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7月18日,德军第46装甲军的第10装甲师及其所属部队增援的装甲旅攻入叶利尼亚10公里。第10装甲师的预备队党卫军“大德意志”步兵团也参加了进攻。第46装甲军的党卫军帝国装甲师的一部奉命去打扫战场,还有一部负责开辟一条180公里深的通道。
党卫军帝国装甲师下辖:党卫军“元首”团、党卫军“大德意志”团、党卫军第11团、党卫军摩托大队、党卫军炮兵团、党卫军侦察大队、党卫军反坦克大队、党卫军防空大队、党卫军工兵大队、党卫军突击炮营(临时加强)。
党卫军帝国师的主力奉命调到多罗哥布希,保卫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党卫军帝国师元首团奉命坚守杰斯纳附近公路上的一个防御据点。
7月19日清晨,党卫军帝国师工兵营和元首团向多罗哥布希进军。道路很难走,他们遭到了苏军的袭扰,工兵营在上午9时左右到达多罗哥布希。
党卫军帝国师的装甲旅在推进时遭到苏军强大的炮火袭击。在叶利尼亚以西2公里处,党卫军帝国师的装甲旅攻下了两条较大的反坦克堑壕,又向北进攻,通过铁路干线于上午11时到达叶利尼亚火车站。
德第2装甲集群指挥部给第46装甲军的新任务是快速抢占多罗哥布希和第聂伯,而党卫军帝国师的新任务是负责占领第聂伯,第10装甲师负责占领多罗哥布希。
苏军很快在叶利尼亚市的伊沃尼诺一带组织兵力逆袭,炮兵部队向德军倾泻了密集的炮弹,苏军的重炮口径达210毫米。这时,德国第10装甲师已经靠近叶利尼亚市区。经过一番激烈的交战后,第10装甲师于晚23时基本占领了熊熊燃烧着的叶利尼亚。
在叶利尼亚城内还有部分苏军仍在抵抗,包括地下掩体和藏匿长达几周的苏军反坦克战壕。这些苏军的地下掩体和反坦克战壕从多罗哥布希一直延伸至乌夏河东岸。
德军第10装甲师出动装甲旅快速奔袭,一举突破地下掩体和反坦克战壕中的苏军防御点。
因道路状况很差,党卫军帝国师所属部队推进速度受阻。但他们没有遇到较大的麻烦,于当天傍晚到达第聂伯地区。
苏军飞机多次用炸弹和机枪攻击行军中的德军纵队。此时,德第46装甲军军部位于普鲁德基十字路口的西北边。
7月20日,德军第10装甲师接到扫荡叶利尼亚地区的命令,奉命继续进攻多罗哥布希。
党卫军帝国师出动一个部队占领第聂伯河桥,这个部队负责保障进攻斯摩棱斯克市的第46装甲军北翼的安全,党卫军帝国师还派遣了一个部队去进攻机场。
第10装甲师的“大德意志”步兵团奉命在第2军赶来换防以前保障第46装甲军右翼的安全。“大德意志”步兵团还负责开辟了与第3装甲师的通道。
在炮兵强大火力的支援下,苏军坦克和步兵部队进攻叶利尼亚市,想夺回这一战略要地。德军第10装甲师发动的反攻给苏军造成了重大伤亡,并挡住了苏军的进攻。
在乌夏河东岸,党卫军帝国师的一个部队遇到躲藏在坚固工事里的苏军部队阻击。党卫军帝国师的部队被迫向北绕行。由于道路太难走,德军车辆几乎寸步难行。德军发现乌夏河东岸的苏军防御工事竟一直延伸至北部。
党卫军帝国师的一个部队进攻机场,以便德国空军能更好地掩护地面部队,并把苏军赶出第聂伯地区。这时,德第10装甲师的“大德意志”团在罗斯拉夫耳公路展开兵力,党卫军帝国师第11团在另一条公路的两侧展开了兵力。
当时,德第46装甲军的兵力被分散执行多个作战任务,而苏军的兵力却越来越多。苏军的攻势很猛,但未能夺回叶利尼亚地区。
德第46装甲军只好向古德里安报告说:“必须在加强叶利尼亚的兵力后,才有可能完成攻占多罗哥布希地区和第聂伯地区的任务。”古德里安立即向第46装甲军调来援兵。
不久,德军“大德意志”团增加了新任务,奉命殿后,保卫补给线,直到增援部队通过罗斯拉夫耳公路赶到叶利尼亚地区。
后来,德军增援部队赶到后负责防守第聂伯地区,使党卫军帝国师的部分兵力腾出手来执行更重要的任务。
7月20日到7月21日两个夜晚,德第2装甲集群司令部决定把首要任务定为坚守叶利尼亚,为此古德里安命令第46装甲军推迟向多罗哥布希推进的计划。
7月21日,党卫军帝国师受命从第聂伯的部队中抽调一个营尽量向北进攻,该营出动一些巡逻队沿途破坏。那些巡逻队摧毁了一些桥梁,特别是米哈伊洛夫卡的那座桥梁。
在此之前,党卫军帝国师的另一个营正在守卫多罗哥布希-叶利尼亚公路。党卫军帝国师工兵营在向北行进时,遭到库西罗北部苏军的阻击,双方交战了整整一个下午。
最新的德军空军侦察发现,多罗哥布希-叶利尼亚公路处于苏军强大炮火的控制下。党卫军“元首”团的一个营经过一番激战也来到多罗哥布希-叶利尼亚公路。这时,党卫军帝国师已经在公路附近构筑了一道向北的封锁线。党卫军帝国师的主力逐渐向伊沃尼诺一带集结。
同一天,第46装甲军第10装甲师把苏军赶到叶利尼亚市以东4公里处,并击退了苏军在傍晚发动的进攻。
