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晚,苏军向罗马尼亚部队发射火光信号和照明弹,得到了罗马尼亚部队的答复。战后,苏联描述这次战役的著作中,从不提苏罗之间的密约,而是把这次战役描写成苏军战胜德罗联军的典范。
苏军的行动被德军侦察到了,而且很多苏军部队根本不屑掩饰进攻的意图。8月18-20日,每夜都有苏军部队经过罗马尼亚第5骑兵师的阵地,罗马尼亚第5骑兵师早就扔掉武器离开了阵地。
8月20日上午,经过猛烈的炮火准备,乌克兰第3方面军第5集团军试图把德军第6集团军的第52军拦截在基希涅夫以南。
为了给苏军让路,罗马尼亚第29军的两个师秘密撤走了。苏军第57、第37集团军趁机攻入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防线。很快,德军第6集团军右翼的第39军遭到苏军的攻击。
在德军第6集团军防线的西北方向,苏军第2乌克兰方面军经过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在雅西西北的阵地。大量罗马尼亚师早就秘密撤走,只留下德军单独作战。
8月20日,苏军第27、第52集团军推进了19公里。苏军第6坦克集团军随后发起进攻,于8月21日推进到雅西附近的开阔地。
8月21日傍晚,第3乌克兰方面军将德军第6集团军与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的联系切断。德军第3山地师遭到几百名罗马尼亚士兵的进攻。
8月22日,第3乌克兰方面军的第46集团军突围包围了海边的杜米特雷斯库的罗马尼亚军队。
安东奈斯库会见德军将领时不得不承认,大部分罗马尼亚军队投靠了苏军。他还告诉德国人,德军安插在罗马尼亚部队的联络参谋和指挥官被罗马尼亚部队逮捕;罗马尼亚部队拒不服从安东奈斯库的命令,除非是来自国王的命令。
苏军已经深入德军后方。德军立即把所辖的罗马尼亚师全部请走,把德军第29军从罗马尼亚军中调了回来,又把原先隶属罗马尼亚军指挥的德军师调回。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8集团军全线撤退。
8月23日,德军20个师的大部分兵力被苏军包围在德涅斯特河和普鲁特河之间。
8月23日傍晚,在王宫,罗马尼亚国王下令逮捕安东奈斯库、国防大臣潘塔齐和内务大臣瓦西利乌。
当晚10时,国王宣布成立以萨纳捷斯库为首的新政府,他向全国人民发表了广播演讲,宣布罗马尼亚退出战争,罗马尼亚军队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德军必须在14天内撤出罗马尼亚。
当天晚上,驻罗马尼亚的德军新任司令弗里斯纳请求撤往匈牙利,希特勒表示反对,并下令逮捕国王和“叛徒集团”,安排新的罗马尼亚将军为罗马尼亚元首。弗里斯纳表示这一行动无法完成。
约德尔命令德国驻罗陆军使团司令汉森,派第5高炮师前去占领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
8月24日,苏军占领胡希-列奥沃地区后,全速向南和西南方向推进。德军既要掩护德国军事和民事机构撤退,又要建立新的防线来阻挡苏军攻入匈牙利,还要将第6集团军从包围圈中救出来。但德军没有被包围的部队只剩78门强击火炮和45辆坦克。
8月24日上午,德国大使馆和德军控制的建筑物全部被罗马尼亚军队包围。双方经过谈判,罗马尼亚军队允许德国人撤离布加勒斯特,条件是德军第5高炮师必须返回原地。
