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德国将来在欧洲大陆的领土有多大,美国和英国在一起的力量,将远远超过欧洲大陆。在德国人控制下的那些国家的生产力永远都无法被德国人充分利用。而在美国和英国,厂家和工人却全力以赴地拼命苦干。
到不列颠参战的“鹰”中队驾驶的是英空军的 “飓风”和“喷火”等战斗机。他们认为美国早晚会参战,他们希望当飞行员而不是步兵来参战。这正是“鹰”中队大多数飞行员的梦想。
对英国人来讲,在国家上空进行的空战是决战,关系到不列颠的存亡。当希特勒发现,德国无法打败英国时,就把注意力转向苏联。
在不列颠空战中,英国具有本土作战的优势。除了众所周知的有利条件以外,很多被击落的英国空军飞行员可以归队,而被打下来的德国飞行员只要活着就会被逮捕。但英国飞机离开本土作战,就不具备这项优势了。
在不列颠空战中,英国人民等于都上了前线。他们忍受着猛烈轰炸所带来的空前灾难,虽然大多数人没有受伤,但他们都被空战搞得疲惫不堪,对一个国家来说,这比军队的伤亡威胁还要大。
1940年7月至12月,英国有23000多人死亡,对英国人口来说,这不算多,但这个数字已经超过同期军队的死亡数字。
英国人能够坚定意志,受到猛烈空袭后没有退缩,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狂轰滥炸本身就是德国空军在不列颠空战失败的体现。德国空军由于代价太大,无法消灭英国空军之后只能在夜间轰炸英国平民,这证明了德国人的失败。
英国战斗机部队在空战上的胜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使无数在后来的猛烈夜袭中受害的英国人感到,即使他们会死亡,但是在英国与德国的战争中,英国的生存已经没有危险了。
在不列颠空战期间,让英国人感到高兴的是,从1940年12月9日起,英军在北非连续打败了意大利军队,接着,在东非也取得了胜利。关于在非洲殖民地打败“垃圾对手”意大利的这些胜利的重要性,英国人并没有估计过高,战胜德国的小伙伴,对决定二战的胜负起不到关键作用。他们知道,在非洲和欧洲,只要德国人没有参战,战斗就不是决定性的。虽然胜利的重要性不大,但在受到德国空军轰炸的危难时刻,能在任何地方打败敌人都是件令人振奋的事情。
英国人相信非洲远征军司令韦维尔将军的话,韦维尔用事实证明,德国人在波兰和法国使用的闪击战术,一个英国指挥官也会——尽管在非洲的规模小了许多。不过,韦维尔就是闪击战术的发起者之一,德国人正是从英国人那里学会的。
虽然,韦维尔将军有机会运用“闪击战”的时间很短,但他的战绩使英国人颓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对二战后期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韦维尔外,欧内斯特·贝文尤其值得一提。
丘吉尔让贝文主持工业生产,贝文对英国二战胜利所作的贡献,有人认为甚至超过了丘吉尔。丘吉尔在他政治生涯的这一阶段,抛弃了党派之争。同样,工党的代表之一贝文愿意加入丘吉尔内阁,象征着各个政党之间的分歧暂时搁起,团结起来对付敌人。
贝文出身工人,献身于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他获得了工人阶级的信任和拥护,同时赢得了反对党的尊敬。贝文作为丘吉尔政府的劳工与军役大臣,肩负着动员劳力这一重任。贝文的成就在于,他采用说服而不是强制的方法进行工作,尽管战时政府有权分配公民的财产和人力。他既能在一系列艰难的工业谈判中获胜,又能使人们相信他。
在不列颠空战中,英国的疲劳问题十分严重,是因为生产是头等大事。疲劳仅仅是英国人所要经受的考验之一。英国人还要忍受的考验是担心暴死。
英国还经受着社会秩序混乱的考验,许多家庭妻离子散。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很多,比如对学校、幼儿园进行疏散。房屋被摧毁,被迫逃到收容所里住。
劳动力根据地区再次分配,在遥远的海外服役的男人与妻子分离。对家庭破坏最大的是,征召妇女参加民工队。广大妇女离开家园,离开子女,造成妻离子散。这是一项非常残酷的政策,但英国不得不为了胜利而付出这样的代价。
英国人遭受了巨大的苦难,他们自发地临时拼凑成一些社交组织,来弥补战争对他们的心灵所造成的创伤。比如,一座警戒空袭的防空哨所同时又是俱乐部。俱乐部里的人尽管社会阶级不同,却逐渐成为朋友。
