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修养之最高境界
21996400000009

第9章 成熟——双向人生(5)

78乾、坤二卦是众卦之首的“祖卦”。乾坤,天地也,喻事物阴阳两大属性。孔子作《易传》,开宗明义,用两句话概括了天地阴阳的人文大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看到天道运行,不舍昼夜,四时交替,永不止息,想到人生应奋斗不止,发愤图强;看到大地像母亲一样,以宽厚襟怀托载万物,不声不响,温柔和顺,青山绿水,生生不息,想到人的宽厚平等、仁爱静心,能够包容一切,承载一切,生机永存。前者喻外部世界的向上进取,侧重功利;后者喻内部世界的向下蓄养,侧重成熟。坤卦爻辞:“用六永贞,以大终也”。守住“六”数——即守住阴柔、守住成熟,则可正固持久,功利自生。体现了《易经》以生命为核心,以生命为主旨的伟大人文思想。这个思想在孔子作的《易传》中得到了充分展开。限于篇幅,将辟专题论述,此处不赘。

79由《易经》发端,中华传统文化的儒、道、墨、法、兵、名、阴阳等诸子百家,无一不是生命哲学的演绎和拓展,无一不是炎黄先祖对他们后世子孙伟大爱心的坦陈,真是字字珠玑,行行挚爱!我们的精神世界中存留着这样多生命哲学遗传因子,这是我们的民族永远不会因强盛而自毁的深刻的内因。

80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中指出:“中国人重为人。惟有人,始有事。不成人,何成事?故中国人于事,每主退不主进。如孔子,甚为鲁哀公季孙氏所重视,苟能相与,和衷共济,于鲁国当时之政,必当有所成。但孔子之为人则必将由此而有损,则其成亦不能大。孔子退而去鲁,遂完成孔子之为人,而其影响及于后世,则有胜于尧、舜、文王、周公之上者。”“中国士人志于道。故曰‘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故虽亦志于政,而有进有退,有出有处,有仕有隐,不为君而为师。而师道犹在君道之上,道统则犹在政统之上。此为西方观念之所无。”钱穆还指出,西方人好争成功,便成功之后,即继之失败。全部西洋史尽如此。中国人不争成功,但求不失败。争成功必裹聚群力,而被裹聚者必丧其自由,故争自由乃为西方一大传统。中国人求不失败,但家国天下不能克盛衰兴亡,乃先求个人之不败。由于这样一种独立于世界的传统哲学,使中华民族常能于失败中得大成功。史籍昭彰,难以缕举。即如关、岳,尊为武圣,岂不俱在失败中得大成功?失败在一时一事,成功则在此心此道,可以历万劫而长存,经百世而益显。故西方历史多成功人物,中国历史多失败人物,然成功者则终归于失败,失败乃常保其成功。

81钱老先生这一篇宏论,运用功利、成熟双重价值标准,道出了几千年来中国人对成功和失败的经典观念。一个守住了成熟底线的人,他是不惧怕失败的。既然失败都不惧怕,他还惧怕什么?

82庄子有言:“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庄子的这一段话,不只是针对当时世道人心嚣然无序的批判,并且对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也具有启聩振愚的作用。那么,究竟庄子所说的“内圣外王之道”是些什么?“天下之人之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又是如何的一种情况?时至今日,确实值得探讨。

83首先,庄子所说的“内圣外王之道”是标示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一个时代的内蕴。这种精神,这种内蕴,恰恰是中国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代代传承的智慧与德业。一旦偏离了这种精神,一旦迷失了这种内蕴,内圣外王之道就会暗而不明,郁而不发,而“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的结局,就是一个颠倒和失序的时代,一个以偏见无知为真理的时代,一个诚信和道德稀缺的时代。

84用另一种解释,“内圣外王之道”其实就是佛家所讲的“自觉觉他、利乐有情、庄严国土”,“将大地变黄金,搅长河为酥酪”的行愿;也就是儒家所立的“己立立人、己达达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标杆。

85这种行愿,这种标杆,因为有着代代相承的时代精神和时代内蕴作为先导和启发,才得以发扬和光大。庄子正是秉承了时代的契机,而发出了“内圣外王之道”的狮子吼。后世学者不察,“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片面地把“内圣外王之道”作为帝王南面之术而发挥,以致内圣外王之道的实质精神还如庄子所说,“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以至于今。

86由此,双向人生有两种并行不悖的生活方式,既要“有追寻”,又要“有追求”。“有追寻”是就身心养怡来说的,追寻生活的乐趣,追寻生命的快乐。“有追求”是就以内主外谋求事业上的成功而言。“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境调心。”两种生活方式共存互补,相得益彰。

87“有追寻”,自然会走向“有追求”。一个对青山绿水提不起兴趣,甚至感到自己周围的人全属多余的人,怎么可能有真正的追求?既没有追寻,又没有追求,那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身心互动