德军在罗马尼亚境内的形势持续恶化,布加勒斯特街头出现了大量罗马尼亚坦克,德军第5高炮师未能进入首都。大批分散在罗马尼亚各地的德军特遣队、机场、仓库和医院等各种机构处境危险,这些德国人完全要靠罗马尼亚部队的同意才能撤离。德军和罗军之间发生了零星的冲突。
8月25日,希特勒不顾将领们的反对,出动150架次飞机轰炸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新政府立即向德国宣战。罗马尼亚军突然变成了敌军,德军的撤退更加困难。
弗里斯纳率领集团军群和两个集团军剩下的部队向西撤退。不久,弗里斯纳与被包围的部队失去了一切联系。
苏军在发动进攻前,就从罗马尼亚部队那里掌握了德军兵力部署的详尽情报。事实上,在包围圈内的德军始终未停止撤退行动,但德军的步兵部队无法逃脱苏军机械化部队的围追堵截。
德军第79师于8月21日清晨离开阵地。其他师接着在8月22日晚撤退。德军在撤退前销毁了大量的火炮。罗马尼亚第11师的部队成群结队地向后方逃跑,跟德军说是遭到了苏军坦克的进攻。事实上,他们连一辆苏军坦克都没有遇到。
8月23日,德军继续向西撤退,大量被击毁或抛弃的车辆阻塞了公路。如果离开公路,德军的撤退因有树木丛生的崇山峻岭的阻碍将变得十分困难。
8月24日,德军的许多伤员乘坐罗马尼亚马车撤退,很多人神志不清或者奄奄一息。当天偶然接到的一份无线电报说,后方勤务部队在胡希遭到苏军的围攻。至此,德军的弹药补给中断,很多部队以地里收来的玉米为主食。
8月25日,德军下达命令,要求烧毁所有马车并杀死马匹。但这道命令并未执行,因为有很多伤员需要乘坐马车。德军5个步兵师被堵在胡希以北地区,道路阻塞,两旁是沼泽地,前方是苏军控制着的胡希地域。
8月27日,在普鲁特河以东地区的德军投降。当日晚上,德军第79、第370和第376步兵师越过贝尔拉德河向西猛攻。德军毁掉了所有的重装备,分散成小部队向约113公里外的喀尔巴阡山突围。
8月28日晨,德军第4军司令部被苏军消灭。
8月29日傍晚,在贝尔拉德河西岸的奇特卡尼村,德军第79步兵师被全歼。这个师只有一名士兵逃生,于12天后来到匈牙利。
在普鲁特河以东的其他地方,很多部队潮水般地涌向普鲁特河各河口,各部队指挥官与士兵们逐渐离散。大部分官兵仍拿着武器,伤员坐在罗马尼亚马车上撤退。德军经常在路边与来袭的苏军坦克混战。德军指挥官们分不清哪支是自己的部队,局面已经失控。
德军遭到苏军多次空袭,苏军火炮和火箭炮的火力越来越猛,大部分德军离开公路跑进树林和沼泽地。德军官兵们三五成群到达普鲁特河,苏军庞大的部队早已在河西岸守候多时了。
德军各个军的军长们想出来一个办法,他们命令士兵们组成二三十人的小分队。军长们把军官都召集在一起,然后把他们分配去指挥一个个小分队。
苏军谈判代表经常举着白旗过来谈判,但德军或把他们送回去或开枪把他们吓走。苏军谈判代表们在战后抱怨说,他们根本找不到德军司令部。
大部分德军下定决心逃跑,不能走的伤员和重装备都被抛弃。有少数人扔掉武器准备向苏军投降。
德军从许多地段开始突围,前方是他们惟一的逃生之路。德军用轻武器冲击苏军,且一旦渡过河后就躲进树林里藏起来。对于那些死里逃生的德军来讲,他们缴获的苏军武器和弹药成为他们保命的工具。
许多支小分队开始时还有二三十人,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人数减至两三人。他们不断遭到苏军的攻击,长途跋涉越过喀尔巴阡山,进入匈牙利。
当地居民受到苏军的警告,若发现德国人不报告就被处决。德军在突围时,经常得到罗马尼亚人的帮助,有时则被罗马尼亚人交给苏军。苏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围剿行动,捕捉落伍的德军。苏军在所有的交通要道都建立了路障,经常在许多山林中进行一遍遍的搜索。
