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吕氏春秋》学生活
21742300000026

第26章

有一天,张良独自一个人散步。他边走边思考问题,不知不觉来到一条小河边。河边的景色好美呀!站在桥上,他极目远眺,心情十分舒畅。就在这时,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坐在桥头上,一直在盯着张良。等张良快要走到他身边的时候,他故意一扬腿,把鞋子甩到了桥下。然后,用命令的口气对张良说:“哎,小伙子,快下去把我的鞋子拾上来!”张良朝四周看了看,不再有别人,才知道老人是在对自己说。心里有点生气:好无礼的人!我与你素昧平生,怎么能如此使唤我呢?张良刚想发作,一看老人已经年纪很大了,须发皆白。又一看,竞还有一种似曾相只的感觉,从老人的眼神里流露出的神态,也叫张良不忍:几分慈祥,又有几分庄严。况且,从小所受到的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张良懂得了尊敬老人。于是,张良什么话也没有讲,就走到桥下,把鞋子拾了回来,双手递给了老人。谁知老人根本不伸手接鞋,反而用命令的口气对张良说:“给我穿上!”这太过分了!张良可真的要发脾气了。他想,这个老人到底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如此的傲慢?为什么对我如此的苛求呢?转念一想,反正我把鞋子都给他拾回来了,索性好人做到底,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又跪在老人的面前,恭恭敬敬地把鞋子给他穿上了。老人只是颔首一笑,什么话也没说,扬长而去。从开始,张良就觉得不可思议,所以,老人走了以后,他还在寻思,目光一直追随老人而去,人也不自觉地跟着老人走。

约摸走了有一里路的样子,老人突然转过身子,对张良说:“你还是可以教导的。五天后的早晨,我们还在这里会面。”张良一听,知道自己碰上了高人,就赶忙跪在老人的面前:“是,谢老人家。”五天后的早晨,天刚亮,张良就起床,急急忙忙往桥上赶。谁知到了那里一看,老人家早就坐在那里了。老人家见了张良就说:“你与老人约会,怎么可以在老人的后面来呢?你应该早点来,为什么要叫我等你呢?”张良赶忙向老人家道歉,老人说:“我看今天就算了吧。再过五天你早点来。”说完,就头也不回地走了。又过了五天,张良还没等到天亮,就早早地往桥头赶,谁知快要到了的时候:张良就看到老人等在那里了。老人瞪了张良一眼,很不高兴地说:“怎么回事?又让我等你。”张良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刚想向老人道歉,老人开口了:“什么也不要说了,再过五天来吧!”五天的时间一晃而过。到了第四天夜里的时候,张良连觉也不敢睡了,刚到半夜就到了桥上,这次终于在老人家的前头来了。张良这才松了一口气。也就一小会儿的工夫,老人就来了。他见张良先自己而来,高兴地说:“这才对嘛。”说完,老人从怀里掏出一本书,递给张良说:“这是一部奇书,我把它送给你。认真读完它,将来你一定会有大作为,可以做帝王师也说不定。十年之后,就会得到验证。如果你想见我,十三年后济北黄山下的黄石翁就是我。我等你的好消息啊!”说完,老人一下子就不见了。

回到家,张良打开书一看,原来是早已失传的《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苦读,精心钻研,将这部《太公兵法》的精蕴完全领会和掌握了,后来成为汉高祖刘邦的最为得力的助手之一。刘邦在夺取天下成功之后,曾有一个非常精当的总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可见,张良是通过这种努力,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智慧金言

忧虑是昌盛的基础,喜悦是灭亡的起点。取得胜利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要保持这种胜利才是最难的。贤明的君主能够按照这种意识去办事,所以子孙后代都能享受到这种福分。齐国、楚国、吴国、越国都曾经取得过胜利,可是最终都遭到了灭亡,这是因为他们都不懂得如何保持这种胜利啊!只有有道的君主才能保持胜利。孔子的力气那样大,能举起城门的门闩,但他却不肯以力气闻名于天下;墨子善于攻城略地,但他也不肯以善于用兵而出名。善于保持胜利的人,都能有办法使弱小转化为强大。

