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月,肯宁汉担任“蚊”式双发战斗机第85中队队长,夜间驾驶高速“蚊”式战斗机攻击敌机。1944年3月,肯宁汉共击落20架。
战后,肯宁汉回到德·哈维兰公司当试飞员,他在“彗星”喷气客机试飞中表演了高超的技术,名扬天下。
不列颠空战期间,英国内陆缺少雷达站,不利于地面防御。为了侦察德机的夜袭,许多内陆地面站只能靠听音器。这种设施的准确程度受天气状况影响很大,而且很难跟上德机的航速。一架德国轰炸机在2万英尺的高空航行,当它的声音传到听音器时,它又飞了一英里多。当高射炮的炮弹爆炸时,德国轰炸机又飞了六七英里。
当时,一具探照灯只能照到12000英尺,重型高射炮最高打到25000英尺,德国空军很快就学会了利用这些漏洞来飞行。
由于英国的地面防御和空中拦截在对付夜袭战术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德国空军的夜袭方式开始对德国有利了。一到晚上,英国所有大城市在德军的轰炸下没有反抗能力,而德国空袭的力度猛烈而持续。
为了帮助飞行员命中目标,德国空军给飞机装备“罗圈腿”无线电系统。从法国沿岸的无线电发射塔,飞行员从耳机里收到嗡嗡声的电波,这种声音可以导航。如果飞机偏离了航线,飞行员听到的是短音和长音。当他到达预定目标时,飞行员听到的电波声就不同了。飞行员计算电波声音改变后的飞行时间,在预定的一段时间后,投掷炸弹。通过这种方法,德国轰炸机轰炸目标的准确度在一平方英里以内。
英国人发现了德国的“罗圈腿”系统,立即组织了一些科学家攻关。这些科学家们组成英国空军第80号大队,他们的各种发明将对空战产生重大影响。
一架架飞机被派到天空跟踪德国空军的电波系统,科学家们爬到英国南部沿岸350英尺高的雷达塔上。他们在上边安装无线电接收器,监听“罗圈腿”系统。
电子战开始了,英国人利用可以发射高频电波的医用透热器,把它们装在各地的警察局和流动车里,当空军战斗机司令部通知说有德机飞来时,这些透热器开始工作。它们发射的信号压过“罗圈腿”系统的信号,使德国飞行员迷失了方向。
后来,英国科学家们利用无线电指向台,在电波频率中加进长长短短的信号,冒充“罗圈腿”信号,欺骗德国飞行员,使他们轰炸假目标。
德国科学家在法国沿岸建立了两个中频定向电台,机组人员通过接收两个电台的信号,能够推算位置。英国科学家跟踪这两个电台的频率,接着重复发射很强的电波,使飞行员难以判断位置。
英国科学家发现,德国的系统可以干扰,或者使其波束变形,他们做了大量工作使德国的系统失灵。就这样,“雷达战”升级了,英德两国科学家们积极研制抗干扰的“黑盒子”。
在所有方法中,有一种是非常古老的方法,就是伪装,修建伪装的英国空军基地。德国空军的第二第三批轰炸机往往利用第一轮轰炸后放出的火光作为目标,英国人修建了70个假机场,德国轰炸机一到,他们把灯全部打开,吸引德军第一批轰炸机。之后,第二第三批轰炸机仍旧在第一轮轰炸地点投弹。实际上,德国空军的轰炸机都把炸弹投在了假机场上。这些方法大大减少了德国空军的威胁,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英国人在破坏德国空军的轰炸方面越来越精通,德国空军轰炸机的炸弹只有少数命中,更多则是毫无意义。
英国政府在每个受轰炸的地区安排了大量流动餐车。地方议会奉命修筑防空洞,工作不尽力的地方官被大量革职,大量志愿人员加入政府。既然连国会大厦和首相府都挨炸了,贫民们的感受好了一些。一直计划搞游行示威的人也宣布:“既然乔治国王和议员们也在受罪,我们就没有那么不满了。”
丘吉尔安排几门高射炮开进海德公园,他说,那里可以使平民听见放炮声,炮弹射向天空发出的轰击声给人们带来安慰,省得他们总是向政府发泄不满。
在夜间的轰炸中,44%的伦敦人躲在家中的防空洞里,44%的人到公共防空洞去住,12%的人呆在街上乱逛。公共防空洞就是地铁,地铁位于伦敦城和泰晤士河下很深的地方。
