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坏人的概念是在人们的利益发生冲突以后才产生的。某甲为了施爱于某乙而损害了某丙,受害者某丙便视某甲为坏人。但这种“坏人”并不是“终生制”,戴上了“坏人”的帽子就注定当一辈子坏人。如果某甲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并不能施爱于某乙,还会给某丙带来危害,就会改弦易张,重新对自己的行为取向作出调整,由某丙或众多人眼中的“坏人”变为“好人”。
66而要采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某甲变好呢?只能是向他付出爱,而决不能是其他办法。也就是说,某甲只有作为被爱者,感受到向他施爱的人一片真情、一片爱意,他才会被感动、被教化、被改变,尊重和信任他心目中的这位“好人”,按照这位好人的指引或医治,使自己曾经错位的施爱方式得以矫正。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向所谓的“坏人”(其中也包括极个别因特殊原因从来没有得到过他人的爱因此也从来没有施爱给他人、连自己都不爱自己的“坏人”)付出爱比向好人付出爱更深刻、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向“坏人”付出爱是一种以德报怨的高尚行为,正是仁者所应当做的。
67仁者哪来那么多的爱可供付出,如果资源枯竭,入不敷出,他又怎么能“寿”?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搞清爱的回馈性。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回馈是爱的天性。爱与被爱是同步发生的。一个人在付出爱的时候,他也就得到了爱。当他处在融融爱意中,生理、心理都会处于极佳的状态,根本就不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形。即使生病,也会由于爱带来的良好心理状态而使他的康复速度超过常人。
68因此仁者的爱是源远流长、永无止境的,不会发生资源枯竭现象。除了出现意外人身事故和象耶稣那样为了唤醒世人的爱而故意作出自我牺牲的特例外,在太平盛世的正常情况下,因付出了爱而枯萎甚至夭亡的情形几乎不存在。积郁成疾,中途夭折多发生在不能付出真爱,没有得到真爱的人或弄虚作假,良心受责,心理不平衡,内心充满恐惧的人身上。
69诚信是为人处事的根本大计。所谓根本大计,就是从出发点到归宿点都要落到诚信二字上,目的是诚实守信的,结果也必须回到诚实守信,而且在手段上也要以诚信为最高谋略。管子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说得极好。
70诚信是团结天下万民的纽带。只有“诚信”二字可以“感天地,动鬼神”,移风俗、聚人心。“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中孚》卦辞云:“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卦辞之意,中心诚实的人,可以感动冥顽小猪及无知鱼虾这类最难感动的东西,何况是人!中心诚信就会吉祥如意,利于人们和舟共济以涉越大川之险,利于坚持正义而不松懈。反之,把诚信看作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只是达到目的之手段,则是与“中孚”背道而驰的,其结果必然致咎致凶。
71“信及豚鱼”是借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见到的现象喻示诚信之道。如果你家里养了动物,养了鱼就会知道,只要你爱它们,给它们吃的喝的,不伤害它们,那动物见了你自然会亲近而不会避而远之,那鱼儿会摇头摆尾自在戏水而不会惊恐不安。
72这里最值得注意也最值得珍视的是区分了诚与信、内与外两个不同的精神向度。诚是对自己的,主内,信是对外界的,主外;内立其诚,外立其信,有内诚才有外信,内失其诚则外必失其信,这是双向人生内诚外信的大道理。
73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一个人认识到自己是宇宙化生的,于是将宇宙精神变成自己的精神,这叫“万物皆备于我”,用大自然的道理返照自己,那就是真实无妄。这是多大的生命之趣啊!
