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为觉知之首。
一个人观照到没有自我,他真正的自己才能独立存活;一个人观照到没有私欲,他在遭受非议和不解时,才能有“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从容和淡定。
在谈到“无欲则刚”时,奥修讲了一个故事。
一天,一位智者坐在一棵树下对他的门徒讲话。一个人走过来,往智者脸上吐了一口痰。智者把痰擦掉,然后问那个人:“下一步是什么?你想要说什么?”那人有点困惑,他从来没有想到,在他往别人脸上吐痰时,会得到这样的反应:下一步是什么?
在他过去的生活里,他没有过这样的经验;通常当他侮辱一个人时,他们都会很生气,或者有一些激烈的反应。但智者跟那些人的反应不一样,智者既没有觉得被冒犯而生气,也没有表现出激烈的反应,他只是很实际地问下一步是什么,他没有一般人有那种固定的反应。
对这件事智者的门徒很生气,虽然他们是智者的弟子,但他们还没有完全悟道,他们头脑里还有固定的反应。智者最亲近的门徒对智者说:“这太过分了,我们无法忍受,你可以遵守你的教导,但我们不能容忍他这样做,他必须得受到惩罚,否则以后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做。”
智者说:“你要冷静。他并没有冒犯我,他只是一个陌生人。他或许从别人那里听到了某些关于我的事,由此形成了对我的观念。他并没有对我吐痰,他是在对他的观念吐痰,因为他根本就不认识我,他怎么会对我吐痰呢?他一定是听到了某些关于我的事,由此形成了一些观念,所以他的痰刚好是吐在了他自己的观念上。”
是啊,把痰吐在自己的观念上。这一说法对很多人都很新奇,也很震惊。一个人能观照到在他人对自己的不敬时没有一点嗔恨心,而是透析到他人行为的本质,这样的理性,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警醒。
听上去,奥修只讲了一个故事,但实际上,奥修是在借这个故事解析了人际关系的本质:表面看,人际关系充斥着世界;究其本质,人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并非真实的存在,而是观念的融合与误解。
实际生活中,毫无道理地对人吐痰或心理吐痰者不在少数。说不清是为什么,反正就是看他不顺眼,反正就是看着他别扭,也许为他的穿着,也许为他的谈吐,还可能为他的样子,更可能什么也不为,他站在那儿,你看着他,心里就是不舒服。
这种莫名其妙的排他性,恐怕每个人都有。这里不乏有傲慢的偏见,但更多的也许是防卫的出手,也即为掩饰自己的自卑,向他人发起的假装的进攻。
这也是阿德勒告诉我们的: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卑感,这种自卑在一开始并非病态的,它反映了人类在广袤宇宙的无奈的处境,也因此,解除紧张,改变自卑从一开始就成为人类本能的冲动。但囿于各种原因,人与人之间争取优越补偿的努力从一开始就有了质的不同:有人自我封闭,以表面的进攻来争取优越;有人接受自卑,在与他人合作中改变处境。而上面所说的那些无端吐痰者和心里吐痰者,又因着他们褊狭的观念,在人际关系中多了误解他人和诋毁他人的言行。
比如,你的女同事穿着很开放,你的穿着较正统,也许她还没有跟你说话,你就认为她是个轻浮的人。其实人家原本就不轻浮,只因你对轻浮的观念局限于那样一种穿着,所以当那样穿着的女人出现在你面前时,你就给了人家轻浮的定论。
又比如,某女遭到某男的伤害,伤害过后某女发誓,这辈子再也不找男人。理由是,这个世界上的男人都不可信。这里,某女遭某男伤害是事实,但她这辈子不再找男人的发誓则没有根据,是她的观念禁锢了她的思维:因为受到一个男人的伤害,从此就认为所有的男人都会伤害她,所有的男人都是坏男人。这个观念本身就是片面的,是这个女人对整体男人的误解。所以,最终伤害她的并不是这个男人,是她自己的观念;她潜意识里“这个世界上的男人都不值得信任”的观念给了她更大的伤害。
再比如,你跟一个朋友住在同一幢宿舍楼,平日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关系还不错。突然有一天,他打老远走过来就好像没看见你一样,恍恍惚惚地就过去了。你立刻就认为,八成这个人在外面听说了你的什么事,对你有看法。其实,人家对你什么看法也没有,只不过他家里出了一点事,他一门心思地想着他家里发生的事,走在路上,不光没有看见你,他谁也没看见,他满脑子里想着的就是他家里的那件事。然而,因为你对人际关系有一个固定的观念,那个观念告诉你,一个跟你认识的人走过来,他一定会跟你打招呼。但某些时候,碍于人事的匆忙、事变的突发或当时的心情,人的表现也会违反固定观念的引导出现你始料不及的变化。这种时候,对方要送上特别的热情还好说;坏就坏在,你正要上前打招呼,他却好像没看见,让你的热情跌进了冰冷的底谷。
