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相对无语是清欢
22042400000018

第18章 黄卷添香(3)

与民同乐乃至喜——苏轼《喜雨亭记》赏读

《喜雨亭记》这篇经典散文作品是北宋大文豪苏轼在风翔府任签书判官时所写。在不足六百来字的字里行间中,作者巧妙运用融议论、描写、记叙、抒情于一体的手法将喜雨亭名字的由来,当地百姓在久旱逢雨时的快乐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文章成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细细揣摩,我们不难发现本文的精华更在作者那关心农业生产、关心百姓生活的民本思想上。东坡先生与民同乐的仁者之心和闲情适性的智者之志,足以令读者为之欣然,为之敬仰。

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亚圣孟子曾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鲜明地提出了君王、官员要有与民同乐,乐民之乐的思想。自此,文人墨客开始写这一题材的诗文,不少佳作被后人传诵。宋代的两篇美文将其推到了新高。一篇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另一篇就是苏轼的《喜雨亭记》。

作者以喜雨亭为题,将文章写得文情荡漾。当然,“喜雨”一词在文学史上出现较早。一个“喜”字,足以说明世人对于雨的感受和评价。《尔雅》中这样写道:“甘雨时降,万民以嘉,谓之醴泉”,用“醴泉”来代称雨这一自然现象,其间饱含对雨的喜爱之意,而且将它和万民(老百姓)进行了有机的联系。在《庄子》一书中,记载了春秋时一次大雨的情况:“宋景公时,大旱三年。卜之,以人祀乃雨。公下堂顿首曰:‘吾所以求雨者,为人;今杀人,不可。将自当之。"言未卒,天大雨方千里。”这大雨也不得不说是一场喜雨,它不仅解救苍生于倒悬之苦,更体现出与百姓的极大关系。从《诗经》到曹植、谢朓、杜甫等人都写过一些喜雨诗,其共同点在于都表达了对雨这一自然精灵的喜爱之情。苏轼以此为题与前人借雨写民生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本文先后共出现了十五次“雨”字,六次“喜”、“乐”字。全文都贯穿着为雨而喜的喜气洋洋的气氛。但是,作者并没有在雨的状态上着墨,而在写喜雨的欢快场面上重重地进行描写。这场喜雨之举可以说是全民的盛会,所有人都沉浸在快乐之中,洋洋喜气跃然纸上。来得及时的大雨给百姓带来的欢快气氛是不小的:“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这简直就是一幅万民同乐、官民同欢的喜雨图,读者也仿佛同苏轼、当地百姓一起融入了喜雨的场景之中。如此其乐融融的场面,如此万民欢腾的情景,流露出的不单单是作者对政通人和的憧憬,更包含着与民同乐的人间情怀。一个不热爱百姓的人,是不乐意也绝不可能拥有如此生动形象的描绘的。

正因为如此之情怀,苏轼才会将新落成的亭子命名为“喜雨”,使其真正具有重要意义,更反映出他的爱民心声。亭名由来已经一目了然,作者并未就此落笔,而是斗转笔锋,采用设问的方式,从无雨这个反向角度对喜雨进行探讨。通过对话形式写道:“‘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④,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如果没有雨,就会无麦无禾,饿鸿遍野,盗贼蜂起,百姓遭殃。可见这次甘霖对黎民苍生的重要性。但是不到五日,不到十日,就喜雨骤至,泽惠百姓,体现出上天对苍生的厚待。只要将降雨与否进行一番对比,自然而然就会觉得雨之可喜。尤其是文末一段写了将其功劳归功于谁的探讨,太守,天子,造物、还是太空?答案无须我们去深究。就其本源来说,那是对这场好雨的喜爱,更是作者爱民之心的体现。

