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发起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的目的是把波兰从法西斯政府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其战略目的是歼灭正面的德军A集团军群,并推进到奥得河一带,为向柏林发动毁灭性进攻创造有利的条件。
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主要由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完成的。战役结束后,苏军在波军第1集团军的配合下解放了波兰大部分国土,苏军推进到柏林的接近地。
当时训练不足和已经被打乱的德军已经无力在任何地方发动强大的攻势。在波美拉尼亚战役结束后,苏军的防线大大缩短,节省了大量兵力,进攻柏林的兵力增加了10个集团军。
令人吃惊的是,这样的守军竟顶住了苏军的强大攻势,拼命死守着布雷斯劳。在德国的一些部队投降后,该城的守军仍在顽抗。
1944年下半年至1945年初,法西斯德国就像大海上的一艘千疮百孔的航空母舰,随时可能在激战中覆没。
苏军在东线战场上发起强大的攻势,以及盟军在西线的不断胜利,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转移到了德国本土。德军遭受东西两面的围攻,在战略上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中。
1945年1月,在18个在东线抵抗的德国装甲师中,有7个部署在匈牙利,2个部署在库尔兰,4个部署在东普鲁士,部署在维斯瓦河的仅剩5个装甲师。
1月9日,古德里安建议希特勒从西线和匈牙利撤回德军,以对付将从波兰中部攻来的苏军。古德里安解释说,维斯瓦河沿岸的防线只要有一处被突破,整个防线就会土崩瓦解。
希特勒非常生气,斥责与古德里安持有同样看法的情报处的盖伦将军对苏联的能力所做的评估是白痴所为。
希特勒虽然固执,阿登战役与匈牙利攻势都已表明了他不想放弃正在发动的进攻,他还要准备一场他想象中的进攻。
结果,德国驻守维斯瓦河沿岸的部队又被缩减为50多万人,分为30个师重组为两个集团军,即第4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第4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装备了1136辆坦克和自行火炮,5000门野战炮,515架作战飞机。
希特勒担心士气低落会产生大规模的溃退,认为正是士气低落才导致了德国在1918年的战败。
希特勒决定步兵应该配置在距离战场仅8公里的前线防御圈内,中央集团军的几个装甲预备师的部署也应该靠前,约在距离前线16-19公里的阵地上。
古德里安反对这一部署,认为装甲部队离前线太近,一旦遭到攻击都会被敌军拖住而不能组织反攻。古德里安的建议被希特勒否决了。
这时,苏军正在源源不断地沿维斯瓦河增调部队。
1945年1月,苏军对德军形成了绝对的军事优势。从1944年9月以来,苏联工兵忙着把波兰的窄轨铁路扩建成宽大的俄罗斯标准;通过这些铁路线,苏联将64000个车皮的补给运到第1乌克兰方面军设在桑多梅日滩头阵地上,将68000个车皮的补给运到朱可夫的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设在马格努谢夫的滩头阵地和普瓦维滩头阵地上。
这时,苏军对于伪装和迷惑的战术已经运用得非常娴熟,在进攻正面形成了对德军40:1的巨大优势。
苏军为了彻底打败德国,计划再发动毁灭性进攻,准备把主力集中在华沙方向。华沙方向是苏军各方面军进入德国柏林的捷径,是东线战场最重要的方向。
1945年,白俄罗斯第l方面军(朱可夫)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科涅夫)已经推进到维斯瓦河一带,苏军已经在河西岸建立了马格努谢夫、普瓦维和桑多梅日的3个大登陆场。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下辖31个步兵师、5个坦克军、3个坦克兵团(驻扎在马格努谢夫)和另一个集团(驻扎在普瓦维),准备向奥得河中游方向发动进攻。
乌克兰第1方面军下辖60个步兵师、8个坦克军、1个骑兵军和8个坦克兵团,准备从巴拉努夫登陆场进攻,其主力在西里西亚首府布雷斯劳推进到奥得河,另一部兵力经过克拉科夫向上西里西亚工业区推进。
这2个方面军共计16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4个坦克集团军、2个空军集团军,另有大量独立机械化军、坦克军、骑兵军和方面军直属部队,总兵力为220多万人,装备33500门火炮、713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5000多架飞机。
斯大林将柏林定为这次进攻的最终目标,要求必须赶在盟军之前占领柏林。
为了保障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的胜利,苏军其他各方面军的任务是歼灭喀尔巴阡山与波罗的海之间广大地区的德军:合围东普鲁士的德军,并在波美拉尼亚推进到波罗的海沿岸;在南面占领西里西亚,并占领上西里西亚工业区,那里是德国制造武器最重要的地区,因为鲁尔工业区已经被连续不断的盟军空袭炸得瘫痪了;在喀尔巴阡山以南,苏军进攻匈牙利的德军;苏军在宽大的正面上,将德军赶到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并占领维也纳。
