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门方与圆平衡的艺术,掌握方与圆平衡的艺术,为人处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方是刚,圆是柔。方是原则,圆是机变。方是规矩,是框架,是做人之本;圆是圆通,是灵活,是处世之道。方是以不变应万变,圆是以万变应不变。方外有圆,圆内有方,外圆内方,可谓做人的最高境界,做人方圆有度,才有精彩人生!
方圆处世,进退自如
“方”乃是做人之根本,“圆”乃立世之道。纵观人的一生,无非是做人与做事两个方面。为什么铜钱是内方外圆?这就是中国辨证哲学的集中体现,做事要方,做人要圆。凡事都在圆中预,方中立,这是古人谋事的原则,也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方,顾名思义,是指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指一个人为人处世要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不被他人所左右。圆,圆滑世故,指一个人处世老练、圆通,善用技巧。为人处世,要懂得什么时候该方,什么时候该圆,懂得方圆处世之道。
方是做人之本,是做人的精神脊梁。生活中那些最受人敬佩、喜爱的人无不具备“方”的品质。在古龙的武侠小说中,有一位为人正直、一言九鼎的鲁大侠,鲁大侠做人正直不阿,从不欺负人。他甚至在和对手过招时,都不会欺瞒对手耍阴招,而是先告诉对手自己下一招准备怎么打。如此正直的鲁大侠很受欢迎,甚至连他的对手都很敬佩他。但是,在如今这个复杂的生活中,如果仅仅懂得“方”是不够的。就如人走路,直走不行,就可以想办法绕过去,否则就会碰得头破血流。一个人过于方正,就像生铁一样,一折就容易断。所以,人仅仅依靠“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圆”的包裹。
圆是处世之道,圆滑世故,融通老成,指一个人为人做事讲究技巧,既不超人前也不落人后,或者该前则前,该后则后,能够认清时务,使自己进退自如、游刃有余。做人要圆,圆是一种宽厚、通融,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不因洞察别人的弱点而咄咄逼人,不因自己比别人高明而盛气凌人,任何时候也不会因坚持自己的个性和主张而让人感到压迫和惧怕,要潜移默化别人而又不要让人感到是强加于人的。
着名教育家黄炎培在教育儿子如何为人处世时,曾写过这样四句话:“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黄老先生的话,实际上是对“外圆内方”的一个很好的解释。
在他看来,“圆”就是要“和若春风”,对朋友、同事、左邻右舍,要敬重、诚实、平易近人,和气共事;“方”就是要“肃若秋霜”,做事要认真,坚持原则。“取象于钱”,则是以古代铜钱为形象比喻,启发人们要把“外圆”与“内方”有机统一。真可谓喻简意赅,发人深省。
做人必须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外圆内方,才能掌控全局。只有懂得运用“方圆”之道,才能无往而不胜,所向披靡。
香港着名歌星邝美云,曾参加香港小姐竞选,获得亚军。在竞选期间,记者提出了一个刁钻的问题,“你读书时成绩不好,你是否很笨?”这个问题的确棘手,可邝美云的回答却很精彩。她说:“你们注意到没有,读书时成绩一流的人毕业后干什么?可能当工程师,律师,医生;而成绩二流的干什么?他们中很多人却当了工程师、律师、医生的老板。”
成绩一流的打工,成绩二流的却当老板。为何如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成绩一流的同学过分专心于专业知识,忽略了做人的“圆”;而成绩二流甚至三流的同学却在与人交往中掌握了方圆处世之道。
人生就是这样,就像《红楼梦》里说的一样:“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只有对社会上的各种事情都透彻明白了,才算是学问,只有处理人情事故干练而通达,才算得上是文章。而人的一生无非就是为人处世,这就要求我们做事要方,做人要圆。
三国时期的华歆在孙权手下时,名声很大,曹操知道后,便请皇帝下诏招华歆进京。华歆起程的时候,亲朋好友千余人前来相送,赠送了他几百两黄金和礼物。华歆不想接受这些礼物,但他想如果当面谢绝肯定会使朋友们扫兴,伤害朋友之间的感情。于是他便暂时来者不拒,将礼物统统收下来。并在所收的礼物上偷偷记下送礼人的名字,以备原物奉还。
华歆设宴款待众多朋友,酒宴即将结束的时候,华歆站起来对朋友们说:“我本来不想拒绝各位的好意,却没想到收到这么多的礼物。但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想我单车远行,有这么多贵重之物在身,诸位想想我是否有点太危险了呢?”