“文以载道”的创作风格在《喜雨亭记》一文中得到了反映,苏东坡精通于诗、词、文,更重要的是他能抱有一颗爱民之心、与民同乐之心,使得绝美的文笔得到升华。

精神艺术两相和——《山海经两篇》赏读

在浩如烟海、灿烂辉煌的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神话传说如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而流传千载。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书籍《山海经》保存了不少古代的神话资料。《夸父逐日》、《精卫填海》这两篇经典神话故事是其代表之作,它把我们引入了那亦真亦幻的神话世界。

简练生动的情节美。作为上古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篇神话具有篇幅简短的特色,而它那简洁朴实的文字却给我们描述了一个个首尾完整、情节生动的精美故事。《精卫填海》在前部分对精卫进行铺陈,后部分则用“游”、“溺”、“衔”、“堙”四个动词将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巧妙连缀起来,使得精卫衔木石填平大海的动人故事得以精练而完美的表现出来。《夸父逐日》则是紧扣“逐日、道渴而死、化为邓林”这一情节主线,言简意赅地勾勒出夸父追逐太阳的艰难险阻及死后的英雄壮举,在人们脑海中留下难以深刻的印象。

新奇奔放的想象美。两篇趣味横生的故事把人们带进了那新奇而美丽的神话世界,精卫鸟的美好姿态、哀伤自叫,夸父入日的成功、化为邓林的悲壮给了人们神奇美妙、蕴涵生机之感。这一魅力有得于想象手法的运用,想象能为文学插上一双飞翔的翅膀。神话就是借助它将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一种文学创作。人们便将对大海、太阳的了解和挑战便水到渠成地融入了这美丽的神话故事中。

坚持不懈的执著美。执著是一种誓不回头的倔强,是一种全然忘我的痴迷,是一种心无旁骛的追寻,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变成了小鸟的精卫没有向命运低头,顽强地向夺取自己生命的东海复仇,衔木石去填平辽阔无际的大海。夸父为了追逐到太阳,从渴饮黄河、渭水到大湖之水,最终用生命来诠释自己的顽强不屈,这些无不洋溢着执著的光辉。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把敬佩和赞美留给了衔木填海的精卫,给了与日竞走的夸父,这就是对古人执著精神的真实写照。

可歌可泣的斗争美。在强大的自然面前,精卫、夸父的力量是单薄、微弱的,但他们却有着战天斗地的精神和气魄。艺术往往源自于现实生活,这两则故事无疑是反映了原始人类在实际生活中同自然作斗争的坚决意志。他们在劳动的经验中坚信人们的力量可以征服自然、造福人类,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抱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最终演变为中华民族伟大的自强精神。

由此可见,《山海经两篇》不仅为世人带来了顽强不屈、战胜自然的精神财富,也彰显了神话幻想奇特、形象生动的艺术魅力。

一恭一恶尽显众生世相——《两面国》解读

古语云“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贫与富无时不刻决定着地位的高低,左右着人情的冷暖。芸芸众生深知这不成文的处世规矩,但少有人把它的丑恶表现出来。清代著名小说家李如珍将两面国人的一恭一恶刻画得淋漓尽致,不留余地地彰显了那个社会的众生世相。

《镜花缘》是继《红楼梦》之后的又一部小说力作。作者通过描写海外奇闻异见,用以寄寓自己的社会理想,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两面国》中的人嫌贫爱富,欺诈成风,虽是一张笑脸迎人而来,但藏在浩然巾后面的本相却是狰狞可怕,让人寒心,它折射出了封建社会的那种虚伪与狡诈。

嫌贫爱富是一种极不健康的价值观念。在土地私有制为经济基础的封建社会,这种观念早已浸入到老百姓的骨子里了,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和行为准则。小说中写到在去两面国之前,林之洋就说:“他是儒巾绸衫,俺是旧帽破衣,倒象一穷一富,若教势力人看见,还肯理睬俺吗?”这无疑是最好的佐证。而多九公的建议更说明了这种观念的潜滋暗长和不断深化。

