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的发展,多是良性循环的结果;任何事物的灭亡,多是恶性循环的结果。要想生成和维持良性循环,必须生成良性循环的链条。做事良性循环的链条,就是人际关系的亲善友好的合作关系。
一个人把做事中善于处理人事关系不是当成只求一时功利的关系学,而是作为以诚待人、宽于待人的一种做事方式、合作方式。做事要有为,做人要无为。
用兴趣对待兴趣
做事虽小,但各种性格的一个人都有。一个人由于其不同性格,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容易发生矛盾,产生隔阂。怎样调整一个人之间的相处问题呢?
有的人斤斤计较、冷言冷语,甚至恶语中伤,经常把自己置于一些不必要的怀疑、矛盾之中,只会消耗你的时光和精力。要把眼光放在事业上,自觉地克服自身的弱点,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
一个人之间的关系固然复杂,但商务领域的人事关系,首先体现在企业管理者与一个人之间。要形成上下和谐、彼此融洽、相互合作的企业人事氛围,管理者必须从自己做起,对下面的人投人真诚的热情。
一个好的领导对一个人需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是一个人在做事中对什么东西最感兴趣,二是做事之余一个人感兴趣的是什么。如果一个人的做事兴趣不能得到保持,那么一个人的做事动力很快就会消失。
作为领导,除了了解一个人的兴趣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从一个人身上找到令领导产生兴趣的地方。这对领导沟通与一个人的关系,共同完成领导们的目标具有很大的帮助。如果领导不主动对一个人感兴趣,一个人就会受到抑制,一个人做事的目标范围也就相当狭窄,一个人所做的做事与公司希望一个人该做的两者之间的差别会越来越大。如果领导不主动对一个人感兴趣,一个人的做事绩效会大大降低。一个人认为领导并不承认一个人的价值,并不认可一个人所做的一切。
相反,有些一个人则难于处理。一个人认为如果领导过多地对其做事充满兴趣,是一种干涉,一个人希望单独呆在一边做事。当然这种人还是少见的,大多数人欢迎领导对一个人充满兴趣,甚至以此为荣。一个好的领导应该能够根据一个人在日常做事中的表现来判断一个人的兴趣范围。如果仅仅是在一个人中走动一下,检查一下一个人的做事情况,或装出一付对一个人有兴趣的样子,这种行为是带有欺骗性的。一旦一个人发现这一点,一个人会说领导根本不相信一个人,或者对一个人的能力缺乏信心。最重要的一点是,领导要真正对每个人的做事充满兴趣,在一个人需要帮助之时伸出援助之手,如某位一个人生活中遇到困难,感情上遭受打击,技术上出现某个问题,或者与某个一个人无法相处等,如果领导能帮助一个人解决这些问题,那一个人会感激不尽,并试图在做事之中极力回报于领导。
对一个人充满兴趣,领导们就可以创造一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气氛。领导可以帮助一个人,反过来一个人也可以帮助领导。与一个人坐在一起,对一个人所做的事情真。已充满兴趣,与一个人谈论所碰到的各种问题,找出一个人对做事最有兴趣的东西及一个人各人的喜好。领导也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平常表现发现其中某些兴趣特点,如一个人在办公室或工厂的各种做事关系,一个人与谁谈话,与谁一起共进午餐,给谁打电话等。领导还可以了解一个人对别的部门的做事情况有何看法,尽力发现一个人感到哪些东西约束了一个人,领导如何可以帮助一个人等。作为领导,领导也应该同时关。动一个人的个人生活与事业,弄清一个人是否碰到什么问题,如一个人的做事条件,一个人所使用的做事设备、做事手册,或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等。了解一个人有什么目标,将来有何打算等。
对一个人充满兴趣,领导将能从一个人那儿学到很多东西,掌握很多信息。当情况变化时,领导就能够处于一种有利之势,以作出一些合理的决定。同时,激发一个人的做事兴趣,这也是领导要做的一个重要方面。领导可以向一个人介绍整个公司或其他部门的情况,鼓励一个人认识公司中的更多一个人,而不仅限于本部门,领导还可以给一个人提供更多的训练机会,如鼓励一个人直接与顾客或供应商见面。旅游,也是提高一个人做事兴趣的一个办法。领导也可以让一个人感到一个人所做的一切对整个公司具有独特的贡献,这样会增加一个人的做事兴趣和动力。对大多数人来讲,如果一个人的做事能被领导所认可,那一个人会将事情做得更好。
亲和力和征服力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平日做事在一个相对比较和谐、彼此合作默契的环境中,对于待人处事的艺术,考虑得较少。这也是正常的,因为一般的人都不愿在这件事情上伤神劳心。但是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当人们走出了自己熟悉的做事和生活圈子,到外面的世界去的时候,就很容易碰壁,经常陷入被动之中,甚至有时会产生寸步难行的感觉。