苏东坡从反面论证“诚”,指出“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诚是富于宗教意味的字眼,诚即是宗教上的信仰。诚可以令豚鱼自乐,可以使金石为开,可以动天地而泣鬼神,这不几近宗教吗?但这不是宗教,是生命真义、生命之本性。用智力可以欺王公而得天下,却不能使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老百姓(匹夫匹妇)信服,这不是“天不容伪”,而是人的良知、本性不能容伪。
74轻诺是人最容易犯的毛病。轻诺就是内不诚而外不信。做不到的事你就说做不到,而后把能做到什么程度坦诚地告人。
这样,拒绝得合理,给予得合情,内外两面都体现了诚信。轻易承诺叫“夸海口”,我什么都办得到,天上的星星也可以摘下来,夸出海口就欠了别人的心债,别人等着你还债,即使兑现也只是还愿而已。没有兑现呢?失信一言,负债一辈子。为什么夸海口?失去了内在向度的诚,那“诚”让功利心、虚荣心染坏了、腐蚀了、稀释了、湮没了,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原有的纯度、原有的真性、原有的厚实。挽回人心、挽回信誉从哪里开始?从内诚的自我修复、自我重建开始。
75“诚信”的起点是知耻和改过。为信之始,处无位之地,其内心之诚尚未见信于人,人未之信,一旦有小人挑拨其间,则不安定因素蔓延,祸患随之而至。当此时也,应立戒“有它不燕”,恪守真诚至信,发现自己某处错了或不够完善,马上认错,立即改过来,决不拖泥带水。“处事当断则断,保面子终将丢面子;为人该低便低去尊严然后有尊严。”这叫做“知耻而后勇”。如果知道自己做得不当,怕认错丢面子,不敢面对缺陷修正自己,甚至不惜再制造几个错误来掩饰第一个瑕庇,那就会错得回不了头,正好中了小人的预测和算计。诚信,即使暂时被自己的亲友同志误会了,也要经得起误会,坚守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动人、说服人,让时间证明自己的诚信以最终消除误会。总之,任何时候都守住内心诚信这道堤坝是至关重要的,唯有这样才可以长保虞吉而不会堕入鬼域。
76诚信取决于自信。杨万里在解释《中孚》卦爻辞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必自信然后人信之。六三已且不自信,又何孚于人?”这是十分有见地的。只有建立了自信心的人才敢坚守诚信之道。
自信心越坚强,诚信之道也贯彻得越彻底。取信于人,要从建立自信心做起。这就要排除“膨化思维”,真实地面对自己,从“善小”做起乃至“善大”。自信心很弱的可以借助一种“信仰”使自己的信心得到救赎。信仰,自信心之仰仗、依托也。
有了信仰,就可以如祁克果(丹麦)所说的那样:“时时掌握住客观的不确定性,以便让我即使在十万米深的海上,仍能保有我的信心。”
77与诚信一样,“谦”也是无往不利,无往不胜,是双向人生内外平衡的法宝。为什么谦无不胜?因为“谦”是一种负数思维。本来山是在地上的,但这里的山却在地中,在地平线以下。
谦的思维方法不是上行,而是下行;不是顺身思维,而是反身思维。他在暗处,不在明处;他虚怀若谷,可以让一切智慧之细流涓涓流入,全部容纳;他示弱于人而不示强于人,示卑于人而不示尊于人;他在一无所有时不打肿脸充胖子,在大有时平施其财富,去财防灾,以物易悦;他有功不居,有过自咎,所有可能发生的矛盾,冲突都在内部自我化解了。
因此这座山可以顶天立地,生机盎然,风雨坦然,厚厚实实,郁郁苍苍。守负得正,守卑得尊,守内得外,宁弱成强,故能长胜不败,久盛不衰。
78恶性透支不是谦虚,而是虚荣,那只会危及自身,而不会无往不利。因此这时要紧缩,简单生存,休养生息,退守待时。而不能自毁幸存的那一抹残阳,熄灭生命那一点星星之火。否则就没有复苏、回升的希望了。
79谦道不仅是一种美德,同时是一种生存发展之要道。谦而又谦的君子,履行谦道可以涉河越险,一切吉祥如意。
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道路充满障碍和风险,但深谙谦道的人会虚心学习行舟、架桥以及泅渡的方法,“摸着石头过河”,而不会不懂装懂,逞强显能,不会游泳也一头扎到惊涛骇浪中去。
