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相对无语是清欢
22042400000010

第10章 且行且吟 (4)

永抹不去的思念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广安归来,原本打算在达州品味那一缕气息,想到次日清明,得回家看看了。十年生死两茫茫,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八个年头了。清明之日,细雨绵绵,更有了那分诗意。徒步在相见小路,脑海中萦绕着儿时的欢笑、远逝的美好。“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留不住的是那永不回头的时光。挂一道清明纸、点上香火,升扬的青烟捎去对逝去亲人的问候,但愿在那世里没有烦劳。回家途中,已有农民在耕作了,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谓“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播下希望,就一定能换来收获。偶尔想到了寒食节,清明前的一个节日,“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介之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之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守住一份忠诚,也应是无憾一生。

又见樱花

忽然喜欢花,家里种了很多花卉,但我更喜欢偎依在自然襁褓中的精灵。在芳菲已尽的人间四月,我又一次走进花团锦簇的樱花世界。

以“春归田园·樱花世界之旅”为主题的成都青白江樱花节将再度崭放,数万株樱花绽放。或许是上天的恩赐,我们恰好在成都考察学习,便有了看花的机会。一路上,回味家乡的樱花,推想这里也必凋谢。然而顺着接踵摩肩的人流步入凤凰湖内,惊诧地看到了樱花,簇拥着、欢笑着、热闹着……原来现代园艺技术让七天的花期变成了一个月。

刚进大门,就看到了一株高大的樱花树,诚如冰心笔下描述的——“一堆堆,一层层,好像云海似的,在朝阳下绯红万顷,溢彩流光”。虽有很多文化旅游主题活动,我无暇顾及,只为一览数万株樱花树齐放的盛宴。漫步曲折小径,远远望见一大片花海,粉红色的樱花如云霞般地蔓延开去;白色的如白云飘逸灵动,光鲜亮丽,动人心魄。那烂漫如霞、翻卷如云的泼辣辣的景象着实让人陶醉,无疑是一种集体的美,一种近乎让人窒息的酣畅淋漓的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告诉爱人这里的樱花还在盛开,把对春的向往诠释得如此淋漓尽致。

徜徉在樱花林中,眼中尽是缤纷艳丽的樱花,或洁白或粉嫩,那么茂盛,那么密集,在这春光明媚的季节里或艳丽高贵或素雅轻盈。徐徐春风中,犹如花仙子在轻盈地随风摇曳,编织着美妙的《春之韵》。游人穿梭花丛中,有的拈花微笑,按动快门,拍下这美丽幸福的瞬间;有的坐在花下,看书读报,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有的用婴儿车推着孩子漫步林中;不远的青草地上,有恋人头挨头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还有人席地而坐倾心交谈。一切都安详宁静,仿佛时光都停滞不前。而春意,就这样缓缓地在我们身边流淌开来……

在绵绵花语中,定然会感到自己还在青春中,还在绽放中。同行的一位朋友介绍到,樱花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老籍册仍可觅到它的点点芳踪。白居易有诗“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枝便当游”,便是描述了樱花盛开的景况。我低声吟咏道“樱花红陌上,杨柳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不知这份相思是寄予一生痴情盛放的樱花,还是寄予在远方之人呢

一山梨花

“走,到车家湾看梨花去!”巨大的条幅轻束在公交车上,穿梭于暖洋洋的开江县城。正欣赏这道城市风景时,接到了映铮女士的电话,大致是说作协成员去永兴镇参加车家湾首届李花(梨花)节。

虽然在永兴工作了近十个年头,却没有眼福去观赏,每次去近在咫尺的车家湾,都是已能嗅到让人垂涎的梨子味之际。只好在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揣摩中感受梨花的白、梨花的盛了。次日,作协朋友如约乘车前往车家湾。“嗨,看!白茫茫的是什么?”“就是梨花啊!”顺眼望去,果真是白灿灿的一山梨花。心里暗想,以前是用雪花来想象梨花,当梨花真在眼前时却又忽地将思绪延绵到了皑皑的冬天了。