朋友们听出了华歆的意思,知道他不想收受礼物,又不好明说,使大家都没面子,他们内心里对华歆油然而生出一种敬意,便各自取回了自己的东西。
假使华歆当面谢绝朋友们的馈赠,试想足有千余人,不知道要推却到什么时候,也不知要费多少口舌,搞得大家都很扫兴,使大家都非常尴尬。而华歆却只说了几句话便退还了众人的礼物,又没有伤害大家的感情,还赢得了众人的叹服,真可谓一举几得。
华歆为什么能够成功地谢绝馈赠呢?
这主要是因为华歆为人处事方圆有度,他很注意保全朋友们的面子,他在拒绝朋友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找了一个对自己人身不安全的理由,虽然朋友们也知道他是在故意推辞,但不会以此为意。因为华歆委婉地拒绝他们并没有让他们丢面子。
要想在社会中进退自如,就必须像华歆那样能方能圆。为人处世,要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不能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像古钱币一样,把“方”和“圆”结合起来。无论是在商界、职场,还是在生活中,都需要掌握“方圆”的技巧,才能无往不利。
外圆内方的人,有忍的精神,有让的胸怀,有貌似糊涂的智慧,有形如疯傻的清醒,有脸上挂着笑的哭,有表面看是错的对……真正的“方圆”之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威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真正的“方圆”之人能对大喜悦与大悲哀泰然不惊。真正的“方圆”之人,行动时干练、迅速,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真正的“方圆”之人,在面临危机的时候,采取藏巧于拙、装糊涂,扮作“诚实”的样子,往往可以避灾逃祸,转危为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拙诚与对手周旋,确实不失为一种高明之术。
“方”乃是做人之根本,“圆”乃立世之道。纵观人的一生,无非是做人与做事两个方面。为什么铜钱是内方外圆?这就是中国辨证哲学的集中体现,做事要方,做人要圆。凡事都在圆中预,方中立,这是古人谋事的原则,也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要想成就成功的人生,无论做事还是做人,无论对人还是对己,都要圆内有方,方中有圆,都要方中做人,圆中归真。这就是方圆之道,这就是处世之哲学。
固执己见的人难成大器
固执的人,绝大多数是自幼养成了随心所欲的不良性格,遇事爱钻牛角尖。固执既不是顽强的表现,也不是自信的象征。它对人际交往是有害无益的,因为你始终觉得自己比对方高明,对别人不屑一顾,那谁愿意和他交往呢?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天才的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独立长江头,对着东逝的流水,半壁的河山,以悲壮的胸怀,吟诵出了这首千古的绝唱。
然而,世人弄不明白,一代英雄的西楚霸王,为什么最终战胜不了一个刘邦,仅仅在于刘邦入关以后,约法三章而收拾了民心吗?仅仅在于刘邦延用了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拥有了关中地利吗?任何复杂的历史事件也许都有其复杂的内幕和更深层次的原因。但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一个人是固执己见还是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纵观项羽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其一意孤行的霸权作风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行为方式最终注定了他的悲剧结果。或许因为缺少温暖的父母之爱,或许因为祖上传承下来的刚烈秉性,项羽少小跟从叔父项梁时就固执己见,“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叔父发怒,他辩解道:“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要学就学万人敌。”项梁教他兵法,他很高兴,但不久“又不肯竟学”。项梁战死后,他武断地杀掉上将军宋义。自立得手后,这种固执、武断的作风就更加明显:先是不听范增劝谏,鸿门宴上错过了除掉刘邦的机遇;在火烧秦宫后又不听劝告,主动放弃“阻山河四塞,地肥沃,可都以霸”的关中,急于东归故土,并“烹说者”,武断地杀害劝谏者,失去了可以君临天下的地域优势,在军事最强盛时期,他又武断地逼走义帝,致使“其群稍稍背叛之”,后来又将之杀害,更犯众怒。