生活中的强者都是这样处世谋生的。《沙家浜》中阿庆嫂有一段唱词:“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来的都是客,招待十六方,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这里的“开口笑”、“不思量”讲的就是商人的谦道。在商言商,商人不树敌、不结怨,逢高则低,遇尊则卑,在客户面前永远保持着谦逊的微笑,而且正是靠这种“开口笑”赚钱,断无妄自尊大、清高怠慢、颐指气使可以赚钱的道理。
80谦道是竞争获胜的手段。谦道并非丧失原则,一味退让,把土地和民众利益拱手让给侵略者,或者在竞争中为了显示风度而随意出卖本方的利益。
谦道不仅有合理的竞争,而且主张“利用行师”以征伐骄横叛逆。这也就如我们所讲的“先礼后兵”。先礼,是谦虚退让之意;后兵,是征讨。而先礼后兵的征讨,师出有名,堂堂正正,所以获胜的力量大大增强,即使暂时处于不利地位,也可以因谦而收哀兵必胜之利。谦道是长久之道。大德即是大智。一个谦字,饱含人类的智慧之光。
81人虽然也是动物的一种,但他更是万类中独一无二的精神贵族。仁、义、忠、信这些秉性是人类作为精神贵族所独具的。
人以具备这些秉性之多少来区分他是不是完善的人,是纯粹的人还是杂质多的人。失落了这些秉性就是动物性一面占了上风,完全丧失了这些秉性那就是草芥了。人之善性,就叫人的“天爵”。
上古时期人们依据各人“天爵”的档次,来推举公爵、大夫等不同档次的“人爵”,即社会职位。现在的人通过修“天爵”来攫取“人爵”,得了“人爵”就失了“天爵”,带头把人的思想搞乱了,风气搞坏了,其结果只会导致人性的泯灭,人类的自亡。
82凡处事接物,能够尽心尽职的,都叫做忠。忠、在从前君主时代,是臣对君言,现在民主时代,是民对国言。今日我们说尽忠,即是爱国。人能对爱国之道,尽心无欺,则举心动念,全不为自己身家起见。
古来伟人能够造成大人品,大概都是从万死一生中来的。平日不避豪强,不惜名位,或委曲济事而非阿附,或执法不同而非矫激,他们早已把此身献给了国家,所以凡所作为,都是忠的表现。
这个忠字,质的方面,从前的对象是君主,现在呢,是连自己也计算在内,浑然一体,忠的意义更为深刻了。量的方面,从前的范围局于君臣之间,现在呢,是扩大到国界最后的边沿,凡尽纳税义务和享国民权利的人,无论男女老幼,不分富贵贫贱,都有他们应尽的忠忱了。
可见民国而后,伦常的意义,在质在量,都比以前重大得多。言忠,应扩充而为全民对全国的忠。言节,应扩充而为男女双方都应遵守的节。此外言孝,言悌,言信,也都应比以前益加扩充地去解释。
83孝是良心之本,人格之基,如果一个人对于父母不能尽孝,就可以断定这个人对于社会国家也不会有伟大的建树。因为忘本之人,天良已丧,那里来的公忠之心,廉洁之德?所以世间不患无才干,而患无真性情,不患不能为人父师,而患不能为佳子弟。
古人说得好,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这一片孝心,端的是在一家则一家平,在一国则一国平。所有一切服务社会公忠体国的公德,务要澈底的从孝道建立起来。这实在是仁根的第一透露第一郁勃处,只要在这里养得活,便能够枝附叶贯地千花万朵俱森发了。罗氏训世编说,‘孝子事亲,不可使吾亲生冷淡心,不可使吾亲生烦恼心,不可使吾亲生惊惧心,不可使吾亲有难言心,不可使吾亲有愧悔心。’至于老的、病的、鳏寡的、贫乏的,这四等父母待孝更切,他们的怨气更足动天。要晓得孝的理虽有一定,孝的事却无一定,只要我们于理见得明,自然随事都能如法了。
84骨肉、手足,是中国向来用以形容兄弟间亲切的名词,这实在是最适当也没有的形容。能够把这两个名词表示得恰好的,无过于法昭禅师的诗: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父母生来,本同一体,手病连足也痛,足病连手也痛,端的是个同气连枝!人伦之中,朋友间的会聚是没有一定的;即父之生子,妻之配夫,极早也要在二十几岁光景。只有兄弟在数岁之内,相继出世,自竹马游戏,一直到鲐背鹤发,相与周旋,有多至七八十年之久的。所以在骨肉之间,只该讲情,不该讲理;执了理便伤情,伤情便不是理。耐些冲撞,让些财帛,旁言弗听,宿怨弗留,彼此恩意和洽,猜忌不生,天伦间的乐趣,实有非言语笔墨所能形容的!
