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哲学家、思想家蒙田说过:今天的放弃,正是为了明天的得到。
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的人活得轻松幸福,而有的人却活得沉重痛苦?前者是拿得起,放得下;而后者是拿得起,却放不下。
所以说,人生最大的包袱不是拿不起来,而是放不下去。
放得下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胸怀。有些放是一种自然的放,放得无怨无悔、无忧无虑;有些放是一种无奈的放,放得不舍不弃、不情不愿。自然的放,可以放得潇洒,放得自如;无奈的放,往往成为心结,成为遗憾。自然的放,大多会成为人生美好的留念;无奈的放,一般会成为人生苦涩的记忆。不管是哪种放,该放的时候总得放下。
处事时,该放就放,该断就断,不要因小失大。放下是一种随其自然的心态,人生总是在取舍之间,面对不同的选择,应该学会放下、学会满足,这是智者的心态,是成功的阶梯。学会了放下,人生才会有另一番境界。
有一个富家子弟带了一大笔钱,为了成佛,遍访名师,终于遇到了一个高僧。这个高僧是一位禅师,他告诉那个小青年:“你不是想成佛吗?我告诉你有一个地方,你到那里就能成佛!”小青年迫不及待地问:“在哪儿?”禅师说:“你没看那里有一个粗木竿子吗?你爬到那竿子顶上,你就成佛了。”小青年信以为真,把钱袋子放在地上,赶紧就往上爬。等他爬上竿子的顶端,往下一看,那个老禅师把他的钱袋子背起来走远了。小青年一看,赶紧下来去追老禅师。老禅师问那小青年:“成佛了吗?”小青年一下子领悟到:把什么都放得下(包括成佛的念头),那就是成佛了!
生活中,你只有放下一粒种子,才能收获一棵大树;你只有放下一种烦恼,才能收获一片清凉;你只有放下一种偏见,才能收获一种幸福;你只有放下一种执着,才能收获一种自在。
苦苦挽留夕阳的人是傻子,久久感伤春光的人是蠢人。什么也不愿意放下的人,反而会失去更宝贵的东西。
干大事业者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他们都懂得放下。放得下,你就可以轻装上阵;放得下,你就可以摆脱烦恼和纠缠;放得下,还会改善你的形象,使你显得豪爽豁达;放得下还会使你更能赢得大家的信赖。
拿得起,实为可贵;放得下,才是人生处世之真谛。
为别人的成功鼓掌
为别人鼓掌,是胸怀宽广的表现。在我们的成长时期,成功人士的经历往往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他们的成功会正确地指引我们,在无形之中帮助我们。当我们走向成功时,更要学会为别人鼓掌;为别人鼓掌,也会获得别人的喝彩。
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很受启发。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
在动物王国的体育大赛上,狗熊获得了摔跤冠军,猴子获得了攀登冠军,小鹿获得了跳远冠军。在猩猩与野猪的赛跑比赛中,猩猩跑到中间便败下阵来,但却毫无怨言地为跑到终点的野猪鼓掌致意。比赛结束,猩猩获得了最佳荣誉奖。狮子说:“当大家都在为自己家族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欢呼雀跃时,惟有猩猩不忘为别人喝彩。”
“为别人喝彩”,竟值得这样推崇。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愿意为别人鼓掌呢?有些人在谈及仕途得意、职场如意、事业胜意的成功人士时,往往是失落和不悦,甚至说:“这小子,不知道走了什么运?”
对此,有些美国人就显得很有器量。有一次,美国总统选举结果揭晓,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当天就打电话给连任的布什总统,承认竞选失败,诚恳地并祝贺布什成功连任。布什也在随后发表的简短演讲中称赞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是一个“令人钦佩的对手”,并赞誉克里在竞选中的出色表现。这个美好的局面,使原先担心因总统大选出现的选票争端而损害美国形象的分析家们松了一口气,支持克里的说他们没有看错人,布什的支持者也认为克里的表现无可挑剔,说他是输了大选,却赢得了尊敬,克里虽败犹荣,以一个智者的形象很体面地告别大选。
把掌声送给别人,不是刻意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更不是吹牛拍马、阿谀奉承,而是对别人的闪光点进行肯定。把掌声送给别人,需要一个宽广的胸怀,器量狭小的人是做不到的。
哥伦布是15世纪的有名的航海家,他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发现了新大陆。 对于他的这个重大的发现,人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很多声誉,但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以为这没有什么了不起,话中常吐露出讥讽。一次,朋友在哥伦布家中做客,谈笑中又提起了哥伦布航海的事情,哥伦布听了,只是淡淡一笑,并不与大家辩论。
他起身来到厨房,拿出一个鸡蛋对大家说:“谁能把这个鸡蛋竖起来?” 大家一哄而上,这个试试,那个试试,成果都失败了。
“看我的。”哥伦布轻轻地把鸡蛋的一头敲破,鸡蛋就竖起来了。
“你把鸡蛋敲破了,当然能够竖起来啦!”人们不服气地说。
“现在你们看到我把鸡蛋敲破了,才知道没有什么了不起。”哥伦布意味深长地说,“可是在这之前,你们怎么谁都没有想到呢?”
