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走读西湖
21829700000036

第36章

胡雪岩一世的风光,其实死后是很悲凉的。我记得八十年代港台电视片《八月桂花香》进来,说的便是胡雪岩的故事,杭州街巷里弄一时纷纷争说,但那时连胡雪岩的葬生之地都还没有找到呢。大约又过了几年,报纸上登,在杭州郊区一个叫上泗的地方的山上,发现了一座废弃的孤坟,因为有一块墓碑,最后确定为胡雪岩的墓。接下去好久,又没有什么下文了,我去打听,人们说,那块墓碑倒是被有心人收回来了,但最后又被民工毁掉了。呜呼!胡雪岩的故事轰轰烈烈,有关胡雪岩的故迹却任其零落。又过了几年,冯根生主胡庆余堂之事,上任伊始,他就专门隆重地修复了胡雪岩的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们不能把种树的先人就这么忘记掉啊。

实际上,胡雪岩的故迹,真正还有一处,很大,杭州人都知道,元宝街的故居,我专门去那里看过。元宝街本身就很有意思,它也在中河附近,从前东对打铁弄,西通袁井巷,街之中通牛羊司巷。据说元代时这是富藏库址,所以才叫元宝巷。我九十年代初去访它的时候,它依旧保留着江南民巷的那种特有的风格。石板很大,整个巷子两头低,中间微微地拱了起来,下雨时若巷内无人,青石板上泛着水光,人走上去,发出咚咚的声音,那意境是别处无法领略的。听说三十年代时元宝巷口真的放着一只硕大的石元宝,人们走来走去,可以从它身上跨过去,后来竟然被踏成了两半,再后来,干脆没有了。巷子两边是很高的围墙,剥落的墙壁上长着一丛丛的墙草。胡雪岩的故居大门口就在巷当中,大门紧紧关着,我就趴在门缝里看,什么也看不明白,这里已经是72家房客的大杂院了。

进入2000年了,忽闻“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故居真正地要修复了。这些年来杭州有关方面的人氏也没有少呼吁,这一回是真的了,杭州市政府将投资5000万元,来重修这座存留近百年的江南名园。

胡宅建于1872年,比胡庆余堂还早建两年。那是胡雪岩血气最盛的得意时光,从他的宅院中也能看出他当年的气慨。同治十一年,他在元宝街一侧划地十亩,修筑了这个宅院,因里面有个芝园,所以也有人称胡宅为芝园。旧居胡占地有7000多平方米,现存古建筑还有2000多平方米,仍算是杭州市规模最大的园林式民居。分为东西两大部,东部是园林,西部是住宅,分里七间和外七间。

胡庆余堂博物馆保留着一张当年有关芝园的老照片,那的确是十分有气象的园林,可惜胡雪岩在这里只住了十年左右。1883年他彻底破产,朝廷治了他的罪,圣旨未到,胡雪岩先走一步,死了。当时的杭州知府和仁和、钱塘两县县令同去查看,真是悲凉到家。只见桐棺七尺,停放在堂前,灵幔垂地,烛光如豆。再对其家产一一细点,哪里还有什么东西,除了桌椅板凳,其余细软,早就抵了债务,人亡财尽,无产可封也。

当年胡雪岩停棺之处,就在这元宝街的故宅里吧。一代巨贾就此了却残生,这幢花园住宅,也就抵债给了当时最大的债权人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文煜,以后又渐渐败落。到这次杭州市政府准备修复胡宅时,芝园已经成了杭州工具厂的厂房,里面还住着134户人家。

幸运的是,1920年有个名叫沈理源的人,是中国第一批留学归来的建筑师之一,他给当时的胡宅画过一张平面图,整整八十年之后,这张图在这一次修复中用上了。

胡宅从前很讲究,有红木厅楠木厅,摆设多用酸枝木建成,这酸枝木到底什么样儿我也没见过,这些家具早已流散一空了。但听去过的人说,那大户人家的气势依然还在。比如胡宅的采光非常好,厢房多用落地大玻璃,胡宅的防湖层非常科学,最底下是沙土,沙土上是倒朴的瓦盆儿,瓦盆儿上面才是石板。在保温散热方面,胡宅也有神来之笔,它的屋顶的椽子上面有着蘑菇形的砖头,这样一来,房屋便冬暖夏凉了。