贫与富不单单是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更是人们评价他人的重要标准,两面国人的和颜悦色、满面谦恭与那张恶脸,鼠眼鹰鼻,满面横肉,形成了鲜明对比,把情节推向了高潮,小说主题在此得到了升华。这一恭一恶缘于唐、林二人的穿戴差异,究其根源是判定的标准——是贫还是富。对两面国的具体而生动的刻画,实质上就是作者所处社会的不良风气的缩影,它已成为举国上下的一种顽疾。

文中的故事是风趣可笑的,更是深刻的,发人深省的。“金钱衡量一切”、“贫富左右一切”的封建余毒在现实社会中依然存在,或许在某些方面是更为严重。在我们喜乐于小说故事的时候,也应该深刻反省一下自己,能否用一种平静的心态去对待贫与富,以慈爱友善之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因为,有一种健康的心态,才会有真实的人生,才会有一个和谐的社会。不变的面孔才是最美丽的面孔,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共勉吧!

吹响时代的笛音

——舒婷《船》赏读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诗的国度,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杰出的诗人,点缀着灿烂的文艺苍穹。当时间的车轮驶进红旗照耀下的新中国,新添了一位深受读者喜爱的朦胧派诗人,她的名字叫舒婷。舒婷的诗具有情感真切、温婉细腻、清丽灵秀、意境奇特、形象鲜明的特色,更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怀疑态度和独立意识,吹响了张扬个性的时代笛音。她那被广为传诵的爱情诗一反传统爱情观念,洋溢着强烈的现代活力。《船》就是其中的一篇经典力作。

诗人创作《船》一诗时,史无前例的“**********”还没有完全结束。诗人笔触下的船是一只搁浅在荒凉礁岸上的孤寂之舟,折断风帆后的它只能倾斜在海滩,在风雨中慢慢腐烂,即使是大海近在咫尺。它失去了乘风破浪的风姿,拥有的仅是那孤独无助的苦闷。那满潮的大海也只能是望船哀叹,也曾在挣扎、也曾在喘息,乃至丧失了最后的力量,终究无济于事,显出几分无奈。这是何等的悲哀,船因失去了大海而丧失了自我,海因失去了船而变得毫无生气。

这一惨痛的隔绝让诗人从心底发出呐喊,她呼唤那真挚的爱,飞翔的灵魂和对自由的门槛的冲破。诗人在第三节巧妙地将笔锋一转,由实及虚,层层深入,写出了自己的不甘和美好心愿,这无疑将人们个性的丧失,精神家园的缺失,对美好未来的由衷憧憬和热切盼望展现得淋漓尽致。它反映出在那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人民大众的心声,折射出这代人的执着追求,也留下了情感扭曲的深深烙印。

在这首诗里,诗人恰到好处地运用托物言志手法,赋予了船和海特有的象征义,可谓是“平中见奇,淡中见浓”,演奏了触及灵魂深处的爱情之音、时代之音。我们可以说舒婷是在长久的沉默和等待之后,用那充满生机的诗情,将爱情之火再次燃起,为迷途中的人们打开了一扇窗户,迸发了那个时代对美好理想的希望和憧憬。

附:《船》

一只小船

不知什么缘故

倾斜地搁浅在

荒凉的礁岸上

油漆还没褪尽

风帆已经折断

既没有绿树重荫

没青草也不肯生长

满潮的海面

只在离它几米的地方

波浪喘息着

水鸟焦灼地扑打翅膀

无限的大海

纵有辽远的疆域

飓尺之内

却丧失了最后的力量

隔着永恒的距离

他们怅然相望

爱情穿过生死的界限

世纪的空间

交织着万古常新的目光

难道真挚的爱

将随着船板一起腐烂

难道飞翔的灵魂

将终身监禁在自由的门槛 (1975年6月)

