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趣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21923500000034

第34章 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离不开阴阳(2)

综上所述的内容用《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里,总结出的非常精辟的语言来说,就是: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九、阴阳不调和有多种因素

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仅就其阴阳来说,其所以会出现阴阳不调和,其因素亦是多方面的,古人在这方面,很早就总结出了许多认识性的非常宝贵的经验,并且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阴阳,如果阴气偏亢,使阳气就会要受病;如果阳气偏亢,使阴气就会要受病。其具体的,就是阳胜于阴,则就会出现热症;而阴胜于阳,则就会出现寒症。其特征是:寒到极点,会转化为热;而热到极点,就会转化为寒。如果寒邪伤害人的形体(或曰“身体”),热邪伤害人的气分,使气分受伤,就自然会产生疼痛,使其形体(身体)受伤,则就会发展成为肿胀。所以说,先痛而后肿的,是属于气分先伤而后影响到形体(身体);而先肿后痛的,则是属于形体(身体)先伤而后影响到了气分。

其实,以上所述的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里,归纳、概括出的非常的精辟的语言来说,就是: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痛者,形伤气也。

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引起阴阳不调和,其原因有多种,例如身体烦劳过度,但没有认识到因为烦劳过度,亦会引起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其阴阳不调和。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就是在人体烦劳过度时,就会使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其阳气亢盛而外张,因此使阴精逐渐耗竭;如果因为毫无认识,而又造成如此多次重复,其结果亦就会使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其阳愈盛,而随之就会使阴就愈亏;这样,尤其是一到夏季暑热(或曰“最炎热”)的时候,便就会使人比较容易发生煎厥病,在发作的时候,其具体的反映或日表现,就会使眼睛昏蒙,而看不见东西;不仅如此,亦还会同时使耳朵闭塞,而听不到声音;如若类比的话,则就是在昏乱的时候,就好像似都城崩毁,急流奔泻一样不可收拾。

上述的这些内容用《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里,总结出的非常精辟的语言来说,就是: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

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其阴阳如果失去正常,就会出现内争。其具体的内容意思,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就是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其阴阳,如果失去正常,就会出现内争,即指就会出现阴气内争,阳气外扰的病理变化;而阳气一旦外扰,就会使汗出而体表不固,使人体内的营养物质——阳气外泄;这样就会使四肢逆冷;阴气内争,而就会使人体内的气血不从,亦就会扰动肺气而发生喘鸣。其实,阳气的化生,则要靠阴阳的调和,这样才能刚柔相济,保持住正常。所以说,如果阳气过亢,盛极而衰,以致破散,使阴气亦就会随之消亡;而如果阴气过盛(或曰“过亢”),同样亦会导致刚柔不和,使之经气亦就会为而败绝。

以上所说的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里,总结出的非常精辟的语言来说,就是: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阴之所生,和本日和。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人体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如果出现阳气外结,或者阴气内结,亦属于阴阳不调。在这方面,古人从生活实践中,早就已经总结出了相当符合科学的认识,其特征,用哲学的语言来说,亦是非常辩证的,其内容大体上是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如果阳气外结,则就会使人体的四肢肿;如果阴气外结,则就会出现其便血;郁结轻的,便血一升;稍重的,就会便血二升;更重的便血三升。如果邪气郁结于阴经阳经,则又偏重于阴的,则就会发生石水病,使少腹肿胀;如果邪气郁结于二阳,则就会使“六腑”中的肠胃受病,并且亦还可发生渴病;如果邪气郁结于三阳,则就会使“六腑”中的膀胱、小肠受病,随之亦就会发生便闭的膈病;如果邪气郁结于三阴,则就会使“五脏”中的脾肺受病,随之亦就会使水道不利,而就会发生肿病;如果邪气郁结于一阴一阳,则就会使厥阴与少阳受病,随之就会发生喉痹。