慎大览·树勋

题解

“权勋”就是衡量功利大小的意思。文章主要论述了小忠、大忠,小利、大利,认为小忠、小利会妨害大忠、大利。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在于能够舍小取大。如果不懂得权衡轻重,不懂得大小,就会招致国破身亡的结局。

原文

利不可两,忠不可兼。不去小利则大利不得,不去小忠则大忠不至。故小利,大利之残①也;小忠,大忠之贼②也。圣人去小取大。

昔荆龚王③与晋厉公战于鄢陵,荆师败,龚王伤。临战,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④阳谷操黍酒而进之。子反叱曰:“訾⑤!退!酒也。”竖阳谷对曰:“非酒也。”子反曰:“亟退,却也。”竖阳谷又曰:“非酒也。”子反受而饮之。子反之为人也嗜酒,甘而不能绝于口,以醉。战既罢,龚王欲复战而谋,使召司马子反。子反辞以心疾。龚王驾而往视之,人幄中,闻酒臭而还,曰:“今日之战,不谷亲伤,所恃者司马也。而司马又若此,是忘荆国之社稷、而不恤吾众也。不谷无与复战矣。”于是罢师去之,斩司马子反以为戮。故竖阳谷之进酒也,非以醉子反也,其心以忠也,而适足以杀之,故曰小忠,大忠之贼也。

昔者晋献公使苟息假道于虞以伐虢,苟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权衡图乘⑥,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寡人之骏也。若受吾币而不吾假道,将余何?”苟息曰:“不然。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若受我而假我道,是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犹取之内皂而着之外皂也。君奚患焉?”献公许之。乃使苟息以屈产之乘为庭实,而加以垂棘之璧,以假道于虞而伐虢。虞公滥于宝与马而欲许之。宫之奇谏曰:“不可许也。虞之与虢也,若车之有辅也,车依辅,辅亦依车,虞、虢之势是也。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齿寒。’夫虢之不亡也恃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若假之道,则虢朝亡而虞夕从之矣。奈何其假之道也?”虞公弗听,而假之道。苟息伐虢,克之。还反伐虞,又克之。苟息操璧牵马而报。献公喜日:“璧则犹是也,马齿亦薄长⑦矣。”故曰小利,大利之残也。

中山之国有厹繇者。智伯欲攻之而无道也,为铸大钟,方车二轨以遗之。厹繇之君将斩岸堙溪以迎钟。赤章蔓枝谏曰:《诗》云:‘唯则定国。’我胡则以得是于智伯?夫智伯之为人也贪而无信,必欲攻我而无道也,故为大钟,方车二轨以遗君。君因斩岸堙溪以迎钟,师必随之。”弗听。有顷,谏之,君曰:“大国为欢,而子逆之,不祥。子释之。”赤章蔓枝曰:“为人臣不忠贞,罪也;忠贞不用,远身可也。”断毂而行,至卫七日而厹繇亡。欲钟之心胜也,欲钟之心胜则安厹繇之说塞矣。凡听说,所胜不可不审也,故太上先胜。

昌国君将五国之兵以攻齐。齐使触子将,以迎天下之兵于济上。齐王欲战,使人赴触子,耻而訾之曰:“不战,必划若类,掘若垄。”触子苦之,欲齐军之败。于是以天下兵战,战合,击金而却之,卒北,天下兵乘之,触子因以一乘去,莫知其所,不闻其声。达子又帅其余卒,以军于秦周,无以赏,使人请金于齐王。齐王怒曰:“若残竖子之类,恶能给若金?”与燕人战,大败,达子死,齐王走莒。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贪于小利以失大利者也。

注释

①残:害。

②贼:害。

③荆龚王:即楚共王。

④竖:童仆。

⑤訾:呵斥声。

⑥垂棘:地名,产美璧,故用产地为璧名。璧: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屈产之乘:屈邑产的良马。乘:四马叫乘。

