦骄有道之士,日以相骄,奚时相得?若儒、墨之议与齐、荆之服矣。贤主则不然,士虽骄之,而己愈礼之,土安得不归之?士所归,天下从之,帝。帝也者,天下之适也;王也者,天下之往也。得道之人,贵为天子而不骄倨,富有天下而不骋夸,卑为布衣而不瘁摄,贫无衣食而不忧慑,狠乎其诚自有也,觉乎其不疑有以也,桀乎其必不渝移也,循乎其与阴阳化也,匆匆①乎其心之坚固也,空空乎其不为巧故②也,迷乎其志气之远也,昏乎其深而不测也,确乎其节之不庳③也,就就乎其不肯自是,鹄④乎其羞用智虑也,假⑤乎其轻俗诽誉也,以天为法,以德为行,以道为宗,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精充天地而不竭,神覆宇宙而无望,莫知其始,莫知其终,莫知其门,莫知其端,莫知其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此之谓至贵。士有若此者,五帝弗得而友,三王弗得而师,去其帝王之色,则近可得之矣。
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上也,会朝争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非至公其孰能礼贤?
周公旦,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成王之叔父也,所朝于穷巷之中、瓮牖之下者七十人。文王造之而未遂,武王遂之而未成,周公旦抱少主而成之,故曰成王,不唯以身下士邪?
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朔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世多举桓公之内行,内行虽不修,霸亦可矣。诚行之此论而内行修,王犹少。
子产相郑,往见壶丘予林,与其弟子坐必以年,是倚其相于门也。夫相万乘之国而能遗之,谋志论行,而以心与人相索,其唯子产乎?故相郑十八年,刑三人,杀二人,桃李之垂于行者莫之援也,锥刀之遗于道者莫之举也。
魏文侯见段干木,立倦而不敢息,反见翟黄,踞于堂而与之言。翟黄不说。文侯曰:“段于木官之则不肯,禄之则不受。今女欲官则相位,欲禄则上卿,既受吾实,又责吾礼,无乃难乎?”故贤主之畜人也,不肯受实者其礼之。礼士莫高乎节欲,欲节则令行矣,文侯可谓好礼士矣。好礼士故南胜荆于连堤,东胜齐于长城,虏齐侯,献诸天子,天子赏文侯以上卿。
注释
①匆匆:勤恳不懈。
②空空:诚实的样子。巧故:伪诈。
⑤庳:低下。
④鹄:浩、大。
⑤假:易、轻。
译文
有道的士人本来就傲视君主,不贤明的君主也傲视有道的士人。他们天天这样互相傲视,什么时候才能相投呢?这就像儒家墨家思想不同,齐国楚国衣服不同,各是己而非人的情况一样。贤明的君主就不是这样,有道的士人虽然傲视自己,而自己对他却更加有礼,这样,士人怎么会不归附呢?士人所归附的君主,天下的人也会顺从,他就可以成为帝王。所谓帝,就是天下的人都来亲附;所谓王,就是天下的人都来归服。得道的人,即使贵为天子也不会骄横傲慢,即使富有天下也不会放纵自夸,即使卑为普通百姓也不会感到失意屈辱,即使贫困到无衣无食也不会忧愁恐惧。他诚恳坦荡,胸有大志;他明觉事理,遇事不疑;他卓尔不群,从不动摇;他遵循法则,随着阴阳一起变化;他坦白直率,意志坚定;他忠厚淳朴,不作诈伪之事;他志向远大,高远无边;他思想深邃,深不可测;他刚毅坚强,节操高尚;他做事谨慎,不肯自以为是;他光明正大,耻于运用智巧;他胸襟宽广,轻视世俗的诽谤和赞誉。他以天为法则,以德为品行,以道为根本。他随万物变化而无所终极。他的精气充满天地而不衰竭,他的精神覆盖宇宙而没有边界。他所拥有的道,没有谁知道它何时开始,没有谁知道它何时终结,没有谁知道它的门径在哪儿,没有谁知道它的开端在哪儿,没有谁知道它的来源是什么。道大至无所不包,小至微乎其微。这就是最珍贵的东西。士人如果有持此大道的,五帝也得不到他们当朋友,三王也得不到他们当老师。如果能够去掉帝王的尊贵神态,那就差不多能够和他们交朋友、以他们为老师了。
尧并不以自己是帝的身份来见善绻,面北而立向他请教。尧是天子,善绻只是平民,为什么尧对善绻如此恭敬有礼呢?这是因为善绻是天下的得道之士啊!天子也是不敢轻慢得道的贤能之士。尧觉得自己的德行和智慧都比不过善绻,所以就面北而立请教,这就是很公正。如果不是公正,谁又能遵礼贤人呢?
