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遇见觉知的自己
21979900000013

第13章 臣服觉知:接受对生命的敬意(3)

这句话的道理不难理解,也早有古训,如,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等。关键不在你理不理解这句话,关键在于理解了这句话以后,接下来的你应该怎么办。

这就是想法与想法的质的差别,有人学习,总在话的语义上较真;有人明白了一句话,立马就立竿见影,在行动上有所改变。

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作者用故事做借喻,告诉我们人之欲望的膨胀和破碎:只要你有欲望,欲望就一定会无限制地膨胀;只要欲望无限制地膨胀,膨胀的欲望就必定会破碎。

这就是那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久的幸福,也没有永远的不幸——的深意了。不是说你不会永久地幸福,而是说一旦你被欲望牵制,你的幸福终将结束;反过来,即使你眼下有不幸,但你接受不幸,感激不幸,待你过往的债务还清后,你的幸福也一定会到来。

是的,幸福是用来珍惜的,幸福不是用来享受的;幸福跟人心一样地脆弱,因为幸福就是珍存和细软。你珍惜幸福,幸福就越惜越多;你不珍惜幸福,幸福可以说转瞬即逝,连你后悔的时间都没有。

事实也是如此,生活中,悔恨一族比比皆是,因不惜福而失落的悔恨者更是捶胸顿足、撕心裂肺:你没有珍惜乡间的父母,待父母走后你才知,二老带走的不仅是悲苦,还有你永远无法安宁的心;你没有珍惜贤惠的妻子,待妻子走后你才明白,一直以来鞭打你的并不是那个女人,是你对自己一生的谴责和愧疚。

如此的悔恨者,他怎会有幸福呢?他幸福过,他没有珍惜;他再呼唤幸福,幸福已失之交臂。但怪谁呢?生命对人只有一次,而往往,幸福对人也只有一次!

这就是幸福一族的秘诀了,一个幸福的人,他每天都会对自己说:“这是我最后的幸福,我要珍惜它,把它当作我最后的宝贝。”如果你每天都祈祷你的幸福宝贝,祝福你的幸福宝贝,你的幸福宝贝就会越长越好看,越来越结实;反过来,你每天都肆意虐待你的宝贝,认为它是你该着的享乐、该着的福分,到那时你再看看,你的幸福宝贝早就被你折磨得不成样子了,或者它早就不是幸福了,它成了你不幸的替代品。

另一方面你还要觉知,不幸也不是用来抱怨的,不幸也是用来珍惜的。你珍惜不幸,不把不幸当成不幸,不幸就不在了;你再要学会拥抱不幸,享受不幸,那样的不幸早已在蜕变中发芽,成了你幸福的种子。

这样的不幸,跟欲望引发的不幸,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就是这样,很简单,幸福和不幸就是一念之差,它们都不在别处,不在外面,在里面,在你的心里,是你心里的想法和种子。你想要幸福,你就播撒一颗珍惜的种子,幸福很快就会开花结果;你想要不幸,你就播撒一颗欲望的种子,不久你就会成为你欲望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关于这点不用非子说大家也明白,不管是现实生活还是影视作品,不管是身边的幸福还是作品里的不幸,我们听到和看到了太多的故事。可为什么,面对别人的故事,我们总是随哭随笑,又随即忘却,却很少真的见贤思齐,或引以为戒呢?

奥修说,寓言是美丽的,因为寓言隐喻了鲜活的真理。这也是为什么小孩子总是那样地喜欢寓言故事。

在生活面前,我们也应该做一个小孩子,不光阅读寓言,思考寓言,更要对照寓言,觉知寓言,做寓言故事里要我们做的人和事;不仅对现实中的幸福和不幸做祈祷,更要对心理上的幸福与不幸表示感谢。

就是觉知的觉悟。

七、你是一个正常人,也有不正常之处

你接受贪欲,贪欲就不贪了,它还能变成你自律的觉知;你接受自己的不正常,不正常就正常了,它还能成为你良知的警戒。

在《挪威的森林》里,村上春树借玲子的话道出一句非常地道的箴言:我们的正常之处,就在于我们承认自己不正常。

是的,我们都是正常人,但也有不正常之处;且我们的不正常有时还不止一两点,那种不正常,连我们自己也无法容忍。

对自己,我们有放纵也有姑息;对他人,我们有埋怨也有挑剔。对好事,我们有贪恋也有张扬;对坏事,我们有侥幸也有逃避。说到“天上掉馅儿饼”,那也不光是别人的幻想,我们也有过同样的痴狂;再说“吃小亏,占大便宜”,那也不光是别人的计谋,在我们的暗处,我们也有过相同的算计也说不定。

因为都是人,有人的高雅,也有人的低俗;因为都是世俗中的人,有人的真实,也有人的虚伪。

正因为这样,非子对那些自觉的自惭者才怀有一份深深的敬重:比如,有位学者在自省时说:“其实我也是地狱的种子!”这位学者这样说绝不是假谦虚,他才是真正的悟道人:认识到,自己的贪嗔必定来自于自己的“内鬼”,即拼劲抓狂的贪恋与贪痴,由此直面内鬼,接受内鬼,内鬼才会被消化,被超越。

一个人,只有当他瞥见了整体,看见了大宇宙,他才能从心底升起由衷的敬畏,对整体敬畏,让自己谦逊。这种时候,他的谦逊已不仅是谦虚了,那里有他对降世的感激,也有知足,更有他对自己的不满和对学习的急切。