无数夜里住在伦敦地铁站台上,或者住在废弃隧道里的人们,逐渐形成巨大的社交圈,他们组织戏剧演出、辩论会和音乐会等。在战争结束后,甚至很多人习惯了这种反常的自由生活,不愿意回家去工作。
二战期间,有一种减轻人们痛苦的方法,那就是用药物治疗,许多新的药物问世了,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效果大大加强,尤其是控制瘟疫方面。
当伦敦和其他大城市的下水道和总水管被炸得无法使用时,当人们因操劳过度、失去了亲人、饥饿等原因在精神上和身体上都变得虚弱时,人们认为,因瘟疫而造成的死亡肯定不会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那次流感所造成的灾害小。但在惊人的恶劣环境下,英国政府的公共卫生工作却做得很出色,配给的各种食物都很卫生,而且医药部门的工作成绩也很骄人。在整个不列颠空战期间,英国人的健康情况良好。
当然,二战贡献最大的是丘吉尔。在不列颠空战开始后的决定性时刻,英国为自身生存必须与占压倒优势的德国继续抵抗。丘吉尔说:“国家的军事专家们一致认为……有充分理由说明我们将胜利。”英国人已经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丘吉尔政府。
1940年8月20日,德国空军第一次空袭英国民间目标,就是默认已经无法打赢不列颠空战了,丘吉尔又一次对全国人民发表广播讲话:“两年或三年,时间不长,在人的一生中也不长。当我们在从事这一最美好的抵抗事业,有幸成为整个世界自由的惟一捍卫者时,我们不能有所抱怨或者厌倦……通向胜利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么难。抗战之路,不管多么崎岖,我们都能走到底。”
9月5日,丘吉尔宣布:“在大规模加强本土防务时,联合王国有能力继续向中东地区派护航队和援军。”英国人听后心情很振奋。
11月5日,丘吉尔又发表广播说:“在我国面临如此危险的入侵威胁时,仍未停止向驻埃及远征军的支援,在海运能力受到极大损失的情况下,我们向埃及输送了大量军队,而且还在本土部队中抽调大量武器运到埃及。”这些话同样感动了英国人。
在这最危急的时刻,丘吉尔带领英国人走上了崎岖的抗战道路,这是英国人必须选择的道路。英国人的精神面貌突然变得振奋起来,这种突然改变的精神面貌,使好战精神迅速地化成了有意识的行动,这种精神是英国人的天性。
英国人对丘吉尔的态度似乎也突然变好了,以前他们不喜欢主张扩军备战的丘吉尔。这种态度变化正是他们对丘吉尔长期以来的潜在感情的突然爆发。
丘吉尔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而且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笔耕不辍,这足以使他声名鹊起。他的文学作品可以解释其毕生经历,比如《我的早年生活》。通过《我的早年生活》一书,人们可以看出他是晚熟的人,晚熟的人可以在大多数人不再有活力的年龄使自己的活力继续存在,从而做到鹤立鸡群。
丘吉尔的心理年龄在各个阶段都比实际年龄年轻十岁。丘吉尔在四十多岁时,做事就像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在六十五岁时就像四十多岁的人一样精力充沛。一般六十五岁的人,处在丘吉尔在1940年5月10日的那种境地,很少有人能有丘吉尔当时的感受。
人们阅读《二战回忆录》时,都相信那是完全发自肺腑的话,边读边感到自己与丘吉尔同在,感受到自己正与英国的命运同时前进。
能够清楚地看出,丘吉尔集毕生精力于二战那几年,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丘吉尔的同僚们在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中,会讥笑丘吉尔成熟得太晚,会错误地把他看成是这辈子就这点出息了,当时,这种看法是很有市场的。
对于英国人民来说,非常幸运的是,在1940年5月这个对英国命运攸关的时刻,他们的运气坏到了极点时,反而是丘吉尔的威望达到了顶点之时。结果在丘吉尔的领导下,英国反败为胜。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英国人相信英国必胜呢?