要掌握好待人处事的艺术,要求我们在心理上保持较大的包容度。这是我们在待人处事方面富于弹性,宽于待人,留有较大的回旋余地的基础。当一个人在生活做事中比较包容时,他就很少将自己说理所当然的想法强加给别人,他总是给自己同时也给他人留有较大的缓冲余地,不至于将别人挤到墙角。这样的人,即使在和一个陌生人初次接触的时候,不会产生很大的压力,从而让对方觉得容易合作的感觉。我们在生活中能见到这样的艺术高手,他们即使在一个相对生疏的环境下也能应对自如,甚至如鱼得水,某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遇到他们就会迎刃而解。这样的人,似乎天生就有一种亲和力和征服力,他们都是驾驭应酬艺术的高手。
与人相处的确是很难掌握的一门艺术,它所以难以掌握,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智慧、经验、人生观、价值观、家庭环境、生长背景以及个性特征都不完全一样。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的不一样,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甚至,相互间的矛盾、争斗、冲突等等也在所难免。人与人之间的这些矛盾与斗争,包括利益上的冲突和观念上的冲突。这,在商品社会的今天似乎表现得更为明显。
既然这些矛盾冲突在所难免,那么,我们在与别人相处发生了这样的不是很愉快的事情的时候,又该如何做呢?一般的说来,人与人之间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双方的情绪都很激动,而且,如果一方得理不饶人,就有可能使冲突继续升级,甚至到最后发生恶性的事件。这都是完全可能的。也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用这些来进一步地约束人。这样的社会才是理性的社会。
所以,如果我们在与别人相处时发生矛盾,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冲突,就不要使事态进一步扩大,双方都能抱着一种息事宁人的态度,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国共两党打了多年的仗,不是也坐在了谈判桌前了吗?正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
同时,在双方发生矛盾、产生争执的时候,由于双方的情绪都较激动,可能会说出一些伤害对方的话来。这也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有一点我们却必须记住:即使发生了矛盾,产生了争执,也要给别人留足面子。就象我们老百姓常认为的,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不要只是为了一时的痛快专门朝别人的痛处戳,更不要专门打别人的七寸。如果你这样做了,等到对方冷静下来,他仔细分析过后,他也会感激你的。
中国人好面子,只要不伤面子,一切都好说。相反,一旦伤了面子,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一般地认为,关涉到我们的面子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涉及个人隐私的。尽管他的隐私可能已经不再是隐私,成了公开的秘密,但作为我们却要坚守这个底线。这样也显得你很有风度。
涉及到对方生理缺陷的。这是一块永远好不了的伤疤,对方会时时小心地捂着,如果你攻击这一点,等于要把对方彻底地激怒。这时,他就会以百倍的力量来攻击你,使你没有了退路。记住:兔子急了也会咬人。
涉及到对方父母或是祖宗的。这是中国人久治不愈的顽疾,所以,你最好离它远一点,否则,矛盾也会长一辈。
许多人喜欢加油添醋地说话,但是可曾想过,这样子对当事者是很不好受的,而且有的人与被谣言困扰的当事者相处时,态度上也有些不自然,或许也因为这个原因而影响到两人做事上无法顺利地进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及嗜好,也都拥有自我意识。因为这个社会的形成是聚集了各式各样不同的人,所以当然就会发生很多对立的情况。人类社会就像是个许多问题的集合体。如果对峙的情况置之不理的话,人际关系就会恶化,不但会防碍自己的做事,也会为周围的人带来困扰。
用善意的表情和态度等待同仁。同仁以善意的态度对待我们时,我们也要极力地回应同仁。如此一来,一个人二人就会愈来愈契合。不过,无目的的傻笑反而会招来反感。如果能用自然开朗的表情面对同仁,同仁也会有善意的回应。努力去做到不要让同仁采取抗拒的态度。
不要忘了打招呼。即使一如往常,跟同仁打招呼,同仁仍会坚持转过头去,但不要急,终究还是会出现曙光的。再一次呼唤他,当他有了善意的回应时,不要忘了,这时候,是转换人际关系的最好机会。至少这个努力,可以防止人际关系再恶化。
注意说话的语调。即使你用多么美的词句,语调不当仍会使其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有没有说出凶狠的话或声调,都是要非常小心注意的。