8月29日,苏军肃清了普鲁特河两岸的德军,德军损失达18万人以上,大部分德军俘虏在人间消失。德军成编制突围的只有第29军、第13装甲师,以及第10装甲步兵师的一些部队。
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8集团军部分兵力在罗马尼亚的战败,比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更加惨重。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在严寒和被围困下激战了两个半月,而这时的第6集团军在罗马尼亚只坚持了9天。
德军并不缺乏斗志,罗马尼亚的战败并不在于士兵或指挥官。失败的原因是战略和战术指挥权都操纵在希特勒手中。几乎所有的装甲师和空军预备队都在战役前被希特勒调离罗马尼亚。
德军在罗马尼亚的后方设备、勤务部队、空军地勤人员和医院里的伤病员,处境更加悲惨。他们不仅受到来自苏军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威胁,而且罗马尼亚已经向德国宣战。
德军的车辆排成长长的蛇阵沿着蜿蜒的单行车道向阿尔卑斯山的山口蠕动,车上挤满了伤员,以及后勤人员。担任后卫的是德国空军高炮部队、炮手和特遣队等。
罗马尼亚部队被苏军解散后,大部分罗马尼亚军官被苏军逮捕后关进战俘营,而大部分罗马尼亚士兵被押送到西伯利亚劳动。
8月30日,苏军占领普洛耶什蒂。8月31日,苏军占领罗马尼亚首都。
苏军第2乌克兰方面军第40集团军、第7近卫集团军、第6近卫坦克集团军、第27集团军和第53集团军,以及第3乌克兰方面军的第46集团军,成扇形向罗马尼亚西部和西南部推进,最后解放了罗马尼亚。
安东奈斯库是罗马尼亚独裁者,也是反共主义者。
安东奈斯库早年曾在克拉约瓦和雅西学习军事。后来,他来到法国深造。1907年,他参加了罗马尼亚军队镇压农民起义的军事行动。他的冷酷无情为他获得了“红犬”的绰号。
1913年,安东奈斯库参加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因指挥出色荣获“勇敢的米哈伊”勋章。他还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罗马尼亚干涉匈牙利的战争。
20世纪20年代初,安东奈斯库历任驻法国和英国的武官,他与法国犹太姑娘结婚。后来,他还当过罗马尼亚王家陆军骑兵学校校长、参谋大学校长等。
20世纪30年代末,安东奈斯库出任罗马尼亚国防部长。
为了报复苏联,安东奈斯库在二战时带领罗马尼亚人投靠了德国。苏德战争初期,罗马尼亚在德国的援助下,收复了比萨拉比亚地区和北布科维纳地区。安东奈斯库指挥罗马尼亚军在敖德萨制造了屠杀惨案。经历了斯大林格勒等战役后,罗马尼亚军逐渐走向灭亡。
发现情况不妙的安东奈斯库想与英美单独和谈,但被英美拒绝。1944年8月22日,苏军进攻罗马尼亚。8月23日,国王米哈伊一世在共产主义者的帮助下发动政变,安东奈斯库等人被捕。不久,罗马尼亚向苏联投降。
安东奈斯库等人被押送到苏联。1946年4月9日,安东奈斯库等人被押回国。他被指控协助希特勒发动战争,并在国内杀害反对者。6月1日,安东奈斯库等人被处决。
3.保加利亚反戈一击
保加利亚是黑海之滨的山地国家,长595公里,最宽的地方298公里,南与希腊接壤,北与罗马尼亚为邻。保加利亚在二战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