从东阳和苏州请来的老木匠、老砖工们,以“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胡宅,其中那座高达五丈的假山最费精神。听说当年胡雪岩对这座由着名叠石家尹芝设计、又由杭州名匠魏事甫等人堆造的假山十分满意。此山深得苏杭山水精神,承建单位只好再到苏州请名家来修复了。

据我所知,胡家的后代也有不少人很有出息,其中二三十年代还出过一个着名的画家。他们现在都流布在中国和世界各地。凭良心说,胡雪岩应该算是当时的商界英雄,他最后的失败,真是天算不如人算,是败在洋商挤轧的手里,说虽败犹荣也不为过。写到这里,突然想,胡雪岩要是活到今天,他还会败吗?

胡宅修复的首期工程是2000年中完成的,这几年,我也是常常带着朋友们去胡宅参观。我从前只能趴在门缝里看到的破落的宅院,现在修整的十分可观,的确是一个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呢。

西博会:杭州的博物馆

西博会办了几年,现在,不知道西博会的人,几乎很少了。但西博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很少有人知道的。前些年杭州的地方报纸上,一度对孤山到北山街之间的西湖湖面上要不要架一座桥,进行过多方的公开讨论。也就是在那次讨论上,许多人第一次听到了西湖国际博览会这个名称。因为这座桥并非新创意,当年国际博览会上,就架有过这样一座桥。

而进入2000年的杭州市民,但凡识几个字每天看一看报纸的,都更不会不知道,本届人民政府在本年度有一件大事要做:西湖国际博览会将在下半年如期如开。说到这个博览会,市民们话题多多,一些老人和杭州地方志的研究者就拿出了七十年前的有关资料,以此证明博览会的历史渊源。

1929年、也就是民国十八年的初夏,杭州西子湖畔,手摇留声机点缀着孤山黄金三角洲,到处都在放送这样一首歌:熏风吹暧水云乡,货殖尽登场。南金东箭西湖宝,齐点缀,锦秀钱塘。喧动六桥车马,欣看万里梯航。

明湖此夕发华光,人物果丰穰。湖山还我中原地,同消受,桂子荷香,奏遍鱼龙曼衍,原来根本农桑。

此乃西湖博览会会歌,中央大学教授、着名词曲家吴瞿安先生作。博览会长张静江以指扣桌而吟再三,大笔一挥:“送稿酬一千元”。平均13块大洋一个字。

西湖博览会,旷代之盛典,湖山之嘉会,中国近代史上展览,此会规模最大,影响最远,又诞生中国最早省级博物馆――浙江博物馆。此馆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位今日中山公园及平湖秋月间,背靠孤山,面对西湖,占尽风流。

况不独此馆,浙江杭州,山山水水的秀色可餐之外,又有林林总总的博物馆可赏。须知山水要有人文来滋润,那山水方是活山水,方进得去而又走得开。那只把西湖周遭走马看花溜达一圈者,以为见了那山水奇石幽寺便是游了西湖,此大谬也,须知,奇秀险怪之自然美,西湖有之,黄山,桂林,洞庭湖,九寨沟有之,且又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处。何故人们偏对西湖情有独钟?无非东南名郡,三吴都会,人文风采,英雄史章,灿烂文化,悠久历史,集天地人之大气象罢了。

1400年前建立的都城杭州,是一座跌宕起伏的城市,它大起大落,大光辉之后的大黯然,大黯然之后又开始放大异彩。都说杭州是个小桥流水的所在,诸不知杭州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发展的舞台上所唱之歌,有黄钟大吕之声,――你想知道这一切吗,那么就请进这湖光山色间那看不见的人文之门,从西湖国际博览会开始吧……