周公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他拜访过的居住在简陋房屋中的贤能之士有七十人。周文王发起了这样的做法,但是他没有做到;周武王有这样的做法,但是没有做完。只有周公旦所辅佐的成王才是真正实现了它。所以说成王不正是遵礼下士吗?
齐桓公要拜见小臣稷,一天三趟都没有见到。侍从人员说:“您是一国之君,一天三次去见一个平民百姓都没有见到,还是算了吧。”桓公说:“不是的。轻视官爵俸禄的贤士是可以轻视国君的;轻视霸王之业的国君,也会轻视贤士。就算这位贤士轻视官爵俸禄,但我作为国君怎么可以轻视霸王之业呢?”侍从没有成功劝阻齐桓公,最后还是见到了那位贤士。很多民众指责齐桓公的个人生活,虽然他的生活不检点,但由于他能够礼贤下士,还是可以建立霸业的。假如齐桓公能够礼贤下士,并且能够注意自己的私生活,恐怕不只会是称王了。
子产是郑国的相,去拜见壶丘子林。和他的学生坐在一起时,一定是按年龄大小就座的,这就是子产把自己相的尊贵位置放在一边,没有看重尊卑贵贱。作为一个国家之相,能够忘记自己的尊贵身份,与这样的平民一起谈论思想,议论品行,诚心切磋,可能只有子产这样的人能够做到吧?所以,子产为相十八年,只判三人有罪,杀了二人,实现了国家大治:桃李的果实即使是悬垂在路边,也没有人去摘,刀子丢在路上,也没有人去捡。
魏文侯见段干木,站累了但还是不敢休息。回来之后又召见了翟黄,盘踞着坐在堂上和他说话。翟黄不高兴了。文侯说:“我封官职给段干木他不做,我赐俸禄他也不接受。现在,你想要做官已经官居相位,想要俸禄已经爵为上卿。你既然接受了我的官爵俸禄,又责怪我轻慢无礼,恐怕是件难事吧?”所以,贤君对待士人,不肯接受官爵俸禄的就加以礼遇。尊敬、礼遇士人,重要的是节制欲望。欲望节制,政令就会得到实施。文候可以称得上是礼尊下士了,所以,才能够在南面连堤战胜了楚国,东面在长城战胜了齐国,并俘虏了齐侯,献给周天子。周天子赏赐了文侯,封他为诸侯。
活学活用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他也是我们民族礼遇士人的最光辉的典范。而黄帝拜一个小牧童为师的故事,更是为千古帝王做出了榜样。
据说,有一天,黄帝带着自己的随从,要到一个深山里去拜访一个叫大隗的有道之士。走着,走着,抬眼望去,只有荒草凄凄和蜿蜒的山路,怎么也不知道哪里是正路。过了一段时间,黄帝一行甚至连回家的路也找不着了,想找一个人问问,可这荒山野岭的,哪里有人影呢?大家的心里沮丧极了。眼看就要天黑了,大家又累又饿,有的人干脆就躺在地上睡着了。黄帝也很着急:不仅没有见到该见的人,搞不好,就要露宿野外了。
突然,有人喊:“看,那里有一匹马!”大家一起放眼望去,只见远处的山坡上真的有马儿在吃草。接着,又陆续出现了许多的马,正在吃草呢!大家真的是喜出望外。“这下好了,有马肯定就有放马的人,找到牧马人,我们就一定可以找到路了!”黄帝说:“对,周围一定有人,你们马上去把牧马人请到这儿来。”大家都紧盯着那个越来越近的马群。这时,大家都看清了:原来牧马人是一个小孩子,是一个年龄不会超过九岁的孩子。黄帝走近前,俯下身子,亲切地对小孩说:“小孩子,你知道这附近有一个叫大隗的圣人吗?”牧童说:“知道。”“那你知道他住在什么地方吗?”“我当然知道。”