二战爆发前,保加利亚宣布中立,与各国保持友好关系。但它在经济上依赖德国。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9月3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9月15日,保加利亚沙皇博里斯三世宣布保持中立。
德国是保加利亚的主要贸易国,保加利亚的武器主要从德国进口,保加利亚政府倾向轴心国势力。不过,主宰保加利亚的博里斯三世并不想真正参战,他希望在巴尔干半岛卷入战火以前,英德能够达成停火协议。
1940年2月15日,博里斯三世任命亲德的博格丹·菲洛夫为首相,亲英的科奥塞伊万诺夫被撤职了。由于希特勒答应保加利亚对邻国的领土要求,博里斯三世的对外政策开始倾向德国。
1940年夏季,德军和意军进驻巴尔干半岛的各轴心国。9月4日,德军进驻罗马尼亚。
1940年9月7日,保加利亚在德国的支持下,从罗马尼亚那里收复了南得布卢加。9月27日,德意日轴心形成,德国要求保加利亚加入轴心国。
此时,博里斯三世获悉,保加利亚竟被苏联划入势力范围,感到十分气愤,决定有朝一日加入轴心国。德军正准备入侵希腊,须借道保加利亚,这正是机会。
1941年3月1日,博格丹·菲洛夫首相在维也纳代表保加利亚签署了同意书,保加利亚正式加入轴心国。由于保加利亚是德国的盟友,希特勒没有派德军占领,政权仍然在博里斯三世手中。
当时,德军驻扎在多瑙河北岸的罗马尼亚。不久,德军渡过多瑙河,借道保加利亚,进攻希腊。
3月5日,英国宣布与保加利亚断交。保加利亚一直拖到珍珠港事变后,才向英美宣战。 保加利亚依然一厢情愿地认为,他们对英美只是象征性的战争。另外,保加利亚始终不敢向苏联宣战。
博里斯三世给希特勒的理由是,保加利亚军的装备不适合机械化战争,军队中那些农民子弟不愿意离开家乡到苏联打仗;另外,保军必须留在国内防范土耳其随时可能的入侵;同时,国内的游击队太多了,保军还要防范盟军可能在巴尔干半岛的登陆,等等。
博里斯三世还担心国内的法西斯分子可能利用一位有威望的将军发动军事政变,成立法西斯政府,因此他必须牢牢地抓住军权。
尽管是轴心国成员,但保加利亚为了自身的利益,把保军的活动局限在巴尔干半岛内。
保军随德军参加了入侵南斯拉夫的战斗,在随后的分赃协议中,保加利亚得到了一大块南斯拉夫的马其顿领土。从军事上看,在德军入侵巴尔干半岛的过程中,保加利亚没起到多大作用。在作战中,保军只是配合德军的一个师在行动中负责掩护任务。
巴尔干之战结束后,3个保加利亚师分别进驻马其顿和色雷斯,使徳军撤出部队用在别处。
在国内政治上,博里斯三世采取独裁制,但拒绝极权统治,害怕法西斯分子夺权。保加利亚内阁被博里斯三世和他的一些顾问控制。在国会中,很少有人敢反对博里斯三世。
1941年6月22日,德军发动苏德战争以后,保加利亚共产党积极活动,被政府镇压。处于非法状态下的保加利亚共产党呼吁保加利亚人民与德国、保加利亚独裁政府作斗争,粉碎希特勒把保军绑在侵苏战车上、把保加利亚的资源用于侵略的企图。
当希特勒试图说服博里斯三世派军或志愿军赴苏联战场时,特别是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惨败后,均遭到拒绝。
在德国的欧洲盟友中,保加利亚是惟一不肯向苏联宣战的国家。在历史上,保加利亚长期被土耳其奴役。19世纪,在俄国的援助下,保加利亚独立。20世纪初,保加利亚在巴尔干战争中惨败,俄国使保加利亚摆脱了绝境。在保加利亚人中,他们有根深蒂固的亲俄情结。因此,在苏德战争中,大多数保加利亚人反对进攻苏联。在苏德战争中,保军主要负责占领和保护交通线的任务,不肯直接参战。
1941年6月,拉兹洛格小镇近郊成立了保加利亚的第一支共产党游击队。它由当地的保共支部书记尼古拉·帕拉普诺夫率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