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21939800000107

第107章 元代官僚知识分子的反腐败思想(3)

第四节重视教育教化的作用

有的官僚士大夫指出,官场歪风邪气肆虐,奔竞逐利,唯利是图,淫奢极欲,虚伪无信,致使腐败之风日益严重,也严重腐蚀了社会风气。胡祗遹指出:“即今观之,上自执政,下及州县,以掊克聚敛为通才,以苞苴邀结为得计,不究己之才不才,甫沾一命,即望台司,金玉满堂,愈怀贪冒。出忧国之一言,众指以为妖讹;举爱民之一事,咸皆以为狂妄。虚文具于督责,实效堕于杳茫。败事者无罪,成算者无功。廉公谨饬者反谓之好名,赃污贼蠹者反谓之才干。驵侩曳青紫,倡优佩章印。夺攘矫虔布满中外,长舌利口变是为非,婢膝奴颜进阶增秩。甚至鬻女而货妻,奚啻吮痈而舔痔。言语煦煦相取下,而戈戟伏于中心;同仕数年再相遇,则白眼若不相识。小人同恶相济,结为朋党,此千古之常情也,今则不然。相誓指天日非诚也,刺血为盟言非诚也,握手出肺肝非诚也,出妻见子非诚也,升堂拜父母非诚也,通才纳贿非诚也。面誉而背非,朝诺而夕畔。虽蛇蝎虎狼不食其类,乃甘心而忍为;虽鬼蜮倡优不欺其徒,乃面谩而无耻。诡谲不测,变诈无穷。人心之恶,一至于此,内外同风,不以为怪。……示己之才,陷人于罪,归功于己,嫁祸于人,欺天罔上,具文无实,交结权贵,增秩迁官,谄媚士夫,沽名钓誉。民困瘁而不恤,忧私财之不足,致紊乱而反喜,得纵恣而为奸。加之常宪宽弛,恶不必罚,善不必褒,以不公之毁誉,定人才之黜陟,以风闻之是非,为功过之实迹,苟且灭裂,贪污日甚一日。”《紫山大全集》卷二十三《杂著·县政要式》。

他们主张加强对官员及官员后备队伍的思想教育,弘扬儒家思想,兴学重教,反对奢侈之风,以提高社会的道德风尚和官吏的道德素质,预防腐败的滋生。辅弼元世祖建立宏纲大政的儒臣们对此多有论述。窦默说:“三代所以风俗淳厚、历数长久者,皆设学养士所致。今宜建学立师,博选贵族子弟教之,以示风化之本。”《元史》卷一百五十八《窦默传》。姚枢请“修学校,崇经术,旌节孝,以为育人才、厚风俗、美教化之基”[元]姚燧《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见《元文类》卷六十。。胡祗遹说圣人防范私欲膨胀、引导人性朝着良性发展靠的是“礼乐教化之功”,“设庠序学校以训诲教养之,熏陶以诗书礼乐,以成德焉”,“教而不从,董之以威”,《紫山大全集》卷二十三《杂著·县政要式》。就是说,教化是防患于未然,惩治是救恶于已然,应教化先行。王恽呼吁科举取士,为国家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认为“若科举事行,必须先立学校,使人人力学。学校者,国家之化原人材之大本也,但自教育中来人,终是通古今,解公事,知廉耻,识忠义,鲜过犯,如此,岂非好人欤?由是观之,庠序科举,以之育材取士,最为急务,理合举行。……如此,则上可以副圣主求贤致理之心,下庶几多得人材,大补铨选内外百官之用。不然,人情急于进用,势利所在,侥竞成俗。若此风一煽,治道无由而隆,风俗因之而靡,尚何选法之有成?故时政所先,莫此为重”《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八十七《乌台日事》“请举行科举事状”条。元成宗即位后,王恽上书陈十五事,其一“选士”,以为“选取人材,最为方今切务”,而“科举取士,历代讲究,既公且当,无逾于此”。见《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七十九《元贞守成事鉴》。。布衣儒士赵天麟请“导宗室以学问”,官宦之家不令子孙就学的听台宪官纠举,以促其修身养性,克服骄奢淫逸之恶习,使国家得有用之才。参见[元]赵天麟《请导宗室以学问》,《论清阀阅》,《元代奏议集录》(上)。许衡希望“自都邑而至州县,皆设学校,使皇子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于学,以明父子君臣之大伦”。元世祖任命他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并亲自选择蒙古贵族子弟,交给他立学授业。在朝廷上遭到权臣阿合马挤兑的许衡欣然听命,高兴地说:“此吾事也。国人(按:指蒙古人)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中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元史》卷一百五十八《许衡传》。后来,许有壬追述世祖时期设置学校培养人才的经验,呼吁国家应加强对蒙古官僚贵族子弟的培养教育,而“培养之道无他,在乎学校而已。世祖皇帝用许鲁斋(按:许衡)为国子先生,当时蒙古生员教育成材者何限!至于集赛(按:即怯薛)、鹰房皆知所谓三纲五常。今之学者,不过粗识文字,又复废之,使乳臭之子骤膺重任,礼义廉耻视为何物?惟欲保其富贵,又安知君臣之义?隳事陨身,乃其宜也。今后拟合令蒙古人员子孙弟侄必须入学,培养教育,使之有成,而后量材授职”《至正集》卷七十七《公移·正始十事》。。士大夫认为,要政治清廉,礼乐教化与法制禁令应相辅相成,“既兴礼乐以教民,又严法制以惩恶。盖礼乐兴则教化洽,法制严则奸贪惧”《滋溪文稿》卷二十六《章疏·论不可数赦》。,二者之中礼乐教化是根本,学校教育又是礼乐教化的关键。