1、双向人生的内部世界包括了“身”和“心”两个方面。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动物有“身”而没有“心”。屠宰场一天杀一万只猪,也没有一只可以留下自己的思想、理念、观点。而人是一人一世界,“正如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理念、观点。有精神,有灵魂,有追求,这就是“万理皆备而其心常实”。

2“身”与“心”孰轻孰重:“心”重于“身”。一个有“心”的人,把“身”只视为“躯壳的我”。这种“心重于身”的观念体现在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中。在静态中,身心关系是肉与灵,身体的一切器官、部位与精神的关系,灵魂支配肉体,精神支配身体的一切器官和各个部位。在动态中,身心关系是行动与思想、行为与动机,果与因的关系,思想支配着行动,动机决定着行为,心之因决定着身之果。

3天地万物,唯心是灵。心如种树之根,根坏树必枯,根好树必茂;心如万果之蒂,蒂坏瓜必萎,蒂好果必荣。心为主宰,一身之君。此心既失,此身亦倾。欲善其身,先治其心。庸俗人心,不治不纯。人心得治,天地清宁!

4心为身主,身为心用。一切善恶祸福,皆由自心造作。自心修善,令身安乐;自心作恶,令身危苦。心正成佛,心邪成魔。圣由心成,道由心学;德由心积,功由心建;福由心作,罪由心招。可见转移造化,只在人之一心也!

5“心”是需要培植,需要充实,需要呵护的。双向人生视心为“性命”——视“性”为命,“性”就是命。这个“性”不能狭义理解为男女两性之性,那还没有超出动物的范畴。“性”应当广义理解为人性,人的本性、真性。这就是“义理”。什么样的义理才代表人的本性、真性?冰心老人说:“一个人应该像一朵花,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不可缺一。”丰子恺说:“圆满的人格象一个鼎:真、善、美好比鼎之三足。对一个人而言,美是皮肉,善是经脉,真是骨骼,三者支撑起一个大写的人。”这两段话对我们理解人的本性、真性十分重要。

6人有两只眼睛,有双向人生理念的人会一只眼睛看事功,一只眼睛观身心。单向度的人两只眼睛都死盯着事功,身心出毛病了,全然不察,身心出危险了,他也浑然不知。

7这个世界有阳光、鲜花、蓝天、白云,但也有风霜雨雪、陷阱、死胡同。身心的存在和安全是不能忘记的。凡事首先考虑福祸,才能趋利避害,化险为夷。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回顾自己创业几十年的艰难历程后,深有感慨地说:“赚钱的机会永远会有,但闯一次祸就可以变得血本无归。我考虑问题,首先考虑这事能不能办?有没有祸,能不能避祸?无祸便是福。第二,再考虑有收无收,有收比无收好。第三才考虑多收少收,能多收当然更好,但如果多收于后续发展不利,我宁肯少收。最后,还得考虑现有项目的后期管理,做到颗粒归仓,把能收到的东西先抓到手,否则等于白做。”这位企业家所讲的都是福祸问题。福祸意识是遇事优先考虑的必设防线。

8人生如戏,木偶戏。戏中之我是一个傀儡,我们参与外部世界扮演的许多角色都是逢场作戏,身不由主,那不是真正的自我,不是我的身心。戏中人的动作语言也不代表我的内心世界。但那傀儡把柄应当抓住在我的手里,那扯动傀儡手舞足蹈的线头应当抓在我的手中。也就是说,外部世界的进取应当由我的身心去操纵,而不能由别人操纵,这样我能进能退,行止在我,得失由人,才有可能始终将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

9世人常常卷入外部世界之后遗忘了这一点。唐伯虎有一句诗“一样傀儡下场人”,是说置身于外的人们不知不觉真以为那戏中之傀儡便是我,而失落了真实的自我,这是很可悲的。有的人发了一笔财,又通过“民间仕途”在政府中谋了一个职务,见到老朋友甚至老婆、孩子、父母都打起官腔来,就是这样一种“傀儡下场人”,这是很可笑、很可悲的。

10一位名叫莫里·施瓦茨的美国教授身患绝症。他在弥留之际写下了一部畅销全世界的《万事随缘》。在这本书中,莫里说:“我不是一瞬即逝的浪花,而是全人类的一部分。我就要走了,但我还将继续活着,是作为别的形式?不知道。但我知道我是这大千世界的一部分。”他对绝症的看法是:“身体的损坏已无可挽回,那就求助坚强的心灵。”他对社会科学的见解是:“人类的正当研究便是人。”而人最重要的是“我的心”。

11当莫里教授静心地思考人生真谛和“我的心”的时候,他看到了生命之长——“我还将继续活着”,我们现在还在读他的书不就是他活着的象征吗?“一念”是指哪一念?是“心重于身”这一念。有了这一念,“人生苦短”变为“我还将继续活着”的“通于千古”。有了这一念,“斗室”变为广阔的天地,“我的心”可以遨游全世界。心闲意宽,超越时空啊!