西湖国际博览会的历史背景,是在北伐战争结束,国民党中央政府政局相对稳定的时局下进行的。民国17年秋,浙江省政府为纪念统一、奖励农业、振兴文化,决定筹办西湖博览会。这虽是一次地方政府的行为,但也是国民政府成立之后的第一次博览会。从70年后的今天来看,这不能不说是大手笔了。当时的浙江省政府主席为张静江,南浔巨商张静江本来就是江浙财团的领衔人物,搞经济是他的本行,开博览会自然也是他一手提议的了。当时美国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刚开过没几年,正好拿来作了参照。据史家研究者说,张静江希望通过这个举动,一方面实现他的实业救国的政治理想,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和他曾经力荐的国民党魁蒋介石之间已经开始了微妙的政治分歧。

筹办会从半年前开始,由当时的建设厅总负责,还在国内的75个市县设立了筹备分会,又到东南亚一带设立了办事机构,刊登筹备周刊,设计会旗、会徽、纪念章和纪念册,发行有奖游券和纪念明信片,会场甚至还设有了临时邮局,凡加盖“民国十八年西湖博览会纪念”戳记的明信片,可以免贴邮票,投递国内各地。

博览会还有一个明文规定:出品以国货为限,在海外者,则以侨资工厂为限。

我在了解这一段历史背景的时候,常常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这样的操作不是发生在70多年前。即便放到今天,对一次博览会能够进行这样的文化经济整合,也是非常成功的了。无怪今天浙江的经济增长那么快,我们的前辈就给我们打下过这样良好的、观念的、行动的基础啊。

博览会原定于1929年3月1日开幕,后延至4月1日,再延至6月6日,可见虽有准备,这个博览会的筹备工作还是大大超过了人们的预想。6日下午二时在杭召开了盛大的仪式,与会者到了十万人,这在当时,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了。

博览会期间还有许多绝招,当时文人下海的成功典范、杭州人、《申报:自由谈》的主笔、鸳鸯蝴蝶派的主打手天虚我生陈蝶仙,在博览会上大出风头。原来他当时经营的无敌牌牙粉一上市就打败了日货金刚牌牙粉,后来又经营化妆业,都获成功。这一次他又发挥了文人的超级想象力,干脆在西湖边做了一个喷泉,喷出来的却都是香水。这个广告能不把人们都震住了吗!博览会也前卫的可以,竟然调来了四架飞机,水上一架,环飞浙江大地,专门散发博览会宣传资料、刊物和传单。那陆上的三架则载着游客们遨游在西湖上。可以说,博览会的组织者们也是挖空心思,门槛精的把天空也利用起来了。

博览会原定在十月十日结束,没想到游客踊跃,光是来参观的国内外代表团就有一千多个,竟然结束不了,最后不得不延之到二十日。博览会如此前前后后128天,最后应该说是比较完满地落下了帷幕。

七十多年前的博览会之所以引起我今天的兴趣,乃是因为西湖博览会和西湖的人文景观挂起了勾,之所以挂起勾,乃是因为展馆就建立在西湖边的精华之处,以后也成为了西湖人文景观的一部分,直到今天,依然发生着作用。

话说那博物馆当时有八馆二所,三个特别陈列处,里西湖两侧尽在其中,在此一一简述。但之前要先说一说大门。大门在断桥边,上书“西湖博览会”五个大字,又有朱柱着地,悬天台山农字大如斗之对联一幅,曰:“地有湖山,集二十二省无上出品大观,全国精华,都归眼底;天然图画,开六月六日空前及时盛会,诸群成行,早在胸中”。

八馆如下:一、革命纪念馆。在今平湖秋月一带,当时草坪有浙军克复金陵将士墓,博览会又专门设立了总理纪念厅,今天的平湖秋月三间厅内,当时陈设了革命书籍阅览室。将士墓就是在那个时候被整修一新的,今移至南天竺。