听了牧童的回答,黄帝不禁感叹道:“人不可貌相啊!这个牧童别看年龄这么小,可他竟然知道大隗,而且还知道他住在什么地方,真是不简单啊。我们何不先向他请教呢?”于是,黄帝靠近牧童,对他说:“我想向你请教。你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吗?”牧童说:“治理天下,那是你们大人的事。不过我想,治理天下与我们平常要干的事情,道理是一样的。比如,我小的时候,就是一味心思想游览天下,但当时我一直生病,担心自己的愿望实现不了。这时,一位老者告诉我说:‘你游览襄城之野时,应该日出而游,日落而息。’我就按老者教给我的办法去做。我现在身体就很好了,我将要游览更多的地方。”听了小孩的话,黄帝若有所思,似乎从中悟到了什么。
这时,随从催促黄帝说:“时间不早了,别再跟小孩子浪费时间了,否则我们真的见不上大隗了。”黄帝却很严肃地说:“你们说得不对。我觉得我们面前的这个小孩子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圣人。别看他小小年纪,但说出来的话还真有很深的道理。他一定还可以指教我们更多的道理,我要抓住这个机会向他请教。”只见黄帝向牧童深深地作了一个揖,说:“还请你再指教我一番。”牧童看着这个站在自己面前的长者,态度和蔼,气度不凡,继续说:“我是牧马的,我觉得牧马与治理天下有相通的地方。治理天下的人与牧马的人也没有多大的不同,只是把害群之马驱除出去而已。”“太精辟了!”黄帝情不自禁地大喊一声。接着,黄帝匍匐于地,向牧童行大拜之礼,并说:“你不是一个一般的牧童啊!你是我的恩师啊!”
春秋时期楚庄王不辱臣下的故事,也为人们所称道。
有一次,楚庄公为了庆祝胜利,在渐台上大摆酒宴,将满朝文武官员全部请来。楚庄王说:“我已经有六年的时间没有在这渐台上宴请什么人了。现在,内忧外患均被扫除,我们应为国家的安宁好好庆贺一下。诸位爱卿可以一醉方休。”大家依次落座以后,美酒佳肴加上悠扬的乐曲、轻舒的长袖舞,大家高兴极了,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傍晚时分。楚庄王看大家喝得意犹未尽,就命令手下说:“立即掌灯!”这样,轻歌曼舞又加上了烛光摇曳,酒兴更浓了,有的人已经喝醉了。
楚庄王为了尽兴,一边命令厨房加菜,一边让自己最宠爱的许姬出来给大家敬酒。许姬长得妩媚动人,她的加入让群臣更加高兴。忽然,一阵狂风刮来,所有的蜡烛都被吹灭了。渐台上一片漆黑。就在这当儿,有个大臣想对许姬无礼,去拉扯许姬的衣袖。许姬对这种轻薄的行为很反感,于是,她一边用力挣脱,一边扯断了这个大臣的帽缨。大臣一惊,连忙放开了许姬。许姬就把刚才发生的事情,附在楚庄王的耳边如此这般地说给他听。楚庄王听了,没有吱声,只是在想:这个大臣非礼许姬,也是对我的大不敬啊!但是如果这件事情声张出去,虽然可以证明许姬是清白的,我从此可能就要永远失去一位得力的大臣了。于是,楚庄王就笑眯眯地对大家说:“今天从开始喝酒的时候,我就跟你们约定,大家一定要一醉方休!现在我命令你们,都把帽缨扯断,不然就不算尽兴。”等到大家都按要求扯断帽缨以后,楚庄王才命令手下侍从重新把蜡烛点上。这样就很难分辨出是谁扯了许姬的衣袖了。