85节、是夫妇之间共同需要的一种操守,是以调和感情为目的,节制性欲为方法的。影响所及,对于全社会的气节和风纪,都有很大的关系。所谓性欲,不仅饮食男女之欲,那骄慢、逸乐、残忍、忌妒等都是性欲里面的成分,凡放纵饮食男女之欲的,其他不良的欲自然会连带地发生;所以真正能够节制性欲的人,必定就是真正能够保全和发展个性的人。
细寻历史迹象,凡一社会多贞操妇女,同时必多重义轻利的男子,否则风俗必习于欺诈。近时新说流行,情欲既求解放,欲炽必致多争;一面事事要仗法律制裁,一面各以巧伪破坏法律,世风日下,遂不可问。尽管听见礼教吃人之论,却眼见不少妇女为今人所吃。人与人既难相处,国与国何能相安?须知女子所恃,不过十几年的颜色,半途被弃,岂易别嫁?从前男子固多纳妾,但公然弃妻的还不多见;女子固多守贞,而男子为妻守义的亦不乏人。
自古通人,从不主张青年孀妇守节;自古法制,亦没有对此加以强制的。足见节原是男女间自发的道义。祈望今后将从前片面的节,扩充而为男女双方都应遵守的节。有了强毅贞固的父母,才有身心健全的儿女,一再传而后,许有伟大人格的国民,来收拾这破碎腐烂的时局罢。
86信、即诚实无欺。和朋友相交,无论说一句话共一件事总要诚信相孚,才免凶终隙末,近年要在社会上办一件事,是不大容易了,手续是这样的麻烦!
大一点的事情,后面还要跟著一大批保证人、介绍人、律师、会计师之类;文件一大堆,又要添上些手指模、签字、印章之类。这种科学化,是不足傲的,也许是可耻的!
人与人在办事上如此处处隔膜,与路路难通的苦处,都是人心陷溺,不讲信义的必然结果。要知道没有了这个信字,不论世出世法,都行不通的。佛经上说,信如手,入宝山自在能取;无信,不能取。
这个信字,岂同等闲?一个人跑到社会上来,倒要拿出谋事不忠、面誉背毁、缓急不周、负人财物等一套手段来对待朋友,看他伏戈矛于谈笑之中,设陷阱于交好之际,自己以为是巧算,只怕终归失算罢了。
87自古圣贤教人,无甚高远,只是要人不坏心术。人心都有个所安:安的是义理,不安的是私欲。
古人千言万语,无非要我们在这自心欺瞒不得处提醒作主。如果自私自利,便要以不安为安,一到这个地步,廉耻顾不得,人禽的界限就分不清了。
这一百年来,世风剧变,其始大家还知道辨别是非,晓得点是道则进,非道则退的道理。后来因为欧风东渐的结果,不知不觉地以新旧作标准,世人虽厌旧喜新,对于是非之间,似乎心中还觉得有个痛痒。最近连新旧的界限也模糊起来,是非索性不要讲了,人心麻木到极点,于是廉耻扫地以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