乌克兰第4方面军部署在苏军南翼,它负责在维斯瓦河上游向南进攻。
为了围歼东普鲁士的德军,苏军统帅部投入了两个方面军:在东部边界,投入了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下辖54个步兵师、2个坦克军和9个独立坦克兵团,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所属各集团军先进攻柯尼斯堡,再在皮萨河以北和普雷格尔河以北发动攻势。同时,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从普乌图斯克和华沙之间的登陆场发动进攻,从南面攻入东普鲁士,再向埃尔宾和托伦发动主攻,切断东普鲁士与德国其他地区的联系。
德军主要由步兵组成,缺乏汽车,装备落后,只有少量装甲师。德军主要靠两条腿走路,而苏军主要由机械化部队和装甲部队组成,另有少量骑兵。显然,苏军占有巨大的机动优势。
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开始前,苏德在兵力和重武器上的对比,显然苏军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具有绝对的压倒性优势。
双方兵力非常悬殊,而且希特勒认为苏军不会从维斯瓦河-奥得河向德国推进。希特勒错误地认为苏军将在匈牙利和东普鲁士发动主攻。因此,他把德军主力都集中在东线的两翼。
苏军统帅部按照德军的防御特点,决定快速突破德军在维斯瓦河构筑的防御阵地,并朝纵深地区快速推进,从而使德军来不及调兵进驻没有部队防守的地区。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苏军统帅部在占东线战场全长22%的维斯瓦河-奥德河一带投入了30-50%的兵力,为苏军夺取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苏军发起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的目的是把波兰从法西斯政府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其战略目的是歼灭正面的德军A集团军群,并推进到奥得河一带,为向柏林发动毁灭性进攻创造有利的条件。
苏军的战役企图为:从3个登陆场同时发动强大的攻势,粉碎德军的防御阵地,迅猛向纵深地区发展进攻,在德军溃退的步兵部队或者坦克预备队立足未稳前抢占中间地区。
整个战役的纵深: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为300-350公里,乌克兰第1方面军为280-300公里。进攻日期暂时预定为1945年1月20日。
苏军统帅部下达了具体的进攻计划: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第61集团军、突击第5集团军、近卫第8集团军、近卫坦克第2、第1集团军、突击第3集团军、近卫骑兵第2军,从马格努谢夫登陆场出发,进攻波兰南方向;坦克第11以及第69、第33集团军、第9军以及近卫骑兵第7军,从普瓦维登陆场出发,进攻罗兹方向;第47集团军从华沙以北地域发动进攻。
苏联第1方面军负责解放华沙,而波兰第1集团军应配合该方面军参加解放华沙的战斗。
乌克兰第1方面军:第6集团军、近卫第3、第5集团军、坦克第25、第31军、近卫第4坦克军、第60、第21、第13、第52、第59集团军、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第4坦克集团军,从桑多梅日登陆场出发,进攻拉多姆斯科方向;部分兵力进攻希德洛维茨、克拉科夫方向,并与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配合,歼灭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和第17集团军。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和第4坦克集团军组成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快速集群,在进攻第一天后参加战斗。
就是说,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将从正面进攻德军的防线,德军的防御工事很坚固。因此,朱可夫和科涅夫在突破地段投入了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例如,在乌克兰第1方面军进攻正面约16%的突破地段上,科涅夫部署了方面军77%的步兵师、89%的火炮和所有的坦克。
在突破地段上,两个方面军的武器密度为:每公里正面多达230-250门火炮、80-115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每个方面军的兵力都纵深梯次配置,分为强大的第一梯队、快速集群、第二梯队、空军集团军和预备队。这种兵力配置有利于进行强有力的分割突击,可以快速向纵深地区推进。
苏军的工程保障和后勤保障也制定了详细的计划。比如,在战役准备阶段,两个方面军的工程兵部队在维斯瓦河架设了26座桥梁,桥梁的载重量为16-20吨。到战役开始以前,苏军已经储备了弹药3-4个基数、燃油4-5个基数、航空燃油9-14个基数、20-30个月的粮食。弹药基数就是单件武器战时携行的弹药数量。比如,一挺重机枪配1200发子弹为一个基数。一般进攻战斗配备1个基数,防御战斗配备2-3个基数,火炮基数另行规定。
苏军在战斗时,每一名官兵都有相关的党员负责战前动员、战时监督和指导。