而刘邦之所以能成就大事业,原因是什么呢?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刘邦之所以能平定天下,是因为他从不固执己见,非常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最后让自己成就大业。
生活中,总有些人因为固执己见而不愿听取任何人的意见,有的固执于金钱,有的固执于名利,有的固执于陈规,有的固执于幻想,总之,他们听不进别人的劝告,一意孤行,最后走向失败。
三国时期,蜀国街亭为汉中咽喉要地,须派精兵强将驻守。马谡主动请令,诸葛亮再三嘱咐他须靠山近水扎营,并派王平为副将辅助。马谡刚愎自用,对诸葛亮的嘱咐置之不理,打算在街亭旁边的山上扎营。王平提醒他:“丞相在我们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在山上太冒险。”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司马懿、张合率领魏军赶到街亭时,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扎在山上,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的军队围困起来。后来,魏军切断了山上的水源。蜀军在山上没了水源,连饭都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阵脚。司马懿、张合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大败,街亭失守。诸葛亮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因为马谡违反了作战部署,按照军法,“挥泪”斩了马谡。
固执己见的马谡听不进王平的劝说,最后一败涂地,为自己的固执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从马谡的故事中不难看出,固执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一些思想狭窄、看问题片面者。由于思想偏激,观念固执,在大脑皮层形成了一个“惰性兴奋中心”,一旦某种思想深深地扎根在头脑里,任何其他的东西,他都听不进去。自尊心过强也易于导致固执。固执的人,绝大多数是自幼养成了随心所欲的不良性格,遇事爱钻牛角尖。固执既不是顽强的表现,也不是自信的象征,它对人际交往是有害无益的。因为你始终觉得自己比对方高明,对别人不屑一顾,那谁愿意和他交往呢。
所以说,一个人只有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才能走出偏执的误区,成功地解决问题。
在战国时代,实力强大的诸侯国总想称霸天下。魏国国王也想当天下霸主,他准备先攻打赵国的首都邯郸,让赵国向自己臣服。魏国的大臣季梁正在国外办事,听到这个消息,焦急万分。他匆忙赶回魏国,来不及洗脸换衣,就急忙进宫拜见魏王。
魏王正在布署攻打赵国的计划,他看见季梁风尘仆仆的样子,很奇怪。问季梁:“你有什么事这么着急见我?连衣帽都不整理一下?”季梁说:“大王,刚才我在路上遇到一件奇怪的事,赶紧来禀报大王。”魏王很好奇,连问是什么事。季梁说:“刚才我看见一辆向北走的马车,我问车上的人:‘你上哪儿去呀?’那人说:‘去楚国呀!’我很惊奇,问他:‘楚国在南方,你怎么往北方走呢?’他却毫不在乎地说:‘我的马是上等的好马,怎么跑也跑得到楚国!’我更奇怪了,又问他:‘你的马再好,这也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呀。’他说:‘不用担心,我带的路费很多。’我很想不通,告诉他:‘你带的钱再多,可是你走的路根本就不是去楚国的路呀!’他却哈哈大笑,说:‘那又怎样!我赶车的技术很高明哩!’大王,他不听我的劝告,继续赶车向北方跑去了。”魏王听了忍不住大笑起来,说:“天下哪有这么蠢的人啊!”季梁却接着说道:“大王,您不是想成为各国君主的首领吗?那就需要先取得天下人的信任。可是您现在仗着咱们比赵国土地多一点,军队强一点,就想去征服人家来提高自己的威信,这样做,只会离大王想要达到的目标越来越远,就像那个赶车的人,要去南方的楚国,却偏偏向北方走,越走离楚国越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