7月22日清晨,党卫军帝国师和第10装甲师分散布防在叶利尼亚附近,构筑了防线。
第10装甲师连续遭到苏军人海战术的进攻。经过一个早晨的激战,第10装甲师击退苏军的攻势,苏军损失惨重。随后,第10装甲师又进行一些反击,把突入德军防线缺口处的苏军肃清。接着,第10装甲师向苏军发起进攻,突破掩体内的苏军防线纵深,攻入叶利尼亚东南地区。激战一直持续到晚23时。
同一天,党卫军帝国师从叶利尼亚东北地区发起逆袭,逆袭的目的是用尽量少的兵力守住叶利尼亚。党卫军帝国师位于第10装甲师的左侧,苏军的抵抗十分顽强。之后,党卫军帝国师遭到苏军重炮火力的攻击,进攻速度迟缓。晚21时左右,党卫军帝国师占领了高地,但为此该师伤亡惨重。
由于苏军的抵抗和糟糕的路况,以及公路南部的村落已经被拥有优势兵力的苏军控制,实力单薄的党卫军帝国师工兵营只好在天黑时停了下来。
德第10装甲师的“大德意志”步兵团继续坚守第46装甲军南翼和位于第聂伯地区的机场。“大德意志”步兵团阻击苏军的时候,德国空军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轰炸了苏军在叶利尼亚南部地区的集结地。德国空军还攻击了叶利尼亚东部地区的苏军,包括苏军的集结地和炮兵阵地。
同一天上午,苏军飞机也多次轰炸德军第10装甲师。下午,苏机低空轰炸扫射叶利尼亚东部的“大德意志”步兵团。
7月23日,经过一天的进攻,德军第10装甲师形成了一条新防线。防线刚刚建立,苏军以人海战术向第10装甲师发起勇猛的冲锋,后来苏军损失惨重,被迫撤退。党卫军帝国师遭到各个方向的苏军优势兵力的进攻,被迫逃回叶利尼亚火车站北部地区。
几天以来,德军的弹药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炮兵必须节约弹药,弹药缺乏成了防御上的难题。
“大德意志”步兵团也遭到了苏军人海战术的攻击,苏军人数越来越多。几天来,“大德意”步兵团一直在激战。苏军步兵呈密集纵队向“大德意志”步兵团的机枪阵地发起冲锋。
从7月24日到26日,苏军完全不顾伤亡,持续发起集团冲锋,冲击“大德意志”团的防御阵地。该团的防线宽达50公里,却只有14个营。苏军的炮火一天比一天猛烈,密集的重磅炮弹倾泻在德军阵地上。
苏军坦克伴随着步兵部队进行冲锋。德军刚堵住一个突破口,另一个地点就被苏军突破。苏军的坦克已经推进到叶利尼亚近郊,这引起了德军后勤部队的混乱。两个师的德军拼死抵抗着大量的苏军。
每天都有大量苏军坦克被德军击毁,仅7月25日一天就有78辆。德国党卫军成了苏联战场上臭名昭著的刽子手,连苏军也不得不承认党卫军的确是精锐部队。党卫军作战凶狠,当50毫米火炮难以击穿苏军的重型坦克时,他们跳到坦克上,拿手枪插进观察窗,向里开枪,甚至投掷汽油弹烧毁坦克。
7月24日下午,党卫军帝国师第41战斗工兵营的阵地被苏军冲开一个缺口,傍晚,帝国师投入了该师的最后一个预备队——党卫军战斗工兵部队,终于补上了缺口。
不管怎样,德军认识到由于缺乏必要的补充,战斗越来越不利于自己。反攻所需的主要力量——第10装甲师装甲旅,因为没有燃油而停下来。
7月25-26日夜晚,德军第85战斗工兵营前来增援。“大德意志”步兵团多日来顶着苏军重炮的轰击和持续不断的人海进攻,人员和装备损失很大,正不断地后撤。原本由第17装甲师、“大德意志”步兵团共同进攻多罗哥布希的计划被古德里安下令推迟。第17装甲师保证了德军西面的安全。
自7月27-31日,苏军持续进行了大规模进攻。密集的炮火差点把所有的工事变成一片废墟。在德军一个连的防线上,有人计算出仅5分钟内,苏军重磅炮弹的爆炸声就多达200响。德军炮兵因缺乏弹药,难以压制苏军的炮火。与此同时,苏军的炮弹源源不断地运到阵地上,苏军的炮击使德军伤亡巨大。尽管如此,苏军的坦克和步兵进攻都被德军击退。
7月27日,“大德意志”团的部分兵力被调到机场南部救急。这样该团的兵力就更加弱小了。
7月29-30日的夜晚,德军第85战斗工兵营在经过2天的战斗后被迫调回,充当预备队。南部的德军第10装甲师狙击旅和东南部党卫军帝国师的两个营被第268步兵师换防,但腾出手来的部队被迫去补充其他单薄的防线。
第10装甲师将所有的预备队部署在右翼,苏军的目的很明显,他们想夺回叶利尼亚。
布良斯克-叶利尼亚-斯莫棱斯克铁路线一直为在斯莫棱斯克的苏军提供兵员和弹药,德国空军只能进行袭扰。
新补充的苏军师每天都在攻打德军,夜晚也不停下来。尽管苏军很英勇,但苏军步兵的战斗力很低,即使有坦克的支援,掩护效果也不好。德军士兵对此早已了解,他们凭借精准的技术利用炮火击毁大量苏军坦克。
与苏联步兵相比,苏联炮兵的水准明显高,他们的炮击甚至比德军还准确,德军一个团的阵地上仅一天就落下了5000发炮弹。
