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伤肝者,以悲胜之——以悲胜之是根据《黄帝内经》“悲则气消”和“悲胜喜”的论述,设法使病人悲哀,达到康复身心目的的一种疗法。对于消散内郁的结气和抑制兴奋的情绪有较好作用,最适于病人自觉以痛苦为快的病症。《儒门事亲》中载:张子和治妇人病,问病人曰:“心欲常痛哭为快否?”妇曰:“欲如此,余亦不知所谓。”张又曰:“少阳相火,凌灼肺金,金受屈制,无所投告。肺主悲,但欲痛哭为快也。”于是,张子和鼓励病人尽量痛哭,其病得以康复。此病例为木火灼伤肺金,肝肺气郁;故以哭出为快。
在运用“以情胜情”疗法治疗情志因素所导致的病变时,要注意刺激的强度,即治疗的情志刺激要超过致病的情志刺激,或是采用突然强大的刺激,或是采用持续不断的强化性刺激。总之,后者要超过前者,才能达到以情胜情的治疗目的。
2.移情法
又称转移法,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变人的情绪和意志,以解脱不良情绪的苦痛。有些人患某种疾病后,往往将注意力经常集中在疾病上面,怕病情变重,怕不易治愈,怕因病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整天围绕着疾病胡思乱想,陷入苦闷、烦恼和忧愁之中,以致产生紧张和恐惧。在这种情况下,分散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使思想焦点从疾病中转移出去;或改变周围环境,使患者不与不良刺激因素接触;这就是“移情易性”的意疗方法。其意义正如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说:“情志之郁,由于隐情曲意不伸……郁症全在病情能移情易性。”《续名医类案》中说:“失志不遂之病,非排遣性情不可。”“虑投其所好以移之,则病自愈。”
“移情易性”的具体方法很多,应用时当根据不同人的心理、环境和条件,采取不同的措施灵活运用。这里介绍两种移情法。
(1)琴棋书画移情法
《北史·崔光传》说:“取乐琴书,颐养神性。”又说:“七情之病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在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应听听音乐、欣赏戏剧、观赏幽默的相声或哑剧,这样可乐得捧腹大笑,精神振奋,紧张和苦闷的情绪也随之而消。平时,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如书法、绘画等,用这些方法排解愁绪、寄托情怀、舒畅气机、颐养心神,有益于身心健康。
(2)运动移情法
李东垣《脾胃论》里说:“劳则阳气衰,宜乘车马游玩。”这里说旅游可驱除烦恼,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恢复。当思虑过度,心情不快时,应到郊外锻炼或消遣,让山清水秀的环境调节消极情绪,让自己陶醉在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里,舒畅情怀,忘却忧烦。在情绪激动与别人争吵时,最好的方法是转移一下注意力,去参加体育锻炼,如打球、散步、打太极拳等;或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用肌肉的紧张去消除精神的紧张。
3.升华超脱法
升华,就是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不良情绪的干扰,用理智将其化作行动的动力,投身于事业中去。如西汉司马迁因替李陵辩解,获罪下狱,惨受腐刑。司马迁为转移不幸遭遇所带来的苦痛心境,以坚强不屈的精神全力投入《史记》的撰写之中,以舒志解愁,调整和缓解心理矛盾,把身心创伤等不良刺激变为奋发努力的行为。
超脱,即超然。思想上要把事情看得淡一些,行动上应脱离导致不良情绪的环境。如高考落榜后,有的考生灰心丧气,感到前途无望,个别甚者竟想轻生。这时就应冷静想想考试的意义。“天生我才必有用”,上大学不是惟一出路,一个人只要不气馁,振作精神,面对现实,前途总是光明的。
4.暗示法
《三国演义》里有个“望梅止渴”的故事,即是暗示疗法的例证。暗示不仅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而且能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黄帝内经》中早就记载了运用暗示疗法的范例。如《素问·调经论》说:“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意思是,医生要先在病人应针刺的地方不停地进行按摩,并拿出针来给病人看,口里说我将把针扎得很深,这样,病人必然会集中注意力,使精气深伏于内,邪气散乱而外泄,从而提高针刺的疗效。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曾采用说要给病人服吐泻药或针灸数十处的暗示法而治疗“诈病”。李瞻曾用语言暗示,使患者不忧目而着意于股,从而导火下行,使目疾愈。
暗示一般多采用语言暗示,也可采用手势、表情,或采用暗示性药物及其他暗号来进行。暗示与说服不同,它是通过语言使病者不经逻辑的思维和判断就自觉地接受医生灌输给自己的观念,其作用在于情绪方面;说服的作用则在于理智方面。
在作暗示治疗时要特别注意。首先,病人的受暗示性是各不相同的,这与病人的个性心理特点及高级神经活动特点密切相关,亦与年龄有关,病人的智力水平与文化程度在能否接受暗示方面并无决定性作用;其次,施治前要取得病人充分的信任与合作;再次,每一次施治过程应尽量取得成功,如不成功,则会动摇病人的信心,影响病人对施治者的信任,作第二次治疗,就会困难得多,成功的希望也就小得多。
5.说理开导法
《黄帝内经》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人,恶有不听者乎。”此谓说理开导法的起源。
说理开导法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告之以其败”,即向患者指出疾病的性质、原因、危害,病情的轻重以引起病人对疾病的注意,使病人有认真对待疾病的态度;第二,“语之以其善”,即向患者指出只要与医务人员配合,治疗及时,措施得当,是可以恢复健康的,以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第三,“导之以其所便”,即告诉患者应如何调养和治疗的具体措施;第四,“开之以其所苦”,即帮助患者解除紧张、恐惧消极的心理状态。“说理开导”就是正确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对患者启发诱导,宣传疾病知识,分析疾病的原因与机制,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主动地配合治疗,从而促进健康的恢复。
