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这才明白,原来季梁是在绕着圈子劝说自己。他低头默默地想了一会儿,觉得季梁说的有道理,于是取消了攻打赵国的计划。
当然,一个有主见、有头脑、有思想、不随人俯仰、不与世沉浮的人,无疑是具备值得称道的好品质。但是,这还要以不固执己见、不偏激执拗为前提。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世,头脑里都应当多一些辩证观点。死守一隅,坐井观天,把自己的偏见当成真理至死不悟,这是做人与处世的大忌。
做人有分寸
做事懂分寸的人,一般都是深谙中庸之道的人,他们在与人说话时,懂得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懂得说话的轻与重、多与少。处世中,他们懂得如何既能够表现自己,又不让人感到反感,总是能够把一个最好的自己呈现在别人面前。
俗话说:做菜讲究火候,做人注意分寸。做菜时,如果火候把握不好,很可能将菜炒煳或者炒不熟,而为人处世如果把握不好分寸,就容易得罪人,给自己带来不少的麻烦。甚至,很多时候,一个人做人是不是有分寸,能影响其一生的成就大小。
先来看一个故事,就会明白为人处世中,把握不好分寸的后果了。
有人请客,请了三个人,到时间后只来了两人,于是请客的主人站在门口张望,说:“该来的怎么还不来。”这话一说完,屋里的一个人就火了,站起来说:“你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不该来的来了呗!”于是他愤怒地走了。请客的一看他走了,又说了一句:“不该走的走了。”这话一说完,另外一个火了:“你这话就是说该走的还没走呗!”于是他又愤怒地走了。
本来好心好意请客,由于自己说话没有分寸,得罪了客人,导致客人全走了。这就是典型的做人不懂分寸的事例。为人处世把握不好分寸的人,往往会与成功失之交臂。也许是一句话不得体,也许是一个动作不合身份,也许是一件事办得不够圆满,都很可能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最后自己往往陷入得不偿失、后悔不已的尴尬境地。
古兵法中也有所谓“一言不慎身败名裂,一语不慎全军覆没”的箴言。佛家也认为,人在起心动念之际,也同时种下了因果,如果动了邪念,也就种下了祸根,不但为自己留下后患,还会殃及子孙。
不但从“理论”上讲是这样,在现实中更是如此。为人处世把握不好分寸,百无禁忌,口无遮拦,轻则会惹人厌烦,重则会引火烧身。
南朝时,齐高帝萧道成曾与当时的书法家王僧虔一起研习书法。一天,高帝突然问王僧虔:“你和我的字,谁的更好?”王僧虔迟疑了一下,如果说高帝的字比自己的好,是违心之言,有溜须之嫌;如果说高帝的字不如自己的好,又会使高帝的面子上挂不住,弄不好还会为自己的将来带来隐患。王僧虔考虑了一下,巧妙地说:“我的字臣中最好,您的字君中最好。”高帝听后,明白了王僧虔话中之意,哈哈大笑,以后不再提及此事。
王僧虔的巧妙回答,不仅使他免除了直接回答的尴尬,又不违反自己的原则,使大家能够心领神会,没有因一言不慎而伤和气,可谓是巧妙之极。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那些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顺风顺水,其原因不仅仅在于他们的聪明,也不仅仅在于他们的勤奋,更不在于他们懂得多少方法与手段,而在于他们对人性的洞察,他们懂得什么叫恰如其分,什么叫不偏不倚,什么叫见好就收,一句话,他们善于把握分寸。
做事懂分寸的人,一般都是深谙中庸之道的人,他们在与人说话时,懂得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懂得说话的轻与重,多与少。处世中,他们懂得如何既能够表现自己,又不让人感到反感,总是能够把一个最好的自己呈现在别人面前。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他们既能严于律己也能宽以待人,既善于与人相处又不失自我,能够把握与人交往的恰当距离,谁也不得罪,从容地周旋于来来往往之中。在与人办事的时候,他们因人而异,懂得怎样轻松达到预想的目的,取得办事的实效,给人留下办事能力很强的印象;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他们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懂得什么事情需要冷处理,什么事情需要热处理,什么时候应该清楚一些,什么时候应该糊涂一些。他们善于把握处理问题的时机,处理问题能够做到手起刀落,药到病除。他们有着良好的处世心态,他们能够以高标准处世做人,既厚道又精明,得意时不张狂,失意时不气馁,能够坦然面对人生中的得与失。正因为他们能够把握这些分寸,才最终能够取得成功,或者比别人更接近成功。