以上所说的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如果出现阳气外结和阴气内结,及其邪气郁结于阴经、阳经、二阳、三阳、三阴、一阳一阴的内容意思和精神实质,用《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篇第七里,总结出的非常精辟的语言来说,就是:

结阳者,肿四肢;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日石水,少腹肿;二阳结谓之消;三阳结谓之隔;三阴结谓之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十、阴阳不调和的表现

1.阳虚

何谓“阳虚”?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是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人体内的营养物质——阳气,具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就会出现虚寒的征象。常见的有卫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其阳虚的主症,其反映或日为畏寒肢冷、面色咣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2.阴虚

何谓“阴虚”?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是指血液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因为精血和精液属阴,故称阴虚。一般说来,其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两者常互相影响。阴虚主症为心烦热或午后潮热、溢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

总而言之,人体内阴阳失调,其特征是:会出现两种性质相反的病变状态,并且给区别用“寒”、“热”来进行表示和说明问题。

一般说来,寒证多为阴盛阳衰,即阴邪盛、阳气衰,主要表现在畏寒喜暖、四肢不温、腹痛喜按、苔白脉迟等。热证,则多为阳盛阴衰,即阳邪盛、阴气衰,主要表现在发热口渴、面红耳赤、腹痛拒按、苔黄脉数等。

综上所述,“阳虚”也好,“阴虚”也好,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原则是:“寒则热之,热则寒之”的医治原则,再根据生活饮食,具有寒热温凉的特性,可以进行相应地调整人体内物质性的寒热状态,从而可以医治阳病、阴病。

3.偏热体质或患热性疾病

怎样调整阴阳失调呢?

《食补与食疗》一书里,作了相当恰到好处记载,现将其原文引出:

偏热的体质或热性疾病,可选用性质属寒的食品。瓜果、蔬菜中性寒者偏多,如梨汁、藕汁、橘汁等,可用于清热、止渴、生津;西瓜、茶水等,可清热、利尿;萝卜、甘草可治外感喉痛;芫荽、荆芥能清热、解表;赤小豆、白扁豆可清热除温等。

4.偏寒体质或患寒性疾病

《食补与食疗》一书里,亦有相当恰到好的记载,其原文为:

偏寒的体质或寒性疾病,可选用性质属热的食品。调味品中性热者偏多,如胡荽面、姜糖汤可温中发汗;辣椒、生姜能通阳健胃;胡椒、茴香可治胃寒痛;小茴香和石榴皮煎服可用于治疗痢疾;葱白令生姜煎服可用于治疗风寒外感;大茴香炒焦研末,红糖调合,黄酒冲服可用于治疗疝气疼痛等。

十一、阴阳不调人则不安

阴阳调和,人则平安。相反,阴阳不调,人则不安。人体内的阳胜[盛],例如“五脏”之一的“肝”,如果出现肝火亢盛,即中医学称的“肝火”,其原因,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因肝失疏泄、气郁化火或肝热素盛所致。不仅如此,而且肝火盛其反映,则常常与情志激动的一些现象相关,相联系。按临床的一些表现来说,为目赤、易怒、头痛、胁痛、口苦、吐血、咯血、脉眩数等。

肝气盛则梦怒。

联系生活中人们的梦来说,人们梦见遇见的事情不冷静,比较容易激动;或者梦闹眼睛——目赤;或者梦生气——怒;或者梦吃东西——口苦,等等。总之,“肝气盛则梦怒”(《黄帝内经·素问》篇)。

人们有时梦怒,如怒目:西晋沛国(今安徽宿县)人,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刘伶在《酒德颂》中载:“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秧攘衿,怒目切齿。”再例如“怒发(发)冲冠”:在古典名著《史记·毫颇蔺相如列传》里亦有记载:“相如因持壁却立,倚柱,怒发[发]上冲冠。”岳飞《满江红》词里亦载:“怒发[发]冲冠,凭栏处,萧萧雨歇。”