不列颠战空战开始后,英国人忽然发现,他们自己能够单独与把欧洲大陆各国相继征服的德国交战,为此,他们感到很骄傲。更因为在此以前,英国曾单独抵抗过拿破仑。那一段历史,对一百三十五年后的英国人来说,是多么自豪。
这就能够解释,在1940年9月5日,丘吉尔说:“当谁都说不出希特勒帝国的疆域将会扩展到什么程度时,我认为,希特勒帝国就像拿破仑帝国一样快速灭亡,可能灭亡得更快。”
法国作为盟友,非但无法抵抗德军,反而变成了累赘。懦弱的法国已经投降了,而英国则独自作战,那种传统的岛民意识非但不是桎梏,反而变成了动力。英国人对德国人进行抗战以保卫岛国。
在这次的战争中,英国人没有盟友了,没人可以依靠,英国人只能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走下去。他们感到自己有了一个目标,感到他们团结在了一起,他们决心为这一目标而努力,因此他们才有信心。哪怕要他们抵抗德军直至战死,他们也毫无怨言。
由于丘吉尔听取了道丁的劝谏,有二十五个战斗机中队未参加法国之战,这是后来英国本土空战必须具备的力量。另外,在后来的战争中,英国已经向世人证明自己拯救自己的重要性,以榜样的力量拯救了欧洲。
英国人产生了乐观的情绪,认为如果英国这时都能保住领土的话,那它早晚会摆脱敌人的威胁,最后一定会胜利。
当英国遭到德国的威胁时,它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因为欧洲大陆上那些流亡政府及其坚持抗战的军队逃到了英国,使英国人感到自己没有被孤立。这些盟国的实力虽然很弱小,但对英国人来说,只要看到他们,就会感到信心倍增。
这些流亡政府及其军民与英国共患难,这是对英国的抗战决心投了信任票,使英国成为捍卫欧洲自由的堡垒。这些波兰人、挪威人、荷兰人、比利时人和法国人显示出了不屈的精神,作为东道主的英国从未忘记武装他们。
法国投降以后,美国人受到了震动,感到形势突然恶化了。美国对待欧战态度的剧变有利于英国。从日本于1931年9月侵占中国东北,直到1940年6月法国投降,美国的政策是难以捉摸的,美国人首先关心的问题就是要采取一切预防措施不使美国卷入另一次大战。
如果英国也像法国一样投降了德国,美国也有可能跟着投降。或者,美国也可能像苏联一样,与德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当英国在法国投降后仍继续作战时,美国人信心大增。
罗斯福总统说,必须使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才能为英国这个堡垒提供坚守下去的可能性。必须尽一切力量为英国作战提供支援,即使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值得的。
罗斯福在1941年1月6日致国会的咨文中,宣布美国将向全世界民主国家提供武器。1月10日,罗斯福向国会提出了《租借法案》。1941年3月11日,《租借法案》通过。
在法国投降半年后,英国人的作战因为有了美国的物资基础而巩固了起来。只要英国人能在大轰炸的严峻考验下坚守下来,等到美国的兵工厂全力投入生产,战败的厄运就会落在德国人头上。
不论德国将来在欧洲大陆的领土有多大,美国和英国在一起的力量,将远远超过欧洲大陆。在德国人控制下的那些国家的生产力永远都无法被德国人充分利用。被占领国的厂家和工人正在被迫工作,决心“消极怠工”,使作战潜力的指数下降。而在美国和英国,厂家和工人却全力以赴地拼命苦干。
英国在二战中能够胜利,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法西斯国家自取灭亡。
1941年6月22日,德国悍然入侵苏联。这就使英国不再单独作战了。
这一天,丘吉尔又走了招妙棋,对外宣布:英国政府已作出决定,凡是抗击纳粹德国的任何个人或者任何国家都能得到英国的援助。
但在英国有很多人认为德国的装甲部队将在两三个月内开进中苏边境。丘吉尔却认为,希特勒会落得与拿破仑一样的下场,在苏联的辽阔无际、荒无人烟的国土上,德国坦克无法进行决定性的打击,无法达到战略目标。直到1942年冬天来到时,英国人才开始领会到丘吉尔先前把苏联当作战友来支持的重要意义。由于德国无法以决定性战役来打败苏军,德国经常陷入攻城战,这对装甲部队十分不利。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后,英国人以为自己在做梦。这一天,许多英国人的想法竟与丘吉尔惊人的相同。丘吉尔在那时的想法就是:我们胜利了。
2.美国人参加了空战
二战爆发前几个月,英国有英国海军作屏障,法国躲在马奇诺防线后面,美国的屏障是一纸《中立法案》。这是美国政府的瘫痪时期,总统每当任期快满时,在外交事务上向来软弱无能,这就是党派政治“到海岸线为止”的现象。
1940年4月,长达八个月的“虚假的战争”以德军侵犯挪威和丹麦而终结。5月10日,德军发动了西线战争,迅速征服了比利时和荷兰。
从马奇诺防线终端越进的德国装甲部队,入侵法国腹地。法军在德国“闪击战”的攻击和分割下一败涂地,巴黎沦陷。雷诺总理向罗斯福求助,要求美国调来遮天蔽日的大批飞机。被孤立主义束缚住手脚的罗斯福给予法国的只是同情。
5月21日,英吉利海峡附近的德军切断了英国远征军的前进道路。英国收集了一切载浮工具,以各式船只开始了敦刻尔克大逃亡。
法国的灭亡是西方民主国家从没有经历过的震动。英国在震荡中迎来了新生。5月13日,生性倔强的铁腕首相丘吉尔在下院发表演讲:“我们决不消沉或退缩。”
几乎全美国人都知道这个演讲。美国人突然发现,如果德国在几周内征服英国,那美国就会成为最后一个民主国家。
美国人也像英国人一样幸运,得到一位能够挽救大局的领袖。罗斯福于6月坚信,丘吉尔政府会坚持作战。正是基于这种信念,罗斯福才在紧急关头向英国输送了大量武器。当罗斯福再度当选总统,丘吉尔已经开始看到用美国资源来装备英国取得胜利的前景。
这时,许多美国飞行员响应政府的召唤志愿加入英国空军,这是美国除武器外英国最直接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