1945年1月1日,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官兵有51万人入党,36万多人加入了共青团。在战役前夕,每个部队都召开了党员会和团员会,要求每一个党、团员在战斗中必须发挥模范作用。
1月6日,丘吉尔给斯大林发来一封电报,询问1月份能否对维斯瓦河发动大规模攻势。丘吉尔说,德军在阿登山地发动了大反攻,战事非常吃紧。1月7日,斯大林向丘吉尔解释说,苏军正在等待天气转好,还许诺说1月下半月前就发动总攻。
应盟国的要求,斯大林决定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比原定日期提前实施。1月12日和14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白俄罗斯第l方面军分别从桑多梅日登陆场、马格努谢夫和普瓦维登陆场先后发动进攻。
维斯瓦河一奥得河战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月12-17日),苏军进攻维斯瓦河的德军防御阵地,击退德军A集团军群主力,为向纵深地区推进创造有利条件;第二阶段(1月18日至2月3日),在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和乌克兰第4方面军支援下,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l方面军快速追击德军,并击退德军预备队,占领西里西亚工业区,并在奥得河西岸建立登陆场。
苏军的这次进攻是二战中最大的战役之一。这次战役将主要以两支强大的机械化部队平行发动进攻,南路为乌克兰第1方面军,它从维斯瓦河岸的巴拉努夫桥头堡进攻西里西亚首府布雷斯劳;北路为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它从普瓦维和马格努谢夫进攻波兹南方向。
这次战役的目标是推进到奥得河一带,为两路大军向柏林对进突击做准备。
1月初,希特勒在东线部署了5个集团军群。
舍尔纳的北方集团军群:第16和第18集团军被围困在库尔兰一带,该军群已经无法发挥作用。
赖因哈特的中央集团军群:第3装甲集团军、第4、第2集团军,这些部队驻扎在华沙以北沿纳雷夫河、维斯瓦河一带,负责防守东普鲁士和波兰北部。
哈佩的A集团军群:第9、第17集团军和第4、第1装甲集团军,它的防线从华沙北部至维斯瓦河中段,再延伸到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喀尔巴阡山。
韦勒的南方集团军群驻扎在匈牙利。
魏克斯的F集团军群已经从希腊、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南部撤到了德里纳河一带。
乌克兰第1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将主要进攻赖因哈特的中央集团军群和哈佩的A集团军群的70个师。
维斯瓦河是德军抵抗苏军的天然屏障。在维斯瓦河和奥得河之间的300-500公里的防御地区,德军构筑了7道防线,成纵深梯次配置。其中,维斯瓦河防御地区是最坚固的防御地区。
驻扎在维斯瓦河-奥得河地域的德军为A集团军群(1945年1月26日改名为中央集团军群,丁·哈珀上将指挥)主力,兵力约56万人,约5000门火炮、122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630架飞机。
这次冬季攻势将使苏军从维斯瓦河中段进行大的跳跃,直接推进到距离柏林约80公里的奥得河。
维斯瓦河-奥得河地域是德军装甲部队防守最薄弱的地方。苏军早就做好了发动总攻的准备,但苏军却迟迟没有进攻。希特勒天真地认为这是斯大林故意拖延,因为斯大林要给丘吉尔和罗斯福施加压力,要英美承认波兰的共产党政府。
希特勒渴望苏联与英美决裂,因此,他才发动了阿登反攻,希望拖垮盟军,达到苏联与英美决裂的目的。事实上,波兰的冬季姗姗来迟,还经常出现雨天和大雾天气。斯大林不想在深深的泥淖中发动进攻,因为泥淖使苏军无法发挥坦克和机械化步兵的优势。另外,天气尚未好转,苏军使用火炮和飞机需要良好的能见度。
1881年11月12日,魏克斯出生在德国德绍。1900年,中学毕业后参军。1910年,他来到巴伐利亚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来到巴伐利亚的参谋本部工作。
1914年8月,一战爆发,魏克斯随巴伐利亚骑兵师赴前线作战。1915年5月,魏克斯升任步兵第5师第二参谋官。1918年,德军全线溃退。一战结束后,魏克斯出任第2军司令部参谋官。1925年,在德雷斯顿步兵学校担任战术教官。
1933年10月,魏克斯出任驻波茨坦第3军区步兵指挥官。1936年,出任第7军区司令兼第7军军长。 1937年,魏克斯出任第13军军长。
1940年6月9日,在法国战役中,他升任第2集团军司令。巴尔干战争结束后,第2集团军转隶中央集团军群,于1941年6月22日入侵苏联。
1942年6月,魏克斯出任B集团军群司令。1943年1月30日,魏克斯、里希特霍芬、保罗斯、克莱斯特等人同时晋升元帅。
1943年7月10日,魏克斯被希特勒革职。6周之后,希特勒任命魏克斯为F集团军群司令。不久,魏克斯又改任东南方向总司令。1944年,魏克斯指挥德军救出了被包围在希腊和南斯拉夫的大部分德军。 1945年3月25日,希特勒将魏克斯革职,理由是魏克斯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反对纳粹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