平芜尽处是春山——读池莉《熬至滴水成珠》

“我要记录一个奇遇。记录某个时刻的悄然而至。就是这个深秋的一天,清晨的某一刻,我在细腻的秋雨声中慢慢醒来,仿佛一滴水珠子。”——池莉

繁忙的工作,太多的应酬使我的精神家园渐渐荒芜。时常寻找自己那本应纯真的心,却只留下道阻且长的茫然。也许是上天的恩赐,细读了池莉的新作《熬至滴水成珠》,才找回那属于自己的真实与平静。蓦然回首,真正的春山是在那宽阔的思想草原尽头。

在《熬至滴水成珠》一书中,池莉以她那文人的傲气,对待生活的智慧,身为女性的知性,真实地记录了普通女人、母亲和作家这两种身份对其日常生活的撕扯,以及她对这种撕扯的平衡。也无疑是作者对她生活几十年、写作几十年的总结、回顾和深刻感悟。该书共分为两个部分:即如是我闻、我闻如是。在第一部分展示了作为一个普通女人、母亲的池莉在吃穿住行、相夫教女生活中的平凡生活,以及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其中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更是体现出了作家背后鲜为人知的一面。该部分包括《熬至滴水成珠》、《买酒记》、《一颗自己的心》、《好日子怎么过》等22篇文章。第二部分反映了作为作家的池莉的阅读和写作,对古今中外作家的阅读感受,写作状态的记录。审读作者创作过程的点点滴滴,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池莉在构思、运笔之间的苦与乐。该部分包括《怀着夏日母性的心肠成为一棵树》、《读我文章若受兰仪》、《永远的浪漫》、《写作状态实录之一》等18篇文章。

《熬至滴水成珠》里面的篇篇美文如颗颗珍珠,又似滴滴水珠。那是作者数十年的阅历与修炼,和她修养善意的豁达与宽容,才熬至而成。我们可以领略到一个女人的一个个充满累、苦、痛、爱的故事,还有一个博大的心灵觉醒;用字字珠玑、句句深情来形容这本书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写作大家的质朴之笔紧紧贴近生命的谦卑和自在,那是对人生理性的透视,也饱含着人性中最深情的低吟。池莉这样写道“有一种春,是无法守候的。这就是人生的春。人生的春往往与年龄没有关系,却只是一种苏醒。这样的苏醒,如偏僻乡村篱笆上的野玫瑰,花朵开得烂漫,意象上却单单只有光明,简单,敦厚与宁静,认真品读,你一定会找回属于自己的那美丽的春山。”远离尘世的喧嚣,静下心来品读《熬至滴水成珠》,我们也会找到自己的那座美丽的春山。

附:原文选段

有一种春,是无法守候的。这就是人生的春。人生的春往往与年龄没有关系,却只是一种苏醒。这样的苏醒,如偏僻乡村篱笆上的野玫瑰,花朵开得烂漫,意象上却单单只有光明,简单,敦厚与宁静。

不要以为意象上的光明,简单,敦厚与宁静容易得到。更不要以为有了偏僻乡村,目的就八九不离十了。不是的。这种意象不是浅显的看图说话。能够形成这种意象的,要木篱笆,要野玫瑰,要好阳光,要一道碎石小路,从篱笆下面蜿蜒伸出,远远地,远远地深入到了起伏的山坡,要山坡上有茂密的针叶林,要林子里淡淡地散发着松香。

说的是人呢,说的是人生的春呢,因此这样的比喻也就是说:人生的春,天衣无缝,浑然大气,是先天的天地精华与后天的着意磨砺融会贯通了。

用一种更加日常的话来说,人生的春便是一种懂事。

有一句成语,叫做“少不更事”,可见懂事需要经历,经历需要时间,用漫长的时间去经历,这就是熬了。这个“熬”的意思相当于中草药制作汤药的那个“熬”:煎熬。于是,可以说,意象是煎熬出来的,苏醒是煎熬出来的,人生的春是煎熬出来的。