心理开导最常用的方法是解释、鼓励、安慰、保证。解释是说理开导法的基础,施行解释须向患者讲明疾病的前因后果,解除其思想顾虑,密切医患关系,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鼓励和安慰是在患者心理受到挫伤、情绪低落之时实行的康复方法。保证是在患者出现疑虑、忧愁时,医生以充足的信心作出许诺,担负责任,以消除病人的紧张与焦虑。
一个人在生活中受到挫折或遭到不幸时,可找自己的知心朋友、亲人倾诉苦衷,或向亲朋好友写信诉说苦闷,以便从亲人、朋友的开导、劝告、同情和安慰中得到力量和支持。正如俗话所说:“快乐有人分享,是更大的快乐;痛苦有人分担,就可以减轻痛苦。”
6.节制法
《吕氏春秋》说:“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养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这里讲的就是节制法,即节制、调和情感,防止七情过激,从而达到心理平衡的目的。《医学心悟》归纳了“保生四要”,“戒嗔怒”即为一要。《泰定养生主论》强调养生要做到“五不”,“喜怒不妄发”列为第二。《养性延命录》概括的养生“十二少”,主要讲的就是节制七情,诸如少愁、少怒等等。
只要善于避免忧郁、悲伤等不愉快的消极情绪,使心理处于怡然自得的乐观状态,就会大大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如能提高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使各个器官的功能协调一致,不仅焦虑、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轻度疾病可避免,即使是像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的疾病也会减少其发病机会。
7.疏泄法
古人说:“不如人意常八九,如人之意一二分。”一般来说,人的一生中处于逆境的时间大大多于顺境的时间。那么,心情不愉快时怎么办呢?
事实症明,疏泄法可使人从苦恼、郁结的消极心理中解脱出来。中医学认为,“郁则发之”。郁,即郁结,主要指忧郁、悲伤等使人不快的消极情绪;发,即疏发、发泄。当情绪不佳时,千万不要自寻苦恼,把痛苦、忧伤闷在心里,一定要使之发泄出来。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因感情变化而流出的眼泪中含有两种神经传导物质,这两种传导物质随眼泪排出体外后,可缓和悲伤者的紧张情绪,减轻痛苦并消除忧虑。
清静养神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
清静养神,有利于防病去疾,促进健康。《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清静则肌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保持思想宁静无虚,意志平和调顺,人体正气充盈,肌腠固密,即使有很强的致病因素作用,也不能侵害人体。反之,心躁烦乱而不静,则可能抬疾致祝,故《素问·痹论》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刘河间也强调说:“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悉去。”欲使心神清静,关键就是要保持思想上的“恬淡虚无”。《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就是内无所蓄;“淡”就是外无所逐;“虚无”是虚极静笃,致于自然的意思。“恬淡虚无”实即摒除杂念,畅遂情志神静淡泊,保持“静养”之意。
精神摄生,首贵静养。《道德经》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其根曰静,静曰复命。”《道庄·九部名教要记》引老子语说:“静漠恬淡,所以养生也。”老庄学派的清静主张,虽然不消极的一面,但在摄生保健方面却有可取之处。因万事万物,感传于心,心神日理万机,常常处于动而难静的状态。如果心神过于躁动,神不内守,乱而不定,必然扰乱脏腑,耗伤气血,轻则招生疾病,甚则催人衰老,减短寿命。所以养神之道,贵在一个“静”字。故清代养生家曹庭栋强调“养静为摄生首务”。
清静养神,有利于抗衰防老,益寿延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心神清静,之所以能起抗延年益寿的作用,是因为心神安静者,其精气日渐充实,形体随之健壮;而心神躁动者,精气日益耗损,形体必然过早衰老。古人之所以强调“静者寿,躁者天”,是因为心常静则神安,神安则五脏六腑的气机协调,精气日渐充实,自可延年益寿。
保持“清静”的重要方法是凝神敛思。《医钞类编》说:“养心则神凝,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日逐攘扰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当然,这种凝神敛思,保持清静的养生方法,并不是无知无欲,无理想,无抱负,不是人为地过于压抑思想和毫无精神寄托的闲散空虚,因而它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汉思想绝不相同。专心致志,精神静谧,不仅有利于工作和学习,而且可以排除杂念,驱逐烦恼,使机体处于正常的生理状态。反之,“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这是由于心不可乱思,神不可过用,思太乱则伤,神过用则疲。因而,从养生学的角度来说,神贵凝而恶乱,思贵敛而恶散。道人吕洞宾提倡“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的养心敛神方法,不无道理。
人们在愤慨的时候会心生“怒气”。碰到高兴的事儿脸上会有“喜气”,在思虑过重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嘴上“叹气”,在忧伤的时候见落叶而悲秋心生“闷气”,在恐惧的时候还会不由自主地倒抽一口“冷气”。而气字头上一把刀,气为百病之源。所以,要想不生病,你最需要做的就是修身养性,让你自己心里先“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