活动现场敲锣打鼓,声震数里,好不热闹。我不喜欢热闹,转身退出了会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油菜花,黄得直刺人眼。大自然真是毫不偏袒她的任何一个孩子,也让油菜花尽情展现,不知是用菜花来装点梨花,还是让梨花来映衬菜花。沿着乡间小路向山间漫步,随处可见、随手可触那娇艳美丽的梨花。一片一片,白得如出水的处子,似乎要人醉到在花的海洋中。仁者爱山,智者爱水,不敢妄称仁者的我确实喜欢山,抬头望去,这山全然被梨花裹得透不过气来。而此时的暖阳洒在山间,让这一个个小精灵欢腾起来。哦,春天来了,朵朵花儿就像一颗颗爆竹,噼啪劈啪地把春天给引爆了。

不错,真是树树皆春色,每棵树都以不同方式来绽放灵动的生命。晚清文学家龚自珍在《病梅馆记》里说:“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那梨树呢?生于乡间野外的它绝不矫揉造作地摆个什么PS,就自由自在地开花、结果,用质朴来书写自己的春秋。游客越来越多,容不得我驻足,在前者呼,后者应的人流中留住迷人画卷。遍山的梨花自然会勾引出诗人的灵性,巴山诗人胡有琪便有了《七律.三月踏春车家湾》:三月引我车家湾,春风牵手步步高。神话缠绵“状元树”,传奇放飞翰林笑。一山仙女枝头俏,万朵梨花羞含娇。借得花香绣诗句,脚踏白云吟逍遥。品味之中,偷偷遥想千朵万朵深夜竞芳时,不知是如何热闹熙攘的局面。

也曾遗憾不能亲眼目睹洛阳的牡丹节、龙泉的桃花节,但回望一山灿灿的梨花,我已拥有了幸福的一切。

老河堰记

暮春时分,我与几个同事到老河堰去郊游。据说老河堰是一个离学校约6公里的蓄水河堰,与旅游景点的奇、秀、险毫无缘分可言。但对于我们,与学生们同甘共苦备战考试的毕业年级老师来说,能出去放松一下,已经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了。何况有古人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之说呢?

我们徒步而行,一路上欢歌笑语。微风把那些黄花吹散,偶而送来一丝余香。倘若早来数日该是怎样的一番的景象啊!约莫走了一个小时,就远远看见一座大坝横在两山之间,那就是老河堰。沿着水渠我们走到了堰脚,那儿有几方鱼塘,寸许小鱼地游来游去,如它们能在河堰里生活那又是怎样的自由呢?有一路石梯直上大堤,我们却踩着绵绵的青草逼近了堤岸。堤坎是一排石头修砌的,只有百余米。站在堤坝上眼前是宽阔的堰湖,大概有两三百亩,此时此刻心情一下子开阔了,这是几百本哲理书籍所不能及的。没有起风,水面平静,几只小水鸟踏着清水向远处飞去,留下段段浅波。有艘渔船在那里静静地呆着,没有风与流水,自然就没有“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境了。但它的宁静也许比诗歌更美。

“好漂亮的松林”闵老师的惊叹使我感到了自己观察的迟钝,我居然忘了欣赏河堤周围的松林,高高低低纯为一色。此时,恰到好处地送来一阵风,这里已是松涛阵阵。再提升自己的视线,它的三面全是山,但不奇也不险。有的只是它的本身。清芬老师建议到山上去看看,居高临下当然是好主意。顺着山路爬上了一座较高的山峰。俯视老河堰,像一片荷叶贴在山边。“怎么没看到水源呢?”“堰纳百流嘛!”我站在那儿,感到身当八面来风,尽情地看着这山山水水,我已满足了。不奢求去攀登更高的山,不企图去寻找更净的水,我深知欲壑难填。远处,渔夫曳着船影向堤坝飘去。