当然,生活中,人们梦怒的内容,其例子还有许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肺气盛则梦哭,生活中,人们有时为什么会梦哭?其实,生活中,人人皆会哭。哭,则是属于人人皆有的生理现象的一种反映,即指流泪而放悲声。从我国历史上来看,比较突出典型的例子,如古典名著《论语·先进》篇里记载: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 “子恸矣!”曰: “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其内容意思为:“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鲁国人,字子渊,小孔子三十岁。颜渊(亦称“颜回”)死了,孔子道:“咳!天老爷要我的命呀!天老爷要我的命呀!”颜渊死了,孔子哭他悲哀得历害。跟着孔子的人道: “您太悲哀了!”孔子道: “真的太悲哀了吗?我不为这样的人悲哀,还为什么人悲哀呢!”(引自《论语译注》)

再例如,丧礼,处理死者殓殡奠馔和拜踊哭泣的礼节,其中亦包括哭的内容在内。对此,早在《周礼·春官·大宗伯》里,则就已经有历史反映性的记载:“以丧礼哀死亡。”

或者,生活中,人们遇见让人悲伤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亦比较容易悲哀,亦比较容易哭。

梦,则属于人生理现象的一种反映,并且梦的反映,其特征是:常常与生活中存在着的许多现象有着密切关系,或者联系。所以,生活中,人们梦哭,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内容,如梦亲人死,哭;或者梦见让人伤心的事,哭;或者,梦清明节扫墓,上坟烧纸,哭;或者,参加什么人的追悼会,哭,等等。

那么,人们究竟为什么会梦哭,其原因何在?古时,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摸索和归纳总结,亦取得了相当符合科学认识性的成功的宝贵经验,叫做:因“肺气盛则梦哭。”(《黄帝内经·素问》篇)

古人云:“阴阳调和,人则平安。”显然,相反,因为阴阳不调——肺气盛,则影响睡眠,做梦,并且梦的内容,则常常是属于各种各样哭的方面的内容。

十二、阴胜[盛]则阳病,阳胜[盛]则阴病

肺气盛,则又分为阳胜[盛]和阴胜[盛]。按照古人从生活中归纳总结出的经验性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就叫做: “阴胜[盛]则阳病,阳胜[盛]则阴病”,或者换句话说,阴胜[盛],则就会出现“阳证”;阳胜[盛],则就会出现“阴证”。

阴证所谓阴证,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一般多指虚寒证候。如身寒喜温、面色苍白、卧时蜷缩、倦怠乏力、静默少言、语声低微、不烦不渴、腹痛喜按、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苔滑润,以及脉沉微、细涩、迟弱无力等。又外疡之不红不热,或脓液清稀者,亦称阴证。

阳证 中医科学认为:一般多指实热证候。如身热喜凉,狂躁不安,心烦多言,语声壮厉,呼吸气粗,口渴引饮,口唇燥裂,腹痛拒按,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苔黄、黑干裂,脉浮大、滑数、洪实有力等。又外疡红、肿、热、痛明显,或脓液稠厚者,亦称阳证。

梦与阴阳的关系相当密切。阴阳调和,人则平安。阴阳不调和,人则不平安。阴阳不调和,则不仅是会出现:阴胜[盛]则阳病;阳胜[盛]则阴病”,而且生活中人们的梦,还会出现与“阴证”,“阳证”相关的一些梦,如梦腹痛喜按、便弱,或者走路软弱无力;或梦口渴找水渴;或者梦口唇干裂,等等。

梦飞 与人体的阴阳关系,亦相当密切。在这方面,古时人们从生活实践中,亦归纳总结出了一条符合科学认识性的宝贵经验,叫做人体阴阳不调和,人则不安,就是说人体“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引自古典各著《黄帝内经·素问》篇)。古人还说:“卸发则梦飞。”(引自古籍《列子》)

梦与人体内阴阳不调和,人则不安,所致的一些梦,其内容繁多复杂,这里就不一一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