换句话说,这位学者知道自己是正常人,也承认自己有“不正常”之处;然而当他们承认自己不正常,接受自己的不足时,他已经成了一个正常的健康人。

是的,健康人就是这样练成的:一个健康人,他不会掩耳盗铃,也不会欲盖弥彰;他不会文过饰非,也不会怨天尤人。他懂得,一个人,只要吃五谷杂粮,他就不可能不生病;只要有七情六欲,他就不可能不贪欲。由此承认自己有贪欲,有非分之想,有不正常之处,就没有跌份了;相反,你不承认自己有贪欲,有非分之想,有不正常之处,反倒是压抑了人性,让原本全然的人性发生了分裂。

而每一件坏事的蜕变,还就是在接受的褃节上:你接受贪欲,贪欲就不贪了,它还能变成你自律的觉知;你接受自己的不正常,不正常就正常了,它还能成为你良知的警戒。

而那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病人,同时也能成为别人的心理医生”,从人本心理学大师弗洛姆的口中说出,更是显示了人的诚挚与尊严。它以恳切的潜台词告诉我们,我们来世一遭,不光对自己,对我们周围的人也负有责任。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觉知到这样一份责任,这个世界该会有怎样的改变呢?你觉知到对自己有责任,你就会努力从一个病人变成一个健康人;你觉知到对他人有责任,你也会努力帮助他人从病人变成一个健康人。

到那时,这个世界该会有怎样的美丽?

你有想过吗?

八、天灾是自然的谴责,也是自然的惩处

地球不是我们肆意挥霍的资源,地球是我们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财富。

近年来,随着天灾的频频发生,我们似乎习惯了天灾的降临。但在对大自然的态度上,我们似乎仍是畏惧多于尊敬,玩赏多于爱护。

自古以来,大自然对我们来说,就是天然的供应者。我们所要的一切包括吃喝玩乐睡,无一不仰仗于自然的提供和保护,特别在生产力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对天还有一份本能的敬重,从皇帝到臣民,从官员到村夫,祈福和谢恩不是外人的强迫,是人们发自内心的需要。

曾几何时,人的能力似乎超过了自然,人的强大似乎也改变了人对自然的依附。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这当然是好事。但如果没有了对自然的敬畏,非但没有敬畏还认为自己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这种来自于人的“傲慢”,势必会造成我们与自然的割裂,也引发了自然对人的谴责与惩处。

固然,自然不会说话,自然不会像人一样用语言去倾诉和表达,但自然仍会以它特有的威慑来诉说不满,给人类惩处。对此我们若是抱怨自然,跟自然较劲,人类恐怕不是自然的对手;如果我们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的一分子,明白我们的祖先来自于自然也受惠于自然,我们同样也来自于自然且受惠于自然,果真那样,我们就算有了一份觉知,知道自己不能也不忍对自然那样地盛气凌人、肆意践踏、我行我素!

一位教授用了各种公式,得出了一棵树的价值:一棵生长50年的树,一年对人类的贡献高达十几万美元。其中产生的氧气价值是3.12万美元,防止大气污染的价值是6.25万美元,防止土壤侵蚀、增加肥力的价值是3.125万美元,涵养水分等价值是2500美元。

想想,仅一棵50年的树,就能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好处。再想想,如果把我们身处其中的自然加起来计算,有谁能计算出人类从自然中得到过多少好处吗?有人能算吗?你敢算吗?就是你算得清,你又怎能偿还,你还得起吗?你要用多少代人的劳动才能偿还自然的付出,你有想过吗?只要你这样想一次,你怎敢再去偷猎自然、绞杀自然、破坏自然?你难道一点都不明白,只要你那样做一次,你就是在偷猎你的后代,绞杀你的后代,破坏你的后代吗?那样的事,你怎敢再去做?你那样做,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先人,对得起整体给你的降世吗?

是的,地球不是我们肆意挥霍的资源,地球是我们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财富。就像是人类的起源,没有自然的奉献,不可能有人类的存活一样,不管今人多智慧、多能干,没有了自然,也不会有后人的发展与幸福。对这一浅显的道理,我们一定要铭刻在心。不但铭刻在心,还要把它当成目标。为达到目标,从现在起把爱护自然的理念落实于行动。

就是这样,对自然,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没别的路可走。除了尊重就是爱护,除了爱护就是尊重。从这个意义上说,对科学家有关自然灾害多来自于地球变迁的结论,我们聆听且接受,不做争辩,那是科学家的事。但作为一个地球人,且自然界中的一员,非子情愿相信,每一次自然灾害,不是自然的谴责,就是自然的惩处。因为人就是自然的一分子,就像家庭成员的相互依存一样,我们与自然也只有相互依存,才能相辅相成。

实际上,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的一分子,这种整体文化观在中国已经盛行了几千年。它的基础正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原理,也叫天人感应。它揭示了一种十分圆满的万物运行法则:天代表万物,人是天的一部分,人和万物是一个整体,离开了这个整体,人就没有了祥和与太平。也因此古人认为,芸芸众生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无不影响和改变着周围的万物,反过来,自然万物的变化也无不反映了人心的好坏与善恶。

中国的古代先贤教育子孙后代,特别在自然界发生灾变的时候,要注意警惕和反省。

就是这样,你相信自然在对你谴责,你就会用心去聆听自然;你相信天灾是自然的惩处,你也会停下脚步,开始觉知和反省,从今往后,杜绝对自然的怠慢,更要杜绝自己的任性。因为自然也有情,自然也脆弱,自然更有灵性,自然也和人一样,需要他人的理解和尊重。你理解自然,自然也会聆听你;你尊重自然,更是对你自己的爱护与尊重。

想想自然怎样待我们,我们就该懂羞耻、有愧疚。中国有句话叫人杰地灵。什么是人杰?人杰就是人善、人好、人聪明。什么是地灵?地灵就是环境好、生态好、空气好,好到地灵出人杰,地灵养好人。

为感激自然的厚爱,我们接受自然,臣服自然;为子孙后代的幸福,我们敬重自然,爱护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