许多东区贫民涌入地铁,政府起初派警力阻止,但后来被迫放弃了。每天晚上,只要有空袭警报,人们都会拿着食物、饮料、毯子来到地铁睡觉。列车在晚上12时停止运营,乘客必须穿过整个站台上的人群才能上车。
地铁里每一站的走道和站台上都挤满了人,十分闷热,臭气冲天,婴儿不停地哭泣。后来,政府在地铁大厅增设厕所、急救站和餐车。医院也搬进地铁,他们要对付的是密集的蚊子,大量蚊虫在地铁里过冬,人群为蚊子提供了温暖的环境和食物。
地铁站里的伦敦人自娱自乐,总是有很多街头艺人义务演出。甚至一些剧院的大明星也在晚上来到地铁即兴表演。
许多家庭在警报解除以后也不回到街上去。还有许多人坚持占领那些离地面近的地铁站,尽管这些车站有时被敌机炸毁。被击毁的车站被政府封闭了,其他的车站进行加固,防止污水和河水流入地铁。许多伦敦人每天夜里住在地铁里,有的住到二战结束。
12月29日,伦敦再遭空袭。庆幸的是,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变得更坏了,德机的攻势不得不逐步减弱。在随后而来的两个月里,空袭的规模比过去要小得多了。伦敦金融区、商业区、地铁站和码头遭到轰炸,熊熊大火在1500多处燃烧。
伦敦人民在空袭中越战越强,不断改进防御体系。德机一旦飞临英吉利海峡上空,雷达即引导英国战机出击,筑起空中防线。侥幸冲过英军防线的德机在气球网中随时会遇到几百门高射炮的射击,难逃被击落的厄运。
在伦敦所有的教堂中,只有圣保罗教堂保存了下来。这个大教堂拥有24小时的防火哨,每位僧侣、唱诗班队员、教堂司事和志愿者都各司其职。
12月30日,丘吉尔政府召开紧急会议,伦敦市中心最受人喜欢的部分被摧毁了。伦敦人在燃烧的废墟中迎接新年,他们感到愤怒,仇恨德国侵略者。英国人民万众一心,这种团结远没有达到丘吉尔所想的程度,但足以对付德国空军的轰炸。
至1941年2月,德军共出动飞机24000余架次,伦敦受到重创,附近其他城市也受到了破坏,最严重的当属工业中心考文垂。
从1941年的第2季度起,德国空军对英国的攻势由于天气的好转又有所加强,但目的已不同于以往,现在它是为在东方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入侵苏联作掩护。德军夜袭的目的不再是消灭英国空军,而是轰炸英国工业城市,制造进攻英国的假象,把英国的力量牵制在英国。
空袭的间隔时间越来越长了,英国人有了喘息之机。这种情况产生了副作用,人们不像过去那么团结了,而且士气也有所低落。空袭减少后,人们对汽油和食物缺乏的抱怨增长了。食用油、肉类、鸡蛋和茶叶都严重缺乏。英国人有好几个月没有看到水果和罐头了。没有蜂蜜,没有葡萄干,没有糖,没有实心面,没有洋苏叶,没有鲱鱼、鳟鱼和西鲱,没有木柴,没有肉和油,没有菜,什么都缺。英国人生活在垃圾堆里,再加灯火管制,人们都瘦了。
丘吉尔已经察觉到这种情况。1941年2月9日,他在一次广播中说,德国终于计划海上入侵英国了。丘吉尔对人们说:“与去年空袭相比,这次攻势将有更残酷的德国陆军和伞兵部队参加。英国必须作好抗战的准备,英国人不要松懈。要随时准备对付毒气弹、伞兵作战……”其实,英国政府通过密码监听台和情报部门已经知道德国放弃了入侵英国的计划。
3月中旬,德国连续两个晚上夜袭,克莱德班克市被炸成废墟,12000幢房屋只有7幢幸免于难,灾民逃到沼泽地。布里斯托尔、加的夫、朴茨茅斯和南安普敦等地都遭到了毁灭性的轰炸。普利茅斯的许多建筑物不止一次被炸过,到处都是瓦砾和尸体。
3月19日,伦敦遭到大规模空袭,有几千人丧生。赫尔、纽卡斯尔、贝尔法斯特和利物浦、诺丁汉遭受大规模空袭。
德比没有受到轰炸,英国人用电波干扰再加上欺骗德机的火堆使德机把炸药和燃烧弹扔在贝尔瓦谷。
4月下旬德国飞机的空袭又掀起高潮时,英国人关于“大举入侵即将开始”的怀疑似乎得到了证实。欧洲大陆上传来了坏消息,南斯拉夫被德国吞并了,希腊也被吞并了。丘吉尔对人们说,这是德国在为入侵英国进行演习。
