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回忆文章,都说到毛泽东和延安军民一起,在现场聆听著名音乐家冼星海亲自指挥的《黄河大合唱》的情形。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雄壮的歌声,表达出中华民族奋起抗敌的英雄气概。
当时民族精神的空前振奋,是以爱国主义情感的空前高涨为基点的。
我们的国家,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形成了基础比较稳固的文化共同体。我们的民族,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形成了凝聚力比较紧密的文化特色。
可以说,我们民族的爱国主义意识,是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
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都十分注重继承这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历史传统。
在延安往西安的途中,有一座翠柏围簇的高山,这就是桥山。传说中华民族的先祖黄帝的陵墓就在这里。
汉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史学名著《史记》中,第一篇就是记述传说时代“五帝”事迹的《五帝本纪》,而有关黄帝的传说,列在这一篇的最前面。黄帝,很可能是原始氏族社会晚期活动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的领袖。黄帝和另一位部落联盟领袖炎帝,一同被尊奉为我们民族的始祖。海内外中华儿女,都自认为是“炎黄子孙”。
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就是说黄帝逝世之后,埋葬在桥山。
桥山所在的地方,原来称中部县,后来改称黄陵县。
1937年清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特派林伯渠祭扫黄帝陵,毛泽东起草了《祭黄帝文》,颂扬这位被称作“人文始祖”的传说人物,同时,颂扬了我们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光荣传统,颂扬了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所创造的灿烂文明。
毛泽东写道:
中华民族,氏族轩辕。
黄帝之陵,□□田田。(原稿如此)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胄衍社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披遐荒。
建立伟业,雄立东方。
毛泽东回顾黄帝的辉煌战功,鼓励他的后人奋起抗战,不能让国家民族蒙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
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
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历史的演进多有起伏反复,到了近世,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又导致了深重的民族危机,“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毛泽东接着又以慷慨激昂的气势,发表了不畏艰苦牺牲,保卫民族文化的誓言: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
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经过万里长征,备极艰辛,就是为了北上抗日。这里所说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借用了汉代名将霍去病的故事。霍去病率军抗击匈奴,远征大漠,战功累累。汉武帝要为他营造华丽的宅第,请他前往视察,他却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也!”表现出决心在击破敌国之后再经营个人的小家的志向。毛泽东在这里用了这个典故,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一切爱国者在大敌当前的时刻先国后家,奋死抗战的精神。
毛泽东在祭文中还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发动全国民众抗战的主张: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他还写道: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昭告烈祖。
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1937年3月29日,毛泽东将这篇祭文寄给著名记者范长江,期望可能时予以发表。《祭黄帝文》后来是由毛泽东和朱德联名发表的。
读了这篇文采焕然的祭文,人们都会为我们民族的光辉历史而感到自豪,都会为能够投身于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而感到光荣。
1935年12月5日,也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1周之前,毛泽东在给杨虎城将军的一封信中,也以激切热烈的笔调,抒发了强烈的爱国热忱。他写道:
抗日反蒋,势无偏废。建义旗于国中,申天讨于禹域。驱除强寇,四万万具有同心;诛戮神奸,千万年同兹快举。……重关百二,谁云秦塞无人;故国三千,惨矣燕云在望。亡国奴之境遇,人所不甘:阶下囚之前途,避之为上。冻霜
遍地,勉致片言,风雨同舟,望闻明教。
他以恳切的言辞,表达了为了抗日救国,“愿求同志”,“联镖并进”,如此则“河山有幸,气势更雄”的热诚期望。
1939年冬季,毛泽东和其他几个在延安的同志合作写作了一个课本《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其中的第一章《中国社会》,是其他几个同志起草,毛泽东修改定稿的。在第一节《中华民族》中写道:“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之上。”中国地理上的国际环境,给予中国人民革命造成了外部的有利条件和困难条件。“困难的是: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其和中国接近的关系,时刻都在迫害着中国各民族的生存,迫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
在这个课本中,毛泽东等人以饱满的爱国主义热情,颂扬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荣。他们写道:“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应用。还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刻版印刷。在八百年前,更发明了活字印刷。火药的发明,也在欧洲人之前。所以,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经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很多的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所以,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还写道,从鸦片战争到现在的抗日战争,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使得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1939年9月,德国向波兰发动军事进攻,英、法等国向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日本海军突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8日,美国、英国对日本宣战。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本宣战,同时声明对德、意两国处于战争状态。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对轴心国共同行动的宣言,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次日,蒋介石接受同盟国的推举,提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指挥本战区的盟军部队共同对敌作战。中国战区成为太平洋战争的主要战场。
在太平洋战争进行期间,美国和英国出于牵制日本侵略军的战略需要,曾经积极援助中国进行抗日战争,向国民政府提供了财政和物资援助,并且废除了在华治外法权。1943年11月,美、英两国首脑还邀请蒋介石出席开罗会议,共同协商对德、日作战的计划,并且发表了《开罗宣言》。由于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当时成为世界四大强国之一,并且成为联合国发起国之一。
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一方面把中国的抗日战争看作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一方面按照列宁主义的原则,坚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运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的观点。于是,他曾经反复说明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