时间不早了,该回去了。下山的路上,居然还有盛开的花朵,真是“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路过一农户家时我们提出给点钱做顿农家饭,户主笑着说“我们从没煮过,如果你们愿意自己煮就行了,不要钱!”他笑得很憨厚,是喝河堰的水长大了的,这么淳朴。我们最终决定还是回学校就餐。

老河堰,我们游的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河堰。

金福林情思

如火七月,已让人热得透不过气来。好友勇强邀我到万源去游玩。粗略一想,一者可以避暑,再者见见老朋友,我便欣然答应了。

携上妻儿乘坐大半天的汽车,便到了万源沙滩。勇强已等候多时,寒暄之后立即安顿我们休息。第二天清早,我们便驱车到金福林去漂流。金福林,地处白沙河与洲河的前河交界处,距沙滩约6公里,但不一会儿就到了。我们须得过一铁索桥,一行八人在桥上行走,晃来晃去,如打秋千一般。披着山间飘动的晨雾,漫步在依山而成的小路上,倒有曲径通幽之感。仰望秀丽的高山,俯视清澈的河水,我们难道要到陶公笔下的世外桃源去吗?

在欢笑声中,我们已经到了漂流的地方,两岸峻岭之下,急流淙淙的白沙河向我们敞开了心扉。面对此景,恐怕最善丹青的人也难以描绘出其中的神韵。大家换上泳衣,争先恐后的投入河的怀抱,去享受大自然给我们的另一恩赐。唯有两岁的儿子,呆呆地站在岸边审视这河流,难怪,他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河流。软硬兼施,才让他下了水,他紧紧地抓住游泳圈,生怕掉了下去。浸泡在水中,暑意全无。游鱼也羞涩地与我们一块玩乐。

“哎!坐筏子去!”,勇强和易水已经抬来了皮筏子。大家上了筏子,随流而飘。“注意哟!”原来进入了险流地段,河流成了一个憨直的猛汉,忽东忽西、时上时下,激起的水花溅在了身上,但此时是绝不会责怪水无礼的。大家顺流而下,一直到了水田乡的峡口电站。已过晌午,大家觉得应该回去了。逆水行舟,非同小事。我们几个男子下了筏子,当上了一回纤夫。光着脚丫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前行,实在让人感到不容易。这就叫着下滩容易上滩难。不过倒有几分乐趣,儿子爬在筏子上一个劲的喊:“快点,快点”,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返回金福林已是下午三点钟了,大家是又疲又饿。好在老板已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农家饭菜。大家狼吞虎咽地饱餐了一顿,感到从没吃过这样美的佳肴。我们稍作休息,又浸泡在冰凉的水中。落日的余晖已映在河岸,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金福林——一个让人着迷的地方。

众荷喧哗

只愿

喧哗的众荷

装扮一个宁静的夏天!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儿时的我一边吟咏着简单的诗句,一边梦想着走近那满满的荷塘。简单的愿望居然成了一种奢侈,我所见到的荷花只是那么三五几团地静躺在田间的方塘里,直挺在老屋的水洼中。或许是阅历的肤浅,足迹的咫尺,那时全然感受不到它那“出淤泥而不染”的执着与坚守,“即便是一朵荷花,我也是整个夏天”的自信和快乐。只是在懵懂的印象里,荷花开了,夏天来了,虽是一朵两朵的绽放,也如一颗颗爆竹,噼啪劈啪地把夏天给引爆了,把整个世界弄喧哗了。

后来才知道那才是田园最纯粹、最灿烂的景致。当飞奔的工业文明、迅猛的城市化进程扑面而来,我们还没来得及驻足沉思,一片片稻田,一块块方塘,一团团荷花已被化为平地、立为高楼。大概是归根情绪在作怪,身处城市建筑群的人们又迫不及待地去寻找那块方塘,去回味那番宁静。于是,在公园里,在绿化区里,开辟了个个水池,让荷花的靓影重回视野,在喧哗的都市,众荷随之而骚动,也不知它们有几分无奈、几分勉强。小区附近有一块荷塘,时不时带着儿子去看看,教两句古诗,寻一段久远久远的梦。