8月1-6日,德军第268步兵师,党卫军帝国师和“大德意志”步兵团仍在死守叶利尼亚突出部。但德军的兵力十分分散,难以休整。
苏军的重炮不停地倾泻炮弹,德军伤亡惨重,武器装备损失也很大。德军各连减员到50-80人,情况对苏军越来越有利。
德军炮兵不足以压制苏军的炮火。不过,德国空军的轰炸机不断支援着地面部队,他们轰炸苏军地面目标,帮助实力不足的德军炮兵。
8月4日,“大德意志”团的战斗力大大降低,无法去恢复西部被苏军突破的缺口。该团和第46军预备队一同编入党卫军帝国师,以便在第二天建立新的防线。
白天,苏军的进攻伴随着大量的战斗机和轰炸机支援,苏军战斗机对德国空军侦察机和轰炸机行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8月6日,德军第15步兵师开往前线支援“大德意志”团和党卫军帝国师。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条件下,党卫军帝国师已经在防线上抵挡了苏军长达18天的进攻,损失惨重。“大德意志”步兵团在南部防线上也损失惨重,此前他们还在北部防线进行过持久的激战。
从7月20日至8月9日,苏军共投入了20个师攻打叶利尼亚突出部。其中有7个师全师覆没,包括2个装甲师。苏军为了收复失地,还投入了50多个炮兵连,弹药补给充足。
经过激战,9月6日苏军收复了叶利尼亚。9月8日,苏军前进至乌斯特罗姆河与斯特丽亚那河一带,并以4个集团军的强大兵力在斯摩棱斯克附近再次转入进攻。
虽然苏军没能收复斯摩棱斯克,没能守卫住莫斯科前面的“最后一道大门”,但把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牵制在这一地区达2个月之久,极大地延缓了德军对莫斯科的进攻速度,并且极大地消耗了德军装甲兵团的战斗力,使德军“装甲闪击”的坦克第一次在苏军阵地前抛锚。
尽管苏军最终没有取胜,但苏军发动的大反攻迫使希特勒制定的南北分兵计划破产。斯摩棱斯克会战结束后,莫斯科的门户彻底敞开,一场更大规模的“台风”行动正在酝酿中。
苏联(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苏联属于联邦制多民族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根据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的联邦国家。首都是莫斯科,武装力量称苏联红军。苏联地处欧洲东部、亚洲北部。苏联的面积为2240万平方公里,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苏联人口2.901亿(1990年),有100多个民族,俄罗斯人占51%,乌兹别克人占6%,白俄罗斯人占4%,乌克兰人占15%,还有哈萨克人、德意志人、吉尔吉斯人、爱沙尼亚人、鞑靼人、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摩尔多瓦人、塔吉克人、立陶宛人、土库曼人、犹太人、拉脱维亚人等约占24% 。
苏联官方语言为俄语 ,另有200多种民族语言,其中斯拉夫语族占75%,其它印欧语族占8%,阿尔泰语族占12%,乌拉尔语族占3%,高加索语族占2%。苏联宗教有东正教、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等。
苏联有15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亚美尼亚、摩尔多瓦、立陶宛、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苏联有20个自治共和国:巴什基尔、布里亚特、达格斯坦、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卡尔梅茨达、卡累利阿、科米、马里、莫尔多瓦、北奥塞梯、鞑靼、图瓦、乌德穆尔特、切切诺-印古什、楚瓦什、雅库特、阿布哈兹、阿扎尔、卡拉卡尔帕克、纳希切凡20个自治共和国。另外,苏联还有8个自治州、10个自治区和129个边疆区或州。1940-1956年,苏联还包括卡累利阿-芬兰加盟共和国。
1991年12月25日晚19时25分,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9时32分,苏联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