12当莫里教授身患绝症,卧床不起时,他突然悟到了“真己”的存在。他说:“当身体受到伤害,我们总以为这是对于我们整体的伤害。然而重要的是明白一个事实,人不仅有身,还有心,我的心比我的身体大得多。我的心便是我的价值观,我的仁爱心,我的善良、正直品性。这些才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根本。我失去的只是身体的一部分机能,其余的我不仅没有失去,而且还在增加。”

13莫里教授这一悟,人类的真性从他的心根上下载了。于是“霜可飞,城可摧,金石可贯”,一个形骸残缺的人唤起了亿万人的共鸣。这就是有真心便有真身的道理。无真心呢?“形骸徒具,真己已亡”,那只是一个影子。如果到了“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的地步,那不象一只绿头苍蝇吗?

14人要修心,无须放弃工作,不须躲入深山;但是,要修心就得摆脱七情六欲,所有恩爱缠绵 、怨恨交织、刻骨铭心、梦魂萦绕……都是自缚于七情六欲之茧,而把自己绑在里面。所有放不下,不自在,百分之九十是情感的因素。

15庄子在《列御寇》中道:“巧者劳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无独有偶,法国启蒙大师卢梭指出:“一切动物都只有它自己所必需的能力,唯有人的能力有多余的。可是,正因为他有多余的能力,才使他遭遇了种种不幸。这岂不是一件怪事?在各个地方,每个人的双手生产的物资都超过他自己的需要。如果他相当贤明,不计较是不是有多余,他就会觉得他的需要是满足了的。因为他根本不想有太多的东西,由于我们力图增加我们的幸福,才使我们的幸福变成了痛苦。一个人只要能够生活就感到满足的话,他就会生活得很愉快,而且也生活得很善良,因为做坏事对他没有任何好处!”“人啊,把你的生活限制在你的能力之内,就不会再痛苦了”。

16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写少年维特因为得不到少女绿蒂而开枪自杀,写得很感人,反映了德国反封建的狂飙突进运动的牺牲精神。但用成熟观看,维特的死却是不可取的。维特认为:“攫取本是人类最自然的欲望,婴儿不总是伸出小手抓他们喜爱的一切么?”维特要攫取什么呢?攫取爱情,于是在他那里,爱情就是一切,就是生活,就是生命。当他觉得“那么可亲的人儿却不能伸出手去攫取”时,便认为世界一片黑暗,生命已属多余。

17用成熟观看问题,维特已经为外部世界的一项目标疯狂而忘记了内部世界的存在,他的生命已被“连根拔起”。须知,攫取只属于人处理外部世界关系范围的事,与内部世界,与成熟没有同一关系。生命不等同于爱情。同样,生命也不等同于名誉,地位或任何一项功利性追逐物。生命是派生人生所历一切的载体。此外,生命还是不派生一切也可以存在的纯粹生命。珍惜生命不需要任何理由,静听心脏有节奏的跳动,就是世上最美的天籁之乐。生命多么崇高伟大,多么值得珍惜!毁掉生命是最大罪孽。如果少年维特认识到这一点,他不会“连根拔起”。他会平静下来,把自己曾经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轻轻放下,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东西不能因此被毁弃——那就是生命。

18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类记忆中的)。没有一个是因为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情。

19王尔德的童话《快乐王子》,讲的是一座立在高高圆柱上的雕像的快乐王子,他看到穷人受苦,那颗铅做的心也忍不住流泪。他让小燕子取下身上的宝石,金叶子,还有一对蓝宝石的眼睛送给穷人,小燕子忙了一个冬天,劳累至死。但快乐王子没有想到他施舍的人并不领情,穷学生以为得到宝石是被人赏识;卖火柴的小女孩把宝石当成了玻璃。快乐王子觉得自己牺牲了一切却没人同情,没有理解,于是他那颗铅做的心因痛苦而爆裂成了两半。这是一篇浪漫主义的童话,但反映的是真实的现实世界。

20首先,人应当是真正的快乐王子,因为在一个长长的冬季里做了那么多好事,使痛苦的穷人得到了快乐,他自己在做这些好事过程中应当因施爱而快乐;其次,他因为已经获得施爱的快乐,所以他不必再去关心别人得到施舍,给予,分享,馈赠之后做了什么用途。因为他不是放债,不是做生意,而是施爱。施爱是不求回报,不计结果,没有附加条件的。快乐王子不快乐,是因为他的心灵没有储存成熟的意识,没有输入施爱的真正意义。他把别人用金钱聚成的装饰只看作自己的拥有。他因为同情而施爱,想通过付出这些拥有,付出爱而得到功利性的东西,得到同情和美誉。而结果却大失所望,所以他的心碎了。

21快乐是生命的本能冲动、原始冲动。小孩的快乐是天真无邪、不需要任何物质刺激也可以产生的,是一种美的境界。所以大人不忍伤害他们,还要把自己摆到相等的位置同他们一道嬉玩、一道快乐。而大人之所以能这样做,是他们本身固有一种童心、玩心,本身具有小孩那种美的境界。孩子的快乐将大人因时光流逝、外界纷扰而失去的快乐召唤回来,重新复苏,于是相互感染,大家都快乐。这就叫“顺以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