“以道德政事名于天下”[元]贡师泰《牧民忠告序》,见《牧民忠告》,《吏学指南(外三种)》。的张养浩,身体力行儒家修身治国之理想,并结合自己的仕宦实践,著有《牧民忠告》、《风宪忠告》、《庙堂忠告》,向贵族官僚地主们倡导儒家的政治思想。勤政爱民、反腐倡廉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如《牧民忠告》卷上《拜命》篇“戒贪”条:“普天率土,生人无穷也。然受国宠灵,而为民司牧者,能几何人!既受命以牧斯民矣,而不能守公廉之心,是不自爱也,宁不为世所诮耶?况一身之微,所享能几,厥心谿壑,适以自贼。一或罪及,上辜国恩,中贻亲辱,下使乡邻朋友蒙垢包羞。虽任累千金,不足以偿一夕缧绁之苦。与其戚于已败,曷若严于未然!嗟尔有官,所宜深戒。”《上任》篇“禁家人侵渔”条说:“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骊踵也。”张养浩认为台宪官首要的是自律,其次就是警示、教育官员廉洁奉公,教育官员、防范腐败比惩治、纠弹犯罪更重要,而且台宪官的警示教育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风宪忠告》第二“示教”篇说:“甚矣,人之不可无教也!生知如圣人,犹胥教诲,胥训告,况不能圣人万一者,可忽焉而不务哉!大抵常人之情,苟非其所惮,虽耳提面命,则亦不足发其良心。何则?非所素服素畏故也。今夫庶司之职为众所畏服者,莫如风宪,诚因监莅于彼,或始上之日会所属而勖之曰:‘彼之官,重者廷授,次者省授,又次则吏部授,大小虽殊,无非国家臣子。为人臣子,奸污不法,人孰汝容!夫纳贿营私,所得甚少,所丧甚多。与其事败治汝,曷若先事而教之为愈哉!吾之此言虽曰薄汝,实厚汝也;虽若毒汝,实恩汝也。’苟能如是谕之,吾知退而必有率德改行,易凶恶为善良者矣。且刑罚不足致治,教之而使不犯,为治之道莫尚焉。”[元]张养浩《牧民忠告》、《风宪忠告》,见《吏学指南(外三种)》。

一本由元代士绅编著的日常生活百科全书《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其仕宦门首引《文公小学书嘉言篇》,是朱熹等理学家有关当官处事的行为守则的语录,接下来引述南宋学者真德秀等人的议论,总结出“律己以廉、抚民以仁、存心以公、莅事以勤”的“四事箴”,以及“断狱不公、听讼不审、淹禁囚系、惨酷用刑、泛滥追呼、招引告讦、赋役不均、重叠摧科、吏辈下乡、低价买物”的“十害箴”。其谨身门“劝善录”援引历史上的人物故事,依据因果报应论列举了“受财枉法”、“贪饕罪戾”、“剽窃公帑”、“享用太侈”、“财物去留不常”等劝人勤廉行善的道理。这种说教内容反映了一般官僚地主、士大夫重视通过日常家庭教育培养清廉官员的政治理想。元代还有一本专供各部门吏胥及想做吏胥的人阅读的手册,书名《习吏幼学指南》,或简称《吏学指南》,《居家必用事类全集》照录此书全文。其内容主要是对官府行政文书、法律术语的名词解释,但也有对吏胥行为准则的道德说教。如引录宋太宗颁行天下、南宋以来州县衙署所立的“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还记录了本朝浙西提刑司所立的“戒石铭”:“天有昭鉴,国有明法。尔畏尔谨,以中刑罚。”其中“诸箴”引录唐宋及本朝的官箴言,“诸说”是历代有关为政清廉、修身律己的说教,最后收录的是官箴性质的《为政九要》。《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书目文献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有的士大夫主张在官衙“颁降戒谕圣训,书之屏风,使朝夕仰视,知所惩劝”,时刻起到警示作用。《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八十六《乌台笔补》“论州县阙廨宇事状”条。

官僚士大夫提倡以史为鉴。如前所述,元世祖时,儒士们借侍从讲读的机会,给皇帝、太子、大臣们讲解《资治通鉴》、《贞观政要》等史书。王恽类编历代史事,进呈《承华事略》给真金太子,内分广孝、立爱、进学、择术、崇儒、听政、亲贤、去邪、从谏、尚俭、戒逸等二十目;成宗即位后,又献《守成事鉴》一书。参见《元史》卷一百一十五《裕宗真金传》,卷一百六十七《王恽传》。元末名儒李好文,奉命于端本堂教学皇太子。他认为欲求古圣帝贤王之道,必须尊崇儒学。他摘录儒家经典,选录史传,参考先儒论说,尤其是有关治国理乱的思想,加以自己的学术见解,仿照南宋真德秀著名的《大学衍义》的体例,编著《端本堂经训要义》一书,作为太子学习的教材。他又收集历代帝王事迹及古史有关治乱兴衰的记载,编纂成书,供太子参阅。参见《元史》卷一百八十三《李好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