以往讥讽哥伦布的人,脸一下子变得通红。
这些挑衅者自己不能成功,还不能容忍别人成功。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这种小肚鸡肠很可能会发展到害人害己的地步。
周瑜虽年轻挂帅,意气风发,却因诸葛亮的精彩表现而自惭,责怪上天“既生瑜何生亮”,终因气量狭小而亡;庞涓贵为魏国大元帅,屡立奇功,却因妒孙膑之才,设下阴谋诡计以膑刑加害于他。孙膑任齐国军师后,所向无敌的庞涓终于落得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为别人鼓掌,是胸怀宽广的表现。在我们的成长时期,成功人士的经历往往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他们的成功会正确指引我们,在无形之中帮助我们。当我们走向成功时,更要学会为别人鼓掌;为别人鼓掌,也会获得别人的喝彩。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似乎不太懂得为别人鼓掌。某学术机构曾做过一项不记名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华人社会中,不懂得或根本就不习惯欣赏别人的人占了六成以上。有些人在谈到别的成功人士时,甚至用出了“我恨不得宰了他”这样的字眼。这种心态,注定了你很难有真正的朋友。试想,谁会和一个小肚鸡肠的人做知心朋友呢?你不给别人掌声,别人自然不会给你掌声,你的心胸狭窄,你的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狭窄。
真诚为别人喝彩的人,往往是一位开朗之人,通达之人,也是受人尊敬和爱戴的人。他们胸怀宽广,光明磊落,懂得为人的真谛,更通晓处世之道。在事业上,他们必然是有所成就的人。因为懂得做人和成功往往是一对孪生姐妹,它们互为作用,相辅相成,当形成一种和谐共振时,最终收到的将是双赢的效果。
大器量者更容易成大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说得可谓精彩至极,一个人只有器量大,才能容纳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才能让别人信任你,尊重你。这样,你就会赢得更多人的支持与友情,你的交际面就会越来越大,事业自然也会越来越成功。
器量,本义是指器物的容量,引申用以比喻人的度量。
蔡邕《郭泰碑》上有“器量弘深,姿度广大”之说。中国古人处世为人非常重视“器量”二字。它是为人之道,是处世哲学。古之圣明之君、贤达之臣、聪慧之士,无不以“器量弘深”为人生箴言,且往往从中受益无穷。而一些不知韬晦、器量狭小之人,往往因不能容人容事,终致人生和事业的失败。
《吕氏春秋》里面有这样一篇寓言,题目是《宾卑聚自杀》,这个故事就是专门劝那些没有器量的人:
有一个武士名叫宾卑聚,一天晚上做梦时梦到一个强壮的男子,戴着白色丝绸的帽子,缀红色彩绘的帽带,穿大布衣服,新白鞋子,佩黑色的剑鞘,向他叱责,往他脸上吐唾沫,他就惊慌地醒了过来,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个梦而已,但是他却一整夜坐在那里很不开心,而且一夜都没有再睡着。
第二天一早起来,他就叫来了他的朋友说:“我从小就很好胜,到今天60岁了没有受过挫败侮辱,昨天晚上我受辱,我一定要找到那个样子的人,找到了还好,如果找不到的话那我就死了算了。”于是,每天清早他都要朋友陪他站在大路口等这样的人出现,结果等了三天还是没有找到,回去后他就真的自杀了。真可谓上帝也救不了他。因为器量太小,所以他自己害了自己,这只能说是他自取灭亡。
人一生的事业能做多大,其实不必忐忑揣测,更不必向算命瞎子讨教,只看自己的器量大小,能在多大程度上“容天下难容之事”,你就能知道自己的事业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