楚庄王的做法惹得许姬非常不满,她本来是想借此来表白自己的,没想到,楚庄王倒是一点也不在乎。楚庄王说:“按照古礼,君臣一起喝酒,是不能超过三杯的,而后只是白天喝,夜里是不能喝的。今天是我让臣下开怀畅饮的,他喝多了,稍有失态,也是事出有因的。如果一定要把他查处,你的清白可以证明,但也伤了一个臣子的心,又使大家只能不欢而散,这绝不是我今天邀请大家同饮的本意啊!”为了保持一个大臣的尊严,楚庄王能够着眼于远大,不可不谓明君。而后来那个大臣对楚庄王的回报,也真的说明了这一点。在楚国围攻郑国的一次战斗中,那个大臣在与敌交锋的五个回合中,拿回了五个敌人的首级。互相理解与谅解,在任何时候都是极为重要的。
智慧金言
有道的士人,本来就傲视君主,不贤明的君主也傲视有道的士人。他们天天这样傲视下去,什么时候才能相投呢?……贤明的君主则不是这样。士虽然傲视自己,但自己要越发的对他们以礼相待。这样,士人怎么会不归附呢?士人归附了,天下其他的人也就跟着归附了。所谓“帝”,就是指天下的人都来亲附;所谓的“王”,就是指天下的都来归附。
先识览·先识
题解
“先识”就是有先见之明的意思。文章主要论述了贤能之士可以预见国家败亡的道理。
原文
凡国之亡也,有道者必先去,古今一也。地从于城,城从于民,民从于贤。故贤主得贤者而民得,民得而城得,城得而地得。夫地得岂必足行其地,户说其民哉?得其要而已矣。
夏太史令终古见桀惑乱,出其图法①,执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令终古乃出奔如商。汤喜而告诸侯曰:“夏王无道,暴虐百姓,穷其父兄,耻其功臣,轻其贤良,弃义听谗,众庶成怨,守法之臣,自归于商。”
殷内史向挚见纣之愈乱迷惑也,于是载其图法,出亡之周。武王大说,以告诸侯曰:“商王大乱,沉于酒德,辟远箕子,爰近姑与息②;妲己为政,赏罚无方,不用法式,杀三不辜,民大不服。守法之臣,出奔周国。”
晋太史屠黍见晋之乱也,见晋公之骄而无德义也,以其图法归周。周威公见而问焉,曰:“天下之国孰先亡?”对曰:“晋先亡。”威公问其故。对曰:“臣比在晋也,不敢直言。示晋公以天妖,日月星辰之行多以不当,曰:‘是何能为?’又示以人事多不义,百姓皆郁怨,曰:‘是何能伤?’又示以邻国不服,贤良不举,曰:“是何能害?”如果,是不知所以亡也,故臣日:‘晋先亡也。’”居三年,晋果亡。威公又见屠黍而问焉,曰:“孰次之?”对曰:“中山次之。”威公问其故。对曰:“天生民而令有别。有别,人之义也,所异于禽兽麋鹿也,君臣上下之所以立也。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倚,固饕餮无休息,淫昏康乐,歌谣好悲。其主不知恶。此亡国之风也。臣故日中山次之。”居二年,中山果亡。威公又见屠黍而问焉,曰:“孰次之?,”屠黍不对。威公固问焉,对曰:“君次之。”威公乃惧。求国之长者,得义莳、田邑而礼之,得史驎、赵骈以为谏臣,去苛令三十九物,以告屠黍。对曰:“其尚终君之身乎!”曰:“臣闻之:国之兴也,天遗之贤人与极言之上;国之亡也,天遗之乱人与善谀之士。”威公薨,肂③,九月不得葬,周乃分为二。故有道者之言也,不可不重也。
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为不善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