⑦马齿:马的年龄。薄:微。

译文

利不能两得,忠不可兼备。不舍弃小利就得不到大利,不舍弃小忠就得不到大忠。所以,小利是大利的祸害,小忠是大忠的祸害。圣人为取大利而舍小利。

从前,楚共王和晋厉公在鄢陵交战,楚军战败,共王负伤。临战时,司马子反渴了,要找水喝。童仆阳谷拿一碗酒给他。子反斥责道:“嘿!拿下去!这是酒。”童仆阳谷回答说:“这不是酒。”子反说:“赶快拿下去!”童仆阳谷又说:“这不是酒。”子反就接过来喝了。子反这个人嗜好喝酒,他觉得酒味甘美而不能自制,因此喝醉了。战斗停下来后,楚共王想重新组织战斗,要商讨作战计划,派人去叫司马子反,司马子反借口心痛没有去。楚共王乘车来看他,一进入军帐,闻到酒气就回去了。楚共王说:“今天的战斗,我自己受了伤,现在所能依靠的就是司马了,而司马又醉成了这个样子。他这是忘记了楚国的社稷,而不顾恤我的部属。我没有人相与作战了。”于是收兵离去,将司马子反斩首,并陈尸示众。可见,童仆阳谷给司马子反进酒,并不是要把子反灌醉,他心里认为这是忠爱子反,却恰好因此而害了他。所以说,小忠是大忠的祸害。

从前,晋献公派苟息去向虞国借路以便攻打虢国。苟息说:“请用垂棘之璧和屈地所产的良马作为礼物赠给虞公,这样去要求借路,一定会得到允许。”晋献公说:“垂棘之璧是先君传下来的宝贝,屈地所产的良马是我的骏马,如果他们接受了我们的礼物而又不借给我们路,那将怎么办呢?”苟息说:“不会这样,他们如果不借路给我们,一定不会接受我们的礼物;如果他们接受我们的礼物而借路给我们,这就好像我们把垂棘之璧从内府转藏到外府,把屈地产的良马从内厩牵出来关到外厩里,有什么好担忧呢?”晋献公同意了,就派苟息把屈地出产的良马作为礼物,再加上垂棘之璧,送给虞国以借路攻打虢国。虞公盯着宝玉和骏马,就想答应苟息。宫之奇劝谏说:“不可以答应呀!虞国跟虢国,就像车牙跟车辅,车牙依赖车辅,车辅也依赖车牙,这正是虞虢相依的形势。古人有句话说:‘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虢国不被灭亡,靠的是有虞国;虞国不被灭亡,靠的是有虢国。如果我们借路给晋国,那么虢国早晨灭亡,虞国晚上也就会跟着灭亡。怎么能借路给晋国呢?”虞公不听宫之奇的话,把路借给了晋军。苟息领兵攻打虢国,消灭了虢国。再回军攻打虞国,又消灭了虞国。苟息拿着玉璧牵着骏马回来向晋献公报告。献公高兴地说:“玉璧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马的年龄稍微长了一点。”所以说,小利是大利的祸害。

中山诸国中有个叫厹繇国的,智伯想要攻占它,但是苦于没有带兵进攻的道路。于是就铸造了一口大钟,用两辆并排的车载着大钟送给他们的国君。这个国君就想削平山丘、填平沟壑来迎接这口大钟。赤章蔓枝上前劝阻道:“《诗》上说只有遵守法度才可以安邦定国。我们为什么能够得到智伯送的大钟呢?这个人为人贪婪,不大车守信用,他肯定是想攻打我们国家但是没有进军的道路,所以就铸造了这口大钟,用两辆车载来送给您。国君如果真的削平山丘、填平沟壑来迎接这口大钟,他们的军队一定会随之而来。”但是国君没有采纳,过了一会儿,赤章蔓枝又来劝说,国君说:“大国想要和我们友好,你却拒绝他们,这样不好,你就别说了。”赤章蔓枝说:“为人臣而不忠,这就是罪过。忠贞而不被信任,即可以离开了。”于是赤章蔓枝乘马车离去,到达卫国七天之后,厹繇国就被智伯消灭了。厹繇国之所以被消灭,是因为他们的国君太想得到大钟了,想得到的心思太强烈了,那么,保全国家的意见就不会被采纳。凡是听取意见,占主导地位的心思不能不谨慎地考察。所以,最主要的是要克服内心的私欲。