所以说,大多数人心里的关系并非关系,而是观念的融合与误解。即使两人关系好,也会因某个观念的不同,发生不该有的断裂。这一再说明,我们平常所说的关系并非存在的,而是观念的;并非真实的,而是融入了我们太多的主观想象。也因此,当一个人与另一人接触时,本质上,联系他们的并非他们本人,而是他们头脑中固有的观念。
这一再说明,凡是人执着的现象,都不过是人自我夸大的影像罢了。因为受到太多观念的影响,我们常常不是存在的人,是观念的人,就是说,与人打交道时,我们常被自己头脑中固有的观念所左右,因着观念的牵制而伤害或误解了他人。
这种时候,就需要人有一种观照的态度了。在客观的观照中,不但能读出那人受制于观念的偏执,也能读出他受制于观念的苦衷;而当我们观照他人时,就等于在观照里也给了自己一份包容与淡定。
现在来看看,人际关系,需要有哪些觉知:
一、接受每一个与你不同的人
且不说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两人行,很多时候,每一个他人也能成为你的监督者和指导者。
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人,就像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因此要生活在这个世界并为这个世界所接受,你就得接受与你不同的人。往往,人很难接受与自己不同的人,不管是衣着不同、言辞不同、口气不同、举止不同,人总是对与自己不同的人有一种天然的排斥感和反感。
而所谓的“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也有这个意思。人不可能和所有的人做朋友,但很多时候,你的工作需要你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而如果你不接受那些人,你就很难在你的世界运筹帷幄。
更主要的是,接受与你不同的人,不光是一种实用的技巧,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看待生活的方法和态度。
举例来说,对自然的更迭,我们似乎很少有嗔恨。我们生活的大部分地区都经历着四季的变化,我们虽然喜欢春天,也并未因冬天的寒冷而对冬天有所冷落,因为我们接受自然了。我们知道,自然就是这样分割的,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每一季变化和自然景观都是自然的展现,我们习惯了自然的展现,以至于如果身处冬天不感寒冷,还会有一种不对劲、不踏实的感觉。
如果你能把对自然的接受扩大到你对人的包容,你的人际天平会大大地扶正倾斜,你内心的紊乱也会趋向清明与安定。而这里所说的接受,并不是要你喜欢所有的人,但如果你懂得接受,即使你不喜欢的人,你也能接受他,且不管他怎样待你,只要你需要跟他打交道,你都会撇开感情,对他抱有完全客观、观照的态度。
其次,要你对他人接受,也不是要你不分好坏地囫囵吞枣;要你接受每一个与你不同的人,是要你对人、对事有一种达观的态度。因为接受能让你放下不必要的纷争,达观能让你在宽容别人的同时给自己一方乐土。毕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且不说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两人行,很多时候,每一个他人也能成为你的监督者和指导者。
这么一想,如果你接受了每一个人,在你漫长的一生中,你该有多少老师啊;而如果你抱有相反的态度,不但你周围的人不愿意理你,你自己也越活越窄,你的生活也少了应有的色彩和快乐。
二、不要埋怨别人不理解你
当你接受时,你给人悲悯,也给自己安慰;你给人同情,也多了一份牵手。
当你埋怨别人不理解你时,要知道,不被你理解的人更多。而且,总怪别人不理解自己的人,他对别人的理解多半都很苛刻。这就是那句话:“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你怪别人不理解你,那不过是你自己的反应罢了;如果你很能理解别人,你就会发现,你也很容易得到别人的理解。
你理解风霜雨雪、雷电冰雹吗?理解。为什么?因为你接受它们了,你从很早就接受了这样一种自然现象,知道这些现象无非是大自然对人的惩处或惠顾。想想,你跟自然并不认识,你是怎么理解自然的呢?接受——对——就是接受,你接受了自然,而一旦你学会接受,理解也就随之产生了。
对人也是这样,也许你不必刻意地去理解别人,但你要学会去接受别人。不管他是什么人,只要他正当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他的存在一定有他的合理性。不管你认不认识他,只要你有幸与他结缘,你就要对他抱有接受的态度。
而这里所说的接受,并不是要你不问原则地去接受他人的不好,比如他当众打架或骂人,或者他在餐馆里跟服务员大打出手。这种时候要你接受他,是要你接受他生存的合理性,而后从人家生存的合理性出发,对他人的具体作为抱有包容的态度:也许他那天被炒了鱿鱼,或者他那天跟老婆口角,也可能他的策划全面泡汤,或者他的感情全面失落。