总之,任何事都离不开“分寸”二字。人生在世,分寸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人际关系需要把握分寸,成就事业需要把握分寸,推进工作需要把握分寸。人生的成败兴衰,浓淡缓急,无不在把握分寸中见分晓。总之,只有把握好分寸,才能实现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
做人有分寸,还要知进退。
《左传》中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其实,知所进退,何止是“军之善政”,在官场、商场、职场、情场……在几乎一切的社会生活中,我们都需要知所进退。
冒进,或是保守,都是不知进退。人贵有自知之明,审时度势,进退有度。进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我们的人生,固然需要进步、进取、进入、进发……但退,也未必就是消极的。“箭欲远发,必弯强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进退取舍之间,彰显人生智慧。
刘邦进咸阳约法三章、赴鸿门宴不辞而别,知进又知退,最终得以成就大业。
项羽沽名钓誉放刘邦跑路、败走乌江有船不渡宁可自刎,不知进也不知退,千古之后,仅供人轻叹一声而已。
韩信因功求封侯、拥兵不谋反,先不知退后不知进,终于被吕后害死。
范蠡功成名就,携美人泛舟五湖,知进知退,乐享天年。
华盛顿任期满,置举国拥戴不顾而拒绝连任,以谦卑的姿态和恬淡的心态,退出了政治舞台,于是在美国人心目中保留的是几乎完美的形象。
很多事情的成与败,都在于能否把握进退之间的“度”。孔子在《论语》中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这里所说的“中行”就是中庸。它是一种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它的两端就是“狂”与“狷”。“狂”和“狷”一样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狂者易过之,狷者易不及。过之则容易冒进,胆大妄为;不及则容易退缩,无所作为。只有审时度势,量力而行,方能做到进退自如,进退自如则可以趋利避害,然后事业可成。
进退之间,彰显人生智慧。怎样进,怎样退,这是一种手段;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这是一种分寸。做人有分寸,知进退,才能让自己事业有成,人财两旺。
方圆人生,能忍为大
不管任何时候,学会忍耐,我们就懂得了宽容;学会忍耐,我们就懂得了尊重;学会忍耐,我们就理解了奋斗的意义;学会忍耐,我们就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忍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许多历史典故和名人名言为后人所铭记和推崇:“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将军额上可跑马,宰相肚里可撑船”,“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这都是对忍让境界的诠释。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忍让是一种智慧,忍让是一种修养,忍让是一种风度,忍让是一种美德。
佛说:凡事都需要一个“忍”字,忍他人之不能忍,方为人上人。
人生在世,百忍为上。居家要忍,谋生要忍,做官要忍。忍,实在是一种高深的处世之道。小忍可以避免争端,大忍可以大事化小,让自己事事通达,并且可以修身养性。
唐代宰相娄师德的弟弟要去代州都督府上任,临行前,娄师德对弟弟说:“我没多少才能,现位居宰相,如今你又得州官,得的多了,会引起别人的嫉恨。该如何对待?”他弟弟回答说:“今后如果有人往我脸上啐唾沫,我也不说什么,自己擦了就是。”娄师德说:“这正是我担心你的。那人啐你,是因为愤怒,你把它擦掉了,这就是抵挡那人怒气的发泄。唾沫不擦自己也会干的,倒不如笑而接受呢。”
娄师德兄弟的这番谈论,有打比方、开玩笑的成分,其中心意思就是要忍耐、要退让,不要去和对方“针尖对麦芒”。不然,就会更加激怒对方,使矛盾尖锐化,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生活中我们常见到当事人因不能克制自己,而引发争吵、咒骂、打架,甚至流血冲突的情况。有时仅仅是因为你踩了我的脚,或一句话说得不当,在地铁里为抢座位,在公交车上挨了一下挤,都可能成为引爆一场口舌大战或拳脚演练的导火索。在社会治安案件中,相当多的案件都是由于当事人不能冷静地处理事情——许多本就是小事一桩——而发生的。