喜欢游山玩水的我倒是邂逅了几次繁密而又宁静的荷塘。在一规模宏大的的风景区,我见到了半亩方塘,虽然和整体相比,微不足道,但也因此而不被游人重视,换来了片刻的自然与宁静。独自来到此处,因是初夏,还未见到出水的荷花,但那一片亮眼的绿,那一团肩并肩的紧密,足以让人陶醉了。在荷塘边随性坐下,近观、远望这半亩荷塘,很容易感受到全然被荷叶裹得透不过气来的幸福。一缕凉风吹过,荷叶颤动了,荷塘喧哗了,清风、荷香,闭眼就是莲叶何团团,就是亭亭玉立的白花,就是清香飘远。

真正的喧哗,绝美的喧哗,不是城市的喧哗,而应是这众荷的喧哗!

新宁河上的桨声

听说新宁河治理后很美,也有游船,颇有点秦淮风味。去年到南京开会,因为时间关系,只在秦淮河岸驻足片刻就离去了,也没听到朱自清、俞平伯笔下的桨声。细细想来,开江这名号也曾苦了一城百姓。有江之地,固然是鱼米之乡,水资源的贫乏却由开江人领受;有河之城,固然是宜居之所,臭烘烘的河水却由开江人享用。好在这是几年前的事了,两河治理工程的实施,还真给开江的百姓带来了实惠。

傍晚,带着儿子散步,说笑之间,我们已经到了新宁河岸边。顺着新修的石栏望去,心里顿时生出一种超脱的感觉。这里虽然不及秦淮之艳丽,也不比江南水乡之灵动,但这里确是一方净土,固然它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工河。在我眼里,河外是高楼林立,展示着川东小城的进步与繁荣;河外是车水马龙,迎纳着南来北往的各方朋友。这里是开江人休憩的场所,一个可以静心的地方。

租来一艘小船,沿着曲折的河道前行。儿子用那稚嫩的小脚踩着踏板,带动着船桨在水中翻动,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回首一望,才发现石栏上还挂着璀璨夺目的小彩灯,调皮地倒影在新宁河里,船行划出的浅波在它的点缀下更有了几许生机。前面还有几艘正在行使的游船,本该会嬉戏、本该有喧嚣、本该最热闹,但大家都默然,一定都陶醉在它给开江人带来的厚赐里。岸边的平台上,几个老太太正在学习太极拳,其中一个先悟者,毫无保留地指点着其他人,几对散步的夫妇被感染了,于是也加入其间。还有人闲适地坐在石梯上,静静地欣赏着晃动的波光和那轻柔的桨声……

此时,打开小扇,轻轻摇动,有天伦之乐,倍感愉悦,似有隐者之趣。萦绕着忽强忽弱的桨声,我品味着这让人留恋的新宁河。

诗意,散落在田园里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人们用勤劳、智慧、汗水、节俭,用宝贵的青春年华将家迁往都市,贴上了现代人幸福生活的标签。其实,真正的幸福,真正的诗意,亘古不变地生在田园,只是被我们有意无意地遗忘了。

周末,和几个同事到宝石湖钓鱼。说来遗憾,总共就钓到了两条鱼,一大一小。不过,在垂钓过程中,我再一次感受到了诗意的田园。行进途中,透过车窗,欣喜地看到了一树梨花,一树树梨花,还有成片的金黄色的油菜花。何必挖空心思地去参加梨花节、桃花节,其实窗外就是盛大的节日,就是千树万树梨花开,就是人生的一次盛大相遇,君若懂得,就当珍惜。选好一处,撑杆钓鱼,触动情怀的不是浮漂的起伏,而是满怀的春天,是久违的诗意。最美的是兔子般欢跳的诗句,迎合着眼前之景,在脑海中翻滚: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正午时分,一农夫端来农家盒饭,一壶小酒,和同事慢慢品尝,美哉、乐哉。

在春风中沉醉,在诗意中徜徉,在遥想中甜蜜,这属于我的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