二、博物馆,设孤山之放鹤亭一带,有标本模型4998件。分水产、植物、动物、昆虫、山、矿产等效个部与动物园,都是从各省征集来的。说它们就是今天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和杭州动物园的雏形,当不为过吧。

三、艺术馆,设在孤山南麓,共有八个陈列室,展文物数千件,今天浙江博物馆的发端,至此开始。

四、农业馆,设今中山公园,今浙江博物馆处,面积大到近百余亩,分蚕桑、农业、农业社会三大部。

五、教育馆,设今省图书馆古籍部一带,馆门一幅对联,为刘大白先生所撰。曰:“定教育的规模,要仗先知,做建设的工作,要仗后知,以先知觉后知,便非发展大、中、小学不可:办教育的经费,没有来路,受教育的人才,没有出路,从来路到出路,都得振兴农、工、商业才行。”

刘大白先生为中国白话文诗歌的先行者,他的以《卖布谣》为代表作的白话新诗,在中国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史上是留有自己独特地位的。五、四时期他曾在杭州第一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师,是当时杭州新文化运动中的“四大金刚”之一。后来他一度主事浙江教育,这副对联,有期望也有针贬,直到今天还有深远意义,读来绝无过事之感。

六、卫生馆,设西泠印社俞楼等处。当时的科学观念已经很开放了,墙上赫然陈列着男女生殖器的模型,还有它们在特殊状态下的生理过程,也一一演化出来。七十年前的杭州人很开化地拥在旁边,男男女女,看得津津有味。

七、丝绸馆,设今镜湖厅一带。今天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也在西湖边,不过是在南山脚下罢了。

八、工业馆,设今日葛岭中部山麓一带,划分98个陈列区。当时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口凿井机,它竟然能用六分钟时间打出一口井来,引得许多人围着观看。

所谓二所:一为特种陈列所,设今日保俶山下。二为参考陈列所,设在岳王庙内。另有三个特别处,一为铁路陈列所,设断桥北,二为交通部电信所陈列处,设今日新新饭店附近。三为航空陈列所,设葛岭南麓。

博览会带来什么样的既定效益和深远影响呢?

一年以后,西湖博览会这位母亲生下她的第一个孩子――浙江博物馆。今天矗立在孤山脚下的浙江博物馆,可说名符其“文物之邦”之实,有陈列馆、书画馆、陶艺馆、工艺馆、国际友谊馆和综合楼六大部分。藏品精美无双者,曰双鸟朝阳象牙雕刻,河姆渡出土;曰木胎膝碗,河姆渡出土;曰兽面纹玉琮,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皿;曰富春江居图,元黄公望所作,所藏者上截,下截在台湾一画图丹青亦盼早日一统;曰松岳高秋图轴,明蓝瑛所作;曰吴兴赋卷,元书法大家赵孟頫书;曰邓石如草书七字联,是联为“开卷神游千载上”,下联为“垂帘心在万山中”。又有东晋之瓯窑牛形灯盏,唐之青瓷龙柄鸡首壶,北宋之彩塑菩萨像,南宋之龙泉窑船形砚滴,元代之龙泉窑贴花环耳瓶,明之金丝发罩,清以降职之吴昌硕,之黄宾虹,之丰子恺……洋洋洒洒,珍品十万件,定饱观者眼福。

又有江南皇家藏书楼文澜阁一座,隶属浙江博物馆。乾隆年间修之,藏《四库全书》一部,传丁家昆仲一段佳话。原来咸丰年间,战乱迭起,文澜阁藏书大量散失。幸有乡贤丁申丁丙抢救,丁丙乃杭州八千卷楼楼主,清四大藏书家之一。兄弟矢志补全缺书,费时7年,耗资五万,雇员百人,补至3396种34796册,尚缺1000余册,辛亥后再二再三补抄,终于齐全,置身藏书楼,书卷之气,扑鼻而来。

西湖博览会再结硕果乃经历一个甲子。有中国茶叶博物馆,位西郊双峰村山中。红瓦白墙,当是从当时的农业馆承继而来的吧。我已专文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