在此,我们听听两位高僧的对话: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之乎?”拾得笑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此言真乃妙也!忍是一种宽广博大的胸怀,是一种包容一切的气概;忍是一种美德,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吃常人不能吃之苦,忍常人不能忍之忍;忍是一种策略,为了成就大事,在小事上忍耐,能屈能伸,才是有远见、有智慧和有耐性。“忍”是心上一把刀,能忍则消灾避祸,能忍则心平气和,能忍则立于不败之地,能忍则转危为安,能忍则逢凶化吉。古今中外,小忍而成大事的例子不胜枚举。
康熙是清世祖的第三子,他8岁登基,但大权却落入鳌拜之手。鳌拜专权擅政,根本不把年幼的康熙放在眼里。康熙强忍怒火,暗下决心,等待时机。他平时装着贪于玩耍,不问朝政,掩人耳目学习摔跤,实则亲兵习武。鳌拜称病不上朝,康熙亲自登门慰问,表示诚意,目的是稳住对手,同时察看真情,探听虚实。
经过数年的准备,康熙觉得扳倒鳌拜的时机已经成熟,便把鳌拜诱进宫中,将鳌拜及其爪牙一网打尽。此时康熙才16岁。
康熙的胜利是因为他小小年纪便懂得忍让,而张良的忍让,也磨砺了他的意志,增长了他的智慧,使他最终成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在秦朝末年,张良在博浪沙谋杀秦始皇没有成功,便逃到下邳隐居。一天,他在镇东石桥上遇到位白发苍苍、胡须长长、手持拐杖、身穿褐色衣服的老人。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桥下,便叫张良去帮他捡起来。张良觉得很惊讶,心想:你算老几呀?敢让我帮你捡鞋子?张良甚至想伸出拳头揍对方,但见他年老体衰,而自己却年轻力壮,便克制住自己的怒气,到桥下帮他捡回了鞋子。谁知这位老人不仅不道谢,反而大咧咧地伸出脚来说:“替我把鞋穿上!”张良心底大怒:嘿,这糟老头子,我好心帮你把鞋捡回来了,你居然还得寸进尺,要让我帮你把鞋穿上,真是过分!当时,张良正想破口大骂,但是又转念一想,反正鞋子都捡起来了,干脆好人做到底。于是默不做声地替老人穿上了鞋。张良的恭敬从命,赢得了这位老人孺子可“教”的首肯。后来,又经过几番考验,这位老人终于将自己用毕生心血注释而成的《太公兵法》送给了张良。
自从得到这本奇书之后,张良日夜诵读研究,最后终于成为满腹韬略、智谋超群的汉代开国名臣。如果当时张良不能忍一时之气,可能一切又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自古以来,凡具备忍让品德的人均能成大器。历史告诉我们:忍让不是无能的表现,不是迂腐的代名词,而是理智的表现,是智慧的象征。
忍,不是懦弱,不是无用。忍,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慈悲,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艺术。忍之一字,是接受,是担当,是负责,是处理,是化解,是承担的意思。正如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就是忍的大勇大力。
俗话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这句话是很有哲理的,不失为经验之谈。但也有人觉得忍让吃亏、受气、丢面子,是懦弱的表现,因此一旦双方发生矛盾时,互不相让,甚至连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非要争个你高我低不可,因此常常由争吵到辱骂,以致拳脚相加、刀兵相见。其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后悔莫及。
为人处世,只能进不能退,只能得不能失,吃不得半点亏,受不得半点气的做法,这样是不切实际的,也是十分有害的.
有的时候,应该多考虑下别人,你为别人考虑,别人才会为你考虑,你为别人铺路,别人才会为你搭桥。中国有句古话叫“和为贵”,“和气生财”。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交往,应该互相谅解、互相帮助,而决不能强人所难,以邻为壑,勾心斗角。否则会一损俱损,两败俱伤,不仅对方得不到便宜,自己也要吃亏。
不管任何时候,学会忍耐,我们就懂得了宽容;学会忍耐,我们就懂得了尊重;学会忍耐,我们就理解了奋斗的意义;学会忍耐,我们就看到了成功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