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趣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21923500000023

第23章 《千字文》文句“雁门紫塞”与世界著名的万里长城

一、从“长城”说起

世界闻名的中国万里长城,古学者孙谦益先生在《千字文释义》一书的“参注”里,亦作了反映,他说:“紫塞,即长城也。[因]土色皆紫,故称紫塞。”

其实,从我国历史上来看, “长城”始于春秋时代。为什么?因为春秋战国时代,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各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例如,古籍《左传》僖公四年(公元前657年)“楚国长城以为城”,长城始见记载。特别是战国时,齐、楚、魏、燕、赵、秦和中山等国相继兴筑。”

自秦王政17年(公元前230年)开始,至秦王政26年(公元前221年),其时间为整10年。仅在十年的时间里,秦王赢政就把韩、赵、魏、楚、燕、齐割据成雄的六国给丢掉了。

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善,连贯为一。其旧址: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北傍阴山,东至辽东,俗称“万里长城”。此后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各代都曾在北边与游牧民族接境地带筑过长城。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制族的侵扰,自洪武至万历时,前后修筑长城达十八次,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

总而言之,梁武帝的文学待从周兴嗣,在编缀《千字文》的时候,深切地感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了天下,不仅是“百郡秦并”,而且又筑长城,当然亦属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思来想去,认为在《千字文》里应该有所反映。怎样反映呢?他经过精心琢磨,就想起了宋文学家鲍照在《芜城赋》里云:“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其“紫塞”不就是指“长城”吗?“雁门”不就是指长城线上著名而又重要的关口吗?大文学家都这样将“长城”撰写到了诗作里,我周兴嗣编缀《千字文》,当然亦可以这样写。说来,亦偏凑巧,从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中,拓出来的一千个不重复的字里,正好有“紫塞雁门”四个字,所以,他就恰到好处,给编缀了这样有内容有意义的文句,叫做:

雁门紫塞鸡田赤城

“紫塞”,就是指“万里长城”。

古学者,孙谦益先生在《千字文释义》一书的“参注”里,将“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文句内容意思作了这样认识性的解释,他说:“雁门,关名;在今大同府马邑县东南。紫塞,即长城也。”

其实,世界著名的中国“万里长城”线上的关口,则不仅只有雁门关,而且比较著名的关口,还有山海关、居庸关、宁武关、嘉峪关等,其中,特别是世界闻名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格外有代表性,以及孙谦益先生在“参注”里说到的“蚩尤”,使笔者皆为深切感到:有必要配合上相关的杂文,说一说,亦是很有内容,亦是很有意思的。

二、山海关与欢喜岭上的烽火台

历史名城山海关,据《临榆县志》记载:山海关城的范围,为“周八里百三十七步四尺”;城墙“高四丈一尺,厚二丈”;东西南北四面,各有一座城门:“东日镇东,西日迎恩,南日望洋,北日威远。”还有“水门三,居东南、西南、西北三隅,以泄城中积水。”

1.山海关是长城线上重要的关城

山海关南临波涛汹涌的渤海,北为燕山余脉的“角山”(关外人将它俗名为“老牛山”,因远看此山似牛的形状);地处辽西走廊的西测,为华北通往东北的咽喉要冲。所以,山海关城就成为长城线上重要的关城。

2.山海关称谓的由来

山海关于明洪武(太祖朱元璋)十四年由中山王徐达发燕山等创卫屯兵建成。其所以命名为“山海关”,是取“角山”的“山”,和“渤海”的“海”,将“山”和“海”二字相联,将长城线上这一重要的关城命名为“山海关”了。

3.山海关城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一套军事防御系统

山海关为兵家必争之地,素以军事要塞著称。所以,在明代中山王徐达创卫立榆关,始建关城——山海关城的基础上,逐渐形成适应长城线上重要关城所需要比较完整的一套军事防御系统。

据《临榆县志》里记载:山海关还被俗名为“大城”。为了加强山海关这一大城军事防御力量,在大城的东关外,修筑有重城,名为“东罗城”;在大城的西关外,修筑的重城名为“西罗城”。东罗城城墙“高二丈三尺,厚丈有四寸,周五百四十七丈四尺。门一,在城东,即关门。为东南孔道,建楼于上曰‘服远’。水门二,角楼二,附敌楼七。”“东罗城是“明万历十三年主事王邦俊,永平兵备副使成逊建。”“西罗城傅大城之西关外,明崇祯十六年巡抚朱国栋请建,工未毕,遇改革中止。门一,在城西,曰‘拱宸’。”

“东罗城”之外,离山海关东门外二里许左右的欢喜岭上,还修筑了一座威远城,俗名“呜咽城” (亦称作“咽喉城”),现存遗址,据实测周方614米。这座“咽喉缄”,它成为山海关城之外围屏障,地居要冲,遥控四野。

4.烽火台为什么又叫狼烟台

在山海关城东门外的欢喜岭上,修建有三座烽火台。烽火台是古代探望敌情的土堡,故又被称作“墩堠”。人们发现使用狼粪燃烧的烟,比用别东西燃烧出的烟,其烟直升,且高。对此,唐文学家段成式《酉阳杂组·广动植》里有记载“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薛逢在《狼烟》诗中描绘:“三道狼烟过碛来,受降城上探旗开。”故自古始,烽火台常使用狼粪燃烧烟,所以,烽火台又被人们俗名为“狼烟台”。

山海关除了欢喜岭上的三座烽火台外,在山海关东十华里,距离姜女庙二华里的地方,还有“边墙子烽火台”(《山海关长城志》),它地处丘陵高峻,形势冲要。烽火台则建筑在四周各长50米,高2~3米的大方台上。

烽火台上举烽烟 这种古老的军事防御办法,一直沿袭了几千年。明代成化(朱见深)二年规定,在点放烟火时,还夹杂放炮,其规定为:来敌人百名举放一烟一炮,五千人举放二烟二炮,三千人以上举放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举放五烟五炮。这样从点烟数目和炮声多少,得知来犯敌人的兵力。(《山海关长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