这么一想,即使你偶遭委屈、受伤害,你也不会一味较真了。那时你就会想,挺体面一大男人如此跌份,必定有他的理由,所以放他一马并不代表我软弱,反说明我坚强;不跟他计较更不意味着我失尊,反彰显了我的骄傲。
这里需要记住的是,往往每个人的出言都有背后的缘由,每一种表面的不堪都有难言的苦楚。一如每人心里都有一处孤独的情怀,每人心底也都有一份脆弱的无助。不管多难缠的纠纷、多尴尬的处境,只有接受能让你心平气和。那是因为,当你接受时,你给人悲悯,也给自己安慰;你给人同情,也多一份牵手。
如果我们每个人对别人生存的合理性都有一种观照的态度,那么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就不大会因为观念的局限而与他人计较了,且从这一观照点出发,不管对人对事,也就避免了以点概面、急于下结论的错误。
三、体谅别人的苦衷
如此对照别人,反观自己,是我们应有的悲悯;宽厚对待他人,严格要求自己,是我们该有的尺度。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苦衷。
你有苦衷吗?你一定有。如果你确定自己有苦衷,你就应该想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苦衷。只不过,碍于人的面子,又害怕失落,人家不愿意跟你说罢了。
然而,让你了解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苦衷,不是让你做救世主,或是让你去解决别人的苦衷,不是那个意思。因为苦衷就是人生,我们偶然到世界上来,每个人都背负苦衷和苦痛。苦痛在很多时候可以说,比如,你这儿疼了,那儿不舒服了,你心里难过了,你可以跟亲朋好友说;苦衷却常常让我们欲言又止,又无处诉说。
苦衷之所以比苦痛更尴尬,是因为苦衷比苦痛更内敛也更深刻:比如,某男原是一位体面的IT精英,因为一个意外打击而一夜落魄。对于这种突然的变故,他不但不能跟家人说,就连他最好的哥们儿他也不大好开口,毕竟男人在外场上活的就是一个面子,如今不但颜面尽失,连他的生计也一路滑坡。
再比如,某教授一向被学生和同人视为学习的榜样。正当学院准备开年度表彰会时,院方接到某女的来信,信中对该教授极尽痛骂之能事,并用暧昧的语言描述了教授对她有过的非礼和不敬。此事不但让院方震惊,更让推举某教授的领导大为懊恼。其实这件事原本就是某女对教授的栽赃,因为教授丧偶后一直是单身,某女曾被介绍给教授,因教授没有相中某女,某女怀恨在心,决定以造谣惑众的办法向教授施以报复。
上面这两个例子虽有极端,但生活中类似的尴尬时有发生,如果你能设身处地,你一定能体会当事者的苦衷。特别是男人,又在他名利双收时,往往一面倒的舆论让他难以蒙羞,是非不明的暧昧让他无法为自己辩驳。
这种时候,如果作为好友或知己的你再对他不理不睬;或者非但不理不睬,还对他极尽嘲讽的话,可以想见,他的心境该有多荒凉,处境多冷落。
当然,你可以说,他之所以落得今日的背气,肯定有他的问题和短处。但如果能体谅他人的苦衷你就会懂,长长的人生路,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逢意外,每个人怕也很难逃离情感的纠葛。如此对照别人,反观自己,是我们该有的悲悯;宽厚对待他人,严格要求自己,是我们应有的尺度。
还有一种苦衷就更多了,说过的事做不到了,有过的承诺无法兑现了,等等。这种褃节上,如果被承诺的人宽宏大量还好说;坏就坏在,如果你是个较真的人,那边的苦衷就更难受;如果他原本就忽悠你,那也好说;如果许愿的人一向认真,而事情的变化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这时就需要被承诺者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记人家的好,对那件事抱着尽人事、顺天意的态度。
最普遍的苦衷,恐怕要算是公共关系中的蛮横和无理了:你去买东西,也没说什么,售货员就给你吊下一副脸;你去乘公交车,只对旁边的人说了一句“让一让,我下车”,那人就跟你耍态度。遇到这种事,多数人总是不依不饶,想讨个说法。但实际上,这种擦肩而过的公共关系,实在没有较真的必要。想想,若让你一天到晚地站柜台,你能24小时笑脸相迎吗?至于车上那个耍态度的人,也一定是遇上了特窝心的事,才会对一个陌生人如此地不礼貌。这么一想,心里的怒火就平息了,而一旦你习惯了体谅他人,面对繁杂的人际关系,你就多了快乐,少了烦恼。
要你体谅他人的苦衷还在于,我们为人应该厚道。因为,对人来说,厚道不光是品德,厚道应是我们自觉培养的善根和善土。为此我们该时刻提醒自己站在阳光的磁场,对人宽厚,让自己安心;为人祈福,让自己快乐。
四、对别人的承诺:宏观有信念,微观不惦记
这么做的好处,事成了,你感激;事没成,你也感激。长此以往,你就步入了一个习惯性的感激场,让你滋养心灵,从中喜乐。
与人相处还有一个法宝,特指对别人的承诺,叫宏观有信念,微观不惦记。有了这个思路,你就做到了拿起放下,对人也不至于有嗔恨,还收获了一份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