伦敦、考文垂、布里斯托尔、贝尔法斯特、朴茨茅斯和普利茅斯两次遭受空袭。每次扔下的炸弹都比以前多,大量房屋被夷为平地,许多人死伤。
5月10日晚23时30分,德国空军主力在撤往东线以前,对伦敦作了最后一次轰炸,这一次他们的目的纯粹是为发泄败在英国人手下的羞恼之情。
507架德国飞机参加了行动,飞行员们被告知可以把炸弹随便扔在伦敦的什么地方。轰炸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晨5时37分,总重量为700多吨的炸弹、燃烧弹和降落伞雷被投到了伦敦的各个角落,那些有着悠久历史意义的建筑物燃起的烈焰映红了漆黑的夜空。据统计,有1436名伦敦居民被这次灾难夺去了生命,另有大约1800人受了重伤。
在幸存的英国人看来,这几乎已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难道这场大空袭是一场更为猛烈的登陆战的开始吗?许多人为此惴惴不安。
随后的夜袭给伦敦造成了更为巨大的破坏,但德国仍没有达到迫使英国求和的目的。经过长期激烈的空战,戈林的空军一直无法获得制空权,希特勒对这样无止境的消耗战已经厌烦透顶,下令停止进攻。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也因此无限期推迟。
5月中旬,德国空军开始东调。5月22日,不列颠空战最终结束了,但伦敦人仍旧害怕还会有新的空袭。他们更有理由相信,这将是更猛烈的“闪电战”的开始。
6月2日,地中海克里特岛被德国伞兵部队占领。英国人担心,下一个被攻占的就将是英国了。成千上万的伦敦人仍然挤在地铁里过夜。许多住在家里的人夜里总是睡不好觉,奇怪为什么空袭没有了。
仍在对英作战的德国飞行员也认为,这将是海上登陆的先兆。当戈林在巴黎召开军事会议时,对下属们说,空袭只是征服英国的开端,而进一步的进攻将变成猛烈的潜艇战。
尽管在这以后德国空军对英作战的重点转到大西洋,继续与海军配合袭击英国的海上运输线,但直到很长时间以后,伦敦人才相信:“不列颠战役终于结束了!”
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大多数英国人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伦敦《晚报新闻》的大标题报道:“轮到莫斯科了。”温德米尔剧院上演特殊节目——《莫斯科之夜》。
7月和8月,英国仍未受到空袭。胜利了!英国人争相转告,他们既骄傲又惊奇。
演讲才华出众的丘吉尔用一句流芳百世的演说词,代表英国人民表达了对英国空军飞行员们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在人类战争领域里,从没有见过这么少的人,为这么多的人做出这么大的奉献!”
德国在和英国的对抗中没有占到丝毫上风,反而鼓舞了英国人本已低落的士气。这并不奇怪,英国海军的兵力本来是德国海军的数倍,而且在美国的帮助下,英国空军的力量也开始超过了德国。
英国强大的空军成为希特勒的心头之患。他私下曾对部下说:“对英国作战只会把两个国家都变成焦土。即使最终攻占了英国,也必然使德军付出巨大的牺牲,那样的话在近10年内德国都无法发动大规模战争了。”
希特勒认识到,德军即使登陆作战,成功地打垮了大不列颠,却无力瓜分在全世界土崩瓦解的英国殖民地,这样德国人的鲜血只能为美国人和日本人换来渔翁之利,这是希特勒绝对不想看到的。要知道,横扫欧洲的德国“钢铁之师”不可能永远地生龙活虎,在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后将变成疲惫之师,希特勒不愿把他的最后一颗子弹用在英国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