昌国君乐毅率领五个国家的军队去攻打齐国。齐国派触子为将,在济水边迎战各国诸侯的军队。齐王急着想开战,派人到触子那里去,侮辱并且斥责他说:“不开战,我一定宰了你一家,挖掉你的祖坟!”触子感到很苦恼,想让齐军战败,于是跟各国诸侯的军队开战。两军刚一交锋,触子就鸣金退却。齐军败逃,诸侯军队乘胜追击。触子于是坐上一辆兵车跑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齐军另一位将领达子又率领残余部队驻扎在秦周,没有东西可用来赏赐士卒,就派人向齐王请求一笔金钱。齐王愤怒地说:“你们这些残存下来的家伙,怎么能给你们金钱?”齐军与燕军交战,结果被打得大败。达子阵亡,齐王逃到了莒。燕国人追赶败逃的齐兵进入齐国国都,在美唐你争我夺抢走了齐国很多金钱。这就是贪图小利反而失去大利的事例啊!

活学活用

春秋时期,晋献公派一个叫荀息的人去向虞国借路以便攻打虢国,荀息说:“请您把垂棘出产的玉璧和屈邑产的四匹马送给虞公,这样向他借路一定会得到允许的。”晋献公说:“那垂棘出产的玉璧可是我们先君的宝贝啊!屈邑出产的那四匹马可是我的骏马呀!如果虞国接受了我们的礼物而仍然不借路给我们怎么办呢?”荀息说:“不是这样的。他如果不借路给我们,就一定不会接受我们的礼物的;如果接受了我们的礼物,那还不等于我们把玉璧从宫中的府库里拿出来放在宫外的府库里去,将骏马从宫中的马槽边牵到宫外的马槽上拴起来是一样的吗?您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晋献公答应了。就派荀息带上他所要求的礼物到了虢国。虞公贪图小便宜,想答应荀息。一个叫宫之奇的大臣劝虞公说:“千万不能答应啊!虞国和虢国就像牙齿和嘴唇一样,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古人说:唇亡齿寒,就是这个意思。虢国如果不灭亡,靠着有虞国;虞国不灭亡,靠着有虢国。如果您借路给晋国,那么虢国早晨灭亡,虞国也一定会在晚上灭亡。您怎么可以借路给晋国呢?”虞公不听,借路与晋国。荀息带兵攻打虢国,一举攻下。接着,返回的时候,又攻下了虞国。荀息拿着玉璧牵着马,回到了晋国。晋献公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只说了一句:“玉璧还是老样子,马嘛,只是年齿稍长了一点。”这是说,小利是大利的祸害。

战国时期燕国将领乐毅率领五国军队去攻打齐国,齐国派触子为将,在济水边上迎击诸侯联军。齐王想开战,就派人到触子那里,斥责他说:“如果你不开战,我一定灭掉你的同宗,挖掉你的祖坟!”触子感到很气愤,就命令军队与诸侯联军交战。刚一交战,触子就鸣金收兵。齐军败逃,诸侯军追击不舍。触子趁乱乘一辆车逃跑了。没有任何人知道触子去了哪里,再也没有听到触子的任何声息。后由一个叫达子的人继续领兵。他要求给士卒一点军饷,齐王不仅不给,还训斥说:“你们这些残兵败将,还要什么钱?”结果齐军大败,达子也战死了。齐王逃到莒地。诸侯军一直打到了齐国的国都,齐国的许多珍贵宝物被一扫而空。这是贪图眼前小利而不顾长远大利的结果。

智慧金言

利益不可同时占有两头,忠诚不可能同时并有。不放弃小利就得不到大利,不放弃小的忠诚就得不到大的忠诚。所以说,小利是大利的祸害,小忠是大忠的祸害。圣人抛弃小者,选取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