大声地说赞成。像是在会议等场合,如果对立的同仁提了一个很不错的提议,这时我们要趁机毫不犹豫地表达赞同之意。而且,如果能将你同意的原因也清楚地讲出来,这样一来,才不会被人说是在迎合某人。
缓冲一下,称赞同仁。对立的同仁,也会有其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有机会和他的朋友聊天,就多说一些有关他的事。特别是,多说一些他的优点。如果当着他的面直接说,会令人觉得是装模作样,或是有什么企图。透过第三者传话,就能得到很大的回响。
他忙的时候,伸出援手。在商场上,对立的同仁,如果做事量多得忙不过来,或是有不知如何处理的难题,正在苦恼时,我们要积极地表现出愿意帮忙的态度。也就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接近他。
如果你期望你的人际关系不会恶化,那么,不要让任何机会从你眼前溜过。
以情做事
只要做事,才有爱存在。只要爱存在的时候,才感到活着真好。
当人与人之间把真诚、善良、平等、团结、和睦共处、赐惠,这些爱的因素剧变为炽热的能量的时候,世界将不只是一个地球村,而是一个大家庭了。
同仁间有一种非常珍贵的东西,那就是情感。在中国文化看来,有情与无情,简直是人与非人的分水岭。一个人如果智商较低,只会说他愚笨;如果失去理智,只会说他疯狂;如果意志单薄,只会说他软弱;如果才华平庸,只会说他低能。所有这些,都不会被说成不是人。相反,有时愚笨还用作谦词,以示自己具备做人的资格。比如自称愚生、愚兄、愚晚、愚婿等等,是不会被人称作无情的。人间多少悲剧,多少恐怖,皆因人没有同情心而发生!不能同情,实和愚昧同一意义,而且这种愚昧,不是野蛮人和暴徒的愚昧,因为他们对于世间的事物认识不清,由隔膜而误会,由误会而发怒。法国谚语说,能够了解一切事物,须能同情一切事物。所以我们如果要做一个文明的人,就要同情人间的事物。
先让我们来谈谈包容吧!由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总难免会于不知不觉间犯下错误。此时,犯错者所寄望于他人的,绝非严厉的批评与责难,而是无条件的包容与接纳。因为,犯过者自身都有羞耻之心,是故,在犯下无心之失后,多半都会自责不已;所以,此时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剖析其犯错动机,并为其谋求解决之道,而不是一味苛求责难,相信必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奇效。
不过,如何赞许他人,亦是小有学问的。如果在赞许他人时只说,嗯!不错!不错!你做得比任何人都好!相信,受赞许者在自忖实力后,或许会怀疑这样的奖辞另有涵义。因此,赞许他人时,应当直指其长,诸如,你打算盘还真不错的!真要媲美电脑哟!或张小姐处理事情真是有条有理,一会儿功夫,一桌子杂乱无章的公文,就让你拾掇得整整齐齐了!我想,我要好好地跟你学一学。
古有明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于我们自身的小过失,理当严加戒律,这是关于修身的问题,不可轻忽。但是对于别人的小过失,我们却该予以包容,切不可加以谴责,而伤了别人的自尊,影响彼此的和气。对于他人的秘密或难言之隐,我们知道了,更当视同自己的秘密守着,千万不可当众揭露甚至四处张扬,所谓君子扬善不扬恶就是这个道理。若是将别人的隐私揭露并宣扬,则将使人无地自容,也造成了彼此间的怨隙。这是相当不值得的,而且也损及私德。至于别人与你有过怨隙、过节,更当予以宽恕,不可时时谨记,勤思报复之道。冤冤相报何时了,我们当有结束纷争的修养,而不该将它扩大。
同仁之间贵在和谐,如果谴责别人的小过失,揭发别人的隐私,念念不忘别人的旧恶,将使我们的心受到挟制,心眼狭小,更造成自己与别人相处时的潜藏危机,为自己树立更多的敌人。相反,一个讲宽恕待人之人,心胸开阔、宽恕仁爱,他自身的修养不但臻于完美,与他人之间也是一团和气。没有敌人,灾害自然也不会降到他的身上了。
美国一位大学教授和他的学生来到黑人贫民窟搞调查研究,其中有一个课题是预测该地区的250名黑人孩子将来的前途。学生们认真地做着报告,几天后,这份报告的结果出来了,但它令教授忧心忡忡。学生们在报告中预测,这250名黑人孩子将来无所作为,只能成为社会的负担。
30年后,教授去世了,他的一位同仁从他的档案中发现了当年的那份报告。这位同仁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来到了当年的黑人贫民窟。他看到,事实并没有报告的结论那么令人沮丧,相反,发生的一切让这位同仁佩服得五体投地。原来调查的250名黑人孩子中,除了18人离开故土,无最新消息外,其余的232人都成就斐然,他们当中有的人成为了银行家,有的人成为了大律师,有的人成为了领导,有的人成为了著名影星。
教授的同仁逐个采访了这232人,追问他们何以能成功?这些人说得最多的是,应该感谢我们的小学教师。同仁费尽周折找到了那位小学教师,此时,她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说话不太清楚,可是有一句话同仁能听懂,I love these children(我爱这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